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江三桥话变迁

wqb

<p class="ql-block">运标/图 群友/诗</p> <p class="ql-block">  有道是:“社会变革人间暖,山河改造气象新”。最近,一幅牛江河谷“三桥叠加”的照片引发人们热议。它见证了牛江河谷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变迁,记录了洞井发展的艰苦历程,是灌阳发展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p> <p class="ql-block">  牛江河谷属海洋山之咽喉,灌阳的南门户,自古是湘南地区通往广西桂林的交通要道,湘桂古道之一。从洞井盆地进入牛江河谷后,湘桂古道或穿梭幽幽峡谷,或跨越磅礴大山,翻山越岭百余里后,方能西出大境、潮田,然后沿大墟逆漓江而上,方能到达桂林。其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鲁塘清代一副凉亭对联,真实反映古道洞井至鲁塘段的艰难情形。联曰:</p><p class="ql-block"> 几十里鸟道羊肠,到此间地劈天开,不妨坐坐;</p><p class="ql-block"> 数百间星罗棋布,入其境风淳俗美,何等闲闲。</p><p class="ql-block"> 这“鸟道羊肠”就是湘桂古道灌阳保良段的真实写照。昔日巴掌宽的山涧小道悬挂在牛江河谷的悬崖峭壁上,蜿蜒崎岖,依山傍水逆流而上,连绵数十里,十分的艰难。从古道建立之初到新中国诞生的百多年时间里,灌阳人上桂林都从这里经过,是湘桂通商的必由之路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桂黄、全沙公路的开通,这条“湘桂古道”基本丧失了省城要道的功能而逐渐被废弃,只保留山间几个村落的出山功能。居住海洋山腹地的保良、野猪殿、泉会、黄泥江、群英、乐育、松江7个村近一万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大都是通过这条路径肩挑、人扛运输进来的,直至本世纪末洞大(灌阳洞井——灵川大境)公路开通止。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近五十年中,这里的群众仍然在深山沟壑里,过着与世隔绝的闭塞生活。交通运输问题一直是制约山区发展的最大瓶颈。修建公路成为山区群众几代人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牛江公路曾几度酝酿,皆因各种原因无终无果。一九五八年开工留下的300米路基,至今还依稀可辨。上世纪七十年代,牛江公路也曾有几个议案,最终均不欢而散。直到改革开放,牛江之路才迎来曙光。</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原桂林地区行署委派时任科委副主任的陈振华同志挂任灌阳县委副书记。由灌阳县委政府牵头,协调灵川、恭城两县共同修建“洞大(灌阳洞井至灵川大境)扶贫公路”。经过四年艰苦努力,一九九八年全线贯通。又二十年后洞大路升格为357国道,二级路改扩建工程随即启动。工程于二0二0年初开工,二0二一年十二月底竣工验收。于是,便有了这牛江河谷上“三桥叠加”的奇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  牛江三桥是历史变迁的印迹,社会发展的见证。是记录牛江交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历史性标签。蕴含着党对山区人民的博大恩情。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政为民的最好例证。从这个角度讲,“三桥叠加”既是景观,更是党性教育的实体性标本。人们从三桥可以全面了解牛江河谷的道路交通史和洞井乃至灌阳的社会发展史。便于人们结合实际学党史,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桥清楚地了解到牛江交通三段式渐进的变迁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灌阳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田造地。原观音阁公社举全社之力兴建牛江、鱼条江水利工程。试图将牛江、鱼条江之水引向观音阁,使杨家坪、椅山、七星台、山凹、八工头连绵20余里的山坡旱地,能够连片开垦成保水良田。保良、野猪殿两村负责引水跨江渡漕的修建,历时两年跨越牛江的引水渡漕建成。这是首次跨越牛江河谷,行人与水渠并用的第一桥。</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洞大扶贫公路兴建,经过两年努力,牛江口公路石拱桥腾空而起、跨江而行。此乃牛江河谷上第二座桥梁。</p><p class="ql-block"> 二0二0年洞大二级公路扩建工程启动,二0二一年七月牛江平板公路大桥竣工。从此,从远处看,就出现了“三桥叠加”的景观。就在二级路竣工验收之际,一条引人更加振奋的好消息再度传来:广西桂林至湖南江永高速公路项目获得国务院批准。我们有理由预见,届时牛江河谷上,更多彩虹般的桥梁将会绚丽多姿,光耀夺目地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2022年仲春,一个艳阳高照,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日子,茶群元老蒋运标先生循香探花,沿路觅景来到牛江河谷,被这奇异所吸引而流连忘返,拍下了这幅《牛江三桥图》及其周边景致。友友们顿时群情激动,纷纷步韵作诗,从景观、历史、现状、变迁和人文、情怀等不同视角各抒己见,抒发自己对山川酷爱,家乡恋眷,未来憧憬的浓厚情感。组合成《牛江路桥赞》(诗组)。诗曰:</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洞大公路在山间,弯多路窄真是险,</p><p class="ql-block">坡陡泥巴石渣路,慢慢爬上九块田。</p><p class="ql-block">如今改造成国道,石渣变成水泥面,</p><p class="ql-block">路宽且直陡坡小,行车加快又安全。</p><p class="ql-block">(罗子豪)</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牛江三桥紧相邻,一座更比一座新。</p><p class="ql-block">原先渡漕当两用,中间通水边行人。</p><p class="ql-block">如今高桥飞过河,公路笔直宽又平。</p><p class="ql-block">大车小轿任奔驰,轻松百里至桂林。</p><p class="ql-block">(李兴辉)</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牛江河口景色鲜,大桥渡漕架两边。</p><p class="ql-block">两岸青山峰连脉,道似巨龙弯延天。</p><p class="ql-block">丰田宝马任奔驰,城镇乡村一线牵。</p><p class="ql-block">(蒋运标)</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牛江谷囗现奇观,三桥重叠跨两岸;</p><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录清史,江山易改情不断;</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漕引水,世纪之初桂连灌;</p><p class="ql-block">改革步入新时代,升格国道路更宽;</p><p class="ql-block">一年一个新模样,丰碑千秋立宇寰。</p><p class="ql-block">(文庆标)</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牛江口上三座桥,一桥更比一桥高。</p><p class="ql-block">宽窄结构各不同,见证历史当自豪。</p><p class="ql-block">遥想前辈徒步路,爬山涉水累弯腰。</p><p class="ql-block">赶圩买卖两三日,去趟桂林如上朝。</p><p class="ql-block"> (邓根亮) </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修渡槽,灌溉行走立功劳。</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洞大桥,承连卅载致富道。</p><p class="ql-block">如今又建标准桥,水泥路面质量高。</p><p class="ql-block">三桥各圆时代梦,点赞家乡新面貌。</p><p class="ql-block">(邓根亮)</p><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朝食桂林粉,午饮故里茶。</p><p class="ql-block">轻车云中穿,驾雾飞到家。</p><p class="ql-block">神有腾云术,八仙传佳话。</p><p class="ql-block">今人高科技,任意游天漄。</p><p class="ql-block">(李兴辉)</p> <p class="ql-block">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十三年前的1949年,伟人毛泽东为雄奇险峻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人民手中而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七十三年后的今天,人们借用主席这铿锵激昂,气势恢宏的诗句,来表达对祖国发展成就的欢欣与豪迈之情,则是更加恰如其分的。值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之际,期待青年一代,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意识”,坚守“两个维护”,不负韶华,不辱使命,砥砺前行,为圆满美丽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建功立业。这,或许就是蒋先生及其群友们拍照立意,赋诗抒情的真实用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