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的那点人和事

风轻云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在前面,这是我多年前写的一篇关于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点滴生活的日志,读了觉得值得回味,随与大家分享。这篇日志当初没标题,现拟名为六零后的那点人和事。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见证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经历过教育体制的十年全日制改制,赶上了高考制度的恢复,历经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有过艰难坎坷与阵痛,也有过种种难得的挑战和机遇,阅历砺练了思想,塑造了品性,铸就了顽强拼搏的性格,沉淀出了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弄潮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11月写于味经书院)生命源于母亲的阵痛给予,源于爸爸妈妈艰辛的抚育。成长源于家庭的先期教化,源于母校恩师的启迪和训导。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第一所学堂。事实如此,人生的第一堂课的确是爸爸妈妈上的,家庭才是我们的第一个心灵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我们怀揣着幼稚,嘴里还念叨着妈妈说的“我娃已经长大了,成了小男子汉......出落成了大姑娘,到了该读书的年龄”,虽然有所向往和憧憬,感到一切都很新鲜,有着求知的欲望 ,但是夏天总是睡不够,冬天总是怕起床,许多发小也因此没有走进更高的学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我们考入远离家庭的中等学堂—高中,每周两次需要挎着馍包和咸菜奔走在那十多公里(或者更远)的路上,由于年少轻狂,加之内心的骄傲,从来几乎也没有感觉到累,因为同村10多个发小只有1-2个考上了高级中学这个学堂,内心凝聚着自豪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我们期待着挤上跳出农门的那趟列车。“闻鸡起舞 ”、挑灯夜战,但是拥挤的列车不能超员,竞争的激烈和现实的残酷,多数人还是留在了站台边,重新回到人生的第一个精神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我们一部分人怀着有点沮丧的神情,开始重新谋划自己的人生。80年代中期这一代高级中学迈出的学子,可以说是非常自豪的一代人。就是从84年起,补习生不再骄傲,应届生和补习生上榜率来了个天翻地覆,应届生不在个别,补习生却成了个别。以后接下来的几届,堪称文革的“老三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我们非常荣幸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虽然多数人没能挤上继续深造的列车,却赶上了面向社会的招教和招干。当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下一步到底怎么发挥自己所学干一场的时候,多数同学依着自己全日制十年义务教育的扎实功底,走上了三尺讲台,走上了干部岗位,有了自己骄傲的人生平台。留在农村的屈指可数,仅有的这么极少数也大多成了专业户,成为种田、种菜、养殖方面的能手,成了农村发展的领头羊和“万元户”。细细想来,真是知识改变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年,当我还在学堂补习准备乘坐来年高考列车的时候,一个周末意外的一场考试,却让我走向了当时想都不敢想的合同干部工作岗位。多少年来,我们没有放下书本,我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砺练。工作之余勤于学习,以“凡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我最愚蠢”的哲学思想激励自己,学习不止 ,一个农民身份的孩子走进了县委这个衙门。后来又到乡镇工作,现在重新回到县城—可爱的县委党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总是要返璞归真,落叶总是要归根。在我人生的世界里,我没想到的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一个校园。我的校园,我很喜欢,我愿意在这里不断地砺练和学习,努力有所学,有所做,有所为!好读书,善读书,读好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