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四中2021级师生线上课堂日记<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学生篇——不负韶华,未来可期</h3> 居家学习已有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的每一个学习的日子里,同学们准时在“云端”相约,一起早读,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奔赴美好的未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晨,琅琅书声在千家万户响起,那是我们一起奔赴未来的号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努力学习的样子与时光同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上的专注,是我们一起努力的见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午自习,班主任或督促学生自习,或开班会强调线上学习要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午自习,班主任及时督促、汇报各自班级自习状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日优秀作业,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强健体魄,才有未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恩、回报——为父母分担家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晚自习——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h3> 诗人尼采说过,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少年们,且努力吧,不去想结果会怎样,但求一路走来,问心无愧。少年们,且坚持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教师篇——不忘初心,守护成长</h3> 经过一周线上教学的磨合,老师们对于“云端”教学已经驾轻就熟。虽然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但是老师们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学阵地,按计划推进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守护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从集体备课、教学教研,到课堂直播、连麦互动,以及布置作业、课后答疑,老师们让直播课堂的精彩不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1.线上集备 政治组、历史组分别进行线上集体备课活动,组内教师全员参与。大家积极探讨线上上课、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交流对新教材内容把握的心得。认真学习教研室本学科《高一高二线上教学具体实施建议》文件,并根据指导建议商讨备课、上课、导学案的制作及如何评价等问题。<br><br> 2.线上教学 郑琨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平面向量应用的习题课。她重点讲了三个题型:一是用向量证垂直。两种方法:基底法和建系法,有的题不能建系,但是可用几何法证明。二是用向量证平行或者三点共线的问题。方法和垂直一致,都是基底法或者建系或者几何法。三是求模求夹角,以及投影向量等计算问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技巧。线上教学没有板书的辅助,学生往往觉得知识点都是散乱的,不系统,这就需要我们授课时多让学生总结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另外,重点内容和典型例题之后都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整理和消化,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动起来。 冷乾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有趣的地理课——《农业的区位选择》,通过找一片地,种一片美味的猕猴桃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材料、读图分析出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进行系统详细的总结。学会分析在发展农业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上课过程中用的在线课堂,学生的语音可以随时打开,做到师生互动,但也出现了一点问题,个别学生因网络延迟导致回答问题时出现老师说话的回音。面对困难,我们要砥砺前行、共克时艰,上好每一节线上课程。 通过一周的线上学习,孙艳老师感慨道:春暖花开之日, 原本应该回归校园的老师和学生,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法返校,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又一次开启了网上教学活动。经历了前两天的忙、累、乱等各种不适应,到现在可以熟练地直播上课,课堂互动配合地越来越好,对自己的教学也更有信心。平时注重上课过程,及时调控上课进度,对上课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疑问,可以通过生生师生互答得方式解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天家校本的作业布置,批改,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天上课前着重对错题难题讲解点评,并有效进行补偿练习。一周来,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惰性,培养自律的习惯, 学会了在安静中坚守, 在挫折中学会无惧,我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进行网上学习,永远保持着学习的自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静待花开,重返校园! 郭庆宇老师根据授课内容,调整上课模式:今天讲的五单元课文language points,需要讲解的内容多,依旧用的直播形式,线上课堂容易有噪音。学生回答问题打字或者发语音都挺积极,互动还不错的一节课。周末可能学生有些放松,作业完成的不及时。今天跟语文老师学了一招,让学生听课的时候把记的笔记拍照上传到作业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只听不记或者不认真记。 石艳芝老师的化学课给同学们讲授新课《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课时》,上课前已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这一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接受起来没有太大难度,只是在利用化学键计算反应的热效应部分有问题,我找了两道化学键计算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体会这节内容在高考中如何考察,学生理解到位,随堂测试效果较好。美中不足的是网课延时、卡顿严重,线上教学始终不能代替现场教学,下课时学生对我说“再见”,我心亦如此,盼望着早日再见! 杜希朋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课上,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秘科学家对于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看似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科学家这种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同学们。<br> 线上学习,只能通过公屏与同学们互动,正在逐渐适应,还是期待早点回到校园,看到孩子们认真、爱学的笑脸,期待早日见到在教室里努力拼搏的你们。 乔士臣老师今天授课的内容是《宇宙航行》,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学生常常认为航天事业是一项高精尖的事业,与自己相去甚远。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正是当前所学的万有引力理论使人类实现“飞天”梦想。<br> 本节课,首先对宇宙航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尊重历史上牛顿的设想,从已知的平抛运动开始。引导学生计算求得第一宇宙速度,接下来带领学生对环绕速度和发射速度进行区分。另外,结合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补充了对于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周期的知识。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知道了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含义。通过学生讲述和视频形式介绍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对实例中的卫星进行一些定量的计算。最后,引用当代著名宇宙学家霍金的一句话,“为什么人们要研究黑洞呢?因为它就在那里。”让学生感受科学大师对科学不懈追求,对形成学生科学价值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语文组刘浩元老师也深有感触,今天是课上教学第七天,经过前几天的忙乱、摸索、磨合和适应,这几天的线上教学已是渐入佳境。教师每天在充分备课后,就是期待和学生的“云”上交流,师生虽远在天涯,又放佛近在咫尺,思维的火花依然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课堂的生成依然会推动教师往文本最深处漫溯。<br> 昨天进行的《鸿门宴》第三课时,学生针对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各抒己见,针对文本中不合理之处也进行了探讨,非常投入,富有创见。课下布置作业,根据《留侯论》、《史记》当中的其他文段等来探讨项羽失败和刘邦成功的原因,学生参与度也很高。 3.课后作业与答疑<br> 课后,同学们遇到问题,通过网络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们积极答疑,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不拖不等,不积攒疑问,大大提高了线上教学效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节课汇报学生直播上课数据,以及迟到旷课学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防疫篇——齐心抗疫,静候佳音</h3> 居家学习,防疫不能放松。学校、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积极配合,为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主任每日汇总学生及家长健康码、行程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每日上报体温检查</h3> <p class="ql-block">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的道路是漫长且艰苦的,一路走来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居家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不断超越自己,成就自己,去实现心目中属于自己的梦想!正如乔老师所说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p> <div><br></div><div><br></div>编辑:赵颖 冯雪<div>审核:戚凤泽 周志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