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绘读童诗训练写话实践研究成果课例研讨活动简讯

君。

<p class="ql-block">  根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成果推广应用类课题的通知,为推广应用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及基于“双减”及疫情防控,为更好地推进课题的有序开展,加强教学经验交流,3月19日上午10点,本次活动课例研讨以线上交流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上进行,活动由中山小学陈扬老师主持,我校课题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p> 课例展示 《小蜜蜂》 <p class="ql-block">  来自陵水县实验小学的翁老师结合雷锋月及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导入儿童诗《小蜜蜂》。</p><p class="ql-block"> 翁老师的授课分为三个板块。在“我爱读诗”板块中,翁老师出示读书要求,通过自由读、齐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并通过阶梯式的填空式读诗,完成了《小蜜蜂》当堂背诵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蜜蜂?”翁老师导入示范作品,进入我爱画画板块,“你们笔下的蜜蜂诗怎么样的呢?请你画一画。”在出示了绘画及评分要求后,学生便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作。指定时间结束后,翁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加星。</p> <p class="ql-block">  在“我爱写话”的板块中,翁老师以范文引领,结合写话要求及好词宝库,引导学生如何写话。最后对学生的写话作品进行评价加星。</p> 《春天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来自陵水县新村中心小学的吴少丽老师以猜读导入儿童诗《春天的歌》,同时引导学生背诵复习古诗:《村居》《咏柳》《赋得古草原送别(节选)》。紧接着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读童诗、创作诗句。</p> <p class="ql-block">  第一关:我是朗读高手。吴老师通过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填空接读、填空式尝试背诵等形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过评价加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span>达到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第二关:我是小画画家。吴老师熟练引导学生15分钟内画完并上色将自己想画的内容画出来。 随后,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加星。</p> <p class="ql-block">  第三关:我是小作家。吴老师出示四个写话要求,多重选择,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通过齐读“好词宝库”词语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积累,随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课程的最后,吴老师邀请学生上台进行作品展示,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加星。</p> 课例研讨 <p class="ql-block">  研讨活动上,陈扬老师和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陈扬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两位老师结合教材单元或课文内容巧妙导入诗歌,老师自然过渡引入学习,每个教学环节要求明确,做到了有目标的教,有目的的学。</p> <p class="ql-block">  在写话训练方面,陈扬老师指出,一年级孩子刚接触写话,重点在于书写美观、语句通顺,能写出一两句通顺的句子即可表扬,特别是能写出有创意想象的句子要给予鼓励,不必对写话内容的长短、格式、标点做过多的要求。二年级则相应提高标准,在格式、标点、好词佳句、内容完整等做出明确要求。</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陈老师强调,老师们要充分利用作业展示环节,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  随后,海口滨海九小的曾老师就课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p><p class="ql-block"> 1.两位教师读的方面做得扎实,朗读形式多样,都达成背诵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2.儿童诗的理解重要的是拓展,并为后续仿写做了铺垫。</p><p class="ql-block"> 3.《春天的歌》在朗读时注重引导关注春季的特点,了解春天的特点。仿写时可以可借助图片关注四季季节特点进行仿写,指导孩子关注诗歌语言的丰富变化。写话时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写话题材不局限于诗歌,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殷礼诗老师对吴少丽老师课例进行了评价:</p><p class="ql-block"> 1.紧扣教学目标,结合课文,温故知新,训练口语表达。</p><p class="ql-block"> 2.朗读方面,朗读方式多样化,激励学生,已督促学,以学促悟。</p><p class="ql-block"> 3.写话方面,要求明确,有选择性,激发孩子的诗歌创作的能力,不限制孩子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同时,殷老师就翁老师课例磨课过程进行分享。如,学生展示画作环节中和老师不能有效沟通,所以将师生互评改为学生自评。在写作环节,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所以进行了范文引入。但本次课例范文数量较少,且没有有效拓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殷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从二年级写话过渡到三年级的写作。</p> <p class="ql-block">  新村中心小学的蔡掬梦老师充分肯定翁老师的课例展示,她谈到翁老师内容完整、导入新颖结合单元导语,口令教学,课堂紧凑,值得学习。同时,她结合新村中心校学生的特点,分享了吴老师的课例心得。她指出,吴老师结合学生的特点,用图片进行猜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积累词语运用中,为改变学生只会读的难题,将词语行修改,降低词语难度,便于学生更好的运用。但是在课例展示过程中仍存有遗憾:没有针对诗歌进行有效拓展。</p> <p class="ql-block">  活动过程中,各校教师围绕课例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构想分享出来。着重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交流。</p> <p class="ql-block">  研讨活动最后,陈扬老师对本次课例研讨活动进行总结,成果推广过程中,要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绘紧密结合,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路指航,并对所有参会人员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0, 61, 114);">开始就有希望,坚持才有奇迹。相信在陈扬老师团队的带领下,在我校与其他实验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推广定将取得显著成效。绘读童诗,与孩子们同读共写,读出惊喜、写出本真,焕发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span></p>

老师

学生

课例

写话

研讨

朗读

陈扬

进行

教学

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