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组】追随书香 一路前行——梨林镇中心小学“读书达人”事迹展评

杜若兰芷

<p class="ql-block">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p><p class="ql-block">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p><p class="ql-block">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p><p class="ql-block">看我们二年级组老师漫步书林,静享阅读之乐!</p> <p class="ql-block">聂艳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有幸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但从教二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教语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自己自幼酷爱读书,一路走来也是坑洼不平,跌跌撞撞;可也正因为以书为友,所以没有叹气,而是幸福地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边走边“充电”。为了做个优秀班主任,我拜读了《班主任兵法》;为了教好语文,我走进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是这样教语文》这本书;为了做好语文老师,我坚持师生共读,跟随孩子们走进“快乐读书吧”,重温经典,重读名著,一起探讨,一起交流。</p><p class="ql-block"> 边走边“撒花”。理想的课堂首先一定是充满书香气的课堂!早读课上,经典诵读雷打不动;中午课外阅读和晚自习的课内阅读训练成了常规;每周一节课的读书交流活动,成了孩子们的期盼,讲故事、诵佳作、推好书、赛摘抄……市级作文赛,他们拿了一等奖;市级汉字比赛,他们拿了一等奖;征文“寻访红色足迹”有他们获奖的名字;“清明祭英烈”征文也小有斩获。我喜欢站在这样的课堂上,因为我看到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光彩,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他们口吐莲花,香气飘满整个教室!</p><p class="ql-block"> 一起向未来。《猜猜我有多爱你》,邀请爸爸妈妈走进课堂,一起猜,一起想,一起读,一起演,一起表达。我们一起开启亲子共读的旅程,让书香飘出教室,飘进每一个家庭的窗子。监督,共读,以书为礼,人人参与,一起追随书香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手捧书本,即使步子如丑小鸭般青涩,可总有一天会如白天鹅展翅飞翔!因为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p> <p class="ql-block">赵俊杰老师</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美是有境界的,那人的生命应该是最美的。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作者写了一个专题——最大的欢乐就是人的诞生。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小时候总好奇自己是怎么出生的?得到的答案永远丰富多彩。在现代社会,人们会用科学读本的方式阐释生命的诞生,可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巧妙地采用童话般的形式告诉生命的神圣:日出时分,高山顶上,绸缎似的帷幕慢慢被撕开一角,露出太阳一条弧形的边,仿佛就在一刹那,一团火球跳脱出来,把绸缎撕得粉碎,太阳出来啦!就在这时,一群仙鹤沐浴在这万丈光芒之中,孩子的母亲见了,心中慨叹着“我要是像这些仙鹤一样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该多好啊”!太阳听见了母亲的心声,于是便把一个美丽的婴儿赐予给了她!欣赏着眼前的日出,听着老师充满玄妙的描述,孩子们的眼里满是奇异的光,或许她们相信、抑或不信,其实答案已不重要,自然的神奇,生命的奇迹已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尊重生命,看重生命的伟大,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美”!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生死”是每个人绕不过去的永恒话题,时至现代,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提生命教育思想,无外乎教导每个人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如今,环顾周遭,部分青年学生身心发展龃龉、大好岁月虚度,甚至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性命,何其痛哉!没有了对生命的眷顾,死变成了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指向人的终极关怀,在如今“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的功利主义教育背景下,生命教育显得尤其可贵。</p> <p class="ql-block">商静静老师</p> <p class="ql-block">&nbsp;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商静静老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琼瑶的言情小说、席慕蓉的散文、冰心的诗集到唐诗宋词、古典名著、外国文学经典都是她心中的珍宝。&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图书泛滥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让许多人慢不下来,静不下来,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味一本书里的内容,大多都是浅尝辄止,我们总是以一千个理由将“阅读”冷落在一旁,无暇理会;用一万个理由安慰自己缺乏阅读的空虚灵魂,阅读在这个浮躁的生活氛围里已经不再是令人渴望的事。可读书对她来说充满了诱惑,我们浏览网页的时间,我们在网上淘宝的时间,我们晚上看电视剧的时间,我们忙中偷闲的时间,我们在大街上溜达的时间,商静静老师却用来读书。她一直推崇冰心老人关于读书的体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她也是用这九个字指导自己读书的,读经典,读名著,读文质兼美的文字,读富有内涵的作品,只要是好书她都会潜心阅读。&nbsp;&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她认为读书怡情而且益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当她心情不好时,她最爱做的事就是捧着一本书静静品读,忘却人世间一切纷杂琐碎之事;心情好时她更会遨游书海,尽享人生,感悟哲理,汲取智慧。读了文章以后她还会挥毫泼墨,抒写心情,读书带给她快乐,赋予她生&nbsp; 命的意义,启发她思考人生,鼓舞她执着目标,为她注入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书是她的良师益友,默默地见证了她的成长。&nbsp;</p> <p class="ql-block">段金焰老师</p> <p class="ql-block">  最近研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陶行知关于教育方面做法非常先进,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必须敢具备两种要素之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p><p class="ql-block"> 以“教人者教己”是最好的方法,例如,某位老师要教大家计算纳税,所以他自己就去搜集种种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融会贯通起来,然后和盘托出,教大家计算,他因为要教大家,所以先教自己,他年年纳税,但是总没有明白其中的内幕,这次为什么就弄的这样彻底明白呢?因为要教学生,所以他自己便不得不格外明白了,自己得益比学生还多。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同学的切磋,有教师的辅助,纵因一时不慎,小又失败,究竟容易改良纠正,若在学校里,不注意练习自治,将来到了社会当中,切磋无人,辅导无人,有了错处,只管向那错路上走,小而害己,大而害国。这都是因为做学生的时候,没有练习自治所致的,所以学生自治很有必要。陶行知教育还有更多的细化,需要更多人去阅读。做好阅读,做一个爱阅读的人!</p> <p class="ql-block">  阅读使人充实,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追随书香,一路前行吧!</p>

读书

生命

老师

阅读

一起

教育

语文

书香

教育家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