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四站 江永女书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久闻女书,到了江永地界岂能不去一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女书博物馆坐落于有“女书复活岛”美称的浦尾岛上,农舍黛瓦白墙,遍地油菜花飘香。我尤其喜欢绕岛一周的这弯碧水,便问江水的名字,售票员很大声的回我:潇水啊!“这是潇水?”我不信,她更大声回我“当然是啊”,一脸的不屑。我还是半信半疑!还有点不爽。</p> <p class="ql-block">江永女书是一种由妇女创造,妇女专用的文字,仅在江永上江圩镇一带流传,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发现现存的性别文字。堪称世界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p><p class="ql-block"> 女字既有小篆的特点,又具甲骨文刀刻劲挺之风,倾斜中不失平衡,风骨中透出秀美,剛柔相济,笔法独特。女字书法已为书法界瞩目。</p> <p class="ql-block">女字结构为斜菱形,每个字就象一幅图画,以秀美的文字为图案,被广泛使用于女红制作中,成为女书流传地妇文织绣的重要题材。</p><p class="ql-block"> 女书作品多为七言韵文作品,少数为五言体韵文。书写在精制布面、扇面、布帕、纸片之上,分别叫做纸书、扇书、帕书。</p> <p class="ql-block">女书文学多为苦情文学,女人用来尽情叙述宣泄内心的喜怒哀愁,好在男人们看不懂;人死书焚,即使发了牢骚也没了证据。留给人间一声叹息,留给历史却是一种遗憾。</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女书看不懂也听不懂,讲解员现场教了几句,出门全忘了。不过女书朗读和说话的声调像摇篮曲一样温柔好听,即使说汉语时声调也很好听,我如实的夸奖讲解员。讲解员笑了:我们在低声说话时确实温柔婉转,一旦高声,外人听了有点像吵架。我突然想起售票员回我的那句“当然是潇水啊”,释然了。</p> <p class="ql-block">在女书博物馆,发现一本小册子“勾蓝瑶寨—一个令人心醉的村庄”,这个名字的确很勾魂,临时起意去勾蓝瑶寨驻车。</p><p class="ql-block"> 勾蓝瑶寨的寨门是新建筑,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厕所(有水没电)都很干净漂亮,显然是政府扶贫的业绩。我们到的时候没见工作人员,可能是下班了吧。既然无人管,我们也就驱车直入了。</p><p class="ql-block"> 跟着景点标志牌一直往前,到无车道可走,只能步行。在一堆残垣断瓦边兜兜转转,一块木牌上用黑墨汁写道“古堡墙遗址”“遥望古塔”,来回摇了半天头也没看到古塔在哪,遗憾。折回寨里,零星有几处古迹标志,也都破败残缺,旧时的影子依稀可见。寨里偶见老妇人,无奈语言不通。只好转道去上甘棠村。好在两地相距不远,十几公里的车程。</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上甘棠村</p><p class="ql-block"> 上甘棠村,一个远离尘嚣的湘南小村。景区规范宁静,水电公厕停车场一应具全,是一个自驾游驻车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甘棠,依山傍水,坐东朝西,一条古石板路贯穿全村,路两旁建有店铺,南北村口大门一闭,里面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沿河边建有防洪墙,墙里是一条古驿道,这里是中原进入岭南地区交通要道上极为重要的一段,相当于现代的国道。</p> <p class="ql-block">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建县治长达700年。唐太和二年(公元827),山东青州周姓族人迁入上甘棠定居,延续40多代,其村名、村址和居住家族一直未变。一千多年来,一族人和谐相处,崇尚耕读,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县令以上的达官贵人多达百人以上,上至大将军和太子老师。这里的文物古迹俯身皆是,这里有 “掉石出官”的千古传奇。青山、碧水、石桥、人家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去古村散步,买几把农家新摘回来的蔬菜,打上几斤农家自酿谷酒,惬意!第二天晨起后穿街走巷,又逛了一个来回。</p><p class="ql-block"> 古村从北至南,沿街一字排开,共有九单门楼,分属九个分支,每个门楼里必有一个香堂,香堂前的空地相对比较宽敞,估计是族人聚会的地方。目前保留完好的还有1、4、5、9四个门楼,门楼入口的门当户对各有不同,显示了门楼里的人的身份地位。</p> <p class="ql-block">靠近九单门楼,也就是古村出入口处设有一个博物馆,这是湖南省首家村级博物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全方位的展示了古村的村史文化 、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逛了一个来回后,又等了一会博物馆才开门。</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博物馆后才发现还有几处景点没看到,竟然错过了最古老的汉代县治衙门遗址;有的景点即使看到了也因为缺乏深刻了解也都一飘而过,因而少了许多究其根源的乐趣。一条古道来回逛过两次了,不想再折返回去。只好就此别过。</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涔天河水库</p><p class="ql-block"> 出了江永到了江华瑶族自治县。</p><p class="ql-block"> 计划书中到江华是因为“潇湘源水利风景区”,百度上介绍说这是东河(潇水)和西河交汇处的景区,风景如何美丽,工程如何宏大。但在地图上始终没找到具体位置,每次跳出的都是“潇湘水利风景区管理局”。那就去管理局打听好了。</p><p class="ql-block"> 进了江华后好几个十字路口,都有“涔天河风景区”路标,跟管理局不同方向。于是停下车来打听,糟了,当地居民居然不知道潇湘源水利风景区在哪,也不知道东西河交汇的地方,说到水库,他们倒是异口同声说:江华只有涔天河水库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那就先去涔天河水库吧!</p><p class="ql-block"> 顺着河流一路向上,不多远到了水库。大坝上有停车场也有保安管理,游人大多是本地人。我问:潇水在那个方位?她笑了:这就是潇水啊!潇水的上游,湘江的源头!话语中充满了自豪!</p> <p class="ql-block">时至正午,征得保安小哥同意,我们就地“埋锅造饭”。小伙很健谈也很热情,不但告诉我们取水处,还告诉我们往上不远有个网红打卡点,号称“中国爱情小镇”,典型的瑶族风情;再往上有一个码市古镇,北接蓝山县,东南连广东连州和广西,距离连州地下河景区不远。这几个地方每到节假日游人特别的多,很值得一去。水库往下可到道县的两河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关于潇水源头,我提到蓝山县是源头,他不以为然,他认为蓝山过来的只是一条小溪流,远远比不过连州过来的水量。他坚信码市镇是源头,对家乡母亲河的崇敬溢于言表,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空暇间,我再次百度“潇湘源水利风景区”,明白了,这只是一个泛指,涔天河水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难怪导航上找不到具体位置。因为我的功课不细致,错过了上游这段的沿途风景,留点遗憾跟着也就留下了念想,不知何时能了?!</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道县两河口</p><p class="ql-block"> 沿潇水往下,道县是必经之地,原攻略中只有道县的红军墙和玉蟾岩,现在知道了两河口。将地点输入导航,点击顺路规划,两河口优先。</p> <p class="ql-block">道县两河口又名双江渡,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蓝天与碧水相映,宽阔的水面平滑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河边一棵大树特别的显眼,据记载,这是一棵重阳木,静静守候在此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令人肃然起敬。我正在找寻角度拍照留念,有一游客主动让出位置说“这个角度最好”,我点头以示感谢。他问:你们从下游上来的?我说不是,我们是从源头来。他立马回说:从蓝山过来的!遇上个明白人了。我问:这两条河,哪边是潇水?他回:对面那条是潇水,我们站的地方是永明河。我说:怎么感觉永明河比潇水宽阔的多?他说:因为距离的关系,河面太宽,看过去潇水就窄了许多。我问:永明河的上游在哪里?他回:大概在江永上江圩一带。上江圩?不是女书博物馆所在地吗?!环绕女书博物馆的河水原来是永明河,但当地人都认为那是潇水并且是潇水的上游。真是 “月是家乡明”啊!</p> <p class="ql-block">当得知我们刚从上甘棠过来,他非常热情的极力推荐,你们去“周敦颐故里”吧,周敦颐一族是上甘棠周姓的分支,因为周敦颐的声望,“周敦颐故里”的名气显然大了很多,政府投资力度也强,整个景区环境也特别的好。我说: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他笑说:我是那里的人啊,我也姓周。呵呵,又一个饱含家乡情怀的人,让我想起一句歌词“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咿哟”。</p> <p class="ql-block">家乡美,是任何一处风景名胜都比不上的心头好!</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故里,果真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故居始建于北宋初年,为典型湘南农村古式二层建筑。村庄依山而建,280余户人家全部为周敦颐后裔。村前沃野数十里,正值油菜花盛开季节,香气袭人。村后古森修竹,与田野相交辉映,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待到初夏,濂溪广场周边的爱莲池又将是另一番迷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工作人员也特别的好,有问必答,非常热情。</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得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信息,我们的周总理和鲁迅先生都是周敦颐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同时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自驾驻车地,水电公厕齐全,地方宽敞,空气新鲜。</p><p class="ql-block"> 看看时间还早,玉蟾岩离这只有18公里,我提议先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 玉蟾岩</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18公里全是乡道,有些地方根本没有道,在人家住宅门前屋后绕着走,大概花费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目的地的景象也完全出乎意料。</p><p class="ql-block"> 夕阳之下,一座黑黝黝的小石山独立于田野之中,山前一片泥土空地充当了临时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的玉蟾岩遗址,如此简陋也太委屈了吧!</p><p class="ql-block"> 石山有一个山洞,洞不深,洞口大,远看形似青蛙口,当地人也叫其蛤蟆洞,就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距今12000年之久,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记录。</p><p class="ql-block"> 洞口已被铁栅栏锁住,洞口边立有一块水泥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国务院二00一年六月公布”,既已被保护我也就放心了。</p><p class="ql-block"> 看完遗址,突然没了返回周敦颐故里的心思,直接去县城看网红点“红军墙”好了。</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城区大搞基础建设,红军墙及附近的停车场 都被围栏围住了。在城区转了转,居然没找到合适驻车的停车场,马路边的停车位空位也不多。于是我们决定去计划书里的下一站“香零山”。</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 香零山</p><p class="ql-block"> 去香零山88公里,只有207国道可走。这时天已黑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国道长途,又是夜间行车,真有点不适应,为了安全起见中途驻车双牌县,虽然经历了一点小波折,还算顺利。</p> <p class="ql-block">香零山位于永州市零陵地区潇水河心,是一座天然石矶组成的小岛,随潇水水势而展现不同的风光,水势浩荡则如一叶小舟,水势弱小则岛亭昭然挺立。若雨后日出,烟锁山脚,雾雨朦胧,给人一种烟波浩渺的意境。若是晴好天气,山与水相映,则是另一番明朗澄澈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山确实别具一格,更主要的是因柳宗元、徐霞客曾登此山,留有诗作、游记而流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去景点的道路曲折狭窄,只有单车道,很容易堵塞,一定要选对时间,今天运气不错,一路畅通,原因在我们去的太早,没有其他车辆进出。</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零陵古城</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香零山到零陵古城只有8公里车程。来过古城很多次,居然不知香零山,真不应该。</p> <p class="ql-block">古城伴着箫水和愚溪,依托古迹柳子街和柳子庙扩建而成。疫情期间,人流量不大,店铺大多都没开门,整个景区显得有些萧条。</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核心景点柳子庙值得一去。柳子庙始建于公元814年,是永州人为纪念唐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文学家永州司马柳宗元而建。</p><p class="ql-block"> 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比如说,咱们中学课本里学过的《捕蛇者说》,还有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山水小品《永州八记》,都是这十年之中写成的。柳宗元现存诗165首,其中100首都是写于永州。</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萍岛</p><p class="ql-block"> 久闻萍岛大名,数次路过不得见,这次终于如愿。</p> <p class="ql-block">西向而来的湘水被萍岛一分为二,一侧水流先与潇水接上了头,另一侧水流在萍岛最前端汇入萧水。至此,潇水正式更名“湘江”。</p><p class="ql-block"> 萍岛还未开发,我们要去的实际上是萍岛最前端的一个小岛,与萍岛若即若离,它就是萍洲书院。</p> <p class="ql-block">上来岛上,山门上两个大大的烫金字“潇湘”迎面而来,据说湖南被称为潇湘由此而来,当地人也盛传,这里才是湘江的源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书院始建以来,即负盛名,是儒商交流,学术研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书院四面环水,岛如一叶扁舟随水沉浮,风韵万般,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是一个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的绝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 浯溪碑林</p><p class="ql-block"> 浯溪碑林来过几次了,这次就不进去了,留下来驻守停车场当回火头军。且把2018年写的一篇游记来充数。</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来过一次,留下的印象只有浯溪这个石刻,虽是故地重游,但确实有满满的新鲜感。先是瞻仰了陶铸的紫铜雕坐像,然后拜读了利见碑廊,沿着路标,返道虚怀水色,原是一阁楼,为清乾隆县令宋溶始建。若登此楼观湘江,远山行云,水天一色,空阔无边,可惜的是大门紧锁,我们无缘感受雾眼顿开,虚怀若谷之情之景。站在悬崖边,俯瞰脚下立于江水中的块块巨石,不由想起了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我猜想,这就是这首诗的出生地吧!</p> <p class="ql-block">顺着石板小道来到江边,巨石扑面压顶而来,远观仰视:“圣寿万年”、“画山”等字刚劲有力、气势恢宏,近观细看,满崖皆字画,无石不古诗,这是我国江南现存的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群。不过十有八九认不全,还有一二为瞎猜。</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公元763年,唐道州刺史、著名文学家元结(《石鱼湖上醉歌》的作者),舟过祁阳,“爱其胜异,遂家溪畔”,命溪曰“浯溪”、山曰“峿台”、建庼曰“吾(广字头)庼”,并撰写了《浯溪銘》、《峿台銘》、《吾庼銘》,请三位书法家用玉箸、悬针、钟鼎三种不同的篆体书写、刻于崖上。公元771年,元结将其撰文、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刻于崖上,因“文绝、字绝、石绝”,世称“摩崖三绝”。自此,历代名人纷至沓来,留诗文游记于崖石。令我们流连忘返,“百拜不能休”。</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小小雨伞已无济于事,天色也越来越黑了,我们赶在景区下班前匆匆逛过陶铸纪念馆,跟着工作人员出园,边走我还边问,怎么不见路标上指示的碑林?工作人员笑答:摩崖石刻就是碑林。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刚才还以为我们是曲径通幽,意外收获摩崖石刻的观瞻而沾沾自喜。</p> <p class="ql-block">湘江由此进入了衡阳市流域,再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