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家长们朋友:<div> 大家好! 孩子们居家学习,上网课,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们,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怎样能够陪伴孩子更好、更有效率的利用这段时间呢,在学习的路上,塘沽博才小学的全体老师与家长们在一起。在这里,将滨海新区名师工作室的孙晶老师给与家长们几点小建议转给家长朋友们,指导我们给与孩子的关怀和帮助。</div> <h1> <font color="#ed2308"> 孩子居家学习<br><br> 需要积极调整的首先是家长</font><br><br></h1> 孙晶 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 2020年以来,疫情防控任务一直持续。今年春天的疫情防控又是一场“硬仗”,抗疫工作人员们日夜奋战,动态清零的艰巨任务之下是一个又一个的日夜奔忙、不眠不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要跟随这项任务进行调整。时不时改变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对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br> 孩子们居家学习,上网课,与在校学习有很大不同,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都要面临这个新挑战。老师苦于无法清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接受程度,家长则有机会更近距离、更多角度发现孩子的“问题”与“毛病”。2020年疫情期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透过居家学习“放大镜”,父母可以看见什么》,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线上教学是疫情防控带来的新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变革是进步,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比如在线上课不容易保证学习效果,还难以控制孩子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br><br> 电子产品和网络可能给孩子们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众所周知,干扰学习不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成为当下父母养育焦虑中的重要部分。疫情防控以来,无论是心理咨询热线还是实际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手机”都是一个高频词。<br><br> 疫情必须严防,孩子们时不时需要在线上课,老师的工作压力增加,父母的焦虑度更高。如何能够跟上外部世界的变化,以积极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家庭和学校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孩子们需要不断适应,家长更需要及时调整。 <h1> <font color="#ed2308">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们参考:</font><br><font color="#b06fbb"> 01</font><br><font color="#167efb">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font><br><br></h1> 居家在线学习期间,家长的咨询量明显增加,大多数父母忧虑的还是孩子的学习。<br> 对于线上学习,孩子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突然变化,还是会给孩子们带来身心反应。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行为习惯的改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一般而言强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太久。与每年开学的适应性心理辅导差不多,但是问题出现的时间规律和具体原因不一样。<br> 在线上课和寒暑假不同,很多孩子在线学习的前几天没啥问题,突然不用早起,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有点儿“意外假期”的感受,心情还不错。过个四五天就不对劲儿了,学习任务完成的不好,总是被家长监控和批评,只能隔着屏幕见到老师和同学们,烦恼逐渐增多。 <br> 孩子的情绪波动必然会影响听课和写作业,老师担心孩子没好好听课,要求和督促更多;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状态不满意,矛盾冲突增加。负性的情绪和行为交互强化,孩子的问题就会升级。<br> 尤其是原本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对于环境和关系的改变更加敏感,反应也更加强烈,家长和老师更要关注。学习问题最容易引发亲子矛盾,亲子矛盾又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和严重行为问题的促发因素。所以家长首先要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放到第一位,而不是学习效果如何,这个次序千万不能变。 <h1><font color="#b06fbb"> 02</font><br><font color="#167efb">对孩子的在线学习效果要有合理的期待</font><br></h1><h3> 在线学习与去学校学习区别很大,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生理学、信息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相应的研究。在线学习有很多优势:方便快捷,内容丰富,时间灵活。同时也有弊端,对于孩子们而言,尤其是小学生,还有很少运用这种方式学习的大孩子,适应起来很有难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线上学习缺乏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br> 教育心理学诸多研究发现,情绪和情感对学与教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面对面交流的学习场景,对于“场依存型”的孩子,也就是更容易被环境影响的孩子,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时,面对面交流中,非言语信息占比很高,师生双方之间能够更加快速、及时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是更好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环节。<br> 因此常态生活中,网课只能是孩子们学习过程的补充,无论从完成社会化进程的角度还是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的角度,孩子们都要去上学。疫情防控要求线上教学,首先保障的是孩子的安全,孩子上网课学习效果会降低,只是暂时现象。如果父母不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满、批评、指责甚至惩罚,逐渐加码,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03</span></div></h1><h3></h3><h1><font color="#167efb">影响孩子学习状态的很可能是亲子关系</font></h1> 孩子的问题背后都有家庭的问题,孩子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亲子关系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br> 居家学习阶段,孩子们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家里,父母只要有时间就会关注他们的听课状态。尤其是小学生,没有家长帮助很难完成在线学习以及作业提交任务。<br> “以往只是陪孩子写作业,我就感到很‘抓狂’;现在还要盯着上课,连‘抓狂’的力气都没了”。这个妈妈的话很有代表性,方法用尽也没啥效果,很想放弃不管孩子,缓缓神儿还是会重新投入“战斗”。<br> 小学阶段的孩子认知发展水平不够,情绪对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影响很大。即使孩子很听话,愿意完成父母的要求,但是笼罩在父母焦虑愤怒的情绪里,孩子的脑子根本转不起来。大孩子面对父母的不满情绪,更多的是拒绝合作,他们不管父母说的是什么,更关注父母怎么说。<br> 如果希望孩子居家学习阶段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父母首先就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不管不顾的发火、唠叨,效果仅限于家长宣泄不良情绪,对孩子改进学习状态没什么作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04</font></h1><h1><font color="#167efb">在线学习“放大”的是孩子学习习惯和调节能力</font></h1> 居家学习带来很多新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新”,境况的改变最多是一个促发因素。<br> 即使现在的教学平台功能越来越先进,实时视频、语音互动都很便捷,线上学习依然要求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制力,同时还需要快速适应线上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时间主要是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约束还有团体动力,所以很多孩子在真实的教室里和在家里上课表现差别很大,在线学习更容易发现问题。<br> 家长发现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太久,但是没用到“正”地方;“云端”课堂,孩子的脑子还真的飘在天上;整天待在家里“正事”不干,说几句就脾气暴躁、软硬不吃......如此种种糟糕表现,简单分析就会发现,孩子的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父母看不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居家上课一览无余。<br> 居家学习带来的不是新问题,而是放大了固有的老问题。孩子不能很好安排生活和学习,根本原因是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或能力,主要表现就是失控的行为和情绪。以手机使用为例,为了避免影响,很多父母采取严格管控甚至剥夺使用权的方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严重不足,网课开始后,手机必须要用,很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br> 做事态度不端正,行为习惯比较差,这些问题迟早要暴露出来。线上教学让父母看到这些问题,不是抱怨、指责和惩罚,而是调整教育观念,开始训练和培养,就是明智的选择。孩子还小,总有改变的可能。 <h1><p><font color="#b06fbb"> 05</font></p></h1><h1><font color="#167efb">孩子状态良好是因为父母处变不惊</font></h1><h3> 家庭是最小的生活环境,家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多,常常也是最大的,尤其是对孩子而言。那些居家学习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既丰富又积极的孩子,首先是父母做到了一切如常。可以快速切换,适应各种变化的孩子,是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的结果。<br>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不可能事事都顺自己的心意,都对自己有利。适合在学校里学习,就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在家里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就想办法改进;暂时改进不了,就接受结果。这样想的父母,孩子总能在各种环境中尽力做到更好。<br> 这次疫情防控,相对而言对毕业班的孩子影响更大一些:英语高考时间延后,学习规划需要调整,在线学习适应程度不同,类似种种,父母如果首先能够积极看待,孩子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br></h3><h3> 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状态,父母首先要努力做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