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猛,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备课组长,《河畔》校刊主编,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市级“四有”好教师。《资源与评价》编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多地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散文选刊》《思维与智慧》《语文学习》《中国教育报》《新民晚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吉林日报》《沈阳晚报》等。《瓜香不减来时路》被选为2014年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文章;战“疫”作品《生命无悔,青春有光》2020年发表于“学习强国”平台;《另一个世界》入选《2020中国儿童文学精选》;文章多次被选为《哈尔滨教育》卷首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教育,为了唤醒</b></p> <p class="ql-block"> 回顾教育生涯,最让他念念不忘的是那段在乡村教书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青涩得就像东北大地上一株夏天的玉米,淳朴稚嫩,懵懂无知,只是心无旁骛地生长,诚诚恳恳地完成。</p><p class="ql-block"> 那时他有使不完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当班主任,教两个班语文,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从一个村庄奔向另一个村庄,往返十几里。如果晴天,就走近点的土路,如果下雨,就走绕远的公路,寒来暑往,从不耽误。在他左右都是像庄稼一样疯长的孩子,那是一片任他弯腰流汗锄草施肥的土地,尽管那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深耕细作。</p><p class="ql-block"> 一有时间就使劲啃教参,上课讲得唾沫横飞,找学生谈话说得口干舌燥,领学生写即兴作文,甚至胆大包天和学生一起接龙写小说……也常把作文背回家,“灯火漂白了四壁”,不留下一片片鲜红就觉得不忍。</p> <p class="ql-block"> 那时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不及今天,每学期都有辍学的孩子,不是念不起书,是觉得念书没用,当时有个名词叫“控辍”,老师除了教学,还要千方百计阻止学生流失。</p><p class="ql-block"> 家访是他的家常便饭。午休、下班、节假日、包括没课的时候,从开始骑自行车到后来骑摩托车,从严冬到酷暑,走村串巷,他乐此不疲地穿行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的爷爷说:“我家祖孙三代,你是第一个来家访的老师。” </p><p class="ql-block"> 为动员一名辍学的孩子回来上学,他6次去学生家,最后一次刚从后门进去,孩子从前门跑了。家长说:“老师,你心思费到了,他不是念书的料,就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几年后一个冬天,他骑摩托车上班,被收养路费的截住,正巧遇到这位家长在路口拉出租,冰天雪地里他不顾生意和那两个人吵起来,硬是要回老师被拔走的摩托车钥匙。</p><p class="ql-block"> 推开一扇又一扇门,他看见了课堂上看不见的世界,那是一个个孩子头顶的天空,脚下的大地。他有了更多角度去发现和思考,理解和宽容,从而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去完成教育,唤醒生命,唤醒灵魂,也唤醒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b></p> <p class="ql-block"> 作家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而言,拒绝平庸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和写。</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读是输入,写就是输出;读是吸收,写就是吐纳。“听说读写”,读和写占据语文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很难想象,一个既不爱读也不爱写的老师,怎么教孩子阅读、思考、感受和表达?怎么领学生寻找潜伏在语言深处的美?所以,浅薄的课堂一定站着一个浅薄阅读的老师。不读书,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大的不务正业。</p><p class="ql-block"> 德国诗人赫尔曼·黑塞说:“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半亩方塘,是一个老师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它给予我们一个永远新鲜、明亮、深邃的世界。阅读和写作,让他学会了凝神细视,让他懂得了孤独和表达。</p><p class="ql-block"> 他的手机里没有“快手”,也从不刷“抖音”,他几乎把闲暇都用来读书、写作。语文前辈钱梦龙的《导读法》,特级教师肖培东《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写作教学教什么》……他还订阅了大量报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等,这些闪光的文字让他慢慢认识到语文的本质,语文的方向,不再被浮躁所左右,被假象所迷惑。</p><p class="ql-block"> 他不仅阅读本学科书籍,也翻闲书看经典,文学、哲学、美学、历史,从《红楼梦》中他看见了悲悯,从《西游记》里他读出了局限,在《安娜卡列尼娜》的世界他懂得了幸福,在《浮士德》中他窥见了智慧……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浅薄,他渐渐明白,“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p> <p class="ql-block">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忙碌的工作琐碎的生活,没有阻挡他对写作的赤诚和热爱,迄今为止,他写了几十万字,在微信公众号“一个语文老师的字里行间”敲出几百篇文章,几乎每周更新一次。那是一个语文人的心灵日记和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前辈这样提醒我们:“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广泛而持久地阅读写作,不仅提升了他的思想,也滋养了他的灵魂,使他的课堂更有语文味、文学味。他对文字有了越来越多的敏感和领悟,并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学生,仔仔细细地读,反反复复地品,老老实实读书,坚持不懈积累。</p><p class="ql-block"> 他的语文永远和语言文字在一起,和朗朗书声在一起。言之有据,手不离书,始终领着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语文,在文字深处感受语文的美好,感受白纸黑字中的苍茫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他先后在“探索杯”“烛光杯”等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5月,在哈尔滨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写作”教学技能训练达标活动中获得特等奖。2013年2月,教学镜头《不丑的丑小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发表;2018年2月,论文《好作文的三个要素》发表在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内蒙古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无用之用,方为大用</b></p> <p class="ql-block"> 在呼兰实验学校有个办了十多年的社团——河畔文学社,有本编了十多年的刊物叫《河畔》,这是萧红故里唯一一本校园文学刊物。这是他一个人凝神聚力持之以恒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从招新海报到社员名册,从文学讲座到主题征文,从征集稿件到编辑刊物……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背后是一点一滴挤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幅插图都经过苦心孤诣的凝视,无数次的鼠标点击,无数次的键盘敲打,他一个人完成了数百万字的编辑量。</p><p class="ql-block"> 节假日,他常骑自行车去学校,埋头于那间只能望见四周高楼的小屋。下班后,那盏灯也常常亮着。在那里,乌黑孤独的油毡纸楼顶陪着他,做着别人不屑一顾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莫言说:“文学的最大用处就在于它的无用。”这本轻轻薄薄的小书,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也许只是一道微光,却照亮了枯燥麻木的生活。使他们懂得,学习并不是全部,生命中除了题海和名次,除了手机和游戏,还有那么多美好值得驻足流连抬头仰望。除了有用,还有好玩。</p> <p class="ql-block"> 经常有学生追着问他,下期《河畔》什么时候出?有的同学毕业了,还想着投稿。当他们的思想和语言变成《河畔》中闪光发亮的铅字,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亲近文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也涵养了文学气息,丰富了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在匆忙浮躁的现实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得以停下来,静下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天地万物对话,与经典对话,与古今中外无数先贤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慢慢地,他们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思想和性情,有了自我。灵魂,在那些毫不起眼的土地上潜滋暗长,蔚然成荫。这就是文学艺术独特的育人功能,是无用之用。</p><p class="ql-block"> 2012年,河畔文学社被“意林”杂志社评为“全国中小学知名文学社”,并授牌。</p><p class="ql-block"> 2014年,在“呼兰河萧红研究会”年度大会上,《河畔》得到原黑龙江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杂文作家陈凤翚的激赏。</p><p class="ql-block"> 小小《河畔》,在多次迎检中接受各级领导检阅,成为呼兰实验学校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也被呼兰区委宣传部、区方志办、区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展览、传播、收藏,并写进《呼兰地方志》,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说:“当我们热爱时,我们才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名老师,爱——就是他的最高境界。爱你所生长的土地,爱你所站立的课堂,爱每一双纯洁的眼睛,爱诗书翰墨,爱草木山河,也爱那些差异和不同……爱得朴素,爱得真诚,生命,就会因此饱满而丰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