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br><br> 1、什么是艾滋病?<br><br>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br><br> 2、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br><br>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20xx年,最长可达20xx年。<br><br>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br><br>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r><br><br> 6、怎样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br><br> 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行为传播,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一是只有一个相互忠诚、没有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二是每次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br><br> 7、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br><br> 输血创造了很多起死回生的奇迹。但是,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我国现在已经有法律规定,所有医疗用血液都必须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保证安全用血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对安全用血也要起监督作用:<br><br>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br><br>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br><br> (3)不要为了所谓的"增加抵抗力"而盲目使用血液制品。<br><br> 9、艾滋病病毒会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吗?<br><br>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25-40%,一般为30%左右。<br><br> 10、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br><br>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服用阻断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生孩子时,可采用剖腹产。孩子出生后,要人工喂养。<br><br> 11、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br><br>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br><br>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br><br>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br><br>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br><br>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br><br> (5)购物、使用钞票;<br><br>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br><br>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br><br> 15、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br><br>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生活和情绪可能会受到很大干扰。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等于是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有很长的潜伏期,感染者潜伏期内跟健康人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要延缓发病时间。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保持免疫力不下降太快,艾滋病病毒数量不增加太快:(1)接受事实,不自暴自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情绪;<br><br> (2)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br><br> (3)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br><br> (4)如果你的身体状况良好,完全可以继续工作。有工作、能劳动,既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保持经济的来源;<br><br> (5)坚决改变高危行为;<br><br> (6)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br><br> (7)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过有规律的生活。<br><br> 16、"红丝带"象征什么?<br><br> "红丝带"象征着对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心和帮助,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h3> <h3>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br> <br><br>一、流行性感冒<br><br>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br><br>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br><br>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br><br>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br><br>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br><br>二、麻疹<br><br>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br><br>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br><br>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br><br>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br><br>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br><br>三、水痘<br><br>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br><br>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br><br>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br><br>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br><br>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br><br>五、流行性腮腺炎<br><br>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br><br>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br><br>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br><br>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br><br>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br><br>疫苗接种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r><br>七、手足口病<br><br>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br><br>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br><br>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br><br>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br><br>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br></h3> <h3>什么是结核病?<br><br>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研制出数十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br><br>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br><br>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br><br>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br><br>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br><br>(一)全身症状<br><br>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br><br>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br><br>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br><br>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br>(二)呼吸系统症状<br><br>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br><br>2、咯血及血痰<br><br>3、胸闷、胸痛<br><br>4、气急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发热2周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br><br>如何预防结核病?<br><br>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r><br>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br><br>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br>3.避免传染:<br><br>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br><br>4.增强体质:<br><br>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br><br><br><br>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br><br>知识要点<br><br>一、<br><br>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br><br>(一)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br><br>(二)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br><br>(三)得了肺结核和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br><br>二、<br><br>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可能被感染<br><br>(一)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br><br>(二)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道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br><br>(三)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br><br>(四)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br><br>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br>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br><br>其次,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br><br>再次,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其他人、遮掩口鼻。<br>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br><br>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br><br>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br><br>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br>四、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