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一片蓝天下,我的快乐你看见了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育实验幼儿园“室内体育游戏”主题研究纪实 —李杨</p><p class="ql-block"><br></p> 在走廊玩“云朵投掷”,一名小朋友说“我最喜欢幼儿园放音乐玩游戏的这个时候”……也许是短短的一句话,没有语言逻辑的一句话,但是真正从孩子的表情、话语中,感受到他们玩游戏的快乐!这个快乐源于什么?源于教师对游戏的再认识、源于为孩子搭建游戏的平台、更源于我们认真去解读幼儿、给予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br>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我园近一年来研究“自主游戏”的过程导图。 标注红色部分,就是我们后期研究室内体育游戏的过程。我们经过了“小组研究——互助分享——创设环境——游戏初尝——观察发现——材料填充——案例分享——反思整理” 等几个步骤。<br>在经历了户外自主游戏阶段后,教师们对“自主游戏”和“安吉游戏”有了初步基础认识,十月末我园开始了新的研究方向“室内自主体育游戏”。下面是我们研究的过程: 一、深度学习 小组研究 <br>倡导深度学习,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代挑战的回应。这里的深度,并不是指学习内容的“难度”,而是老师们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深度(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学习结果的深度(在理解基础上的迁移、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div>研究初期,我选推“什么是自主游戏”“与快乐同行 和健康相伴”等文章,要求教研组长领学,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什么是自主”;接着,经过两天的教师自我重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等专业书籍,老师们用理论武装头脑;然后,开展为期三天的小组研磨,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发展规律、健康领域核心经验,给予教师自主学习、小组研究、深度学习的空间,为教师们筑牢理论基础。<br></div> 二、互助分享 循道而行<br>经过了近两周的领学、自学、小组学,教师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理念的积淀,接着,我发现,以往利用班级睡眠室开展的体育游戏,由于空间较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自主体育游戏环境,因此,我们挖掘大环境特色,利用我园独有的、宽直的走廊、平整的方厅作为室内体育游戏的背景,让幼儿充分游戏。环境空间问题解决后,我提出更深一步的问题“在室内开展自主游戏,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环境?”“什么样的游戏既适宜幼儿体能发展又给予幼儿充分自主?”“基本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运动认知如何在游戏中相互作用?”“平行班幼儿如何开展自主体育游戏?”…… 新问题的提出,让老师们陷入深思,她们又开始了新的研究。<br>经过几天的思考和交流,老师们知道,倡导开展自主游戏,要避免从“高控的游戏”走向“放羊的游戏”,教师必须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教师要对教育目标、幼儿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进行专业思考与价值判断基础上,创设幼儿学习发展的环境。于是,三个教研组分别以“小班幼儿动作发展与游戏”“中班体育游戏的外料内用”“大班萌娃军营”三个不同的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助式研究分享。<br>小班教研组将“幼儿动作发展特点”作为研究要点,发现“走”“跑”“跳跃”等小班幼儿运动水平、幼儿学习方式、动作发展特点不同,教育目标和教师指导策略亦不同,因此,在一楼走廊设计了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地面自主体育游戏,如:15-20厘米直线窄道移动和曲线窄道移动的“过小路”、单道移动折线和直线的“走小桥”、15厘米连续跳跃的“跳小河”、走走跑跑的“螺旋图”、手脚着地“爬爬乐”、纵跳触物“拍拍看”等游戏设计……这些游戏图形由易到难,从直线、曲线、折线、断线到螺旋线,促进幼儿在多样化游戏中找到运动最佳点。 中班教研组不仅挖掘幼儿年龄和动作特点,更多的是运用材料的不同,以“高低结构”“外料内用”进行多层次多材料的平衡、钻爬、跳跃等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如:自由拼搭的“纸箱独木桥”;25-30厘米高处纵跳的“桌椅大作战”;15-20厘米纵跳触物的“送小球回家”;高低钻爬的“穿越火线”……大班教研组融合了大班幼儿基本动作的分析,将多个身体移动动作进行组合,设计更有挑战的游戏:有梯子轮胎组合游戏;有悬垂类攀爬游戏;有雨伞“投掷”游戏等等。 三、创设环境 优化资源<br>一方面,三个教研组老师们利用孩子们离园时间加班加点布置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发放倡议书致家长一封信,发挥家园共育能动性,收集了大量的纸箱、麻绳、方便面碗、矿泉水瓶、牛奶罐等利废利旧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 四、支持游戏 解读幼儿<br>(一)保证游戏时间,做好体育游戏身体准备。<br>支持幼儿的游戏,首先我从制度层面明确了保证孩子们游戏时间的做法,规定每天9:40-10:40为全园室内自主体育游戏时间,为了确保每个孩子每天都有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游戏时间,我们想到用不同的音乐唤醒孩子们游戏的开始,并用不同的音乐提示游戏结束时孩子们自己整理归纳材料。<br>为了满足幼儿体育游戏前的身体活动准备,我们还将好听的儿歌和体育运动模仿动作相结合,通过体育音乐口令让孩子们在游戏开始时,按照自己的理解自主发挥动作,做好游戏前的身体准备。<br>(二)有准备的环境,将教育目标和内容隐含其中,支持幼儿自主游戏。<br>支持幼儿开展自主游戏并非不追求教育目标的达成,而是要求教师把自己对幼儿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思考、对教育目标的追求物化在环境和材料中。我们正是借助于“有准备的环境”,教师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自发游戏,也引导、拓展幼儿的游戏,最终实现以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的。<br>(三)发挥教育智慧,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br>首先,在开展室内自主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要求教师客观、真实、全面的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定期进行游戏分享。<br>其次,基于自己观察和记录,科学解读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学习与发展。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用专业知识,尽可能科学地分析和解读幼儿游戏:幼儿在“纸箱游戏”中获得了哪些学习和发展?在自主拼搭纸箱过程中,从高10厘米的纸箱向下纵跳是否满足中班幼儿发展?开放运动环境中,两天孩子们构建不同运动场景,用纸箱摆放不一样的运动游戏,孩子们呈现的运动方式也不同,有的跑、跳、爬,有的双脚跳跃障碍、助跑跨跳,还有的绕纸盒“S”弯。<br>第三,借助观察、解读结果,反思对幼儿游戏支持的适宜性并持续改进。我们用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挑战自我。例如,在“极速滑行”时,让幼儿无限组合,他们通过上下、来回、滑动、爬行、滚动等行为进行假设验证。教师在不断的观察、总结、反思中,持续改进。<br>(四)支持幼儿的游戏设计和玩法<br>渐渐的,老师们发现“让幼儿成为自己游戏的设计者”已经在脑中初现萌芽,孩子们从听到音乐、做身体准备动作、从各个“资源库”中搬梯子、抬木板、滚轮胎、摆纸箱、挂绳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游戏方案选择材料,搭建游戏设施。有时他们也会边干边想,在行动中完成游戏设计。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意的过程,是孩子们为了一个目标而协同行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引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穿越火线”从牵绳到固定、从设计“炸弹”环节到提高难度、从游戏共定规则到相互监督等等,真正的给孩子们更多自主的空间。 在中班“送小球回家”高处投掷游戏中,我们创设了幼儿投掷粘球的游戏环境。由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投掷小球方向过高,取球过程就变成了孩子们学习发展的一个环节。教师只需在旁观察,放手让幼儿去选择各种材料叠高自己的位置,搭建好自己需要的高度,方便他们去取投掷不同高低的小球,用蹦跳、用搭建、用语言交流、用共享办法,来有效解决问题……孩子们不断创造更有挑战性的新玩法,不断在创造新玩法的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真实问题。 (五)支持幼儿的反思与表达<br>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多种形式的反思和表达机会,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会自主绘画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把自己的直接经验(游戏情景和内容,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抽象的方式表征出来,接着,他们用语言向教师表达自己画了什么、是如何游戏的,教师用文字把他们的原词原句完整地记录下来。最后,老师会将这些“游戏故事”展示和存放在墙面上。在这个反思和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们深度参与并注意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们深度参与并注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经过近两个月的室内自主体育游戏研究,教师们有条不紊地观察儿童的互动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用图像的方式记录所观察的情况。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思考,以便为分享反思环节选择“最佳素材”。<br>在开展室内自主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孩子变了,变得喜欢来幼儿园、愿意和同伴们交流、认知 社会性 情感和体能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变了,变得愿意研究、善于思考、喜欢分享、积极反思,能够真正的去观察幼儿、更加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br>虽然,看到了我们园的变化,但是今后我们在探索“自主体育游戏”实践过程中,研究的路还很长……作为管理者的我,要抓住教师内心的困惑和想法,通过提问、追问,让教师不断转变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从而获得专业的成长。今后,我们将继续给予幼儿无限想象的空间,极大激发出创造的潜能,让她们在充分享受这种健康、快乐、智慧、友爱的童年生活的同时,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