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渭北高塬上,地势平坦,附近无河,我家的后面是一路穿沟筑坝逶迤而来的宝鸡峡大水渠。每到干旱庄稼缺水之时,大水渠里便有携带者泥沙浑浊的渭河水或者清凌凌的冯家山水从西滚滚而来,哗啦啦东去,沿路分支,灌溉着两岸的广阔田野。</p> <p class="ql-block"> 工作之余,常沿宝鸡峡渠道回老家,每看着清凌凌的渠水,两岸原野上绿油油的庄稼,一片片红云一样的桃林,一片一片繁茂的的苹果园,大片的西瓜地,一座座炊烟袅袅升起盖满楼房的村庄······,总是就想起了父亲,想到了冯家山水库。</p><p class="ql-block"> 一晃,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年,敬佩父亲的清廉仁爱大德多才,心中一直有个愿望,想去父亲曾工作过的冯家山水库看看。终于机会来临,在父亲去世十周年之际我见到了它的真容,圆了心中多年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去时正早春时节,四野绿油油的麦苗,路边偶见腊梅花开,满目大都还是萧索的枯黄色。</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西行又向北两个多小时抵达冯家山水库。走在父亲曾一遍遍走过的路上,看着壮观宏伟的冯家山水利枢纽工程,远眺遍布水库西边山梁的十三排窑洞群(约1400余孔),满心的激动、心疼、敬佩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但从旧社会过来的新中国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二十多年的建设,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靠地穿衣、贫穷、落后、饥饿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够吃饱饭,为了子孙后代不挨饿,为了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落后面貌,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上下爆发出了空前的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热潮。1970年7月,冯家山水库建设工程开始动工修建。</p> <p class="ql-block"> 冯家山水库是当时陕西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灌区西起金陵河,东至漆水河,北依乔山,南接宝鸡峡灌区,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灌溉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永寿、乾县七县的旱原136万亩的土地。我的家乡就是冯家山水库的受益者,村里的土地都成了水浇地。如今城市不断扩大,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冯家山水库又满足了宝鸡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之需。</p><p class="ql-block"> 库区宁谧,水库大坝笔直宽阔干净,一望无际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野鸭和黑水鸡在自由自在地游弋。</p> <p class="ql-block"> 导游讲解,冯家山水库工程规模宏大,一上马,就把宝鸡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了。首先是人才的大会战。许多领导、知识分子昨天还是在“干校”“牛棚”里改造的“走资派”“臭老九”,一到工地,马上成了“能豆豆”“香饽饽”,指挥起千军万马与大自然展开殊死搏斗。所有参与建设的农民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陈仓区(宝鸡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四县参与大会战的几万农民兄弟姐妹编成7个民兵团。一到水库工地,农民立马成了水利战士,县名成了团名,如岐山民兵一团、扶风民兵一团,公社名成了营名,如彪角营、故郡营、召公营,生产大队名成了连队名,如石头坡连、孝子陵一连、吕宅连。各乡镇踊跃报名,出现了父子、兄妹争相上阵,老两口、小两口齐上工地的动人情景。当时机械极其缺乏,偌大的工地上,只有一台卷扬机,直到第二年,才又添了一台推土机,整个工程全靠人力。</p><p class="ql-block"> 我能想到昔日峥嵘岁月里此地豪情万丈的劳动场景:工地上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尘土飞扬,热火朝天!指挥员、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农民工,这不是一百人,一千人,而是一万人,两万人,三万人,甚至日达10万人,大家喊着口号,奋勇争先,人挑肩扛,前推后拉,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吃着玉米高粱面粑粑,睡着土窑洞麦草铺,不分白天和黑夜,削山头,炸山石,凿隧洞,清理废石,转移土方,你追我赶,靠的是铁锨、镢头、架子车,靠的是双手、双脚和双肩,以“愚公移山”、“唯有英雄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和毅力,用血汗书写着气壮山河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在冯家山水库指挥部简朴简陋的房间里,如今陈列着许多的纪念物。一件件简单简陋的劳动工具、一张张记录热火朝天的工地建设黑白照片,令我心里震撼倍生,对父亲他们那代人更是钦佩有加。在一张桌子上,我看到两本厚㕌的册子,好奇之中随手翻了下,竟全是工程图纸,好亲切,好激动,不禁眼睛一热,又似看到父亲在昏黄的灯下一笔笔算着数据,一张张画着图纸的情景!这些图纸中定有许多浸含着父亲的汗水与心血!那时父亲画的一张张图纸,母亲为父亲烙的一袋袋干粮,我在干粮上用木梳扎的花纹,父亲多次给我们讲的且赞叹不已的水库修建过程中那些吃苦耐劳、勤奋善钻研的农民工和党仲昆、孙九经等指挥者的故事,是我一直对冯家山水库和那个时期的父亲最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陕西作家李三虎曾在他的长篇纪实小说《冯家山的激情岁月》一书中写到:冯家山水库,一个关于激情岁月的浪漫记忆,一个关于艰苦年代的红色经典,一个诞生在现实中并不遥远的童话,一部在崇高理想鼓舞下改天换地的英雄史诗。冯家山水库,一个由“臭老九”“走资派”“钢小伙”“铁姑娘”“铁老汉”共同创造的人间奇迹,一座用“枣木方”(高粱面粑粑切成块)“钢丝面”以及千家万户的锅盔和干粮堆积起来的宏伟建筑,一座汇集几代人的鲜血、汗水和泪水浇铸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成长于那个年代,年龄小从未参加过那时的祖国建设,但对于当时的状况,我是有很多深刻记忆的。钢丝面,玉米面粑粑,修水库,铁锨,架子车,拉石头,铁姑娘,钢小伙……,是常响在我耳边的声音,至今我依然能感受到那时空气中到处充溢的震撼人心的高涨的热情和拼搏激情。</p> <p class="ql-block"> 一川清水润万顷,半是英雄血凝成。如今渭北高原上的人们衣食丰足,一代代在享受着冯家山水库的恩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富裕。</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打井人!</p><p class="ql-block"> 100余名建设者为修建水库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不能忘!这些牺牲的人中有民工,有一般干部,也有领导干部;有男,也有女。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最大的都60岁了;而十七八及二三十岁的占绝大多数。</p><p class="ql-block"> 有两个悲惨的事故让宝鸡人最揪心。1972年3月28日6时50分正在铧角堡施工的凤翔县民兵团尹家务营王堡村连突然被山崩袭击,16条生命连呐喊一声都未能够,便被沉重的大山吞没了。可是王堡村人没有被灾难所吓倒,他们安葬了烈士的遗体,没过几天,他们重新组织人员又开上了冯家山,很有点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悲壮气势……。1974年11月25日,指挥部代总指挥党仲昆、陕西省水电工程局工程师孙九经、司机马永和三人去凤翔县境内的总干渠瓦子东沟查看险情时,途中,因公路土桥被水淘空,突然塌陷,三人被泥水吞没,冲下了千河。党仲昆同志是水库建设中牺牲的最高职务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 在冯家山水库建设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让人尊敬学习的榜样,有敢于担当、吃苦在前的指挥员,有善于攻关、勇于创造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许多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多奇志女子打夯队”这样的英雄群体。</p><p class="ql-block"> 来自扶风建和的“铁人”冯来娃的故事更是感动人心。1970年秋上冯家山参加水库建设,他白天完成本职工作开挖导流洞,晚上不声不响帮宝鸡县(现在的陈仓区)民兵团拉运石渣,有时苦战通宵后,白天又接着上班。1971年冬季河道施工中,他把自己的胶鞋让给别人,赤脚跳进刺骨的水中参加劳动。在大坝会战中,他嫌常用的架子车小,拉土少,就加宽加高车厢,装饱车,别人拉一分三方土,他拉三分三方土,出满勤,超定额,又利用休息时间,担筐拾粪,开荒种地,用自己的钱为灶上买了小猪饲养。在钻机排灌浆中,冯来娃两个月加了21个班。由于冯来娃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工地上人叫他“冯铁人”,由衷地称赞和敬佩他。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老人说:“我老家是河南人,要过饭,到冯家山以后,共产党对我们穷人,对我这么好!为了感谢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冯来娃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多次被省、市指挥部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退休后,冯来娃没有回家养老,而是苦守深山,历经各种艰难,一直在库区山坡上坚持义务植树3200亩,被评为感动陕西十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 父亲那时三十八、九岁吧。据村里参加冯家山水库建设的一位长辈讲,当时扶风兵团主要负责溢洪洞建设,扶风县往冯家山工地派了四位领导负责人:权锦宇,扶风兵团团长(文革前任水电局局长);孙广玉,副团长(文革前任检察院副检察长);我的父亲担任溢洪洞施工总指挥兼铆喷队队长;还有一个叫赵定国(后来任扶风副县长)。包括我的父亲,他们大都在文革中受到过迫害,从牛棚一出来,就被派往了工地,他们不像那些红卫兵那样激进、极端、混乱,他们都是很优秀很能干的人,处事忠正无私,爱国爱民,勤谨务实,思想纯洁朴素,境界很高,都是大格局。父亲虽然年轻,但父亲的实干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工友们敬佩赞叹,父亲也因此深受工友们爱戴。当时工地上三班倒上班,本该轮我的父亲休息了,但他还是坚持去施工现场查看,与大家奋战在一起,或者与总指挥党仲昆、总工程师孙九经一起,核算工程相关数据,画图纸。</p><p class="ql-block"> 人心齐,泰山移!在这里,老一辈人抛洒青春、热血和汗水,自强不息、拼搏奋进、历尽艰辛,无私奉献,修成了福荫万年子孙后代的这样庞大的水库,铸就了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也铸就了滋养后人的伟大的冯家山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p><p class="ql-block">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缅怀牺牲者,感恩所有参与冯家山水库建设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贫穷,落后,生产力低下,物质条件匮乏,是那个年代中国的样貌,但理想,信念,激情,奉献,牺牲,红色,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质朴善良正义的中国人一直的灵魂本色!</p><p class="ql-block"> 冯家山水利工程,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宝鸡峡韦水倒虹,沙漠治理,航空航天,抗洪抢险,新冠抗疫,天眼射电望远镜,脱贫攻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贫穷到今日小康,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国人民,一直在创造着奇迹,一路震撼着人心,一直张扬着一种人类纯粹至美的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团结一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有冯家山水库的滋润,是渭北高塬人之幸。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是十四亿中国人民之幸!</p><p class="ql-block"> 清风徐来,群山不语,丰碑屹立!</p><p class="ql-block"> 我仰望,再仰望,透过肃穆静立的冯家山水库纪念碑,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高矗在天地间的朴素高尚伟大的灵魂!灵魂在震撼着灵魂,灵魂在拷问着灵魂,灵魂在唤醒着灵魂!我深觉惭愧与自己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当常铭记这句话,铭记历史,懂得感恩,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反思中振作,在传承中创新,在平凡中努力做一个纯粹高尚的、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造福子孙后代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