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雨绵绵,那雨丝如烟如云般笼罩着一切,万物在雨露的滋润下复苏生长,大地正奏鸣着一曲春天里的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经过前段时间的好天气后,近日春雨洒洒了起来,气温也随之骤降,倒起了春寒,这变化莫测的气候让宝贝们又依恋起那被窝里的暖洋洋了。</p><p class="ql-block"> 一早叫孩子们起床,宝贝们是那样的慵懒,喊了半天还在那里磨蹭,叫急了,还反问我:</p><p class="ql-block"> “你小时候读书也起的这么早吗?”</p><p class="ql-block"> “每天也是这么辛苦的吗?”</p><p class="ql-block"> “你读书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啊?”</p><p class="ql-block"> “你们是怎么样读书的呀?”</p><p class="ql-block"> “你们要上培训班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连珠炮似的问题,我真是三言两语也回答不了,思想所答中,恍恍惚惚间就把我的思绪牵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那已逝去的岁月当中……</p> <p class="ql-block"> 1971年的暑假,母亲由于工作积极被提升为中学体育教师,离开茅篷村小上调到了唐表中小学,去发挥她的强项担任专职的体育老师,父亲则去一村小任教并担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三个年少随着母亲生活,一起来到了唐表学校。</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读于一年级,班主任是杜园光老师,一个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女人,与母亲私交甚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唐表中小学是亭塘公社最好的综合学校,有小学,也有初中。</p><p class="ql-block"> 校址处在公社呈长条形地理中部地段的唐表村,学校以村的大祠堂沿建扩大而成,总体面积在当地当时也算是比较大的规模了。 </p><p class="ql-block"> 学校大门外的大操场上,坐南朝北筑有一大方泥台,每天学校早操时,操场上几百号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母亲站在高台上吹着口哨指挥,一招一式标准的引领着大家做广播体操,此时她那英姿飒爽的样子,应该是儿子们心底里最自豪耀彩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每天从四面八方各个村里来的学生先过操场,再跨过学校门口那宽宽的石板桥进入了校园。</p><p class="ql-block"> 学校正门有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河,学校与操场用石板桥连接,桥上南北横架着宽厚的大青石板,桥中用石墩柱立着连接着两段桥面,宽阔的桥上没有栏杆,夏天可以直接坐在桥沿,垂下双腿,凉凉的水风拂过脚面,徐徐习习让人通体舒爽的很,享受极了。</p><p class="ql-block"> 这小河的水也真是怪了,一年四季都清澈的很,常常可见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和在淤泥里翻滚的泥鳅,搞得我们经常用竹竿子提拉着线,用蚯蚓做饵来钓着取乐。</p><p class="ql-block"> 小河的东顶头是一口方形的水井,据大人们说此井刚好挖在水路上,所以常年泉水上涌,潺潺流淌,冬暖夏凉,井石的面上满是青苔、水绵藻,那石头缝里还长着几株井边草,透过清水可以把井里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水洁净的可以直接喝,在大操场玩耍时口干了,我们就会跑去那里,跪在井口沿的大石板上嘴对着井水吮,还真是甘甜的很。</p><p class="ql-block"> 万幸的是村子已在拆迁,而这口老井却还在,旧地重游时依然可见其那真容,也是对思念之心的一种特别安慰。</p> <p class="ql-block"> 井的不远处就是村里的代销店,大家需要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日常生活用品都在这里买。</p><p class="ql-block"> 小店正对面是一口大塘,这水塘确实大,沿着塘边的小路溜达一圈,可是需要点时间,这里是村里人洗汰的地方,每天那几个塘埠头总是挤满了人,女人们一边挥打着棒槌,一边嘻嘻哈哈的聊着天,这里跟小店门口是村里人交流信息的集中地,那些家长里短和八卦新闻也从这里传向了村里的家家户户。</p><p class="ql-block"> 大塘西边就是学校的大操场,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小沟溪,那小河里的水常年沿着它孱孱哗哗的往下流,流向那广袤无垠的田野上。</p><p class="ql-block"> 小溪旁边的那条机耕路,当时是通往公社和县城的主要干道,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为改变贫穷的生活而努力奔波着。</p><p class="ql-block"> 操场这边的河沿生长着一长溜高大的梧桐树,枝干粗壮,根深叶茂,枝枝蔓蔓参天蔽日,到了夏天那炎热的季节,那树上的蝉是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叫的欢,声音此起彼伏悦耳的很,小时候的我们就常爬上树蹑手蹑脚的去活捉它,这呆货叫的起劲时往往一抓一个准。</p><p class="ql-block"> 而到春末夏初,那梧桐果像一串串风铃一样,悬挂在树枝上,待果子熟透就会自行裂开,那果絮开始随风到处漫天飞舞,落在身上,是毛茸茸白色的一团。</p> <p class="ql-block"> 沿梧桐树下走过再拐过桥就进入了学校,学校的两扇大台门结实又笨重,推开或关上,都会发出吱吱嘎嘎沉闷的瓮声,不过大门中还有一扇小门,进出很是方便。</p><p class="ql-block"> 大门两侧一字排开的教室,就是一二年级的课堂,这建筑在当时应该是算好的,是木头人字架的砖坯瓦屋。</p><p class="ql-block"> 我的教室就在走廊的东顶头,推开边门就是那村里斑驳的石子路,而窗台下不远处就是那口方井,在这里除了每天跟老师咿咿呀呀的学习外,还可尽享窗外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对事物细致入微观察的习性,就是在这里启蒙并根深蒂固的植入了心间。</p> <p class="ql-block"> 与学校大门相向的就是那坐北朝南大祠堂的建筑,祠堂高大巍峨,飞檐斗拱,雕花刻缕,甚是气派,那撑柱都是双手抱圆的整木,上方横梁桁檩更是豪粗,厅域高大宽敞明亮,可容纳上百号人,是学校集会及各种会议的场所,尤其是文革时期,这里可是喧闹的很,三头两日大会小会的开,不是批这个就是斗那个,那东西墙面成了贴大字报最好的地方,红绿白黄各色纸张相互叠贴,过堂风一吹是哗哗作响。</p><p class="ql-block"> 祠堂北墙下搭有一木质大戏台,台上常用作主席台之用,平时这里就是我们一众孩童爬上跳下,嬉戏大闹天宫的绝佳之地,而台下由于悬空且黑咕隆咚,更是我们做游戏捉迷藏时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当然祠堂里主要的作用,是学生除了操场以外的室内活动场地,打打乒乓,滚滚铁环,做做游戏,跳跳橡皮筋,东跑西颠的不亦乐乎,玩的累了口干了,就去墙根边的大茶桶,用竹筒勺水往嘴里咕噜咕噜的罐。</p> <p class="ql-block"> 戏台的东边就是学校的食堂,说是食堂,实际上就是一个蒸饭的地方,敞开着也没有门,一口斗大的锅上架着两屉大蒸笼,对称的四个粗粗的大笼把用作抬上抬下之用,这里就是全校师生蒸饭之地,那铝饭盒上都做着自己的标记,再多也不会弄错。</p><p class="ql-block"> 这个厨房里里外外只有任龙高师傅一个人在忙碌,他是一个憨厚忠实善良的中年人,住家不远,就在唐表村旁的前院村里。</p><p class="ql-block"> 任师傅除了一天三餐的蒸饭,还外带烧菜,菜单头天公布,有需要的就去用菜票预订,他按照订数烧菜,不会多也不会少,菜票各自如有需要,可以随时向校总务范老师那里去买。</p><p class="ql-block"> 但大多数人的菜都是自带的,而且八九不离十都是梅干菜和咸菜,要么就是蔬菜和豆腐之类的。 </p><p class="ql-block"> 再说蒸饭,除了米饭,很多饭盒里不外乎是蕃薯、窝窝头、玉米饭等,那时的生活条件尽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戏台的西面是一条小弄堂,连接着初中部及教师与住宿生的宿舍,弄堂口也是全校唯一的公共厕所,那种全木结构的坐厕,来来去去动静很大。</p><p class="ql-block"> 由于储存排泄物的就是一个大坑,不用说那特殊的味道直往鼻空里钻,更恼人的是那红头苍蝇,嗡嗡嗡的直绕着人的身体在飞舞,不过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是那时不时爬到地面来的蛆虫,一拱一拱的让人浑身的不自在,经常能听到那隔板后面女生恐怖的尖叫!</p><p class="ql-block"> 虽然排泄物不怎么受人待见,但这臭气熏天的东西对农民来说可是个宝贝,一到农作物该施肥时,那村民可是抢着来掏大坑,此时那底坑可是跟用刀刮过一样的干净。</p><p class="ql-block"> 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东阳人就要开始兴吃一种特殊的食材,那就是东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子蛋”,说白了此物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这在我们那里可是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对身体很补,不过那味道真是醉了,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当然品尝后每个人之见解也是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一到春季,学校的男厕所里就摆满了便桶和取尿之容器,那等着急用的大人还会陪着笑脸叫小朋友尿到自家的桶里,大方一点的还能给块硬糖来个奖励。</p><p class="ql-block"> 当然跟班主任关系好的家长,那就直接把桶放到了教室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嘛,那轮流往桶里注入童子尿也是一道春季靓丽的风景,不过也尽限于我们小孩子的班级,那紧挨着厕所小学大年级的教室里,就没有了这番别致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穿过弄堂往西,一眼见之的是一大块菜地,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管理,那收成基本上能保证食堂里的自给自足。</p><p class="ql-block"> 菜地的东侧是学校的主要通道,而它的前后是两长排教室,这里是初中部,我的初中学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初一的班主任是黄海兰老师,她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也是一个知识渊博授教有方的数学教师;初二的班主任是教语文的陈兆根老师,人生初始抑扬顿挫的古文之乎者也,就是从他开始授教的;初三的班主任是张荣尚老师,他跟母亲一样,也是学校专职的一位体育老师,不过至今疑惑的是我们这初中毕业班,怎么会叫一个体育老师来当班主任的呢?</p><p class="ql-block"> 在老师兢兢业业的培养教育下,学生们最终都从这里毕业并走向了社会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走出弄堂直接拐过向后北走,就可见一大块空的场地,空场中天造地设的有一小方塘,这塘也是奇妙,水不深但很清冽,你再怎么搅浑它,过一会水就又清了,而且常年不断水,是我们大家洗漱,洗衣服,洗餐具的地方,印象非常深刻!</p><p class="ql-block"> 塘坎边长着两棵苦楝树,时不时有人依靠着它在看书,它也一年四季默默地注视着大家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紧靠方塘西沿的是一排教师宿舍,里面的老师大多与母亲私交甚厚,至今这些老师的音容笑貌都能浮现在脑海里,让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北端与教师宿舍呈直角勾连的是一栋上下两层木楼,下面是教室,上面是老师与住校生的宿舍,我们一家人就住在楼东顶端的一间十几平方低矮的小房子里,在这里,我和母亲与兄弟整整生活了八年,那美好的童年时光都在这里度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的家与众多老师挨在一起,前半部分是老师的宿舍,后半部分是学生的大通铺,大家在楼板上铺上稻草摊上草席,挨个挤在一起席地而卧,女生与男生隔着楼梯东西分开。</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生源来自于公社的各个村,几里之内的一般都是走读,每天早上,不住校的学生从公社四面八方徒步而来,夕阳西下时返程,回到家中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那一大堆农村人该做的事在等待着……</p><p class="ql-block"> 山区来的学生由于路远就住在校里,我们跟他们一样,都是礼拜五回家,礼拜日挑着一星期吃的返校,周而复始,年复一年,风里雨里的在求学路上。</p><p class="ql-block"> 说起求学,那时的学生也真是刻苦,早上准时五点半起床,去楼前的小方塘洗漱,完事后就是早读,一眼视之,借着晨光都是拿着书本读书的人,寒门出贵子,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半,去厨房拿饭盒开吃,完成了一切琐碎杂事后就去教室,这时陆陆续续的走读生已基本上到了学校,八点已开始上第一节课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那夜自习的灯光照映着每一个怀揣梦想学子的脸上,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孜孜不倦,谁都知道,要想走出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大道,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的母亲,在那灯影下认真备课的形象,兄弟们在光影下努力学习的情形,都深深地印记在我的心里,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1978那一年从唐表中小学考上了县城的东阳二中,我才离开了这里,那一年的我是16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唐表中小学已不复存在,已在离原址不远的地方盖起了新的校区,学校很高大上也很现代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捷,我们已很少光顾这里,只是偶尔路过会瞄上几眼,再跟自己的孩子叨叨几句发生在这里的陈年往事,尽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原址还在,那祠堂还在,经过修缮,一切都是焕然一新,顶头的戏台已不见了踪影,进入的大门口加盖了复古的门楼,这里已成了名符其实的祠堂,至于我们读书时配置的房屋校舍已入尘埃里,代之的是一所很漂亮的幼儿园,那带给我们童年无限美好和乐趣的小河,已被填埋变成了宽宽的马路,也好,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翻天覆地的改变着,只是这过往的美好还深深地印刻在自己心中那柔软的地方,无法忘记,毕竟这里是我们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母亲和我们兄弟间无数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唐表中小学,记住它吧,这个我们人生跌跌撞撞起步的地方,也是个能让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人生路上最重要温暖的时光值得记上一笔,写下以上这几行字,也算是回答宝贝们对我所提问题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心中美好思念的慰藉,一切的一切,在字字句句里还原这原风景,就是留个无尽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人生也好,生活也罢,过去的都已成了历史,往事也成了回忆,真是老了,老的只剩下回忆了,这无奈的人生啊…… </p><p class="ql-block"> 回首望,岁月已无痕;向前看,阳光正明媚。</p><p class="ql-block"> 守心自暖,唯有将心寂静安放,才能使心如初纯善净美!</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2年3月23日于无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备注:本文之配图来自于网络与周成龙之拍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