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景之八:涧西古庙</p><p class="ql-block">涧西古庙,是一座工山神祠,俗称工山殿,丫山孙氏所建,是祭祀大孝子何琦、感化族人的神祠。</p><p class="ql-block">按说,庙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殿的含义也同样,特指供奉神佛的房屋,而祠是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何琦是我国古代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会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从而成为供奉的对象?涧西古庙为什么又叫工山殿呢?这些都是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工山殿并非涧西独有,记得丫山老街的街口就有一座工山殿,小时候上学、放学就从工山殿前经过。那时候只知道叫工山殿,至于是什么含义根本没有去想,小孩子都是很懵懂的。涧西有,丫山有,其他地方肯定也有。</p><p class="ql-block">关于工山殿名称的由来,以及供奉何琦的缘由,此处略过。(详见本书《大孝子何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7日,我第一次到了河湾镇涧西村旧屋自然村,去寻访原建在旧屋自然村的涧西古庙的遗迹。</p><p class="ql-block">在村中,偶遇了一位本家老人——孙梦林,他今年74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我向他说明来意之后,他非常热情,连忙放下肩上的担子,带着我在村子里转了转。说起孙氏掌故,他兴趣盎然。对于涧西古庙,他记忆清晰,当地人称为“工山殿”,一共四进,最后一进供奉菩萨。他特地将我带到村前,指着一片油菜地说,那就是古庙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孙梦林老人</p> <p class="ql-block">大孝子何琦</p> <p class="ql-block">涧西古庙遗址方位</p> <p class="ql-block">涧西古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期,古庙辟为学校,有一至四个年级,称为“初小”。还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建立了一种学制,将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一至四年级叫初小,五、六年级叫高小。这种学制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孙梦林老人幼童时代就在古庙里读的初小。</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涧西村仍然有三个自然村是孙姓,分别是旧屋、新屋和下屋。旧屋、新屋同属于孙氏一个分支,为孙氏一世祖孙士林次子孙益登的后裔,称为中宅。下屋与丫山黄山村的上黄山同属于一个分支,为孙士林长子孙瀛登后裔,称为上宅。丫山孙氏一共有三个分支,当地人称作房。孙士林的三个儿子各为一房,长子为一房,次子为二房,三子为三房,依据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分别叫做上宅、中宅、下宅。</p><p class="ql-block">涧西古庙与马浴玉虹、寨北先茔、花洞天成相距不远,它们都属于丫山文化圈的范围之内。</p> <p class="ql-block">工山殿(涧西古庙)位置</p> <p class="ql-block">眼前,古庙旧址已开满了高贵、鲜艳的油菜花,一条水泥路穿田垄而过,由东向西通向丫山的黄山和青阳的竹阳。</p><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那时候的涧西一带应该比现在要热闹得多。</p> <p class="ql-block">涧西村</p> <p class="ql-block">涧西民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