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吐钢茹柔 </p><p class="ql-block"> 让我来碰个瓷!</p> <p class="ql-block"> 陶瓷材质的印章必须通过在专业陶瓷工坊烧制,成型不易,烧制后成品率低(高温烧制后会造成印面凸、凹,变形,开裂等)的弊端,一直以来都是喜欢陶瓷印的印人们一块心病,制约了陶瓷印的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低温陶瓷印坯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诞生于世,并且风靡一时。低温陶瓷印坯貌似解决了印友们对成型麻烦,必须通过工坊烧制,烧制后变形等方面的的问题,也让印友们体会了便捷玩陶瓷印章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我所喜欢“泥土的意味”是那种自然浑成的“天趣”。孩提时对世界万物充满新鲜和好奇,那时的玩泥巴没有认识模式以及技的含量。甚至没有美与丑的区分,只是用最质朴的情感自说自话地和世界自然万物交流、会通、相融。无任何机心若混沌初开,柔顺的泥巴让我们的想象尽兴、尽情、直观地显现出,塑造出天真童趣的意象世界。</p><p class="ql-block"> 《说文》曰:“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中国哲学视“土”和“地“是同一概念。“土”为构成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五大物质之一,“地”为万物之母,人生于地,长于地,归于地。《周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受此文化的熏陶。我十分崇尚泥土容载万物之深厚量器;温文守中、安静不燥之德。“泥味’就是中和至诚,宽厚利人的生活态度。</p> <p class="ql-block"> 《周易》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我心中泥味则是泥土顺天道而变化莫测的“至柔”和动而刚健的“也刚”,以及刚柔相济的中和等,给篆刻创作带来的新趣味。吴昌硕用作印法化封泥的意味入石,以增其浑厚华滋;马士达化封泥入其刀,以增其自然雄健,这便是《周易》所言“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p><p class="ql-block"> 风过泥香!“泥味”是崇尚自然、淳朴的审美取向,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应该受到材质的局限,但是“泥味”来源于人们对泥土性质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刻过紫砂印。真的用泥坯来进行篆刻创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坯松脆用刀轻不得重不得、快不得慢不得;不能铃拓看效果修改,锻烧后坚硬又修改不得;且过火后易变形。除此之外,在家要造窑生火煅烧,不是一般篆刻爱好者所能具备的条件,故此我的尝试没有持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 用低温陶坯进行创作,再次点燃了我玩泥巴的热望,顺泥性我尝试去改变刀的硬度、开刃角度、运刀角度、速度等,意在能使泥性最大限度发挥好。</p><p class="ql-block"> 但我发现,陶坯经低温煅烧后有了一些石头特性,我还是用刻石头的经验模式来衡量它、设计它,心中“泥土意味”没能尽情释放。</p><p class="ql-block"> 刀刻是篆刻艺术重要的语言之一。但谁能说封泥拓片不属于篆刻范畴?于陶印我一直有一个想法:用追求“泥味”非人工所产生的自然意趣,将自己从“成法”中置换出来。尝试挣脱石头经验模式,摈弃石刻技法的遮蔽,突破“定法”羁绊,利用泥之“至柔”去做减法、加法或不加不减等等,不能让其学舌于石头。</p><p class="ql-block"> 《周易》所言“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何不直接用泥土制作工艺、工具、技法让泥土语言原汁原味地彰显我心中“泥味”?</p> <p class="ql-block"> “泥味”的自然意趣在心而不在法。庄子说:“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和孩童相比我们最主要是失去了“玩”的心态,且没有将“玩”上升为“游”的境界。少一点功利的贪念和逻辑的规范,回到童年的那种没有“机心”的自然状态,让自己成为能“被春雨唤醒”的泥,能顺天而时行。</p><p class="ql-block"> 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p><p class="ql-block"> 治印就是做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刻陶瓷印</p><p class="ql-block">网购了几组烧制好的陶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娃的插花</p><p class="ql-block"> 显摆一下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喜欢陶瓷印的表现效果,</p><p class="ql-block"> 快递到的当天,</p><p class="ql-block"> 挖方试试手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堆瓷印</p><p class="ql-block"> 选个最大的开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釉彩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朱文:会心处不在远。印面5x5cm。</p> <p class="ql-block"> 从效果看,还没掌握陶印的个性,没有达到陶印独特的表现效果。</p><p class="ql-block"> 刀感没有想象的硬、爽,很松软,像刻石膏,有些崩,不好掌控。</p><p class="ql-block"> 今后,慢慢多刻,慢慢熟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壬寅春分 含庐 曾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