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沈久和老师是位资深摄影师 </p><p class="ql-block">创建了市南公益摄影大讲堂</p><p class="ql-block"> 这次上海疫情暴发 </p><p class="ql-block">沈老师以一日九图的形式</p><p class="ql-block"> 每早图文并茂地发布在微信朋友圈里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及时看到上海实情和大白小兰</p><p class="ql-block">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奉献和配合 </p><p class="ql-block">我将沈老师的每日报道归纳在美篇里</p><p class="ql-block"> 便于大家翻看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范平</p> <p class="ql-block">【用影像传递真情】3/27</p><p class="ql-block">记录战“疫”一刻,凝聚感动瞬间。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城市,这次面对无症状感染为主的奥密克戎毒株攻击,初步发现感染后病例数即呈指数级上升,防控难度很大。如何让城市不停摆、维持基本的经济活动,又能最终实现疫情管控,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当疫情出现蔓延,如果想不让城市停摆,就需要在数据支撑下不断做策略调整。当前采取的措施是,滚动筛查、锁定重点、切断传播链。上海这次战役,不搞一刀切,希望在尽量无疏漏筛查的同时能够最小化影响生活,肯定是非常不容易,也难免会不顺利,但也正显示了我们绝不肯走抗疫回头路的决心。</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唐天祥、李光全、沈荣明、周雅珠、丁翔华、陈国耀、姚云娥、王林林等摄影人,他们每天重复着工作,无怨无悔......人员登记、秩序维持、信息搜集、体温检测、消毒杀菌,看似琐碎,却又必须,以他们敏锐的的视角和独特的发现,用影像记录了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以及居民在核酸检测的工作场景,他们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诠释了一位上海摄影人的特殊担当和使命,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力量。让我们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早日战胜疫情、上海加油!</p> <p class="ql-block">【战“疫” 时不我待】3/26</p><p class="ql-block">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上海疫情防控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更早、更快、更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快开展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区域协查,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聚焦疫情防控持续推进中发现的短板弱项,合理调配资源,努力做到疫情处置要更快,落实防控措施要更实,服务群众要更到位。</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青浦区文联副主席,青浦区摄影家协会会长瞿关松、居居、荣维德等摄影人,在社区继续新一轮48小时期间,他们始终将镜头对准自己社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下沉干部紧急集结,昼夜奋战。瞿老师说: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上海摄影人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与社区群众共同守护好家园,深入疫情防控现场,用镜头记录社会各界共同抗击疫情的珍贵瞬间,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加油鼓劲,传递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特殊战役贡献我们摄影人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瞿老师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浦区文联副主席,青浦区摄影家协会会长。近50年钟情于摄影艺术,为之付出了生命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先后出版了个人摄影专集《聚焦西部》、《千年古镇一朱家角》、《祈铸》、《2010一盛典》、《走进大凉山 》等。其中300多幅摄影作品先后国内外展览及比赛中入选获大奖。连续上海围际摄影邀请展入选。并且多次被市摄影家协会评为个人先进和组织贡献奖。</p> <p class="ql-block">【战“疫”中彰显责任】3/25</p><p class="ql-block">疫情是场考验,守望相助才能交出满意答卷。上海正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疫情考验,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强化数据分析、科学研判、分类处置,完善筛查方案,提升检测能力,优化组织方式,做到应检尽检。</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师王启程、高清影像、李敏、风格、周秀英、陈明松等志愿者,他们遇到精彩瞬间,会不失时机在不离身的小包中掏出相机、手机,熟练地聚焦,按下快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社区一线医务人员、志愿者在一起工作的珍贵时刻。</p><p class="ql-block">社区志愿者、摄影师王启程告诉我:由于网格化筛查的需要,居住小区第一次实施48小时封闭,今天早上以全体居民二次核酸检测阴性的结果结束了封闭。小区的大门又打开了,车辆、行人、快递小哥又恢复了进进出出的常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抗击疫情。在封闭期间我担任了两天的志愿者,协助医生做好核酸检测,让检测更加顺畅,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我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为抗疫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新冠病毒也许在以后会与人类长期共处,但人类会创造出许多办法控制好病毒,使病毒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上海加油!</p> <p class="ql-block">【聚焦“疫”线】3/24</p><p class="ql-block">上海,在很多人眼里,一直都是精准防疫的成功典范。两年多来,上海曾多次“击退”疫情冲击,做到了疫情防控与市井烟火气息并存。而在今年春天,作为防疫典范的上海却遭到“奥密克戎”的攻击,防疫形势异常严峻。在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时刻,上海并没有选择封城,而是祭出了疫情以来最为严厉的管控手段,对公共场所按下了“暂停键”,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区域协查工作,为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p><p class="ql-block">日前浦东新区文明办透露,疫情当前,区文明办、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团区委等机关单位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志愿队伍,奔赴各个疫情防控重点点位,助协36个街镇招募社区志愿者,发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64个,累计招募志愿者超10000名,吹响了志愿服务冲锋号。</p><p class="ql-block">在疫情中守初心,在防控中担当使命。上海摄影师陆坚、吴昌富、高清影像、谈一韵、周秀英、安然、郭正伟,在社区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中,摄影人做拿相机的“逆行者”,深入一线拍摄疫情防控现场,用镜头记录下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切实构筑起一道群防群治抵御疫情保障防线。通过照片的展示让全社会行动起来,迎接战胜疫情的曙光。</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师、资深马拉松跑者、社区志愿者、公益达人陆坚说:“静,净,境,敬终于人品。为抗击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最最开心的,全力以赴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推进。我只知道时钟的嘀嗒事,而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余生不多,感恩于你。</p> <p class="ql-block">【抗击疫情 你我同行】3/23</p><p class="ql-block">坚持动态清零,科学精准防控。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没有要求大家一定要足不出户,只是希望大家利用周末时间减少流动。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这正是上海目前在防控这个阶段,实事求是针对上海目前疫情特征分层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抗疫勇担当,志愿正行动。上海摄影家、上海老年大学摄影社社长、市南公益摄影大讲堂特邀嘉宾戴永新、邵海木、施惠祥、摄跑益等摄影人,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所在社区“抗击疫情 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核酸检测、流调排查、社区管控、居民情绪安抚和矛盾化解等工作中,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用镜头记录战“疫”一线最美的风景,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戴老师说: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我们今天拍摄下来的照片,就是明天的历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实屏障。愿疫情早日结束,岁月静好,你我安然。</p> <p class="ql-block">【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3/22</p><p class="ql-block">用影像提振士气,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正能量。上海有一整套防控措施,随着筛查推进,把之前存在的隐匿传播、潜在感染阳性风险排查出来,也就是“把埋着的雷排掉”了。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坚持“减少流动+核酸筛查”的策略,把社会面的流动性减下来,核酸筛查摸清目前的底数。排查完后,相对来说社会面上可以逐步实现清零,市委市政府做这个决定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保护全市市民健康安全是非常关键的。</p><p class="ql-block">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上海76岁的老摄影家忻国翰,自疫情发生以来,不负使命、用影像传达实况、传递真情;用镜头记录不平凡的时刻、暖人心的瞬间;核酸筛查在家的摄影人,自觉停下外出的脚步,记录特殊时期的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在此集纳一组照片与大家分享。春风至,万物生!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健康的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聚焦疫情防控】3/21</p><p class="ql-block">用影像报道疫情,用影像讴歌真情。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以快制快、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因时因势因情施策,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扎实推进网格化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隐匿传播风险,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尽快阻断疫情传播,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上海有这样一批抗疫志愿者摄影师,他们分别是:孟耀、林玲、沈余音、无拥、周坤、翁蓓佩、徐以干,他们拿着相机和手机,用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的记录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自身的环境允许范围内,积极发挥摄影记录真实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独特作用,成为老百姓们记录日常的资料,也将成为人们团结一心,战胜病毒的宝贵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现在己进入“春分”,这是一个代表“希望”的节气,虽然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倒春寒”,相信大家心有春光,向春而行,让我们一起:坚持到底,就是胜利!</p> <p class="ql-block">【疫情中的摄影人】3/20</p><p class="ql-block">守望相助抗疫情,关心关爱见真情。当前,为了实现社会面的清零,上海虽然没有停摆,生活都在继续,但是生活的节奏已经开始慢下来,并且迅速对重点区域开始进行精细的管控与筛查。</p><p class="ql-block">在防疫形势严峻的当下,无论是专业摄影记者还是社区志愿者摄影人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年代里,大家都已经习惯用镜头记录着身边的变化。他们拍摄的照片有的发在媒体上,更多的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也有许多摄影师、抗疫志愿者在工作中,利用摄影这一瞬间捕捉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用相机、手机镜头记录战疫中的难忘一刻,向逆行英雄致敬,向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为上海加油!</p><p class="ql-block">摄影师翁蓓佩、龙妈、安然、小晴天、米娅、胡昆伟、谢慧莲等影友抗疫志愿者,通过镜头,记录下疫情封控期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愿把这些影像碎片组合成的影像日记分享给大家。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p> <p class="ql-block">【用镜头助力战“疫”】3/19</p><p class="ql-block">当下的上海正面临着一场大考,身处其中的我们能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呢?上海许多“摄影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一个答案:抗疫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活跃在战"疫"一线,在社区开展的封闭网格化核酸筛查中,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默默无闻的后勤保障工作者所做的贡献,传递出封控点、检测点干群互相守护的温暖时刻。</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陈鑫奎、曹巨波、王跃进、吴敏、含羞草、青石(阳光天地)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无声的画面,定格了特殊时期的感人瞬间。记录了疫情面前,全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核酸检测、社区防控、道路戒严、居家隔离、医疗救治……在上海各重点区域,各项防疫检测工作紧而有序地铺开。我们相信一定会很快战胜疫情,迎来春暧花开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疫”线聚焦】3/18</p><p class="ql-block">用影像报道疫情,用影像讴歌真情。在近两年的疫情影响下,除了我们医务工作人员最辛苦外,还有许多最基层辛苦工作的志愿者,他们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为广大居民服务,他们不计报酬,做着最平凡事。特别在最近上海疫情大面积的突发,很多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在招募志愿者时广大居民都积极报名,他们总是出现在最需要人帮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镜头有温度,影像有力量。让我们通过上海摄影家曹巨波相机老师的镜头,分享一组“致敬魔都志愿者”的照片,这些不寻常的瞬间,记录了志愿者勇敢与担当,乐于奉献的另一种魅力。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明天的生活依然让人充满期待,我们能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春天,迎来春暧花开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用影像呼唤春天】3/17</p><p class="ql-block">面对突发疫情的蔓延,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新闻摄影人和爱好者们,拿起相机,深入一线。用镜头真实记录身边人、身边事,用图片来记录上海医护人员忠诚履职与病毒殊死搏斗,记录了上海人为打赢疫情阻止战保驾护航,记录了社区群防群控中担当作为涌现出来的动人故事.......,用影像鼓舞士气,弘扬正气的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上海摄影家王溶江,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日报摄影记者,上海日报摄影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近30年,也是市南公益摄影大讲堂“空中课堂”的特邀嘉宾,前年在线上分享的《百日疫情》,用镜头记录上海人战疫的生动画面,听众人数创下“空中课堂”纪录。正是有了他镜头下真实感人的影像,才让更多人温暖感动,充盈着战胜疫情的希望与信心。</p><p class="ql-block">王老师告诉笔者:日常生活是摄影人最容易入手的题材,那些时时刻刻发生、存在并消失于我们身边的难忘的瞬间,正悄悄地等待着发现者的目光。摄影的意义在于记录,记录的意义要有一份责任与担当。照片不仅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p><p class="ql-block">用影像报道疫情,用影像讴歌真情,用影像提振士气,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正能量。疫情并没有阻挡春天的脚步,一切将如约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