“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致全区亲爱的老师们

青州经济开发区学区

<p class="ql-block">  壬寅年的仲春,白衣天使们的铜墙铁壁也未能阻断新冠病毒的肆虐狂奔。部分学校的失守,无疑给正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中的每个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恐惧、烦躁,甚至孤独和痛苦,一种无名的惶恐,曾一度笼罩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人心情沉重,忧心忡忡。面对疫情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精准防疫,惶恐总是暂时的。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艰纾难,顽强战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在“抗疫”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人道情怀,已成为每一个青州人为之自豪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战斗在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了全市人民斗志昂扬的强大动力。在古城青州,一批批的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小区、住户,从发放口罩、消毒警戒,到核酸检测、层层筛查,每一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上到市长局长,下到院长、村长、社区群众、志愿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领群众严防死守,坚守阵地,坚决堵住病毒源头,把病毒“闷死”,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看,在那春寒料峭的村口、地头、小区,那瑟瑟发抖的身影,是我们坚守着的一个个勇士,他们有白发老者,也有中年妇女,有党员干部,也有一般群众,哪一个不是身先士卒,勇往直前。还有那迎难而上警察,裹着厚厚的防护服的正在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感人事迹,无不让我们感动而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做为守在后方的老师们,在感动之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准备不足,遇到紧急情况时就会措手不及,手忙脚乱,败下阵来。做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我们应未雨绸缪,疫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担当,我们一定要为孩子们开辟一块绿地,打造一片蓝天,让孩子们一开学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何为幸福?幸福就是把灵魂放在适当的位置,“为了梦想”怎么都值了。“面对疫情,阻断为要。”为了你和孩子们的健康,你一定是一个执着而善于坚持的人。登上讲台的时刻,请保护好你的家人,也保护好你自己。因为你不仅属于你自己,你还属于爱你的那上百个幼稚的心灵。他们含苞待放,他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孕育着我们无限的梦想,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怎么都值得。“非典”没有打垮我们,“新冠”更吓不倒我们。我们清楚的知道,世上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个平凡的肉体里住着的高尚灵魂。所以我们要按自我隔离方案,善待自己,就是关爱别人。确保开学之时如期送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美丽的“先生”,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人是为别人生存的”。形势所迫,孩子们居家隔离,生活单调,家长们往往会因孩子们琐事的应接不暇而“闹心”。一句暖心的“问候”,一个调皮的“暗示”,都可能为一个家庭带来许多的静谧和安逸。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在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到了偏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默默地你来我往,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瞎子却挑着灯笑。苦行僧问他:“你是真看不见么?”他说:“我生下来就没看见过。”“那你是用灯笼来照亮别人行进的路了?”,苦行僧又问。那人说:“也不全是,我也是为了自己。我不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有时他们也会撞到我。”蓦然回首,苦行僧对自己的艰辛历程恍然大悟。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既为孩子照亮了美好的未来,又为自己成就了个人事业。教育应具有一种责任感,人若缺少了这种责任感,也就失掉了人性和良心。我们老师们一定做好家庭的“和事佬”,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和成长乐土,这也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与人为善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优秀品质。心无理路者,淡而不觉。人与人最短的距离叫拥抱,最长的距离叫等待,最看不见的距离叫包容,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纵观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人类不断抗击各种灾难的历史。灾难,是以极端的方式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我们已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禽流感,又经历了两次洪水洗劫,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仲春之季,新冠病毒又惊扰校园,而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又在第一时间体现出了勇气、担当和思想的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一个人的知识、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内涵,而这些又与一个“善”字密不可分。在这个充满善意的教育大家庭里,有我们上级党委政府的应对部署,有我们教体局局长的运筹帷幄、谆谆教导,也有我们教育人的群策群力。我们要写好自己,让别人读,读别人对照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真善美,吸取营养、完善自我;用老花镜看别人的假恶丑,模糊掉、虚化掉。尤其写自己要认认真真,因为在人生的写作里没有“修改”和“删除”。</p> <p class="ql-block">  面对“战疫”,那些拂而不入者又何谈“写好”自己?孔子“启愤发悱复三隅”。然当“大敌”当前,我们教育人应必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豪迈(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也应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悯情。</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人无完人,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社会亦不可能完美,因为社会是由所有不完美的人组成在一起的。当我们面对挫折、困难挑战时,我们的职责就是比别人多一点勤奋、多一点努力、多一点理想,教育才会好起来,沉淀今天,就是为了升华未来。面对短暂的“假期”,做好孩子们的课业辅导,指导好学生的线上课堂,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我们责无旁贷。当接到省厅为骨干教师授课任务时,我激动不已,通宵达旦,生怕有一丝疏忽而不及人意。回想起来,还是“业精于勤”,每一堂课都倾注了我们辛勤的汗水。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应是思考缜密、行动谨慎;仪容恭谨、洒脱不羁;虚怀若谷、善良淳朴。气量如奔流之江河,浩瀚之大海。然而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教育人只有认真学习,博古通今,方能写好人生这本书。要时刻认识到我们的信仰在事业,使命在岗位,快乐在生活,光荣在奉献。暮色四起,当我们行走在照耀梦想的路上时,步伐才能是稳健的。</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你的每一个“文化校园”构思、“疫情防控”流程、“优质在线课堂”、“学生健康行动指南”,甚至每一次校园“消杀”行动,都是在办有温度的教育、有幸福感的教育、有家国情怀的教育,也是办有信仰的教育。在寒夜里,尤能发现他人身上的光与热,也温暖着远行人的心。“无才无学,士之羞;有才有学,士之忧。才学非有之为难,而在于降服之难。”教育即影响,教育即转化,教育即向善、即耕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老师们,“大敌”当前,勇者胜。正所谓“天道酬勤,力耕不欺(陶渊明《移居二首》);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相信有勇敢的你们,我们一定能预见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2日刘健于心语工作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