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3.13在空空荡荡的车站,开始我种草已久的古徽州踏春之旅。</p> <p class="ql-block">看来以后戴口罩要成为常态。</p>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车窗外已是春色无边。</p> <p class="ql-block">一个半小时多就到了黄山北站,打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屯溪的酒店,吃个外卖肯德基,稍事歇息就来到屯溪黎阳水街。</p> <p class="ql-block">老街里的标新立异。黎阳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黎山社区,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屯溪老大桥(原名:镇海桥)作为他们之间的唯一通道横跨其间。走过老大桥,前方有一条小溪叫河底溪,过了河底溪上的西镇桥就是黎阳老街了。</p> <p class="ql-block">想到小时候家里的水缸</p> <p class="ql-block">“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这是老屯溪人代代相传的俗语,它隐隐地告诉了我们黎阳在昱城人心中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水街总是要有点水的</p> <p class="ql-block">街面干净</p> <p class="ql-block">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犁阳县(后改为黎阳),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新都郡改新安郡,新安江由此得名。至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黎阳县两度并人海宁(今休宁县海宁)县。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黎阳县,并入海宁县(今休宁),)。又据《新唐志》休宁县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盗方清陷州,州民拒贼保于山险。二年,贼平,因析置归德县。”据《寰宇记 新安志》记载:废归德县在郡西南五十里,永泰元年,草贼方清陷郡城而县人自割据八乡之地保于此。从方位距离分析,这归德县治也是处在黎阳。此后一直为休宁县属地。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定名休宁后,黎阳属休宁县的一个乡.屯溪即是黎阳乡的一个都(古时村庄别名)。屯溪又称休宁县黎阳十六都</p> <p class="ql-block">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日落牌坊后</p> <p class="ql-block">镇海桥,又名屯溪老大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批准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再度重修。长133米,宽15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是安徽省现存的长度排在前20位的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石拱桥之一。</p><p class="ql-block">镇海桥位于屯溪三江口——即新安江、率水、横江交汇处,跨立在横江口上,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黎阳古镇,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黄山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过了镇海桥就到了屯溪老街,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整条老街也是空空荡荡,仿佛只有我们几个游客。</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由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3]明弘治《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返乡后,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p> <p class="ql-block">徽州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一种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主要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状,进行发酵的过程,使之长出寸许白毛,然后用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p><p class="ql-block">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在街头遇到走街串巷的货郎,一头挑干柴,一头挑毛豆腐,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着油锅边吃边聊,既鲜美可口,又独具风味。久居外地的徽州人,一说到毛豆腐,就会激起浓浓的思乡之情。</p><p class="ql-block">在徽州旅游,很多景点都能看到徽州毛豆腐的身影。比如屯溪老街之上。所以作为大众小吃,购买起来十分方便。若想亲手烹饪,菜场之内均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p> <p class="ql-block">中共皖南委员会机关旧址,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69号,是清朝后期兴建的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楼房,占地面积177.87平方米,设有革命历史陈列馆。中共皖南特委机关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机关驻地,是黄山中心城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革命纪念地。1933年冬,方志敏派赣东北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来屯溪从事党的活动,并建立中共皖南特委,先后发动和领导了5次有影响的农民革命暴动,其中柯村暴动后建立了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屯溪绿茶"外销兴盛,茶号林立,茶工云集,各类商号相继开放,街道从八家栈逐年抽东延伸,形成老街。清朝末年,屯溪老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了。紫云馆改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0),同德仁药号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酱园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郑景昌南北货号的前身大昌南北货开设于清同治年间。[4]</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屯溪老街曾名中山正街,已有“沪杭大商埠会”。安徽省厘税局、盐公堂、商会等商业机构均设在屯溪。统战期间,大批商贾和难民涌入屯溪,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也在屯溪,于是人口骤增,经济一度繁荣,被称为“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夜间的黎阳水街</p> <p class="ql-block">2022.3.14开始行程第一天,前往江西婺源,途经漳村,位于婺源县思口镇,史称漳溪,始建于南宋末年,那部家喻户晓,曾经在7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剧中的很多镜头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其中拍摄的潘冬子家门前的板凳桥就是取景于这里的板凳桥,而歌曲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便是描写着思口镇漳村段至秋口镇丛溪段的秀美风光。</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漳村人杰地灵、文风鼎盛,那时就是婺源有名的官宦村,清代七品以上官员就有100多名。曾出过“一门四才嫒(yuàn)”、“四世观察”、“六世大夫”等,“苏南徽州木商鼻祖”王启仁,清代著名文学家、通政司副使王友亮,清代名臣、杰出河道治理专家、一“票”改写盐商历史的两淮盐运使王凤生,晚清著名学者王炳燮[xiè],一代循吏王文进、王文德、单光国、王廷言,一代明贤滕世光、王鳞生、单镇、滕希甫[fǔ]、王光第等一大批名流,都是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百多种著书,也是这批名流的杰作,难怪清朝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就曾感叹过:“新安(漳溪)王氏,一家能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徽派建筑前的油菜花,顿时兴奋了。</p> <p class="ql-block">遇老农与耕牛,一派春耕景象。</p> <p class="ql-block">最皖南</p> <p class="ql-block">走在乡间小路上</p> <p class="ql-block">这家民宿值得期待</p> <p class="ql-block">小小竹排向东流,巍巍青山两岸走……</p> <p class="ql-block">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p> <p class="ql-block">浣洗女</p> <p class="ql-block">婺源樟村,一个被称为“田园牧歌”的地方。背山面水,山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淳朴而自然,它的精髓就是在这优雅在环境里,有一座婺源最长在板凳桥。板凳桥长120米,由宽不足1米的木板搭建而成木桥,行走在木板桥上,行人与溪水的倒影,映衬着灰墙黛瓦,俨然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初见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北部浙源乡政府所在地的凤山村头浙溪旁耸立着唯一一座砖石古塔----凤山龙天塔。它的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的风吹雨打,它仍然屹立不动,为村民们“镇火平灾”!已于2006年12月18日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编号第五批第23项)据说凤山村西北的祖山称凤凰尖,塔称龙天,可“龙凤呈祥”。龙天塔是凤山村的文峰塔,位于凤山东南部。塔楼阁式,砖砌,六角七层,高37米,底层变成3.40米,壁厚1.05米,正门朝北,门洞宽0.86米,每层每边均开有券窗。</p><p class="ql-block">故老相传:相传当时的“山坑”(“凤山”前称)多火灾,村人甚时恐慌,为此,村中派出德高望重族长到“高湖山”求问。“高湖山”一直是徽州有名的藏经讲学之地,山中云集高僧名人众多。高僧察看了全村地形地貌,建议在村口修建定塔。根据龙的水性和龙凤呈祥之意,又将宝塔称为“龙天宝塔”,将“山坑”更名为“凤山村”。宝塔建成后,将火神震住,村内火灾消失了。建塔前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对称,有“龙凤呈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这稻草人太唯美了</p> <p class="ql-block">天美景才美</p> <p class="ql-block">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花5块钱买了一个花环头饰</p> <p class="ql-block">在一号观景台有个可以观景的餐厅,于是点一份梅菜扣肉饭,坐了三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p><p class="ql-block">当你站在山头俯视山下层层梯田,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高低错落,壮丽雄齐,水面和蓝天交相辉映,就在如诗如画般是画图里点缀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可亲</p> <p class="ql-block">羡慕住在美景里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遇一个会拍照的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生平第一次坐摩托车🏍️,因为游客少,景交车等不到,遇上热情的摩的师傅,花20块钱载我下山,开始很紧张,双手拉着他的衣服,半程过后,觉得挺好玩的,于是开始腾出一只手拍照</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风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摩的师傅每到一处景色优美的地方都会停车,介绍美景,让我拍照。</p> <p class="ql-block">雷雨交加的江岭</p> <p class="ql-block">江岭二号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摩的下山途中</p> <p class="ql-block">2022.3.15坐索道登上簧岭。篁岭景区,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2014年开放试营业,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江湾高速出口距离9公里。距离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均约为80公里。 </p><p class="ql-block">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透明的桃花</p> <p class="ql-block">花溪水街是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除古村天街外,又一条商业娱乐街。水街高低错落布置有酒吧、咖啡、甜品、茶舍、香道馆等休闲业态。水街布满水雾装置,清凉避暑,坡面上沿街布置了石磨、水碓、悬浮怪屋等景观。花溪水街不但解决了篁岭一直以来缺水的问题,修复了古镇受山洪破坏的环境,还打通了水口与天街、花海之间的双向游览线路的闭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旺季过于拥挤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鸟语花香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中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该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工艺画伞,现场作画等。在天街可以品尝婺源小吃如蒸汽糕、清明果、霉干菜扣肉烧饼、豆腐脑、臭豆腐……也可以品尝自猎、自种、自养的“天街农家</p> <p class="ql-block">乡村晾晒农作物是一种常见的农俗现象,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区都有。</p><p class="ql-block">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极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8]篁岭晒秋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晒秋的“秋”是指丰收的果实,所以晒秋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农作物可晒。2014年国庆节前夕,篁岭晒秋大妈用粮食晒出了一幅国旗为祖国庆生,各大媒体争相刊载。如今,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天,婺源的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油菜花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特色景观,曾获得“中国十大花海”、“中国美丽田园”等殊荣。</p><p class="ql-block">篁岭的水墨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三月,篁岭油菜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p><p class="ql-block">自2019年起,为延长婺源油菜花赏花期,篁岭用迟熟品种在高岭梯田处培育出二期高海拔梯田花海。花期延长,满足更多游客四月赏婺源油菜花的愿望。</p><p class="ql-block">位于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梯田索道上站的二期花海,面积有千亩左右,由于海拔落差大、温度低,加上晚熟油菜花品种,使得花期较晚,二期花海可持续至4月上旬</p> <p class="ql-block">遇见旅友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有一家馄饨店,既可以果腹又可以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可以与元阳梯田比美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透明的摇弋的桃花</p> <p class="ql-block">簧岭全景</p> <p class="ql-block">途经月亮湾</p> <p class="ql-block">感觉像西溪湿地</p>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道家圣地齐云山。</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又名:齐云峰、齐云仙、奇云仙,位于湘赣边界的江西省崇义县境内,地处桂东县普乐镇、新坊乡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上犹县五指峰乡交界处,是五岭诸广山脉主峰,湘南最高峰,海拔2061.3米,有齐云日出、玉女云海、天生仙桥、奇峰怪石“四大奇观”。景区总面积52.3平方公里;这里山高林密,水系纵横,山势巍峨,云腾雾绕,物种繁多,百鸟鸣唱,游人至此,飘飘若仙,宛如已入人间仙境。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湘、粤、赣三省八县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从缆车上俯瞰</p> <p class="ql-block">大地艺术</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山门</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岖 古道徒步</p> <p class="ql-block">道观是个山洞</p> <p class="ql-block">天门</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2061米的齐云山顶,踞高望远,日出景象更加浩瀚壮阔。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齐云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躯。</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当云海经过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是齐云山的又一奇景。三丫石 如同三支巨笔,耸立于主峰南侧;白云似洁白的羊群,奔走于峡谷之间、丛林之上,穿行于群峰之间,鳞光闪烁,如同钱塘江潮水般向天边涌去。</p><p class="ql-block">齐云山山高地阔,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早晨,万里长空碧蓝如洗,山下白雾水平如镜,无边无际;远处一个个山头,有如万顷碧波中一个个小岛浮出海面。当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万里雾海染上一抹淡淡的红色。此时,白雾便开始骚动起来,有的如骏马腾空,有的如仙鹤飞舞,有的如群羊奔纵,就像是飞禽走兽在晨曦中起舞,宿介游鱼在云海中歌唱。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山下的白雾逐渐升起成为天上的彩云,继而在晨风中消散;如描似画的山山水水,带着勃勃的生机展现在您的眼前。面对此情此景,随你有多少俗世忧愁,人间烦恼,都将像这朝阳驱赶下的晨雾一样,一刹间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p> <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歙县城郊,被誉为“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p><p class="ql-block">雄村原名洪村,元末曹姓人入迁,取《曹全碑》中“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句改名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远历史。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与“锦绣江南第一村”呈坎、“牌坊之乡”棠樾齐名。这里是聚族而居的一色曹姓,历代名臣辈出,确实“所在为雄”。而他们升入仕途都起步于村中的竹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在雄村看到2022最美桃花</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近旁有一座桃花坝,是雄村沿新安江的一道石堤,占地 500平方米,坝上遍植桃花。曹文埴《石鼓研斋诗钞》记:竹溪有桃数百株,花时烂漫如锦,春和景明,颇堪远眺。优美的景致,为学子们潜心苦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的建造深深地印上了徽州商人独特的思想印记。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称富宇内,曾奉命接驾第二次南巡扬州的康熙皇帝,达到了一生荣光的巅峰。然而在程朱理学熏陶中长大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四民之业,惟士为上”、“商居四民之末”的观念。只是近于家乡“地狭人稠,耕不足食”的自然条件而勉强操起营商的行当,自从踏入商界那天起,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读书入仕”的欲望在他们已成为不可能的企盼之后,便把它当作人生唯一的终极目标,固执地移植到子孙们的脑海里。于是,曹堇饴病入膏肓、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的只有一件事:“当在雄溪之畔建文昌阁、修书院。”</p> <p class="ql-block">竹山书院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植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二子干屏、 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p> <p class="ql-block">入村</p> <p class="ql-block">农妇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因为居多村狗,吓得我赶紧离开,村外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想拎走</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别名石溪、石川,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下辖行政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霞坑镇东、昌溪乡北,村域面积0.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古石潭人善于经商,造就了发达的商业,村中店铺林立,是旌德、歙县徽商从水路经新安江往杭州的重要通道。石潭村中民宅抱华源河而筑,依后山而居,以天然的河流为脉、交错的街巷为络,以小巧自由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为肌,村中有古祠堂、古水口、古庙、古桥、古埠头等,特别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叙伦堂,有房梁100根,号称“百梁厅”。</p> <p class="ql-block">小众赏油菜花景点,村子虽然不大,但很原生态很古朴自然,村子旁边的山上有大片的油菜花田,从山上往下看白墙黑瓦映衬着的油菜花田,真的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美景中的旅友们</p> <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红嘴蓝鹊</p> <p class="ql-block">翱翔</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靠山临水,山川秀丽,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融为一体。村落选址时以华源河为骨架,沿河两岸建造屋舍。</p><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之源,濒水而居是村舍建设的铁律;“便”也是选择宜居之地的重要条件,即要便于汲水,便于外出走动,便于劳作等;“聚”乃人性使然。尽管石潭村落的形成没有事先统一规划,千百年来各姓族的自然发展融合仍然显现着这些可循的“序规”。</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老街顿感凉风习习</p> <p class="ql-block">祠堂</p> <p class="ql-block">老屋</p> <p class="ql-block">想拍老理发室被牌拒绝❌</p> <p class="ql-block">最美石潭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建歙县,属会稽郡。</p><p class="ql-block">西汉武帝大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p><p class="ql-block">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新安郡。</p><p class="ql-block">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属新宁郡。</p><p class="ql-block">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隶属歙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名新安郡。</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p><p class="ql-block">天宝元年(742年)歙州改名新安郡。</p><p class="ql-block">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改名歙州。</p><p class="ql-block">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p><p class="ql-block">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p><p class="ql-block">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9月,皖南行署撤销,歙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建于明、重修于清的歙县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歙县从唐宋以来共建了400多座牌坊。</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源于隋末汪华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下,内有子城,外为罗城,东北倚斗山,东南乌聊迤逦,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来龙斗山发源自黄山山脉,干脉东入绩溪县境遥遥岩,由南支起马头岭,又西支起大鄣山,西南入歙为问政山脉,右出为飞笙山、紫芝山、玉屏山、石壁山、白榆山、马鞍山、斗山、万山、乌聊山,连绵百里之遥。飞布山为府城北镇山,相连鹰尖、王林尖、牙山、引岭、榔槌山、白额龙、厚山等处。富资水出箬岭,南流至葛塘入扬之水;布射水出长源,至东山营入扬之水;扬之水又名徽溪,出绩溪大鄣山,纳富资、布射之水与源出黄山之丰乐水于太平桥汇入练江。练江沙明水净,自城南东注渔梁,经龙井山抵浦口,与南来之渐江合流于歙浦,为新安江,东下钱塘。</p> <p class="ql-block">明月照古城</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吃了一顿正宗徽菜。</p> <p class="ql-block">2022.3.17蜀源村,位于黄山南麓,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山,古森参天,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一水环流似玉带贯穿全村,因地形极像四川盆地,故称蜀源。</p><p class="ql-block">蜀源最美的时候是十月,近百亩向日葵竞相绽放,金黄耀眼的花朵勾勒出一幅灿烂的美丽画卷。这个典型的徽州古村,村民淳朴,文风昌盛。村中还有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巷、古井等众多的历史踪迹。</p> <p class="ql-block">蜀源村风光优美。为具代表性江南水乡风韵的徽州古村落,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穿村而过,形同装满宝物之袋,观音、罗汉二山紧紧夹峙,正合“水口宜山川融结峙流不绝”之水口堪舆相解。蜿蜒山溪,青石曲径,田野静卧,粉墙黛瓦,故素有“小桃花园”之美誉,清著名书法家邓石如书写的隶书“优昙谷”和篆体“小桃花源”石匾今存完好。始建于明代的排水水系贯穿全村,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明代古梯田蜿蜒于灵金山之巅,明清古栈道穿梭于前山岭。</p><p class="ql-block">蜀源村文化厚重。被人们称为“东南邹鲁”的古徽州著有商儒之乡,曾孕育了颇具特色徽文化的古村落,蜀源村乃怀其中。徽州“三绝”古祠、古民居、古牌坊,蜀源俱领风骚。现有明清牌坊3座,古民居20余幢,古祠堂1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本堂”和“思恕堂”。德本堂为明清时期镖师所建,其厅堂雕饰华丽精美,建筑布局别具一格。思恕堂为鲍姓盐富商所建,其门楼砖雕“扬州瘦西湖全景图”,其布局自然,线条细腻,山水花鸟、楼阁亭桥、舟车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绝佳精品,国内罕见。此外,文物胜迹还有赞宪坊、贞寿之门、节孝坊、都天庙、元代烈女碑等。</p> <p class="ql-block">最美蜀源村</p> <p class="ql-block">灵山油菜花梯田</p> <p class="ql-block">灵山油菜花梯田雨中看云雾</p> <p class="ql-block">呈坎(kǎn)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纬29°55′,东经118°15′;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p><p class="ql-block">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p> <p class="ql-block">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p><p class="ql-block">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一处,被誉为“国宝之乡”。</p><p class="ql-block">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p><p class="ql-block">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p> <p class="ql-block">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p><p class="ql-block">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p><p class="ql-block">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深奥的“易经?八卦风水”之说,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和谐、村落民居建设神秘的维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徽州呈坎古代名人五百余人,如:罗汝楫(岳飞案主审官) 、罗小华(徽州明代制墨大师) 、罗聘(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 、罗愿等等。</p><p class="ql-block">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完整保存着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古建筑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古徽之最。</p><p class="ql-block">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p><p class="ql-block">在呈坎有着千百年来传承不变的“游呈坎一生无坎”的传奇过坎文化,这里仿佛圣地麦加,在诸多人的眼中,呈坎成了一方圣洁之地。</p> <p class="ql-block">对于易经八卦之学的深刻领悟,对地理学、环境学的完美实践,对徽派古典艺术的高度弘扬,使呈坎成为一种标尺,使呈坎成为一种向往。</p><p class="ql-block">天下熙熙,皆为呈坎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呈坎而往,呈坎有了众多虔诚的目光和脚步。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老师来呈坎不禁叹到“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只剩我们几个</p> <p class="ql-block">大雨中跟着讲解员走,不然就会迷失在八卦村中</p> <p class="ql-block">景太美 美到无语</p> <p class="ql-block">鹅立鸭群</p> <p class="ql-block">雨水带来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各种各样的老货</p> <p class="ql-block">呈坎是我见过的最美古村落,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最美呈坎</p> <p class="ql-block">雨中呈坎</p> <p class="ql-block">有幸观看试播的呈坎环幕电影</p> <p class="ql-block">动车过钱塘江,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