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时节草叶生,思念蔓延似春藤;音容笑貌应犹在,怀念祭奠心默诵。化了几个月的时间,精心整理父母亲留下的珍贵照片,用影像留住记忆,怀念远在天堂的亲人。此时此刻,相信兄弟姐妹也会与我一样感同身受……</h3> <p class="ql-block"> 翻开珍藏的相册,边看照片边流泪,几十年的记忆浓缩在这近百张的照片中。1950年1月,爸爸25岁,百万雄师渡长江,解放了大上海,之后留驻上海,在军管会服役。</p> <h3> 爸爸妈妈都是新四军战士,爸爸曾作诗一首忆解放战争中的寒夜急行军:</h3><h3> (一)夜静朔风啸,列队听军号。任务交待好,肩上挂背包。点心实在妙,“钢盔”赛蛋糕。令到起跑步,连续一通宵。</h3><h3> (二)半夜走山道,双脚又起泡。宣传鼓动笑,口唱竹板敲。饥渴思饮饱,快把钢盔掏。冰团无法咬,嘴啃牙齿刨。</h3><h3> (三)寒霜侵骨冷,周身汗如潮。过河令传到,准备做凫漂。冰水如刀绞,麻木到腿腰。临岸失知觉,举足身体飘。</h3><h3> (四)东方已将晓,宿营路不遥。传令喜捷报,心潮逐浪高。为把魑魅扫,烈士头颅抛。胜利莫骄傲,教导应记牢。</h3><h3> 这张照片是1950年春,我还未出世,爸爸妈妈在上海建国西路607弄小花园内的合影。</h3><h3><br></h3> <h3> 1954年无锡太湖疗养院。记得5岁时爸爸曾带我去过一次,因晕船而记忆清晰。</h3> <h3> 1982年夏季在六一新村家里,所摄情景瞬间将我的记忆清晰地定格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h3> <h3> 1985年爸爸离休了,与妈妈同去河南郑州的叔叔婶婶家。期间游览洛阳的龙门,石窟营造四百载,大小佛像十万尊,鬼斧神工叹观止,流连忘返滞归程。</h3> <h3> 1994年2月,与孙女晨晨在家中。</h3> <h3> 六一新村种植数十年的水杉树现已不复存在,逝者已去生者如斯。散步新村天地宽,通幽林径似琴弦。晨弹一首延年曲,晚奏两章待月篇。感悟人生重保健,晓知世事尽超然。自由潇洒忘荣辱,乐山乐水乐暮年。</h3> <h3> 2001年5月,电视台“老干部工作部”的记者来家采访妈妈。妈妈是日商上海同心纱厂的工人,1938年抗战期间加入地下党组织,当时才16岁。后被日本人发现,奉令转移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h3><h3><br></h3> <h3> 济南戎马结姻亲,共度年华五十春。</h3> <h3> 偕老白头完素愿,晚年幸福乐悠悠。</h3> <h3> 爸妈相偕喜种花,小园壅土植根芽。每看艳色枝头放,万紫千红忘返家。</h3> <h3> 北战南征千万里,沧桑坎坷互相依。相敬相爱,和睦融洽,共同走过几十年风雨历程。</h3> <h3> 结婚五十六年爸爸感赋:五十六年风雨稠,相濡以沫乐忘忧。几曾同学诗和画,常念硝烟冬与秋。肢残抱疴多痛苦,羹汤侍奉暖心头。亲情伉俪长相忆,盛世安祥喜唱酬。</h3><h3><br></h3> <h3> 州桥居委为金婚老人摄影留念,爸爸写下:苏皖初相识,抗日两心投。齐鲁结鸾俦,依稀五十秋。苦乐相依命,风雨济同舟。少壮并驾行,鹤发艺海游。意合长为伴,论争偶作仇。规劝爱更切,勉励情愈稠。盛世惜晚景,离休志未休。老柏弥增色,相扶到白头。</h3><h3><br></h3> <h3> 岁月悠悠,2003年重阳节暨敬老节爸爸妈妈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2004年7月31日,妈妈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心静如水,释怀无声。妈妈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上海医学院,用躯体架起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实现对党的事业的最后贡献。</h3> <h3> 这张黑白照片年份不详,估计是文革前的,地点在南京中山陵。</h3> <h3> 爸爸离休后爱好旅游,1988年4月常熟虞山公园。</h3> <h3> 1991年10月参观秦山核电站,神州核电独占先,傍海劈山立基坚。</h3> <h3> 1993年10月上海桂林公园。</h3> <h3> 1994年5月无锡太湖。</h3> <h3> 1996年11月上海植物园。</h3> <h3> 1998年11月航天基地。</h3> <h3> 1999年10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解放五十周年感赋:弹指一挥五十年,难忘白渡卷硝烟。浦江风雨乾坤转,一代风流锦绣篇。耳际犹闻军号声,英姿飒爽进申城。而今回首忆当日,眷恋同壕战友情。</h3> <h3> 2005年6月上海浦东机场。</h3> <h3> 2005年10月杭州西湖。</h3> <h3> 2007年2月上海汽车博物馆。</h3> <h3> 2007春节安亭汽车博览公园。</h3> <h3> 安亭新镇,猪年大吉。</h3> <h3> 2008年3月常州红梅公园。</h3> <h3> 2009年春节南翔双塔。</h3> <h3> 2010年11月上海大学菊花展。傲雪经霜无所求,观赏秋色在枝头。簇拥立卧英姿美,奉献年年添景幽。</h3> <h3> 2011年4月上海大学新校区。</h3> <h3> 小园花木接邻家,百卉葱茏一径斜。诵读唐诗时困倦,喜蹲棚下漫锄瓜。</h3> <h3> 在家种花,颐养天年,晚年生活,其乐融融。<br></h3> <h3> 昆山千灯顾炎武故居。</h3> <h3> 1997年11月参观一大会址。</h3> <h3> 作为一名新四军老兵,爸爸非常怀念曾经战斗过的皖南地区。2004年5月,我们自驾车与爸爸去了一趟安徽。</h3><h3><br></h3> <h3> 爸爸写了“战地重游无限情”:5月初,我偕女儿和女婿驾车去皖南旅行,爬山涉水,行程千里,重访60年前抗日反顽战地,饱览青山绿水大好河山,感慨甚多,赋诗几首留念。</h3><h3> 反顽抗战唱军歌,占地重游感慨多。</h3><h3> 六十年来人已老,苍颜喜见好山河。</h3><h3> 深山重来问贫苦,浊酒如今变醍醐。</h3><h3> 先烈牺牲流血地,访寻千里慰老夫。</h3> <h3> 古宅民居溪绕村,牌坊群建跨明清;</h3><h3> 雕龙石柱连斗拱,民族文化永葆春。</h3><h3> 青山翠竹叠嶂深。溪水潺潺声似琴;</h3><h3> 公路攀崖盘绕转,人间仙境此中寻。</h3><h3> 举世闻名西递村,粉墙黛瓦贯纵横。</h3><h3> 山峦起伏连天绿,无限风光无限情!</h3> <h3> 2005年9月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爸爸获得了一枚珍贵的纪念章,老兵们合影留念。</h3> <h3> 2006年夏天一次很随意的交谈,爸爸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梦想,就是今生能登上泰山。当年爸爸已82岁高龄,三山五岳均尚未踏足,能登上五岳之首是他的一大心愿,我决心助父亲一臂之力。</h3><h3> 自从我们做出决定后,爸爸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抓紧锻炼身体增强体能。每天3次撑着拐杖,坚持在新村里转上几十个圈子,腿脚日益变得轻灵了许多。</h3><h3> 9月初,我们驾车来到了泰安,站在岱宗坊前合了一张影。</h3> <h3> 9月9日是个大晴天,艳阳高照,湛蓝的天空中无一丝白云,登临泰山我们是选了个好日子。赶早来到天地广场,乘坐旅游车上山。乘泰山索道直上南天门。</h3><h3> 走出索道站,泰山美景一望无遗。喜爱吟诗作画的爸爸当场作小诗一首:</h3><h3> 一索高远天地迈,登山恍若喜腾云。</h3><h3> 青春易老心难老,步出缆车路消魂。</h3> <h3> 站在天街往下望,静穆中透着神奇,令人引发无限遐想……</h3> <h3> 爸爸被泰山挑山工辛勤劳作、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感染,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时不时地站定或坐下歇一歇。半小时后,爸爸一鼓作气经大观峰登上了玉皇顶。</h3> <h3> 在无字碑旁,在玉皇庙前,爸爸成了当天最高寿的登山人,受到众多游客的夸赞,更是乐得合不拢嘴。</h3><h3> 久慕岱宗夫如何,亲临齐鲁青未了。</h3><h3> 今朝有幸临绝顶,举目一览众山小。</h3> <h3> 在淮海战役主战场所在地徐州,建有一座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高38米,塔名由毛泽东主席题写,塔座镌刻着碑文与浮雕。巍巍淮塔祭群雄,擎天立地砥柱峰。先烈黄泉堪笑慰,中华崛起屹亚东。后代将永远铭记为祖国为人民英勇捐躯的英烈们。</h3> <h3> 淮海战役前敌委员会由5人组成,即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粟裕。在栩栩的群雕像前,爸爸深切地缅怀革命前辈,遥想起当年挥战旗浴血奋战的情景。</h3><h3><br></h3> <h3> 淮海战役纪念馆位于凤凰山东麓,琉璃瓦的馆顶,重檐门廊的庑殿,陈毅元帅题写的馆标。纪念馆内以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展示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h3> <h3> 戏马台位徐州城南,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王,定都彭城即徐州,构筑高台观赏士卒操练、赛马。戏马台内有威风凛凛的项羽石刻像及霸业雄风巨鼎一尊,天然大石巧妙天成。似将军仰天长啸又似一巨型骷髅,被称作人杰鬼雄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h3> <h3> 2008年3月,偕同爸爸去青浦福寿园参加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日活动。早在1997年,爸爸妈妈就签署了捐献遗体的文件,4年前妈妈已实现了捐献,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与天地融成了一体。 </h3><h3> </h3> 全国第一座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落成在上海福寿园,主碑是近2米高的透明玻璃,上刻红十字会的会标,碑前大理石上刻着上海市原副市长谢丽娟的题词“精神与日月同辉,爱心与天地共存”;两侧是一男一女人体镂空雕像,寓意“人道、博爱、奉献”。主碑周围近2米高的书型石碑,数千名遗体捐献实现者的名字被镌刻之上。 <h3> 爸爸来到了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的新四军广场,在纪念墙上找到了自己和妈妈的姓名,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于平静,老兵刻满荣耀,铁肩承载辉煌。新四军广场主体部分是一面坐北朝南、长达88米的新四军纪念墙,由花岗岩浮雕和大理石纪念碑组成。纪念碑刻有《新四军军歌》、新四军活动地域示意图和战斗序列表。</h3> <h3> 2008年11月应爸爸要求,我们驱车来到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总理的遗容,感悟伟人无言的教诲,品味西花园的园林意趣,高山仰止,心灵洗礼。重温教诲献余热,长使清风伴晚红。</h3><h3></h3><h3></h3><h3></h3><h3></h3><h3><br></h3> <h3>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是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再现新四军、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h3> <h3> 爸爸离休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经常去上海青松城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逍遥似神仙,安康度晚年。后又与诗词、书画结缘,是秋霞诗社的发起人之一。1994年在老干部大学古文班。老迈求师人笑痴,休闲有兴学吟诗,征途仆仆疏文墨,霜鬓不嫌发奋迟。</h3> <h3> 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词京剧吟唱会,粉墨丹青情未减,诗词酬唱乐无忧。</h3> <h3>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诗词朗诵会,爸爸前后写诗700余首,培志养气,陶冶情操。离休十年:离休喜度十春秋,丘壑胸中意境幽。粉墨丹青情未减,诗词酬唱乐无忧。</h3><h3><br></h3> <h3> 1995年老干部大学诗词班结业典礼。余热生辉乐晚年,甘来苦尽涌福泉。书山攀越交新友,韵海结缘会圣贤。</h3> <h3> 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积稿盈笈,经20年刻苦砥砺终成《晚晴集》。</h3><h3> 爸爸出身江南大户从小接受私塾教育,自幼爱好古典诗词。抗日战争爆发爸爸辍学投身抗战,之后又参加解放战争,转战大江南北。战争空隙中千方百计阅读、抄录到一些当时在部队流传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零星诗词,当作宝贝一直珍藏。</h3><h3> 解放后数十年间爸爸忙于经济建设和各项运动,无瑕学诗作画,个人爱好无条件服从党的事业。文革中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的诗集陆续出版,拨乱反正后唐诗宋词也相继发行。爸爸买来认真研读,背诵了许多诗篇,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求甚解,无法入门”。</h3><h3> 离休后爸爸有了空闲功夫,马上报名参加了老干部大学的古文班、诗词班及国画班,一直学了20年,是学校学历最长的学生之一。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忆用打油诗形式记录下来。</h3><h3> 2004年我抽空帮爸爸把习作打印出来,四易其稿汇成集,了却爸爸的心愿。《晚晴集》虽不能完全合乎诗词格律,可真实记载了爸爸这些年来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它使我循着爸爸的生活足迹更了解其志向与情趣。</h3><h3> 这是一位80岁的老人几十年来聊以自娱、自勉、自策、自重的结晶,也是千千万万离休老干部知足常乐、热衷于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精神和理念。</h3> <h3> 1998年秋霞诗社一行老同志赴扬州采风,在瘦西湖边的熙春台前留影。</h3> <h3> 2000年4月青松书画社在安吉天赋风景区小住数日。祝贺“青松书画社”成立:</h3><h3> 书画青松又一春,十年磋诲意情深。</h3><h3> 黄花红叶相争艳,绿水白云各竟奔。</h3><h3> 共道山川能养性,自来翰墨可移神。</h3><h3> 而今四化欢腾日,老骥嘶风夙志申。</h3><h3> 胜会宏开气象新,群贤雅集更精神。</h3><h3> 欣逢盛世苍颜乐,墨泼疁城再报春。</h3><h3> 不废风骚万古流,书朋画友共神游。</h3><h3> 青松策励众人志,继往开来翰墨稠。</h3> <h3> 2002年1月爸爸妈妈在嘉定老干部大学与国画徐老师合影。</h3><h3> 书写丹青久有心,良师益友指迷津。</h3><h3> 前贤评论高低格,后学摹临浓淡痕。</h3><h3> 泼墨壑丘清韵永,挥毫花鸟妙姿新。</h3><h3> 几年磋诲德情厚,日暮求知可养神。<br></h3> <h3> 参观书画展,展会上有爸爸妈妈的作品,是耄耋之年沥尽心血的画作。学画十年:涂鸦十载冶情操,长进无多兴趣高。过眼烟云名利淡,秋山春水自逍遥。</h3> <h3> 2001年11月书画社青浦朱家角采风,放生桥下留影。</h3> <h3> 2003年6月在嘉定镇街道州桥社区文化节上发言。</h3> <h3> 2005年1月街道睦邻点,分享生日蛋糕。</h3> <h3> 嘉定镇街道医院院长春节家访慰问。星移斗转又新年,对饮屠苏意泰然。莫道高龄难有为,漫游艺海再扬鞭。</h3> <h3> 2005年3月在秋霞诗社讲解诗词。十七年老干部大学生涯有感:</h3><h3> 进校读书十七秋,而今八十竟淹留。</h3><h3> 诗词书画文史哲,如入宝山喜丰收。</h3><h3> 老有所学心欢喜,学中所乐品位提。</h3><h3> 颐养天年内涵硕,智能开发所为师。</h3><h3> 身心健康医增益,夕阳仍当朝阳时。</h3> <h3>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给孩子们讲抗战小故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h3><h3> 旷古绝伦万里征,石破天惊历艰辛。</h3><h3> 降龙伏虎震天地,饮露餐风泣鬼神。</h3><h3> 地覆天翻寒暑变,披荆斩棘转乾坤。</h3><h3> 宏图四化光明现,世纪丰碑代代存。</h3> <h3> 2006年1月在国画联谊会上发言。</h3><h3> 联谊歌声溢会堂,欢颜笑语友情长。</h3> <h3> 2006年2月法国友协代表团访问嘉定时的留影。</h3><h3> 晚年幸福浑忘老,余热生辉乐未央。</h3> <h3> 2008年4月纪念秋霞诗社成立20周年。纪念秋霞诗社成立十五周年作诗:</h3><h3> 学诗学赋忆华年,身老犹迷弄韵弦。</h3><h3> 秋月春花趋节令,高山流水润心田。</h3><h3> 喜忧哀乐素材现,胜迹山川入短篇。</h3><h3> 寻章觅句多执著,跟随前辈结吟缘。</h3><h3> 疁城结社白发吟,弹指流光十五春。</h3><h3> 切磋唱酬留逸趣,人生晚岁长精神。</h3><h3> 不甘寂寞不打牌,挥毫赋诗抒感怀。</h3><h3> 莫道黄昏时日短,雅兴健脑防痴呆。</h3><h3> 有缘聚友畅吟怀,难得豪情话盛衰。</h3><h3> 十五年来朋侣结,闲情逸致上诗台。</h3> <h3> 2008年12月抱病在住家保姆搀扶下坚持参加书画展联。</h3><h3> 骚人志千里,老骥蹄不停。</h3> <h3> 2008年12月参加老干部大学“枫叶正红”活动。</h3><h3> 写诗作画添情趣,勤读书报不糊涂。</h3><h3> 党校辅导发余热,也算奉献非多余。 </h3> <h3> 2009年秋霞诗社迎春茶话会。</h3><h3> 年逾花甲尚精神,聊写丹青得养生。</h3> <h3> 2011年6月庆祝建党90周年嘉定老干部书画摄影展。</h3> <h3> 祖孙乐。岁月总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晚年时,爸爸尤其看重亲人情义,夫妻之情、血脉之亲、手足之情,他努力去品味身边的亲情,丰富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亲情是无形、无偿、无价、无私、无尽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生命永恒的动力,亲情如水,亲情似火,亲情是诗,亲情是歌……</h3><h3> 祖孙同唱卡西欧, 晚年幸福悠悠乐。</h3> <h3> 1985年春节阖家团圆,在嘉定儿童公园爸爸妈妈与孙辈合影。</h3><h3> 晨起锻炼园里走,午休沉睡梦中游。</h3><h3> 含饴弄孙天伦乐,福寿安康不忘源。</h3> <h3> 1997年在北大街108弄5号我家天井中,是妈妈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h3> <h3> 2008年大年初一,阖家团圆在酒店。</h3> <h3> 1992年4月爸爸回到故乡宜兴,姐弟三人喜相逢,骨肉心相连、情相牵,饮水思源话当年。</h3> <h3> 宜兴静乐山庄与大姐及外甥合影。</h3> <h3> 爸爸与大姐。58年前匆匆离别,故乡巨变,人生须臾,爸爸以自叙感慨良多:</h3><h3> 少小离家乡,投笔把枪扛。</h3><h3> 艰险几经历,只为打东洋。</h3><h3> 赶走日本鬼,来了美国狼。</h3><h3> 蒋军装备好,气焰更嚣张。</h3><h3> 一声号令下,紧跟党中央。</h3><h3> 含泪撤苏浙,千里奔鲁疆。</h3><h3> 血战三年长,指挥有中央。</h3><h3> 打倒蒋王朝,渡江慨而慷。</h3><h3> 建立新中国,万民气轩昂。</h3><h3> 一心搞建设,富强奔小康。</h3><h3> 极左掀风浪,寒暑十年长。</h3><h3> 人人都自危,日月亦无光。</h3><h3> 三中起霹雳,人民意气扬。</h3><h3> 立志从头越,惜已两鬓霜。</h3><h3> 离休度斜阳,有闲补书荒。</h3><h3> 发奋再求师,诗书翰墨香。</h3><h3> 回眸数十年,真经铭心房。</h3><h3> 大节贵不亏,小德欠审详。</h3><h3> 我本一小草,不敢入群芳。</h3><h3> 雨露催花绽,为圃添春光。</h3> <h3> 1992年返乡时探访东坡书院,寻儿时求学旧址,觅童年学友兄弟。爸爸与相差5岁的弟弟坐在大青石上回忆童年、少年及青年的往事。</h3><h3>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h3><h3> 忆昔当年为救亡,迎风踏雪只身行。</h3><h3> 离乡壮志从军去,敌忾同仇意气昂。</h3> <h3> 爸爸在无锡的外甥惠均夫妻经常来上海看望大舅舅,在嘉定家中留影。宇宙翻新人未老,福禄无求心淡泊,互祝安康笑语欢。</h3> <h3> 1997年3月,姐弟俩在嘉定又重逢,心有灵犀一点通,兄弟姐妹血浓于水。</h3> <h3> 2005年,爸爸听说大姐已患重疾而本人尚不知,急忙与弟弟同赴无锡姐弟再次相聚。</h3> <h3> 爸爸为大姐的90寿辰作书画,敬祝大姐寿高百岁,善自珍摄多多保重。</h3> <h3> 无锡大姐家团聚合影,一个大家庭60多年的记忆传承。</h3> <h3> 2010年五一节,老弟兄相聚在嘉定。</h3><h3> 游子兴浓留倩影,茶余饭后话沧桑。</h3><h3> 松龄髦耋世味尝,和鸣乐度晚晴光。</h3> <h3> 爸爸与叔叔婶婶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家门前。</h3> <h3> 2008年春节,老同事来嘉定探望爸爸,相伴行至博乐广场。金沙古塔矗街坊,阅尽人间岁月长。</h3> <h3> 2009年国庆节,叔叔婶婶及女儿女婿来嘉定,表哥表姐同来探望爸爸,欣喜相逢,常乐无忧。</h3> <h3> 2010年爸爸与好友共游嘉定孔庙。</h3><h3> 年丰人寿沐春光,红叶绿蕉秋景好。</h3> <h3> 2014年3月,无锡外甥外甥女同来探望大舅舅,雍和酒店共聚餐。</h3> <h3> 2015年9月,上海大学向抗战老兵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h3> <h3> 上海解放五十周年感赋:</h3><h3> 弹指一挥五十年,难忘白渡卷硝烟。</h3><h3> 浦江风雨乾坤转,一代风流锦绣篇。</h3><h3> 耳际犹闻军号声,英姿飒爽进申城。</h3><h3> 而今回首忆当日,眷恋同壕战友情。</h3> <h3> 生前多作为民事,死后高风遗体捐。</h3><h3> 人活百岁终有尽,留取精神启后昆。</h3><h3> 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带着厚重的回忆。苍天悠悠思绪绵绵,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言犹在耳。</h3><h3> 我的记忆浓缩在百张照片里,家庭照片在演变中得到传承与升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