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城市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大同旧日的香蜡铺</span></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1925年大同城内的四大街就已通了电。但因那时发电机容量小、电压低,加上输电线路较长,故电压下降很大,并且电费昂贵,如点一盏16瓦的小灯泡,一个月就要花掉两块半大洋。相当于当时一袋20公斤白面的价格,那可是两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所以一般市民用不起,普通市民只能用煤油灯。但最经济实惠的是用蜡烛照明,于是城内仅有的一家蜡制品专营铺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 当年,坐落于大南街(当时叫永泰街)路西108号的这家万盛明香蜡铺,门脸虽然不大,却让人记忆深刻。原因是:店铺双开玻璃门窗上时常张贴着各种各样蜡制品彩色宣传画,不仅古朴典雅,而且新颖奇特;其二,这家店的门口还有一个偌大的蜡制广告模具,也就是幌子,大红色粗大的蜡烛上端装点的蜡花造型别致抢眼;再有就是它那花色繁多的蜡制品,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项目都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家老香蜡铺,柜台上摆的蜡制品有蜂蜡、白蜡、石蜡和洋蜡,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常用的是蜂蜡和洋蜡。蜂蜡是由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蜡质(是蜜蜂造蜂巢的材料)生产加工成的,通称为黄蜡。“万盛明”除销售砖蜡(上述蜡加工成砖形)外,也出售粗细不等的蜡烛,有结婚用的喜蜡,庆寿用的寿蜡,丧事用的丧蜡,以及平时用的小白蜡,还有代表12生肖的生日蜡烛等。那会儿,店铺内最为显眼的是蜡果和蜡像。蜡果是用蜡制成的蔬菜、水果等工艺品;蜡像是用蜡做成的人和物的形象。这些工艺蜡制品是时尚家庭和富户家中铺柜上的摆玩之物。</p><p class="ql-block"> 在店铺内,有一块专制白蜡的蜡板和一台蜡床,是供店员为顾客随时加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白蜡所准备的。在这里,蜡铺还为画家定制画蜡画儿用的各种颜色的蜡笔;为刻印社定制打字或刻写用的油印蜡版、蜡纸;为大商号定制涂蜡的专用包裹纸(可以防潮);还为药房、中药铺制作包装丸药的蜡丸。这里的伙计都掌握着一两种本行业技能,掌柜的更是样样皆通,技艺娴熟,只要顾客能说出样子,他就能满足你的要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该铺加工蜡制品后剩余的边角料,店员也会为你打包好带走,有时还用模具免费加工成小玩具带回去给小孩耍,服务十分周到。</p><p class="ql-block"> 平时,店里的大生意是有钱人办丧事和庙上佛像开光等节日需要,往往要红火好几天,用的蜡品种类较全,数量亦多。这种生意惯例是柜上把备好的货亲自送到事主门上,并不立即收货款,隔天人家的事业办妥后,伙计才上门结账,余货或残损品尽可包退包换,并给予打折结算。</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末,这家老蜡铺就不存在了。那会儿用蜡的人逐渐少了,而且一般的蜡制品日杂小店都有。但说起当年新颖的服务项目,仍令老大同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刘印军(大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2p76f1i?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133.《山西晚报•往事》发表《难忘儿时的秸秆玩具》</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