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时多点生活的影子

任素芳

<p class="ql-block">  作文写作的捷径很多,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让文章多些生活的影子。就是说,在地点,人物确定上,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身边的人物做为原型。</p><p class="ql-block"> 在我和学生及老师们的接触中,本来非常简单的东西,老师故弄玄虚,人为地用些专业术语,过分地强调开头,结尾,好词好句等,让作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学生不能从自己熟悉的事情中捕捉生活的素材,一昧地追求好高骛远的东西,结果常常是不知所云,不得要领。久而久之,一提作文,就有心理障碍。其最大的误区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熟悉一个大作家鲁迅,因为熟悉鲁迅,我们又熟悉了绍兴,熟悉了鲁镇,熟悉了咸享酒店,熟悉了润土,熟悉了孔乙己等。为什么呢,鲁迅笔下记录的都是自己经历。这么大的作家都这样做,我们怎有理由脱离自己生活的圈子,做那些望尘莫及,下些费心的无用功呢?</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和我说,孩子们经历太少,没有多少生活的故事,这样容易使作文平平淡淡,流水帐。作文的要求是生动,要求的是优美,要求的是主题。可我以为这与生活并不矛盾。</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仔细地品味过一些佳作名篇,哪一篇不是在平淡中表现的呢。</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经历,大起大落,悲欢离合才是吗?人从出生第一声哭声起,就有了经历。油盐酱醋,吃喝拉撒都是日常行为,在《红楼梦》有了菜谱,有了诗情意浓。</p><p class="ql-block">停电后,一个小女孩举着焟烛,妈妈说你真象一个小天使,小女孩记住了妈妈的这句赞美的话,总是问妈妈,什么时候还停电呢? </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个微笑,一滴眼泪,过程里都是有故事的,只是我们引导不够,尝试不多。</p><p class="ql-block"> 一次参加大同地区全国著名小说作家王祥夫的创作沙龙,听他讲了一句话,就是小说人物创作一定要从生活中寻找原型。这样的人物才有血有肉有灵魂。细细想想,真的是这样的。我们阅读一些作品,为什么总能从里边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呢,甚至还有自己身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时代是相同的,环境也无大异,大多数人的经历相同。在作家眼里出现的便是相同里的不同,只是他们把别人认为习以为常的生活,放在了大家都熟悉的场景里和人物上,让读者能够自然地感受到接地气的亲切,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妨以校园例,做一详解。</p><p class="ql-block"> 校园是孩子们童年里待的时间最久的空间,许多时侯,我们都视而不见,但又是作文中常出现的题目。谁写也就是操场,楼宇,图书室,教师,花卉,落叶,最生动不过写个老师,面面俱到,生怕露掉每一个环节,往住是熟悉里都是陌生,出现了老师们讲的那种平淡。如果我们让熟悉的校园飘一场雪,落一场雨,就有了变化了呢?这变化并不足以让作文生动。生动一定要让自己置身在其中,从若大的校园里选择一个特定的环境,故事要在这个环境中展开,将所见所闻所思巧妙地融为一体,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初一新生,想让我指点一下作文。我从初一语文书中的习作中,选择了《走进新的校园》一题。</p><p class="ql-block"> 我做引导,在新的校园里见到了什么?他沉思状回忆,学校坐落位置,教学楼,操场,校训,树木等。</p><p class="ql-block"> 我再引导,哪里最吸你眼球?</p><p class="ql-block"> 他想了很久,摇头。</p><p class="ql-block"> 我又引导,校园的那些细节之处注意到没有?</p><p class="ql-block"> 他不加思索的说,有校园文化墙,每一层楼道都有。</p><p class="ql-block"> 我问,记住了哪些内容呢?</p><p class="ql-block"> 他又摇头。</p><p class="ql-block"> 我还问,发现你最感兴趣和你三年初中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内容没有。</p><p class="ql-block"> 他眼神游离,似乎问我难道还有别吗?</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他没有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没有在意。我说,学校有宣传橱窗吗?橱窗里有荣誉榜吗?</p><p class="ql-block"> 我提醒后,他频频点头。</p><p class="ql-block"> 既然看到了,就好说了。我问,站在橱窗前,有过想法吗?</p><p class="ql-block"> 学生再次频频点头。</p><p class="ql-block"> 想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想成为上榜的学生,想遇到榜上的优秀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生活,作文就从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 心目中的那个老师,之前听人们传说过他的故事,走进课堂,见到真人,结合心理活动,人物形像,动作行为等。</p><p class="ql-block"> 这个作文再往下发展,就看学生的基本功了。</p><p class="ql-block"> 入学是这样,离校也是这样。去年夏天天的一个中午,在家扫屏。收到一则信息,问:“老师在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不常联系的名字。我问:“有事?”</p><p class="ql-block"> 他说:“老师,我要毕业了,想写一篇校园三年生活的作文。能帮我指点指点吗?”</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同十中的一个初三学生,初二时我给他们做过一次作文教学讲座,这个孩子加了我微信。之前问过一次,温馨小屋怎样写,我为其做了指点。一年之后,他又有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我只简单地提示:走出校门,蔚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回头望去,大同十中那几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心绪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孩子很聪明,说老师我懂了,谢谢。</p><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记着,生活才是作文最生动的文字。作文里留下生活的影子,不用发愁,提升作文水平是再轻松不过的。环境要写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也要写生活中熟悉的,即使故事发生或者虚构,人物的动作行为,音容笑貌还是以生活在周边熟悉的人物为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