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放光芒,课堂精彩促成长——丰都县第一中学校新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2.0工程学科融合研讨课

丰都一中——教科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情,融合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增速、增效、增量,努力探索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是师生智慧迸发,思想共鸣的殿堂,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打造“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更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了解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新教师课堂管理和驾驭能力,促进新教师成长。3月22日我校开展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暨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2.0工程学科融合研讨课。</p><p class="ql-block"><br></p> 研讨课安排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校通过搭建新教师研讨课活动平台,营造浓郁地教学教研氛围促进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每节研讨课,各位老师都能根据学情精准创设教学目标,做到教学设计巧妙流畅,教学环节落实到位,教学活动精彩纷呈,体现优良教学成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讨课活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课前研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 研讨进行时 语文--宋纪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纪渝老师在此次教学中充分应用到了微能力点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减轻了学习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纪渝老师让同学们紧紧围绕文章,以“我”感受“她”——侧面表现一个生动真实、有血有肉的长妈妈,让并不饱满的灵魂具体可感,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情感逐渐升华,使文章余味悠长。同学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们积极发言。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衔接流畅,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徜徉。在丰富而又合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语文知识,也得到了人文的熏陶。</p><p class="ql-block"><br></p> 政治---沈晓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沈晓娟老师在此次教学中应用了A3 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根据视频畅谈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框内容,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两会”也正好契合了今天要讲的主题:人民代表大会,课堂上以此为情境,能更直观的将我国的权力机关展现在学生面前。</p><p class="ql-block"><br></p> 物理--胡安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安利老师在本节课上增加了许多学生能亲自探究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去体验、讨论、分析、猜想和实验,从而体现了物理课程的构建,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突出了物理课堂的主旋律“活动教学”。胡老师在此次教学中也应用了微能力点A3 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充分利用图片、文字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数学--刘小凤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小凤老师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借助微能力点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角的变化带来平行四边形的改变,体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角特殊化后的产物,自然引出矩形的概念。再通过分组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猜想、证明的过程,渗透从一般到特殊、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矩形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p><p class="ql-block"><br></p> 生物--万明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课堂中万明鑫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深入探究,深化观念。学生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理清了呼吸全过程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构建概念体系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对话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学生体验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并且充分应用到了微能力点A3 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导入视频,充分结合图片、文字、动图,使抽象的过程具体,使教学更加生动。</p><p class="ql-block"><br></p> 历史--江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莲老师运用A3 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视频导入),结合合课本以及相关史料,给同学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使同学们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从分散逐步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借助地图,让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四条航线以及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个基本史实,加深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正确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形成一个系统的全球史观。</p><p class="ql-block"><br></p> 信技--彭小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小清教师运用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以“熊猫烧香”视频导入为例,引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留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并让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什么是病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中了病毒会有什么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什么是木马?它与病毒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应用微能力点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开展学习,应用微能力点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让学生由此学会了如何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体育--杨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徒手练习、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提高了学生身体上半身爆发力,掌握<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和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以及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杨锐老师</span>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和竞争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到成功和共享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同时也是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各教研组成员相互点评,并提出中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们查漏补缺,取长补短,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听课教师积极发言,肯定亮点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设性意见!整个评课活动达到了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p> 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育现代化工程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指尖轻点屏幕,语言、数字、图形等符号轻松由静态变动态,抽象化具体,知识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顿时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课前实验变成课堂直播,小组PK精彩激烈,课堂练习结果和评价瞬间呈现在大屏幕上……”,这都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条教育之路上,你我相伴同携心,挥笔翰墨创佳绩。“名郡人”必将一路播撒,一路静看繁花盛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研讨课活动,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检验,也是一次锻炼,一次成长。对于学校来说,更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沈娇</p><p class="ql-block">审核:邱显娟 宋纪渝</p>

学生

课堂

教学

教师

研讨

导入

课堂教学

老师

演示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