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比喻世事变化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河”专指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因此,称黄河为“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由于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泥沙,所以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在中国版图上,黄河为秦晋提供了734公里近乎完美的天然分界线。</p><p class="ql-block">黄河改道历来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地理话题。在壶口瀑布下游,黄河踏入流向平原的最后一程,这里河道呈南北走向,东西两面为厚厚的黄土层,河床在中间,由于河水含沙量大,地势平坦,在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一带几百里范围内,黄河因泥沙沉积而改道的现象已延续千年。</p> <p class="ql-block">水利学称龙门至潼关段黄河为“小北干流”,龙门以上至内蒙古托克托为“大北干流”。大北干流,黄河在山、陕大峡谷中穿行,受河床条件限制,河道平稳,是晋、陕两省天然的分界线。河水出龙门以后,河道陡然放宽,大体在4公里—19公里不等,两岸为高出河床50米—200米为不等的黄土山崖。在河水长期冲刷、侵蚀下,形成了广阔的河谷。在水沙作用下,河水涨落,水来成河,水去成滩。有时,又在河道中间淤积成洲。当水沙条件发生变化时,河道会发生游移摆动,属于典型的游荡性河道,俗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上的小北干流,在唐代以前并非游荡性河道,在唐中叶以后宋元时期因为人为因素和大地震等地质环境改变逐渐形成,明清时期更加剧烈,躁动、敏感才成为其特性。黄河小北干流的特点是宽、浅、散、乱,所以自古以来俗传“黄河不漂大船”。小北干流游荡性过大的河段有两处:一是荣河韩城段,二是蒲州朝邑段。蒲州朝邑段确切地说是从洽川台原以南开始直至潼关。</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秦晋(魏)所争的河西之地,大体在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范围相当于今日华阴、华县、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和韩城八地,南北自华山直抵禹门口,东西自蒲城直抵黄河西岸。因为其地处黄河以西,而被称为河西。不过,上古文献多称河西为“西河”。《禹贡》:“黑水西河唯雍州”。《竹书纪年》:“后启征河西”。《夏本纪》:“浮于积石,之余龙门西河”《雍录》:“尧都冀州,龙门河正在其西,故曰西河也”。《朝邑县志》:“自夏阳而北,两岸山岭峻”。</p><p class="ql-block">若要用一句话讲明河西的重要性,倒是可以参考《大秦帝国》里秦孝公的台词,“秦东关防,险在桃林,势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占据河西高原,才能居高临下,有效控制桃林高地(崤函道)的关防要塞。”</p><p class="ql-block">的确,按照水往低处流的特性,河西之地确实对桃林高地(崤函道)有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可以看到,黄河自龙门峡谷(禹门口)奔腾涌出后,一直向南流经潼关和风陵渡附近。不过由于受到华山的阻挡,黄河不得不转而向东流去,此一河道弯曲之处即被称作“河曲”。此外,黄河又得到禹门口到潼关之间多条河流的补充(汾水、涑水、渭水、洛水)而导致河水流量剧增。于是,黄河的河床开始变得极不稳定东西摇摆,故而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纵观秦晋(魏)两国河西之争,自公元前677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秦国大将白起彻底控制河西,历经357年之久。公元前419年,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大将军,于公元前468年夺取秦国河西之地,建立河西郡。公元前332年,秦国收复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为收复河西之地,秦国耗时36年。前有河东名将吴起助魏国夺取河西之地隶属河东,后有河西名将白起收复河西,于是民谣四起:三十河东,三十河西;吴白两起,天作玄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俗语遂广泛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唐代时,郭子仪率兵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唐明皇李隆基将公主许配郭子仪之子并为其建造河东府。郭子仪之孙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挥霍无度,先辈去世后门庭衰落家产败尽,沿街乞讨来到河西庄,想起了奶妈,便去寻访,问了很多人可是人们都说不知道,天快黑时走来一个农夫,他上前一打听竟然是自己奶妈的儿子,到人家家里一看,粮囤座座,牛马成群。他就问:"你家那么有钱,为何还要自己劳作?"乳母的儿子就说:"家产再大,也会吃空。家母在世时,领我们创业,才有此家业。勤俭持家,乐趣无穷啊!"郭孙听后很惭愧。这主人不忘旧情,便让郭孙在家管账,无奈他对管账一窍不通,主人不禁叹息到:"真是三十年河东享不尽荣华富贵,四十年河西寄人篱下"。清代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引此典故做句:为人莫作千年计,三十河东四十西。</p><p class="ql-block">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河水流经西岸时,浪头翻转水流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东岸,水面形成西高东低,水流会不断侵蚀东岸,东岸被淘空而发生崩坍,西岸泥沙沉积而变高,河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东移动。河水到达东岸时,同样道理,浪头反转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西岸,水面又变成东高西低不断侵蚀西岸,西岸崩坍,河床西移。</p><p class="ql-block">元代诗人萨都剌写了《过古黄河堤》一首:“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是黄河河道移动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民间所传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是一种泛指,并不确指三十年。广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元林(大荔朝邑人)根据永济、朝邑地方志及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有关河道迁移的记载,推断蒲州、朝邑间河道东西摆动的周期大概为30年。根据地方志、洪涝档案史料以及滩地鱼鳞册、地册、家谱、碑刻等资料,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小北干流河津、荣河、韩城间河段,永济、朝邑间河段东西摆动的周期进行考察、计算推断,荣河韩城间河段东西摆动的周期约为18—19年,永济朝邑间河段东西摆动的周期约为20—21年。这一周期与民间碑刻反映的“黄河十数年一变,或数十年一变”的河道摆动状况基本相符,也和当地历史地理学工作者“主流部分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七八年或十多年改变一次”的学术考察结论比较接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合阳洽吴浮桥南侧有一块滩涂地,人们称为“鸡心滩”,其海拔与洽川相当,涨水时居河床中央,滩地面积因河水涨落而变化,约2000亩~4000亩不等。1969年黄河大涨水,河水漫延至老崖下,黑池镇团结村60余名群众被困“鸡心滩”,兰州军区曾派飞机救援。据《合阳县志》记载秦时洽川镇南侧为人口密集的古德丰镇所在地,秦在此曾设有驿站,为昔时韩城人去西安的必经之路。据《黄河史》隋唐治水人物志:唐代开元年间,同州刺史姜师度恢复河西县、朝邑县耕地2000余顷,设置十余屯,收获颇丰,深受玄宗赞赏。这块滩地在古代曾有人扎村居住,随着黄河改道,此村庄三十年前在河的东岸,三十年后在河的西岸,这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谚语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受黄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影响,两岸时常会形成一定数量的滩地,小北干流东西两岸大约50~60万亩。有的地段河流分汊形成的河中沙洲。有的地段流速变缓,泥沙积形成河心滩。还有的河流分汊、边滩被河流切割,也会形成夹心滩。而夹在两河中央的沙滩,有时是新生的土地,为山西、陕西两省沿河村庄所共有;有时则属于沿河村庄的土地,被河流切割分离。</p><p class="ql-block">在这些滩涂上,覆盖着河底翻出的淤泥,具有丰富的营养,对于古代人口压力极大的小北干流两岸居民来说可谓是天赐良田,不仅官府进行开发利用,民众也会自主在滩涂扩大耕地。由于界限的不确定性,两岸群众越界种地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械斗。例如:蒲朝大庆关械斗。</p><p class="ql-block">1953年3月3日,两省代表在山西运城进行了谈判,达成了《陕西、山西两省解决黄河滩地问题的协议》,并上报政务院(国务院前身)批准,明确了以黄河主流作为两省省界小北干流段的自然分界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黄河上出现了一道人文景观,即在每年冬至那天,由沿黄两岸的各县人民政府邀请的水利技术人员,开始在黄河上测定主流到底在哪儿。为了彻底解决纠纷,80年代由官方成立河务局,统一管理此河段,拆除了一批挑流工程,修建了一批护岸、控导工程,同时建立了小北干流治导线,由其基本确定了河道,规定了两岸工程建设界限。</p><p class="ql-block">2000年,陕西、山西进行了新一轮的勘界工作,省界正式确定,以往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变成了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