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流霞春水蓝

肖敏飞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摘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颐和园修建于清朝光绪时期,颐和园的“仙风道骨”传承自修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清漪园。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个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以下称乾隆)。</p><p class="ql-block"> 乾隆是“治山理水的工程师”。清代定都北京城后人口膨胀经济繁华,金代、元代、明代建立的水系已经不能满足京城供水需求,乾隆执政初期,瓮山泊泥沙淤塞,渐有山洪泛滥之忧。乾隆十四年(1749年)六月在对玉泉山水系进行考察后,乾隆决定首先对瓮山泊进行深挖,并使其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疏浚以后的湖水面积和深度都扩大两倍,上引玉泉、下接长河,挖出的泥土则堆积到瓮山东麓。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三日,下诏将瓮山改称为万寿山、瓮山泊命名为昆明湖。完成对瓮山泊疏浚以后,又继续疏浚玉泉山水系上游和万泉河上游的河湖水道,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形成了两个水系:西部山区东来的玉泉山水系和从巴沟低地北流的万泉河水系。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开始修建了从樱桃沟至香山静宜园和由香山碧云寺水泉院东流的引水石渠,把西山泉水导入玉泉山静明园的涵漪湖,再注入清漪园的昆明湖,不仅解决了上游园林用水,而且解决了因为昆明湖体量扩大后对水量的需求,而从昆明湖流入圆明园的水则使清漪园和圆明园一脉相连。乾隆二十九年对万泉河发源地万泉庄、巴沟一带诸泉与万泉河河道进行疏浚,使巴沟和万泉庄的泉水向北流入畅春园南面的丹棱沜,由丹棱沜流经畅春园和圆明园后,注入清河。乾隆通过兴修水利,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一个河湖水利网,把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畅春园、圆明园,及周边其他附属皇家园林连成一片。最终构成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长河—护城河—通惠河—大运河相互联通的京城水系,昆明湖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库。</p><p class="ql-block"> 乾隆是“园林设计师”。面对疏浚后的昆明湖乾隆吟诵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乾隆指出:“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圆明园、畅春园地处平原,静明园、静宜园有山少水,众园之间尚有一片空地,“一张白纸”在乾隆主导策划下移天缩地,高阁、大湖、仙山、长廊、长堤、长桥,15年时间建成清漪园。三山五园东西中轴线静宜园的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宫廷区与圆明园和畅春园间的南北轴线中心交汇。轴线系统将三山五园串缀成整体园林集群,清漪园处在枢纽位置。“三山五园”皇家园林“虽由人工,宛若天开”。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康雍乾祖孙三代建造的园林体现“大一统”的天下观,反映“重农务本”的经济思想,突出“兴黄教以安蒙古”的民族政策,落实“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p><p class="ql-block"> “松犹苍翠柳垂珠,散漫迷离幻有无”。杭州西湖苏堤两岸垂柳,花草相间;颐和园昆明湖西堤蜿蜒,六桥如练,宫柳鹅黄,粉桃灼灼。“地方城市改造项目”苏堤调节湖水,利于交通,坚固实用;“国家重大专项,皇家一号工程”西堤每座桥梁既要顾及各自使用功能,还要考虑桥与湖水及周边环境共同营造美感,不仅有桥有亭,各桥的桥亭一桥一式,有八角、长方、四方。亭顶有攒尖、歇山、卷棚。桥洞有单孔、三孔,“点景”手法运用增加水面的空间层次。身在西堤时春花夏荷,秋柳冬雪,步移景换,曲径通幽;身在其外看西堤时无论高处俯瞰还是远方眺望,西堤总是玉带如练之美,人在画中之境,风桥雨湖,雪亭雾船,湖光山色,塔影桥韵。苏堤绿柳婀娜随风摇曳;西堤种植“馒头柳”光泽独特,层次丰富,远看宛如水墨画笔法,柳树间种桃树犹如天然写意独有韵味。园林专家说“现在的植被和乾隆时期相比,最多称之为绿化”;建筑专家在修缮颐和园时曾拆过两个牌楼,乾隆时修建的牌楼做法规则,光绪时修建的牌楼做工粗糙,颐和园“不可再现不可复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座丰碑”。苏堤之春美不胜收,西堤如梦仙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昆明湖东岸西望,初春时节的西堤柳绿桃红色彩缤纷,堤中是造型别致的景明楼和西堤六桥,西面是西山翠峰和玉泉白塔,整个西山被借来用作背景,景致层层递进,亭台楼阁和无尽的西山,湖水映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朝霞晴雪,夕阳夜月,景色万千</span>。“将人为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p>

乾隆

西堤

昆明湖

清漪园

玉泉山

园林

颐和园

圆明园

畅春园

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