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门弟子”王叔晖

昨日重现

<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每年腊月底,打扫完房子,总要张罗着贴上一张新的古装仕女画,来欢度传统的节日。母亲虽然目不识丁,她竟能一边看画,一边给我们讲出一连串画中优美动人的故事,以致弄得我半夜醒来,还要擦擦眼看看那画中美女,是不是真的会从画上走下来……</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欣赏绘画的能力也提高了,每逢年节,我总还要奔走于新华书店和画摊,选购几张仕女画。</p><p class="ql-block"> 1953年,在厂甸的年货市场上,一幅描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工笔画吸引了我。整幅画笔姿纤秀,清丽而有力。那位悲剧人物——祝英台,仪态静闲,美丽而不俗媚,飘逸而不轻浮,活脱脱地跃然纸上。画上署着作者的名字——王叔晖。</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我便十分留心王叔晖的作品。我曾主观猜想过:王叔晖一定是一位感情丰富和画中人相似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1963年春,在全国首次举行的连环画发奖大会上,我终于见到了王叔晖。在受奖者中她名列第一。使我大感意外的是,她竟是一位穿着朴素、瘦小平淡的中年妇女。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同志又悄悄告诉我:“她用半辈子的精力在描绘爱情,可是,她自己却没有爱情,她至今没有结过婚。”这就更令人惊奇了。一个如此纤弱,又从没有过爱情的女同志,她是怎样塑造了俊俏动人,情爱绵绵的仕女群像的呢?!</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始终没能找到适当的机会采访她。1966年后,中国开始进入严峻、动乱的年代。在打倒“才子佳人”,批“黑画”的呼喊声中,我所喜爱的仕女画销声匿迹了,我想访问的王叔晖也不知去向。</p><p class="ql-block"> 1980年初春,终于有了机缘。在一位相熟的画家的帮助下,敲开了女画家王叔晖的家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追求艺术,艺术也丰富了我”</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的家在北京东城的一个胡同里。在一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里,我轻轻敲门,应声开门者,身穿腋下开扣的老式上衣,黑棉裤扎着腿带,看上去俨然是一位邻里中常见的老太太。从她瘦小的身形,我断定她就是我神交已久的女画家王叔晖了。冒叫之下,她果然答称:“我就是王叔晖,请屋里坐!”</p><p class="ql-block"> 这间屋既是画室又是寝室。四壁墙上挂满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画,一张双层床:下铺是卧处:上铺一卷卷卷成圆筒的画和宣纸堆在上面。一张油漆斑剥的长画桌显然陪伴主人多年,上面摆放着墨盒、砚台、笔洗和插满粗细不等的画笔的笔筒。除了这些,几乎没有什么摆设了。</p><p class="ql-block"> 春寒料峭,屋子里生着火炉,我和画家围炉而坐。老画家烟瘾挺大,一支接着一支只是吸烟。我估摸,由于长时间独身生活,她的性格可能有些僻。于是,我决定先同她拉拉家常。</p><p class="ql-block"> 老画家的思路出乎意外的敏捷,一口清脆的京腔,谈锋甚健。原来,她已从人民美术出版社退休,不过,出版社还不断地请她画。</p><p class="ql-block"> “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今年六十八啦。唉呀!所以说呀,烟不能戒呢!人家是来日方长,我是来日方短,抽一天是一天哪!”</p><p class="ql-block"> “您的眼力还挺好吧?”“还能凑合着画。”她指指案头已完成的“王昭君”插图,画上的线条清晰而有功力,她又苦笑着说:“从1965年后,就没怎么用眼睛,整天坐着开会,这也有好处,有充分的时间闭目养神。1957年我戴的是500度的镜子,到如今也没变。</p><p class="ql-block"> “您一个人生活,整天忙,不好找个人帮帮忙?”</p><p class="ql-block"> “我不愿意找人,让那些年青力壮的侍候我这孤老太太干什么。我过惯了隐士生活,交往的人也很少。再说,自己做做活,也是个乐趣。所以,做饭、生炉子、买点东西什么的,都是自己动手。做上一磁缸米饭,再炖上点肉,能吃好几顿。我家里贵客不多,却有很多小朋友。这些小朋友放学以后,到我这里叽叽喳喳,有的帮我倒垃圾,有的帮我买菜,有时剩了钱,我问剩多少?两块多。好,再去买点好吃的,咱们一起改善生活。一个人生活,非得自得其乐不行,否则你就会愁死闷死。我的最大的乐趣就是画里的世界。一张画画出来,自己若是很满意,那个‘悠哉悠哉’的劲儿就甭提了,如果再有个突破,那就更不用说了。”</p><p class="ql-block"> 话题终于扯到画上来了。我便问:“您现在还是每天都画吗?”</p><p class="ql-block"> “噢!这个嘛,可以说画就是我的第二生命,到现在,我已经画了五十二年,总觉得还没画够。我常想,人的体质、年龄都不是顶重要的,要紧是你得有一种追求。我追求艺术,艺术也丰富了我。所以,在我来说,今儿不吃饭可以,今儿没画画就等于白活了一天。”</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是当今画坛上有数的几位工笔画家之一。工笔重彩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是现在的倾向有点重写意而轻工笔,我对此颇有些不平。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老画家也有同感,她沉思着说:“现在除了大写意,就没有别的什么画了。画写意的很行时,画工笔的可非常苦,一张工笔画要象蚕儿吐丝一般画上几个月,但一是卖不上价钱,二是展览会上也很少见。”</p><p class="ql-block"> 天色不早,第一次访问到此就打住了。临别时,我又浏览了她有点零乱的住室兼画室,我说:“不介意的话,给您提点意见,把您的创作环境布置得整洁、美化一点,不是更好吗?”</p><p class="ql-block"> 她笑笑说:“我这个人不爱干净,屋里也不利索。没有办法,多年形成了这么个规律:我太讲究干净,画就脏了;我的画干净了,我就得脏些。还是画要紧哪!”<b>(转下页)</b></p> <p class="ql-block"><b>【图片说明】五十年代工作照</b></p><p class="ql-block"><b>(接上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她怎样走上艺术道路的?</b></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按照约定的时间,我又去拜访她。</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总共只见过一次面;但我对这位年近古稀的老画家感到亲切并有了几分了解。她这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儿女,但她并不感到孤独和寂寥,因为她有她的事业,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到画笔上、作品中。她有自己的爱情,她把这种感情全部倾注在画面上,让人们去欣赏、去思索、去追求。</p><p class="ql-block"> 屋子里暖煦煦的。老画家早就生好了炉子,泡了一壶香茶等着我。一见面她就说:“这两天老睡不着,你把我回忆的窗子打开了,一些过去的事都翻腾出来了。”我说:“王老,今天就请你谈谈你怎样走上艺术的道路的?好吗?</p><p class="ql-block"> 她一时没有回答,脸上显露出依稀悠远的神情。她打开抽屉拿出一张发黄的旧照片。这张照片是六十多年前拍的。冷眼看去象个男孩,头戴小皮帽,坎肩马褂,里头是长袍,圆圆的脸,一双咪细着的眼睛透着十足的调皮劲儿。这就是四五岁时的王叔晖。</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是个十足的淘气包,所以给我剃了个秃头。院后有个秋千架,我跳上去荡起来,荡得比前院平房的屋脊还高。</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是个小京官,跟画画毫无关系。他怕我跑出去淘气惹事,就不给我鞋穿。逼得我只好每天趴在窗台前朝外望。实在是闷的慌,就抓来张纸和一个铅笔头乱画起来。开始是画窗外的景物,后来有亲友来串门,我就把他们的模样和穿的、戴的都画下来。天长日久,画画就成了我唯一的游戏和爱好。</p><p class="ql-block"> 后来家搬到天津,上了学。我是全班最小的一个,但学习成绩还不坏。教室里前排第一个红椅子,谁考第一名谁坐;后排有把黑椅子,是给最差劲的学生坐的。在校三年,我是经常坐在那把红椅子上的。我最爱上图画课,有时上别的课,我也忍不住偷偷地在下面画小人,结果被老师提着耳朵罚了站,这就不得不改坐到最末一排的黑椅子上了。</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文具店和书店里的笔、墨、颜色和图画纸、小人书。父亲也舍得花钱买,他想用这些东西把我拴住,免得我给他惹麻烦。这时候;我简直成了画迷了。没有师傅教,每天只是不停地临幕,不管是报纸上的、书上的,火柴盒上的、月份牌上的,只要看到有画,就照着画。后来觉得光临人家的不过瘾,要画自己的所见所闻。外面下了雪,我就画雪景,有客人来,不敢正面对着人画,就找个角落,偷偷地勾勒人像和他们的穿戴打扮。</p><p class="ql-block"> 当十五岁时,由亲戚介绍入了当时北京的‘中国画学研究会’。该会会长周养庵,创办人是大总统徐世昌等。所有北京名画家如齐白石等皆在该会,人物画家如徐燕孙、管平、陈少梅等也在该会任教。去的时候是临了一张徐燕孙的画,这些老师都给与指点。所学的不是一家一派,因此路子比较宽。</p><p class="ql-block"> 有了老师,又有了比较象样的环境和条件,我这才算正式走上了绘画的道路。当时,陈列所的古画可以调出来临。用一张薄而透明的纸蒙在旧画上,先用软铅笔勾下来,然后再铺上绢,一笔笔描绘。旧社会虽说是拜师了,但谁也不把真本事传授给别人,常言说的好,‘投师不如访友,学艺不如偷艺’。我只有下苦工夫摸索着画,每到开展览会时,整天呆在展室里揣摸人家的长处来提高绘画水平。</p><p class="ql-block"> 1931年,荣宝斋在南京、上海、汉口开三个分号,拿我的三张画去陈列,居然卖出去了,这时我才十八岁。</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家里破产了,父亲外出不回,丢下我和母亲、弟弟,孤苦伶仃,生活无着落。为了挣钱吃饭,就作画卖,我一个人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子。</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的笔耕生涯可真难捱呀!总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忙’和‘穷’,不忙就得穷,不穷就得忙。为了挣钱养家,一天要画七个扇面,都是工笔人物,常常是头天画到第二天天亮,夜里困得不行,常常手握画笔睡过去,醒过来一看,糟了!墨点沾污了画面,心里一急,不困了,马上用棉花沾点肥皂水轻轻擦去。为了强打精神,我就学会了抽烟卷,一抽就是五十来年。</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二十年,画了一千多张画,除了扇面,还画条屏,中堂,百子图,百美图等等。我比不得古人,古代工笔重彩画家,象唐寅、仇十洲都是风流才子,高兴时来一张,他们用不着多产。我可是非多画不行,不然就揭不开锅。所以,没留下什么好画。就这样,还常饿肚皮。母亲病重的时候,为了筹钱治病,我几天几夜不离画案,饿了就啃几口贴饼子再画……” </p><p class="ql-block"> 老画家说到此处,我不禁又抬头注视墙上挂着的那张唐伯虎的画,画面上题着“大都谁不逐炎凉”几个字。最初看到时,理解不深,现在从这个题字中我悟出了画家的性格特征。在旧社会的炎凉世态中,她不趋炎附势,也不随波逐流。她给自己制订的生活信条,既简单又朴实: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看到毫无主权的母亲、寄人篱下的姐姐,她痛感作一个女人的不幸。不过这也真难为了她,在那样的社会里,一个弱小女子,单凭一副傲骨,向旧世道挑战,走自己的路,谈何容易!1949年北京解放时,王叔晖已经三十六岁了,贫困交加使她体重只剩下了二十八公斤,如果把她比作一只吐丝的蚕,恐怕可以说,丝已经快吐尽了。</p><p class="ql-block"> 北京刚刚解放,王叔晖就参加了出版总署工作,她生活有了保障,又给她提供了较好的创作条件。她画画,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丰富祖国的艺术宝库,给人民以美的享受。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她才算真正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1951年,她在单位里头一个报名去参加抗美援朝。人家说她太瘦弱,不能上战场,还是安心为人民作画吧!她一想也对,于是就每天不停地埋头作画。同时还努力钻研透视、解剖这一类现代绘画技巧。到1964年总共画了有两千多张。在短短的十五年中,画了两千多幅工笔画,这简直是个奇迹。<b>(转下页)</b></p> <p class="ql-block"><b>【老相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王叔晖(一排左5)和姜维朴(二排右2)、刘继卣(四排左2)、卜孝怀(三排右3)、任率英(三排右1)、蒋淑均(一排左1)等,</u></b><b style="color: rgb(1, 1, 1);"><u>人美杜1955年度优秀工作者合影</u></b></p><p class="ql-block"><b>(接上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枝一叶总关情”</b></p><p class="ql-block"> 一位美术评论家在谈到王叔晖时说:“她的画,洒向人间都是爱。”</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这样来评论王叔晖五十二个春秋的辛勤劳动是非常中肯的。她的画,表观了各种不同的爱。如《杨门女将》《花木兰》等,描绘的是她们对国家的热爱:《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生死牌》则表现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再如王昭君、李清照以及红楼梦中林黛玉,则更倾注了画家对这些人物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画家五十多年来,刻意追求和探索的就是把这样脍炙人口的历代巾帼英杰、爱情故事,一笔一笔巧妙地描画出来,使人们去领略爱的韵味,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出维护真善美的力量,去反抗假恶丑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注重美感与历史真实的统一。为了如实地表现出人物活动的背景,她每画一幅画,总要翻看许多有关的历史书籍和图片资料。就以《孔雀东南飞》来说,这个故事取材于汉乐府,描写的是汉末民间的一出爱情悲剧。为了力求准确,王叔晖在起稿之前先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及汉画像砖中的器物、服饰,最后定稿时,人物的发型取之于汉画像砖,奁镜、几、耳杯等器具依照出土文物款式,床的格式根据晋顾恺之《女史箴图》,这些形成了她的绘画风格之中的严肃性。</p><p class="ql-block"> 在着手画《西厢记》之前,她对王实甫原作反复咀嚼体会,针对小说“速写”了许多人物形象,因而能以鲜明的笔墨刻画了勇敢温婉的莺莺,英俊真诚的张生和聪敏果敢的红娘。老画家谦逊地说:“西厢记这套连环画所以成功,不是我的功劳,是王实甫的功劳,他在书中把人和景都写活了,如象他描写花园相会中的诗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这几行字,就提供出很精彩的画面了。我只不过是把这种诗情画意再现出来罢了。”</p><p class="ql-block"> 老画家的笔墨技巧也是独具一格的。她手中的那枝画笔,真是运用自如,要细,细如游丝;要浑,苍劲有力,表现能力极强。一般画人物头发,看上去象个黑疙瘩,她画的人发,不论多么黑,黑中透明,看得出一根根毫发。为了使画面人物“美而不媚。”她设色非常讲究。一般不普遍用艳丽的颜色,多用素、浅和近似的色调,作到清而不浊。画家说:“我用的色,近乎浅,似乎薄,我觉得颜色过艳、过多、过重,就没有颜色了。”所以她的画,给人一种清淡、高雅的感觉,看起来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今年,老画家正按照自己拟订的五年规划,在画一套《红楼梦》主要人物画,已经完成了林黛玉、史湘云等四幅。画家指着那张《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告诉我,为了画好这张画,她在芍药盛开季节,天天到公园去观察写生。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不仅人物形象生动,意态盎然,而且连那用作陪衬的芍药花也每枝每叶,都是那样用笔细腻、层次分明,就是这么一张画,从起稿到完成,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访问结束,当我在她的小院门前向她告别的时候,她望望正在泛出新绿的柳枝意味深长地说:“春天又快来了。我画了五十多年,但是现在不成了,顶多再画几年,希望是能多画几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本文原载1981年《人物》第2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的女画家王叔晖,多年以来,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年画以及独幅画作品。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一向被人们所称颂。对其在工笔重彩、单线白描等传统技法的发扬上,对其气韵高超,工整精细的表现手法上,许多人写文章作过介绍。然而,王叔晖藉以做出这巨大成绩的卓越才能,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她的作品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把这个“所以然弄清楚了,对许多搞画的人来说,可以借鉴;而对于一些后学者,则更能起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王叔晖同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一、 平凡,平凡、不平凡</b></p><p class="ql-block"> 七十多岁的王叔晖一开头就谦虚地说:“我是个平凡的人,一生都是平凡的,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平凡的事,然而,如果有一点不平凡的话,那就是我一生几十年,从未搁过笔。在十年浩劫中,不能画画儿,我也不搁笔。我写小楷,抄诗词,还把孙过庭的《书谱》从头到尾,包括序言、跋语以及图章印记都摹了一遍,”是啊,在这平凡的甚至是颠沛的岁月里,她那从不间断的砥砺自己的精神,的确是不平凡的。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她路走得和别人一样,而收获却大大的多于常人。</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从十五岁学画,后来以卖画为生,不满二十岁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旧社会,她饱尝了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依靠着自己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依靠着自己勤学苦练得来的创作才能,度过了几十个艰辛的岁月。全国一解放,王叔晖就积极地参加了革命工作,走上了连环画、年画的创作道路。</p><p class="ql-block"> 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更知道新中国的温暖,更懂得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正因为如此,王叔晖拿着自己的画笔,一开始就积极地无条件地投入了思想领域的斗争。在当时,为了取代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毒害人民的旧“小人书”,占领阵地,她迅速地画了《木兰从军》《孟姜女》等画册;配合抗美援朝,她又画了《墨子救宋》和《飞虎山》;配合新婚烟法的宣传,她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此外,为了配合当时的宣传任务,她在《连环画报》上发表的十幅、八幅、二十幅、三十幅的作品就更多了。王叔晖回忆说:“当时要求的就是多,就是快,我们不是只靠上班八小时工作,下了班,挟着稿子回家,不一定画到几点钟,有时整夜地干,一百多幅的《木兰从军》,一个月就画出来了。只要工作需要,王叔晖什么形式都画过。彩色的画,单线的画;黑白素描的,钢笔勾线的也画,连书籍的封面设计也搞过……。她的这些工作经历,的确是平凡的,而她的革命精神,的确又不平凡。这种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使她很好地完成了普及工作;同样,这种精神也使她出色地做出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二、精益求精创新路</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的仕女画,有着很高的造诣。可是长期以来,她精益求精,总是探索新的创作道路,因而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我们从她创作的《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条屏年画,《西厢记》《生死牌》《杨门女将》等连环画作品中,可以窥见她前进的每一步足迹。这些,是她从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代表作品。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而王叔晖取得的成就决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多,而是质量上不断的飞跃提高。</p><p class="ql-block"> 在开始画《西厢记》时,王叔晖画的是工笔重彩的十六幅年画条屏。在这上面,她把过去几十年画仕女画的经验全部运用上去。那形神生动的人物,那诗情画意的环境,那典雅端丽的色彩,那流畅刚劲的线条,以及一丝不苟的对屋舍树石、服装道具的描绘,无一不达到新的高峰。可是王叔晖并不以此自满,她在这以后接受创作一百二十八幅的《西厢记》连环画册任务时,又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人在画了短篇的年画条屏之后再画长篇连环画册,往往是根据脚本在原来少量画幅的基础上拉长就成了,而王叔晖却不这样。谁都知道,用单线白描来画长篇连环画,难度极大。正如古人所说:“画莫难于白描,字莫难于小楷。”可是王叔晖知难而上。她问自己:“既然是画第二遍,能不能自己超过自己呢?”她的结论是:应当超过自己,而且只要下上功夫,是可以超过自己的。她这样做了。她画的《西厢记》画册中的画幅,确实没有几张和年画上相同的。其运思之精深周密,笔力之遒劲流畅,又达到了新的水平。那娴雅端丽的莺莺,那挺秀轻灵的红娘以及张生、老夫人的形象,迄今仍然被人们称赞不已。</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她画《孔雀东南飞》时,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还是在一九五三年,她开始学素描,学解剖和透视。这些,对她来说,都是新的东西。可是她善于吸收,很快就运用到《孔雀东南飞》的创作上。她学解剖,懂得了人体结构之后,并不过多地在形似上追求。她深知古人所说:“镜中写影,未必不木偶也”(宋、陈造语)的道理,便于形似之外,在气韵上下功夫,既不失解剖之法度,又使人物气脉通连,形神兼备。她学透视后,和自己谙熟的界画技巧结合起来,因而在处理环境、安排道具、调度场面时,都加强了科学性,摆脱了前人的窠臼。在这期间,有人建议说:“你画古典故事,在服饰器物方面,若能注意到历史的真实,就更好了。”这意见使她得到启发,立即想到晚唐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论》中所说的话:“详辨南北之妙迹,古今之名踪,然后可以议乎画。”还说:“详辨古今之物,商较风土之宜,指事绘形,可验时代。”于是,王叔晖在画《孔雀东南飞》时,就注意了这个问题。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朝末年,她就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尽量收集汉以前的图样和史料使画面上的屋宇、床、凳、几案、妆镜等器物,都尽可能有所本,从而使《孔雀东南飞》这本画册增加了科学的严肃性和历史的真实性。画中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当然就更显得真实可信了。从此以后,王叔晖在创作时,总是尽可能注重环境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力求使自己的艺术处理大体上符合历史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在画过《西厢记》之后,王叔晖又画《生死牌》,追求的是舞台效果。再以后又画《杨门女将》,画了半辈子仕女画的王叔晖从未画过武的。但是这套画中人物全是武的,都要骑马打仗。王叔晖又毅然接受了这个创作任务。在创作这两本画册时,她想:我应当不断找生路子走,永远应当追求新的东西,以求有新的收获,新的突破。经过她认真地探索,辛勤的劳动,《生死牌》和《杨门女将》这两本画册,一经问世就各以自己独具的特色,受到多方面的赞许和颂扬。</p><p class="ql-block"> 解放以来,王叔晖就是这样,从一个高度又到达一个高度,从一个领域又进入另一个领域,不断地追求,不断地突破,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给自己的艺术生涯增光添彩,给广大读者不断丰富美的享受。对于这些,王叔晖感慨地说:“解放前,我画了二十多年,不论什么扇面、条屏、中堂、百子图、百美图都画,大约画了有一千多张,但是,好作品并不多。因为那时我来不及仔细推敲,我要赶时间,要多画;我靠卖画养家,靠卖画给母亲治病,不多画就揭不开锅。只有到解放后,我的艺术创作道路才算是真正开始。”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我想,正是这深沉的感情,才成为她那勇攀高峰的基础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穷究深察 不惮辛劳</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深有体会地说:“别瞧连环画这个东西小,要打算把它画好,并不容易。把它画好,并不容易。它不仅仅表现在画面上,那画面以外的辛苦就多了。”她用演戏作比喻:“演员只管演戏,不必管服装道具,不必管舞台布景,那些事各有专人负责。而这连环画呢?面家除了脚本之外,一个人都得管,连导演的事情都得担起来。”王叔晖深知干这一行是个苦事,可是她不禅辛劳,一直迎着困难前进。</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每当拿到一个脚本时,除仔细阅读领会外,总要把据以改编脚本的原作找来,认真地比较研究。她说,“吃透原作之后,再看脚本上的那几个字,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倘若脚本有某些不足之处,也就好弥补了。”王叔晖认为:研究脚本和原作,首先要吃透人物的典型性。例如《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脚本,王叔晖在绘画之前,都对照原诗、原书、原刷作了研究,《西厢记》还对照了许多版本。王叔晖深知:必须把这些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把他们的生活、身份、思想、感情认识得准确。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恶婆婆这几个人物,她们和《西厢记》中的莺莺,张生,老夫人等人的生活经历,身份是迥然不同的。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在出嫁之后,仍然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是个劳动者,她和相国的小姐崔莺莺相比,一切方面都不同,甚至连丫环红娘的生活,也会比刘兰芝强。焦仲卿是个小吏,当然也不能和礼部尚书的儿子张君瑞相比。至于那个恶婆婆焦母,比起相国老夫人来,尽管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但身份和经历却是大不相同的。因之,她们的生活作风,气派性格也就各异了。宋朝的陈郁曾经说过:“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故日写心惟难。”陈郁还说:“夫善论写心者,当观其人,必胸次广,识见高,议论博,知其人则笔下流出,间不容发矣。”王叔晖正是这样,她在画某一个形象之前,总是充分地认识它,分析它,从同类型中加以比较,找出它独具的特点,做到胸中有数,然后才产生“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在研究脚本和原作时,还特别留意故事发生的时代和时节的特点,如《孔雀东南飞》是汉朝的故事;《西厢记》是唐朝的放事,《杨门女将》是宋朝的故事。又如《西厢记》开始“初遇时,应当是春天,到“长亭送别”时,就已经是秋天了。这中间“匪惊”、“赖婚”、“听琴”、“赖简”、“佳期”等折,便应是春夏和夏秋之交的季节,这时代和时间的特点,对于画面关系是极大的。当然,一般地说,看过一个脚本之后,时代和时间的特点是明摆着的,每一个连环画家都会注意它。而王叔晖却认为,你知道一个大概,就不如知道得详细好;你能知道百分之十了,可以不可以要求知道百分之二十、三十……呢?她自已正是这样做的。在《西厢记》中,她随着季节的推移,把人物的服装,周围的景物,都做了相应的更替,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相见时,细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萧萧凝暮霭”的整个过程,而且用翠竹、桃花、藤萝、芭蕉、悟桐、菊花、苍松,枫叶等巧妙地把春夏秋的特点显示出来。</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在这个要求下,王叔晖根据人物的身份和季节的变化,使画上人物的服装随时更换。这换衣裳的问题,在当时的连环画上,是比较少有的。在过去,多数连环画,哪怕这故事是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过程,其主角总穿同一身衣裳。因为一换衣裳读者就不容易认清是谁了。这是一个难题。王叔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她在画《孔雀东南飞》时,就给刘兰芝换过衣裳;画《西厢记》条屏时,张生等人的衣裳几乎没有重样的。到画一百二十八幅《西厢记》时,张生、崔莺莺和红娘等人的衣裳就换得更多了,几乎每变换一个过程都换了衣裳。可是我们看起来,张生始终是张生,莺莺、红娘永远是莺莺、红娘。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叔晖在刻画不同人物的面目、身段、气质、风度时,是有很高的本领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时代特征,王叔晖始终注意收集资料的工作。她认为:既然干这一行,眼睛也好,耳朵也好,手头也好,都要比别人勤快一点。看一本与自己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书,不一定哪几句,就有需要的时候;看一张画,听一出戏,人家不注意的东西,她却很注意,有时还要把它记下来;平常看一个人的形象动态也是这样。王叔晖说:“我们画连环画时,有好些资料要靠平素积累,脑子里要象个底片箱,需要哪个就抽出一张来,如果只在接受了脚本之后再去现找,脑中全无印象,到茫茫书海里去捞针,就难了。”王叔晖这些话的确是十分宝贵的切身体会。我们搞连环画的不能不渊博一些,最好能做到“万事通”,因为画起来的时候,除人物外,诸如建筑、花鸟、树木、房子里的摆设……你哪样不懂也不行。<b>(转下页)</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厢记》</b>连环画封面书影</p><p class="ql-block"><b>(接上页)</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的经验还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尽管你脑子里已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了,在许多情况下,还要重新去收集需要的资料。因为事物的特殊性是千差万别的,需要人去认识的东西也是无穷的。只有经常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丰富起来,渊博起来。王叔晖正是这样做的。她画《杨门女将》时,便从宋朝的《舆服志》《兵志》中,找到了天子,大臣、文官、武将头盔的样式,知道了官越大帽翅越长的规定;找到了当时刀枪剑戟的图像,一条枪、一条钢鞭该有多大尺寸,多大重量,她都根据书上的记载摘录下来。军士们用的盾牌,不是用手拿着,而是用两根藤条圈在胳膊上,这样不仅可以腾出手来拿别的武器,而且挡别人的袭击时也更有力量。这也是从《兵志》中查出的。王叔晖为了把和佘太君对垒的西夏将卒画得准确,特地参考了宋朝李公麟画的《免胄图》。因为李公麟在这上边画的外族将士是回纥族,而佘太君攻打的西夏,其中主要一部分也正是回纥族。出自李公麟笔下的这些人物服饰,用在《杨门女将》上,最为确切了。虽然有人认为《免胄图》不一定是李公麟手笔,可能是别人托名的,但以它做为画连环画的参考,仍然无妨。</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在收集素材、寻找资料方面,从来是这样认真。她说:“好象演一台戏,角色不选好不行,乐队不配好不行,服装、布景没弄好都不行,导演就像做菜的厨师,如果没有原料,或者原料不好,你怎么做?”经过一番努力,等到各方面的需要基本上差不多了,故事吃透了,人物立起来了,服饰、环境有谱了,她才开始勾草图。她说:“在这以前,从接到脚本开始,有时两三个月,我都是紧张苦恼的,只有到这个时候,我脑子里才豁亮起来,就跟舞台一样,开始演戏了。”她勾草图,只是把脑子里排演已久的这台戏用笔记下来,所以很快,一天可以勾十多张。当然,在草图上勾精稿,又有许多艰辛的劳动。王叔晖的习惯总是要把画面上所有的一切甚至一个花边,一个衣纹,一丛花草,全都固定下来。但这是“有米之炊”,虽然艰苦,却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等到精稿画好,在敷彩、勾线的时候,王叔晖说:“这个时候,就是一种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正是这样,不惮辛劳地穷追深察,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创作,不成熟时决不动笔。她说:“必须胸有成竹时,才能提笔作画;心里没数,提笔就画,难于画好;画不好就重来,即使画好了,也是碰的,是不足为法的。”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四、好学不倦 贯彻始终</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在绘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决不是偶然的。我们从她几十年的实践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p><p class="ql-block">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拿一支铅笔,见什么画什么,作为游戏。十五岁时,她参加了北京当时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开始正式学画。她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的,但在许多名家指导下,她进步神速,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她无法得到许多绘画的范本,只好向别人借来临幕。有时能从陈列所借到一张古画。她就象得了宝贝,用薄纸勾下来,仔仔细细画在绢上。她保存的一部《晚笑堂画传》,就是这样一张一张一笔不苟地临幕的。王叔晖临摹这些作品,与别人不同。她不只是一般地描下来,描像了就算了,而是揣摩前人用笔的方法,为什么这儿用线轻,为什么那儿用线重?为什么要虚,为什么要实?举凡轻提疾捺,刚劲绵柔,都要弄清楚它所以然的道理,然后反复练习,几十遍、上百遍不厌其烦。她通过反复临幕《晚笑堂画传》,把人物坐立俯仰的姿态,衣纹转折变化的道理全部熟记在心,因此她提笔作画时,想画什么姿势,都可应手而出。在这同时,她对南北宗山水以及林木花鸟,都作过认真的学习。随着她勤奋的努力,手上的功力也愈加深厚,作起画来达到笔和手溶为一体,而手和心又连成一气的效果。现在,我们在观看王叔晖的作品时,都赞叹她用线流畅自然,于柔细中见挺拔,于清丽中见遒劲;她的用色淡而不浮,丽而不俗,清秀典雅,气韵生动。然而,有谁知道,她这深厚的功力,几十年来,挥洒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深厚的绘画功力,是和她博览群书分不开的。她自幼便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和报刊杂志,几十年如一日,参加革命工作后,她看的书更多。古人在论及画家必须读书时,曾经告诉人们:“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斯得画中三昧。”又说:“胸中具千古上下之思,腕下(才能)具纵横万里之势。”古人还尖锐地指出:“彼懒于读书而以空疎从事者,吾知其不能画也。”(清唐岱语)这些话,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王叔晖取得成就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十年浩劫之后,年逾古稀的王叔晖由于视力的关系,不再画连环画了,可是她的创作欲望反而更强烈了。几年来,她又画了不少单幅仕女画。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王熙凤等四张《红楼梦》人物画;李清照、王昭君等仕女画,都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她画单幅仕女画,尽管是轻车熟路,但也总是要求自己有新的突破,决不马虎潦草。画王熙凤之前,她酝酿了三年,不敢动笔,因为王熙凤是个美人,画丑了不行;但她心术不正,画美了不好。于是,王叔晖参考各种版本的《红楼梦》,比较了对王熙凤的刻画之后,才从中找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场面来。经过一番努力,果真把王熙凤那种雍荣华贵、拿腔作势的神色刻画出来了。王叔晖在画《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之前,正值“政协”邀她去作画。“政协”的后园里有牡丹和芍药。她用了整整一个春天,每天去观察,去画速写,因而掌握了牡丹、芍药从发芽到开花生长变化的各种姿态。结果,她除了画了一大张牡丹花卉外,又给画《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深有感触地说:“古人说学无止境,真是如此。我们需要做到老,学到老:要不断的积累,不能让脑子穷了,脑子一穷,就画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访问了王叔晖同志,受到许多教益。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几十年来,她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止境的进取精神的结合。我认为这是她取得成就的关键,是我们首先应当学习的。现在,王叔晖正以唐朝诗人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为题画一张单幅画。而后,还将画杜甫的《石壕吏》。她想画的题材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如一;年逾古稀而壮心未已。她是我们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我们祝愿她,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宏伟里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请看记录片介绍王叔晖绘画视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王叔晖说:</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线条</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是画出来的,线条是写出来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图片说明】</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1978年王叔晖正在创作《汉明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叔晖简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叔晖先生(1912年8月-1985年7月)字郁芬,</span>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定居北京。<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并尊崇的连环画家。</span></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1976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建立后,王叔晖进入人美社。她广泛涉猎中国画、连环画、年画、插图等多种绘画创作领域,并都取得非凡的艺术成就。在连环画坛,她是“与刘继卣、顾炳鑫、华三川、贺友直、王弘力齐名的一代连坛大师”,共同“构筑起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的第一座丰碑,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为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得上是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笔下的“红楼人物图”贾元春、王熙凤、史湘云、林黛玉、贾迎春、薛宝钗、薛宝琴、晴雯,每个人物一颦一笑,生动形象,立体丰满,细细品来,真有呼之欲出的惊艳,</span>个个清秀明丽,温婉皎洁,被赞誉为工笔人物画大师,毫不为过。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连环画作品中,描绘了一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和古代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span> 其连环画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西厢记》《杨门女将》等。单幅人物画有《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代表作《西厢记》于1963年荣获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此后王叔晖先生于1981年、1983年两次获得连环画工作荣誉奖。她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投身于绘画,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传神,绘画风格柔美典雅,综合古代多家之长而独具特色的“王衣描”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王叔晖作品现已被列为画范,有多种画集出版,影响广泛。</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的艺术事业,尤其是深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美术——连环画。“王叔晖洒满人间都是爱”。人民也将永远怀念画家王叔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叔晖连环画主要作品目录:</b></p><p class="ql-block">1.《木兰从军》朝花美术1950年。</p><p class="ql-block">2.《孟姜女》朝花美术1950年。</p><p class="ql-block">3.《墨子救宋》朝花美术1951年。</p><p class="ql-block">4.《中国共产党党史画》工人出版社1951年。</p><p class="ql-block">5.《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画》工人出版社1951年。</p><p class="ql-block">6.《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年中完成的大事业》工人出版社1951年。</p><p class="ql-block">7.《发扬工人阶级高贵品质的商凤举》人民美术1952年。</p><p class="ql-block">8.《飞虎山》王叔晖等,朝花美术1952年。</p><p class="ql-block">9.《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民美术1954年。</p><p class="ql-block">10.《孔雀东南飞》人民美术1954年。</p><p class="ql-block">11.《一个女儿的诞生》人民美术1954年。</p><p class="ql-block">12.《福松老汉》大众美术1954年。</p><p class="ql-block">13.《墨子救宋》民族出版社1955年。</p><p class="ql-block">14.《孔雀东南飞》外文出版社1956年。</p><p class="ql-block">15.《马郎和三姑娘》朝花美术1956年。</p><p class="ql-block">16.《桑园会》河北人美1956年。</p><p class="ql-block">17.《西厢记》人民美术1957年、外文出版社1958年。</p><p class="ql-block">18.《司马光》王叔晖等,人民美术1959年。</p><p class="ql-block">19.《车允好学》王叔晖、墨浪,人民美术1959年11月。</p><p class="ql-block">20.《生死牌》人民美术1962年。</p><p class="ql-block">21.《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民美术1963年。</p><p class="ql-block">22.《杨门女将》人民美术1978年、1980年。</p><p class="ql-block">23.《西厢记》(第2版)人民美术1979年。</p><p class="ql-block">24.《生死牌》(第2版)人民美术1980年。</p><p class="ql-block">25.《孔雀东南飞》(第2版)人民美术1981年。</p><p class="ql-block">26.《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版)人民美术1981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画未了人先去,终身未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王叔晖孤寂清贫的艺术人生</b></p><p class="ql-block"> <b>杨西|撰文</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是我国工笔仕女画大家,平生除画画以外,还喜欢文学及诗词歌赋,对《红楼梦》特别钟情,她的枕边随时都摆着一本《红楼梦》读本,以便随时翻阅。为了完成《红楼梦》十二金钗的仕女画创作,积劳成疾,画未了人先去,成为中国画坛一段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在中国仕女画创作中,淡泊名利、刻苦勤奋、终日画画不止,终身未嫁,以丹青相伴一生,在女性画家当中写就了她璀璨的艺术人生!</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女性画家,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画家当属赵夫人:“赵夫人,丞相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采丝织为龙凤之绵,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绞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文中所记载的赵夫人,便是三国时代吴王孙权的妻子,她不但以机、针、丝“三绝”著称,还关心国事、时政。那时的地图当属山水画中的一种,其精准度要求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写实技巧和高超的表现能力。她不仅能“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还能“绣作五岳列国地形”,可见其绘画能力绝非一般画工所比,只可惜因为历史年代的久远,其作品未能流传下来,我们也就无法窥其绘画作品之神采,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p><p class="ql-block"> 唐代时期,中国人物画已经十分成熟,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如吴道子、张萱、周昉、阎立本等。据文献记载,薛媛则是这一时期的女画家,她的作品虽然没有明确的教化功能,其精湛的技艺却受到世人的赞赏。相传薛媛的丈夫南楚材为了自己的仕途不顾夫妻情义,欲娶颍地长官之女为妻,他命仆人回家取琴、书及衣物,谎称自己要远游名川大山。他的所作所为被薛媛察觉,便对着镜子画了一幅自己的肖像,作诗一首《写真寄夫》,诗云:“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旧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开。”南楚材看后内心羞愧,于是打消了再娶的念头,与薛媛重归于好。</p><p class="ql-block"> 后唐画家李夫人,为五代时蜀人,以文学书画享誉于世。后唐招讨史郭崇韬征蜀,蜀主王衍投降,郭崇韬将蜀中财物珍宝搜檄殆尽,慕于李夫人之名,将其接至家中纳为妻室。李夫人不喜欢郭崇韬性格上的粗俗,时常独坐南窗闷闷不乐,每当月夜人静,她看见窗纸上婆娑的竹影,有感而发、乘兴摹写;第二天再看,发现画中之竹别有情趣,便愈发不可收拾,日夜奋笔挥写,终练就独特的墨竹画法;《图绘宝鉴》记载中将她称为墨竹画法的一代鼻祖。</p><p class="ql-block"> 宋朝画家艳艳,生卒年月不详,为任才仲之妾,聪颖美丽,擅长青绿山水,笔法细腻、设色典雅、意境深邃。南宋邓椿在《画继》中这样写道:“任才仲妾艳艳,本良家子,有艳色,善着色山,才仲死钟贼,不知所在。”青绿山水画为展子虞所创,后经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将其发扬光大,成为独家画法立于画坛。宋代大批宫廷画家纷纷效仿,如王希孟、赵伯驹等。艳艳正是受这种画风的影响,以青绿之色表现其故乡江南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2004年,上海新世纪拍卖的一幅《草虫花蝶图卷》,长333.5厘米,宽32.5厘米,为艳艳所作。画上坡地湖石之间,秋菊、秋葵、海棠、桂花竞相绽放,蝴蝶翩翩飞舞其间,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象呈现在世人眼前,纷纷为作者高超的画艺拍案叫绝。经过几轮竞拍,终以275万元拍出,创古代女画家作品拍卖记录,这也许是目前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女画家存世之作。</p><p class="ql-block"> 从明清到民国,中国画坛也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女画家,如仇珠、方维仪、陈书、马守真、柳如是、潘玉良、方君璧、林徽因、陆小曼、王叔晖等,但是若从工笔仕女画创作的角度来看,王叔晖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若以连环画而论她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既是中国连环画艺术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连环画创作的开拓者;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出版连环画辉煌历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女画家,在中国画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字郁芬,1912年出生在天津一个商人之家,祖籍为浙江绍兴。自幼喜爱舞文弄墨,亦爱好文学诗词,父亲因为生意忙很少关注她。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在绘画艺术上的才华。有一次,一位朋友到家里来谈生意,她便躲在一旁描画客人的形象,这位客人看见小姑娘在画自己,便好奇地过来看王叔晖画的画儿,经过仔细地品评以后,他郑重地向王叔晖的父母建议:这孩子在画画上很有天赋,送她去学画吧,也许将来会有出头的一天。就这样,15岁的王叔晖经由著名画家吴光宇介绍,进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受教于周养庵、孙诵昭、徐燕孙及吴光宇,开始了其正式学画的艺术生涯。我最早知道王叔晖这个名字,是从连环画《西厢记》、《木兰从军》开始的。五十年代的小学生,不像今天的小学生有手机、游戏、电视、电影陪伴,除了玩玩捉迷藏、跳皮筋之类,街头巷尾的书摊就是最好的去处。小伙伴们可以泡在“小人书”里,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岳飞传》以及中国历史人物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孟姜女哭长城》《西厢记》《牛郎织女》等等。</p><p class="ql-block">《西厢记》讲述的是张生和崔莺莺从相知、相爱到喜结连理的爱情故事,《木兰从军》则是以历史人物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改编而成。1953年我国颁布了新婚姻法,为了配合宣传,人民出版社将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王叔晖。王先生在接到这个任务后便开始构思设计,可以说她将几十年仕女画的功力,都注入这套彩色连环画的创作之中。十年之后,这套16幅的彩色连环画在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1957年,王叔晖将《西厢记》改编创作成128幅白描连环画读本,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印数高达十万册,受到连环画爱好者的广泛喜爱,成为广大群众、儿童的优秀读物。</p><p class="ql-block"> 《西厢记》16幅彩色版中的第8幅《听琴》,画中张生得知老夫人要他与莺莺兄妹相称,如迎头浇了一瓢凉水;他终日闷闷不乐,每到夜晚便在窗前弹奏“凤求凰”,莺莺在窗外静听张生弹琴;一里一外两人的音容相貌,被王叔晖描画得入木三分。画面上崔莺莺温柔俊美、云鬓高悬、眉目清秀,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腰间环佩晶莹,微微倾斜的身姿侧立窗外,倾听屋内传出的琴音;张生在屋内一边抚琴一边吟唱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张弦带语兮,欲说衷肠……”,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天上一轮圆月洒下的清辉,散落在人间一对恋人的身上,莺莺被张生情深意浓的相思之情感动得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画法上,她用白描手法勾出莺莺侧身而立的体态神情及衣着服饰,然后再画出房屋、回廊、墙壁、窗户的结构,并认真勾画出室内张生俯身弹奏的身影;勾时根据对象的结构和质感用笔,有时沉稳,有时轻柔,有时慢有时快,慢如春蚕吐丝,快似游龙戏水。</p><p class="ql-block"> 白描完成之后便深入刻画,王叔晖先以细笔进一步画出莺莺的发饰及衣服裙带上的图案花纹。头发她采取先描后染之法,将鬓发一根根地画出,然后以淡墨层层加染,直到将头发乌黑发亮的质感表现出来为止。接着再以淡墨轻染衣服上的纹饰图案,待其有了基本体感之后,便用淡赭石分染面部。画时先染眉毛以下及脸颊,然后以硃磦加白粉罩染整个面部,发际处越往里越淡,以表现头发从头皮中长出来的感觉,反复罩染几次直到色足为止。接着以赭石勾出莺莺的眼、耳、口、鼻的位置,浓墨画眉毛及眼睛,瞳孔处留出高光;嘴部以硃磦加洋红画出上唇,画时兼顾上唇结构,下唇则以硃磦画,留出高光,以表现莺莺这位古典美人樱桃小嘴的丰润感。</p><p class="ql-block"> 头部画完之后,根据莺莺的身份、衣服、裙带、着色,她为莺莺设计了一件淡紫色上衣、白色长裙、浅绿罩裙、深蓝色佩带,玉佩的系绳为深红色。上色时采取平涂之法,有意留出淡墨渲染时的底色,使服装显得庄重典雅又极富体积感。头上的发饰及腰间玉佩画得玲珑剔透,极为精致,借以表现出莺莺作为一位富家小姐的身份。</p><p class="ql-block"> 回廊的栏杆及廊柱,她施以朱红,墙壁、地面均以淡墨渲染,画面的左上角以花青加墨染出朦胧的夜色,几竿婆娑修竹增强了庭院寂静幽深的意境,为突出主题起到有力地烘托作用。</p><p class="ql-block"> 室内的张生,王叔晖有意地进行虚化处理,着重描绘他弹琴专注的动态,使其与室外的莺莺形成虚与实、动与静的对比,以达到情景交融、催人泪下的效果。整幅作品造型准确、构图简练、设色典雅,线条遒劲、技法娴熟、意境深邃、感人至深,可视为王叔晖古代仕女画作品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一生的创作共有两个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至1957年,这一时期她创作的代表作有16幅彩色版连环画《西厢记》、128幅白描本连环画《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墨子救宋》以及金陵十二钗的《晴雯补裘》等。第二个高峰期是1978年至1985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昭君出塞》、金陵十二钗的《林黛玉》《湘云醉眠》《宝琴立雪》《宝钗》《凤姐》《李纨》《迎春》《元春》《惜春作画》《杨门女将》及《西厢记》邮票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这幅《晴雯补裘》是她第一高峰期的代表作,她画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王叔晖对晴雯这个人物形象及性格十分喜爱,她在研究全书的基础上,决定选择补裘这一情节来表现晴雯。画时她以原著文字描写为基础,设计晴雯带病坐在床上,圆形的雕花隔断如摄像机的镜头,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在画中人物身上;一旁站着的袭人身着黑色坎肩式罩裙背对观众,进一步使视线集中在晴雯身上。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王先生在构图上的巧妙,既展示了环境又突出了人物。画中主要人物晴雯身着粉红色上衣,外罩石绿色坎肩,正在聚精会神地修补被烧坏了的裘衣;裘衣上的孔雀翎被王叔晖刻画得精致入微、栩栩如生。画中用具如竹弓绷子、绣枕、大熏炉,都尽可能地遵照原著中的描写,使这幅作品准确生动地再现了曹雪芹《红楼梦》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1977年末,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负责人让她考虑在《晴雯补裘》的基础上画一组《红楼梦》的仕女画,王叔晖一听高兴得彻夜未眠。因为《红楼梦》一直是王先生喜爱的文学作品,对书中的故事、人物,特别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性格更是如醉如痴。十二钗中她十分同情林黛玉,所以她将黛玉作为自己“金陵十二钗”正式创作的开篇。欣然接受创作任务的王叔晖,为了尽快地完成“金陵十二钗”创作,于1978年开始闭门谢客,潜心地琢磨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她将心中的形象与原著反复地对照,长久蕴藏在她心里的黛玉终于从她的笔下渐渐地鲜活起来。这张画从起稿到完成仅用了十天时间,这在其绘画创作中是极为神速的一次,虽然只用了十天,可这十天却是王叔晖数十年来,对红楼梦原著研读体会和灵感激情的再次爆发,因而才能笔下生花有如神助!</p><p class="ql-block"> 如《林黛玉》,画中林黛玉高垂鬓发、白色长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黛玉妙曼的身姿及高雅的内心世界。上衣领口棕红色的花饰滚边,给洁白的衣着增添些许暖色,与腰系的绿色罩裙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对人物外秀内刚的性格起到暗示作用。</p><p class="ql-block"> 黛玉面色娇艳红润,娇艳中却透出些许哀愁,她侧依在椅背上,望着潇湘馆窗外的景色独自沉思。一张琴静静地摆放在架上,琴桌上香炉中的香已经燃烬,无力地腾起一缕袅袅青烟,只有一只架上的鹦鹉在对着主人鸣叫,似乎想帮主人解脱心中的孤独与思念。</p><p class="ql-block"> 此画最大的特点,是王先生将西画中有用的技法和中国工笔画相结合,创造了中西结合在工笔画上应用的典范。构图造型上她借鉴西画的透视学和解剖学,设色上借鉴西画冷暖色调的对比;晕染上借鉴水彩技法对体积感的表现,使整幅作品更加饱满、准确,协调、明快而高雅。</p><p class="ql-block"> 作品完成后得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同道一致好评,这对王叔晖先生创作“金陵十二钗”,起到极其有力而热情的鼓励;她暗下决心在十年之内完成“金陵十二钗”的创作。<b>(转下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黛玉葬花</b><b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唱片公司为越剧红楼梦制的片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林黛玉</b><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楼梦故事)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78年</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文革后画的第一幅仕女画)人美社收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8年3月《红楼梦人物》——林黛玉</b></p><p class="ql-block"><b>(接上页)</b></p><p class="ql-block"> 继黛玉创作完成后的八年中,王先生闭门不出,整天趴在她那间简陋的小屋里,相继完成了湘云、宝钗、凤姐、李纨、迎春、元春、宝琴的创作,可以说每一幅都是王叔晖先生呕心沥血的精品。也许是过于劳累,也许是用情太深,在画《惜春作画》的时候,王叔晖先生病倒在画案上,使这幅作品成为她艺术人生的绝笔,留下一个令人无法释怀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一生创作了大量古典历史题材及神话传说的仕女画作品,她的画造型准确、性格鲜明、设色典雅、构图秀美,线条生动、画面清新、意境深邃而雅俗共赏,每一幅都是人间极品!</p><p class="ql-block">纵观王叔晖先生,她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丰硕的艺术成就,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来源于她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通过自己解放前后工作和生活上的鲜明对比,以一个女儿之身,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妇女的苦难及悲惨的命运,因而对自己能在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担任美术创作工作十分珍惜。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祖国,并将自己情感世界的热烈,冷却成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注入到对事业、对祖国热爱的情感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种高尚而神圣的爱,便是她创造艺术精品的动力。她笔下的莺莺清新秀美脉脉含情,红娘机智善良朴实无华,张生品貌端庄儒雅痴情;黛玉妩媚动人多愁善感,宝钗芳华艳丽性情豁达;孟姜女、祝英台、七仙女、花木兰。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仆人丫环,在王叔晖先生的笔下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但表现东方女性外在的古典美,同时也赞颂了这些古典美人的内心世界及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先生将对社会的爱融会到具体的生活中,她不向组织伸手,对给她安排的住所及配置的家具从不挑剔。她一生一直住在西四胡同的小院里,房间很小,一张画案、一张床、一把椅子,多来两个人看望她,却只好坐在床上。她常乐观地说:“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啦,只有生活不讲究,艺术才能做到讲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二、来源于她对命运的抗争和把握</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1912年出生于天津,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一心忙于生意的父亲很少关心她,所以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在她18岁的时候,家境发生骤变,父亲一去不回,家中只留下母亲和幼小的弟弟。经济来源断了,养家的重任便落在了王叔晖的肩上,开始了她以卖画为生的艺术生涯。为了多换钱,她只好拼命地画,作品数以千计,但手头除了草稿,几乎没留下一张成品。数十年后谈起解放前的生活,王叔晖说:“解放前我的生活,归纳起来就两个字:穷,忙。生活所迫,想不穷就得忙。但忙了半天,也还是穷。”这段话充分地说明她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解放后幸福生活的热爱,及对自己命运的准确把握。</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叔晖便正式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她对组织上的安排和信任十分重视,每次都认真把握机遇、刻苦耐劳、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多次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1979年,她受国家邮票发行局的邀请,创作T82《西厢记》邮票,她在原16张《西厢记》彩色画的基础上,选择了惊艳、听琴、佳期、长亭四个最精彩的情节。考虑到邮票的特点和局限,她将人物尽量放大,省去了原画中的次要人物和某些场景,更好地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神态;后经发行受到全国广大用户和集邮爱好者的喜爱。这套邮票,获得1983年最佳特种邮票、日本集邮杂志评选的1983年中国最佳邮票、英国《集邮周刊》和英国《外国邮票》月刊评选的最佳中国邮票奖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来源于她对同仁的热忱和尊敬</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先生在单位工作的几十年中,与周围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对同事提出的意见非常尊重。有一次创作活动中,她与吴作人先生在同一个组,开始她先画花卉,吴先生告诉她:“你是画古代仕女的,可以尝试画点少数民族妇女。”王叔晖先生觉得这个意见很好,画少数民族妇女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于是她以维吾尔族妇女和傣族妇女为表现对象,创作了《红绸舞》、《丰收小景》、《红满傣溪》等作品,广泛受到好评。</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先生解放前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从临摹古画入手,几乎没有体验生活一说,有些同事也指出她作品中的透视关系不对,很难表现出对象的真情实感。对于这一说法,王先生虚心地接受,当有人在她的身边说对方吹毛求疵时,她严厉地进行制止:“别人给你提意见,是对作品负责,再说我作品中的确存在透视上的错误。”说完后,几个礼拜的时间里她认真地学习透视画法,补上了这一课,使她的作品在构图及环境塑造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提高在《晴雯补裘》和《西厢记》中便可明显地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王先生对同事十分尊重,对待邻居和自己的学生也十分爱护,学业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极其照顾。任梦龙是王叔晖的学生,他经常给同事们说:“王先生不善于交际,但收我们为徒后,她却和我们一起到鼓楼照相馆合影留念,并在位于地安门的老字号合意斋共进晚餐,当时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通过画家任梦龙的回忆,说明王叔晖虽然终生未嫁,却是一个感情丰富充满着爱心的人。她爱同事、爱学生、爱她周围的人,所以她笔下的人物形象才那么生动,才那么有血有肉、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来源于她对艺术的追求和勤奋</b></p><p class="ql-block"> 王叔晖自从进入“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学习,就深深地爱上了中国画艺术,直接受教于周养庵、孙诵昭、徐燕孙和吴光宇。在这几位老师中,徐燕孙在人物造型和笔墨技法上,对王叔晖的绘画艺术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吴光宇则在画面构图及色彩处理上,对王叔晖有着多方面地传授。王叔晖将一生的感情都投入到工笔画仕女的创作之中,以至于终生未嫁,但她却用女性独特的爱及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千愁百转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任梦龙在回忆他的老师王叔晖先生的时候说道:“我们很难想象,就这么一位画家,对生活没有一点奢望,脑子里想的只是画画,画好画。”在王叔晖的创作实践中,对于传统的继承,她学古而不泥古,在传统技法中画出时代气息。为了画好画,她在孙诵昭先生教导下练习书法,先练斗方大字,常常写到手臂酸疼、双腿发麻,几次想放弃,孙诵昭老师“想要画好画,须先练好字……腕力练到家,勾线才会流畅自如”的话就在耳边响起,使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在艺术上创出自己的风格,她另辟蹊径,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创作中她坚持精益求精,从不应付,线条一丝不苟,她常说:“一个人的名誉、地位或是享受,都是次要的,要紧的是对事业的追求。”她的一生是清贫勤奋的一生,从拿起笔以来就再未放下,把毕生的情感和心血都倾注于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所以她的作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构图精妙、美轮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晴雯补裘</b><b style="color: rgb(1, 1, 1);">(沈阳博物馆收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57年《红楼梦故事》——晴雯补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王叔晖创作“元妃省亲”时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贾元春</b><b style="color: rgb(1, 1, 1);">(元妃省亲,“北京文史”杂志发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红楼梦人物》元春,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写红楼梦故事,甲子七月,山阴王叔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熙凤</b><b style="color: rgb(1, 1, 1);">(收藏在荣宝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红楼梦故事》——王熙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史湘云</b><b style="color: rgb(1, 1, 1);">(“北京文史”杂志发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8年9月《红楼梦故事》——憨湘云醉眠芍药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贾迎春</b><b style="color: rgb(1, 1, 1);">(迎春读书“北京文史”杂志发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红楼梦人物》——“迎春读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贾探春</b><b style="color: rgb(1, 1, 1);">(《红楼梦人物》“探春”手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惜春作画</b><b style="color: rgb(1, 1, 1);">(绝笔)(荣宝斋画谱出版发行,原作由人美收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红楼梦人物》——惜春作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薛宝钗</b><b style="color: rgb(1, 1, 1);">(宝钗扑蝶,“北京文史”杂志发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8年9月《红楼梦人物》宝钗,——滴翠亭宝钗戏粉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薛宝琴</b><b style="color: rgb(1, 1, 1);">(“北京文史”杂志发表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红楼梦人物》宝琴,琉璃世界 白雪红梅,</b><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1981年</b></p> <p class="ql-block">《红梅图》(红楼梦人物薛宝琴)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81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8年元旦《红楼梦故事》——柴门临水稻花香</b></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人物《李纨》1978年元月完成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厢记》</b>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1、初遇:唐朝贞元年间,崔相国死后,他的妻子崔氏、女儿莺莺扶柩回籍安葬,羁留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君瑞前往长安应举,路过普救寺,遇见了莺莺和使女红娘,他见莺莺貌美,便对她产生了爱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借厢 :自见过莺莺之后,张生决定在寺里住下,寻找机会与她相见。于是他到方丈,恳求长老在寺里租一间房子暂住,以便安静的温习经史,长老答应把西厢一间房子租给他。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闹斎:张生出了方丈,正好遇着红娘,寒暄过后便告诉她:“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三岁,还未曾娶妻,但不知你家小姐有没有许配人家……”红娘不待他说完,抢白了他几句,转身就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和诗:晚上,莺莺像平日一样,和红娘到花园里去烧香,张生见了,随口吟了一首诗,想以此打动莺莺,莺莺听罢连连称赞好诗,随口轻声和道:“兰闺深寂寞,无诗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匪惊:不久,武将孙飞虎听说莺莺美丽,带领五千人来劫,全寺惊恐,崔夫人无奈,说若有能退贼者,不论何人都把莺莺配他为妻,张生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解了普救培寺之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邀宴:崔夫人心中大喜,让张生搬到院里书房居住。次日,她又让红娘去请张生前来赴宴,张生以为是老夫人给他和莺莺定聘,心中好不激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赖婚:宴席上,老夫人却突然变卦,要莺莺与张生兄妹相称,张生一听此言,好像迎头浇了一瓢凉水,大吃一惊,莺莺对母亲的决定,也深表不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听琴:从此,张生万念俱灰,每到夜晚便在窗前弹琴解闷,他弹奏当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凤求凰”的曲子,口中还说道:“夫人忘恩还罢了,只是小姐不该负我啊!”莺莺在窗外听了,禁不住流下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传简:张生因此而致病,莺莺便叫红娘去探望,张生以信笺相托,莺莺回信,在诗里暗示张生,要他今晚到花园里去与她相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赴约:红娘心想,莺莺当着她面假惺惺,信里却约张生相会;她故意不说破,要看莺莺到时候怎样瞒她。这天晚上,她照常与莺莺来到花园烧香,却见张生从墙上跳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赖简:不料,莺莺因为没有把红娘支开,临时又变了卦,她责备张生道:“张生,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来此做什么,先生救命之恩,自当报答,只是现在既为兄妹,怎么又生此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2、卧病:张生经不起这场折磨,从次日起就病得不能下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问病 :莺莺担心张生的病,又写了一张信笺,让红娘送给张生,张生看罢信笺,竟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小姐这信笺说的是夫人没睡,怕的是红娘不稳,红娘问是怎么回事,张生告诉她,莺莺今晚亲自到书房看望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佳期:晚上,张生听得敲门声,忙把门打开,只见红娘把莺莺轻轻推了进来,这对情人经历了多少波折和相思的苦恼,终于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笼,结为百年之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拷红:日久之后,崔夫人得知,拷问红娘,红娘只得把真实情况全盘讲出,并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崔夫人理屈词穷,只好应允他们成为夫妻,但又提出新的条件,即张生必须去长安赶考,得了官才能回来娶莺莺为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6、饯别:张生被迫无奈,前往长安应试,莺莺与张生相对流泪,千叮咛,万嘱咐。一个要他一路上鞍马秋风好护持,一个要她在寂寞深闺中好好珍重。后来张生中了状元,终与莺莺结为美满夫妻。</p> <p class="ql-block"><b>王叔晖五十年代工作照</b></p> <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馆馆藏《西厢记》</p> <p class="ql-block"><b>王叔晖六十年代工作照</b></p> <p class="ql-block"><b>【小小连环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车允好学》小流改编,王叔晖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11月出版。</b></p> <p class="ql-block">《牛郎织女》插图,绘画:王叔晖</p> <p class="ql-block">媳妇回家</p> <p class="ql-block">非常少见的一幅《岳母刺字》插图,绘画:王叔晖。</p> <p class="ql-block">插图《木兰从军》</p> <p class="ql-block">插图《刘姥姥进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插图)《范进中举》</p> <p class="ql-block">《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插图)语文课本中有</p> <p class="ql-block">插图《卫星上天见嫦娥》</p> <p class="ql-block">《和合图》创作小稿样,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插图《歌声喊起红太阳》</p> <p class="ql-block">画稿,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夏景》教学稿</p> <p class="ql-block">画稿</p> <p class="ql-block">画稿,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画稿,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画稿,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画稿,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五娘(一)杂志插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五娘(二)杂志插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五娘(三)杂志插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赵五娘(四)杂志插图</b></p> <p class="ql-block">《生死牌》彩色连环画选页</p> <p class="ql-block">《生死牌》彩色连环画选页</p> <p class="ql-block">《听琴》(西厢记故事)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79年</p> <p class="ql-block"><b>【图片说明】</b></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3年2月21日,发行了以《西厢记》为蓝本的,编号为T-82的特种邮票一套4枚,“惊艳”、“听琴”、“佳期”和“长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1 惊艳 8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2 听琴 8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3 佳期 10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4 长亭 80分</span></p><p class="ql-block">该套邮票获得1983年最佳特种邮票;日本集邮杂志评选的1983年中国最佳邮票;英国《集邮周刊》和英国《外国邮票》月刊评选的最佳中国邮票等奖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特种纪念邮票,1983年被评为最佳特种邮票</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邮票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1983年历 邮票《西厢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二花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6年,王叔晖先生应香港宏大国货公司之邀,绘制了《十二花神》系列工笔仕女图。这套作品由该公司印制为1980年月历。2016年北京鼎图文化公司再版印刷出版50开明信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十二花神》</b></p><p class="ql-block"><b>一月 梅花神:寿阳公主</b></p> <p class="ql-block"><b>二月 杏花神:杨玉环</b></p> <p class="ql-block"><b>三月 桃花神:息夫人</b></p> <p class="ql-block"><b>四月 牡丹花神:丽娟</b></p> <p class="ql-block"><b>五月 石榴花神:卫氏</b></p> <p class="ql-block"><b>六月 荷花神:西施</b></p> <p class="ql-block"><b>七月 葵花神:李夫人</b></p> <p class="ql-block"><b>八月 桂花神:徐贤妃</b></p> <p class="ql-block"><b>九月 菊花神:左贵嫔</b></p> <p class="ql-block"><b>十月 芙蓉花神:花蕊夫人</b></p> <p class="ql-block"><b>十一月 茶花神:王昭君</b></p> <p class="ql-block"><b>十二月 水仙花神:洛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79年年历《王昭君》</b></p><p class="ql-block">王昭君,名嫡,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33年,匈奴王入朝请和亲,她自请嫁匈奴,为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晋时,避司马昭讳,称为明妃。</p> <p class="ql-block">《汉明妃》(昭君出塞的故事)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78年</p> <p class="ql-block"><b>王叔晖五十年代工作照</b></p> <p class="ql-block">《吹箫引凤》乙丑年三月,山阴王叔晖</p> <p class="ql-block">《寂寞嫦娥舒广袖》庚申二月写,毛主席词意,山阴王叔晖</p> <p class="ql-block"><b>寂寞嫦娥舒广袖</b></p> <p class="ql-block"><b>洛神</b></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崔莺莺</p> <p class="ql-block">戏鹦图</p> <p class="ql-block">《木兰巡营》</p> <p class="ql-block">《夜宴桃李园》(李白纪念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b>丙申年夏日写《镜花缘故事》,山阴王叔晖</b></p> <p class="ql-block">扇面</p> <p class="ql-block">扇面</p> <p class="ql-block">扇面</p> <p class="ql-block">王叔晖正在绘画《琵琶行》</p> <p class="ql-block">《琵琶行》 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79年</p> <p class="ql-block">《箜篌图》</p> <p class="ql-block">《箜篌图》1978年3月王叔晖</p> <p class="ql-block">《梅妃》 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80年</p> <p class="ql-block">《王昭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叔晖 工笔重彩 1979年夏日,</span>(荣宝斋画谱中发表过)。</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故事</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叔晖各时期相片</p> <p class="ql-block">王叔晖“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获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 </p><p class="ql-block">王叔晖同志在本届年画评奖中荣获荣誉奖</p><p class="ql-block">特发此证 以资表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华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中国美术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九八五年三月</p> <p class="ql-block"><b>王叔晖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证</b></p> <p class="ql-block"><b>王叔晖北京市工会会员证</b></p> <p class="ql-block">《桑园会》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桑园会》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连环画原稿原寸</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杨门女将》连环画封面,王叔晖绘</p> <p class="ql-block">《杨门女将》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杨门女将》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连环画封面,王叔晖绘画</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孔雀东南飞》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岳传》第1集《岳飞出世》连环画封面,王叔晖绘</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连环画封面书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同版本对照。王叔晖连环画传世经典佳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四”版值得收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陈出新,精品再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贺王叔晖《梁山伯与祝英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五四”年版再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郑少腾</p><p class="ql-block"> 在连藏界,人们通常见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再版本,都是以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为蓝本的,但王叔晖还有一本创作于1954年初版的不同版本则鲜为人知,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二者内容相同,风格一致,仅是在人物景致的艺术构图上体现区别,不细心鉴赏对比则也许难以察觉到。根据粗略统计,两个版本画面内容的细微区别还竟然达到四十多处,从梁山伯、祝英台、祝员外、银心、四九等人物造型的塑造,直至服饰、道具、活动场景,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些地方一经找出,相互对比,细细品味,或许会令人惊喜不已,浮想联翩,不禁感叹王叔晖在连环画创作中对人物的不同神情、不同意蕴的深刻表达,每每都几经易稿才成画,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这样通过深邃艺术构思和精心刻画,使画面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当年这一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享誉连坛。</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物换星移。时隔五十多年,我们本着让读者了解画家不同时期艺术创作道路的发展变化,尊重历史原貌,满足人们对画家作品的鉴赏和研究需要,决定再版1954年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使这部尘封半个多世纪的作品保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作品再次面世,对于潜心探究画家作品的朋友进行鉴赏品读,将提供非常难得的经典题材,更是弥足珍贵。可以从另一侧面领略到王叔晖先生作为工笔线描绘画的代表人物,其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成就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在乐观其成的同时,也深为此举鼓与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