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孩子是树,父母是土,树要成长,土要给营养。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承担着许多的责任和义务。但同时,我们也是最光荣的!要做一个智慧的家长,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内容。</p> 提出背景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且随</span>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家庭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为了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家庭教育促进法》当中就为了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span></p> 法律意义 <p class="ql-block"> 为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通过并实施了《家庭教育促进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法治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p> 具体内容 <p class="ql-block"> 做好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中准确定位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家长。明确了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法定责任,对其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提出了要求。</p> <p class="ql-block">(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p><p class="ql-block">(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p> 育儿方法 <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不仅要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还要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我们该如何更好的科学育儿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p><p class="ql-block"> 比如:和孩子尽可能的多进行一些亲子活动。亲子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交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好处、还对孩子的内在潜能有所激发,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健康、活泼、聪明、快乐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二是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双方都能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两者在孩子的成长中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p><p class="ql-block"> 三是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 所以,在家庭中,到处是教育的资源,也是教育的契机。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常识。</p><p class="ql-block"> 四是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模仿父母行为的过程。孩子不仅仅复制了父母的遗传基因,也复制了父母的行为特征。 在家庭中,父母既要说得对,更要做得好,言行一致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另外,<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好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成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即使是正确的、合理的,也尽可能的不要用强制的、灌输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样只会适得其反。</span></p><p class="ql-block"> 五是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p><p class="ql-block"> 爱是教育的底色,也是教育的前提。但是,爱是有原则、有智慧、有底线的。过度宠爱会让孩子“消化不良”,过度严苛也会让孩子无法忍受。在家庭教育中,把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关键在于父母要掌握好教育的度,智慧地平衡两者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六是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孩子就是种子,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巨大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让树拥有树的挺拔,让花散发花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七是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由于父母的年龄、知识、经验、能力等天然的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很难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商量、讨论、交流,而更多是命令、教训、强制甚至责罚。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成人以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儿童,这在家庭中十分普遍,即使是备受宠爱的儿童,也有可能被成人的权威压制住自己的个性。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去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研究孩子,理解孩子,体察具有个性化需要的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要懂得心理抚育的重要性,先调整自己,再去和孩子互动、沟通和交流。以共情为视角,以朋友为身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和老师一起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