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雨润心田<br>写在“人民的好公仆——孙文龙”逝世40周年 <br><br>序 <br><br>2022年3月16日,是“人民的好公仆”“太行山上的焦裕禄”“中国共产党优秀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孙文龙同志逝世40周年纪念日。在此前两日,阳城县孙文龙精神研究会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特地发起了题为《关于在网络发起孙文龙逝世4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 <br><br>可能有人会问:孙文龙同志是谁?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获得如此殊荣?为什么要被宣传、被学习、被敬仰、被铭记? <br><br>也可能有人会问:孙文龙精神是什么?精髓在哪里?为什么要被宣传、被学习、被铭记、被弘扬、被实践? <br><br>素来识人,首先当透过表象。若不透过表象,则不晓其心,不思其言,不观其行,不明其义,不通其理,即便百闻,犹隔山也,云遮雾挡,莫知其人也。 <br><br>唯有知其人,晓其心,思其言,观其行,明其义,通其理,方能拨开云雾,见日、见月、见星辰。 <br><br>识孙文龙,当透过表象。这不是三天两头的功夫,更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 <br><br>本世纪初,全国各地兴起了红色旅游。几乎在同一时期,孙文龙纪念馆的建设也开始了。 <br><br>我就是后知后觉的人。第一次听到孙文龙同志的名字全凭偶然,还是周末随先生在楼下围着花圃散步时从一位邻居的口中得知的。她说她在孙文龙纪念馆工作。问孙文龙纪念馆在什么地方。她说在城南河北镇孤堆底村孤山脚下,距离县城大约三十里地,属于红色旅游景点,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问孙文龙是谁。她笑着说孙文龙跟焦裕禄一样,是人民爱戴的好书记,院中有他的上半身塑像,馆内有他的照片与事迹介绍。她还说每年七一建党日党员干部要来这儿接受红色教育、缅怀孙文龙,一年四季不定时自发而来的缅怀孙文龙的游客的数目也很可观。临末了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一定去那里看看。看了,就知道孙文龙长什么样了,也知道他为什么受人敬仰了。 <br><br>只要跟焦裕禄一样,那一定是好干部。只要是好干部,就一定深入民心。自那时起,就产生了到孙文龙纪念馆去看看的念头。 <br><br>2015年6月21日,是个星期日,趁上午阳光和气时,随先生一起回驾岭封头看望家中老人。那会儿骑摩托回封头一趟实在不容易。可是那儿是先生的根。午饭后烈日当空,阳光太强,就想歇息一阵子,等阳光锋芒收敛时再返程。 <br><br>突然先生就说:“咱去孙文龙纪念馆看看吧。上次咱邻居说过在孤堆底孤山脚下。现在天长了,黑得迟,时间上来得及。”我问先生知道不知道孤堆底到底在什么地方,孤山又在什么地方,离村子远不远。先生说他也不知道,反正鼻子底下有嘴,实在不行就问问路。先到了河北镇再说。” <br><br>凡事就怕心不愿。只要心愿意,哪怕山高水长,哪怕道路崎岖。 <br><br>就这样大中午的,先生骑着车,我坐在后座上,顶着炎炎烈日离开了熟悉的院落,循着孙文龙纪念馆所在地而去。 <br><br>一路上风光无限。镇是镇,村是村,田园风光迷煞人。到了河北镇后沿山路往目的地去,一路上尘土飞扬,多远也不见个人影。冒冒失失到了元岭,又到了六甲,迷路了。在村边桑树上摘了一把小桑桑解解渴,又在村口等。好容易等出个人来,问孙文龙纪念馆在哪里。说在一个三岔路口。那儿有竖起的路标。仔细回想一下,是经过一个三岔路口。好像有那么一个路标。原来我们走过界了。谢过人家后原路返回,到三岔路口顺坡而下。曲里拐弯,曲里拐弯,终于看到了一座青绿的山,又看到了掩映在青松翠柏中的红色建筑。 <br><br>不用说,到了。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湖泊,看到了孙文龙塑像,看到了馆内陈列,尤其看到他深入田间地头和“一心为公,不以权谋私”的照片和介绍时,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样的人,真是阳城人民的骄傲。<br><br>这里依山傍水,田野分明,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明月,冬有静雪,僻静雅致,确实是他的好归宿。返回来特意走访了村中老人,听他们讲他的故事。我心萌动,想写点什么。但总觉得当时的自己对于他的事迹了解得不够详细全面,对于他的精神理解得不够深入彻底,所以没有执笔写下一言半语。 <br><br>后来我县掀起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孙文龙同志、践行孙文龙精神的热潮,我也有幸从党员同事的口中多少探知些我所不知的他的感人事迹和精神。 <br><br>2020年9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孙文龙精神研究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真真切切听到了他所获得的称号——“人民的好公仆”“太行山上的焦裕禄”“中国共产党优秀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第一次完完整整听到了孙文龙精神——“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心系百姓的奉献精神”。 深受触动。<br><br>这样的称号堪比濩泽大地的璀璨明珠,这样的精神堪比濩泽大地的巍巍灯塔,它们的光芒何其亮,它们的分量何其重,它们的力量何其强。 <br><br>激动不已的我又特意上网上搜索有关孙文龙同志的简介,知道他曾当过兵,八年后又响应党的号召从省委机关主动请缨回来阳城支援农村建设,先后任乡长、公社书记、副县长、县长,且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他的一生,作风过硬,务实求真,敢想敢干,致富百姓。在阳城,他开创了种植苹果之先河;他让阳城蚕桑成为 “山西之首、华北之冠”;他开渠截流,筑坝建库,使阳城成为水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第一县;他在高寒山区试种棉花,获得成功后受到了周总理的赞扬。他走一处、变一处,干一处、红一处。在武乡,因为他,两千多个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又因为他,武乡成为全国新蚕区的一面旗帜。还是因为他,全县兴建了136项农田水利建设惠民工程。在屯留,因为他,蚕桑生产成为屯留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五里庄丝织挂毯也走向了世界。 <br><br>可惜,长久的超负荷劳作硬生生拖垮了这个硬汉的身体,他终于病倒了,再没能醒来。<br><br>可他和他的精神却是光耀千秋的明珠与灯塔啊!是人民心中永远不倒的标杆与丰碑啊!他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也把他装在心里。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人民也把他放在第一。他就是真正受人民爱戴的人。他就是催人奋进的引领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激动不已,又想动笔了。沉静下来一想,又停下了。还想多搜集,还想多了解,还想多沉淀。 <br><br>冥冥中就有天意。就在这年的11月28日,阳城濩泽书香公众号推出了由获得“农民作家”称号的赵为农同志编写的长篇纪实小说《孙文龙》。这就是天赐良机啊,让我有机会原原本本了解朴实厚道的、不谋私利的、一心为民的、勇于创新的孙文龙同志。自此我更近距离地走近了生活中的孙文龙,也更近距离地品读着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不竭动力的力量源泉。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了2021年的8月22日。 <br><br>后来,就相继看到了孙文龙精神研究会推送的有关弘扬孙文龙精神的系列报道与众多缅怀孙文龙的文章,更深体会到孙文龙同志及其精神在我县的影响及分量,心中总被一股力量牵引着。我心再次萌动。 <br><br>而今,就在孙文龙同志去世4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为了纪念孙文龙同志,为了弘扬孙文龙精神,为了让阳城大地上出现更多的具有“孙文龙精神”的“孙文龙同志”,阳城县孙文龙精神研究会响应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特地发起了题为《关于在网络发起孙文龙逝世4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又看到了阳城文学编辑部、濩泽书香、孙文龙精神研究会相继推送的系列文章,如《孙文龙书记的顺口溜》《看见你的微笑——追忆好书记孙文龙》《永远的怀念》《永恒的呼唤不朽的精神》《电影文学剧本:鞠躬尽瘁》《追思孙文龙》《太行陌上桑》《接过孙文龙旗帜 传承孙文龙精神》《人民的呼唤 榜样的力量》《抽心为丝》等等作品,我心再次萌动,必须写写了。不能再拖了。 <br><br>三月十六日是孙文龙同志逝世40周年纪念日,一大早,天阴沉,雾蒙蒙,空气凝重。我再次点开自己收藏的长篇纪实小说《孙文龙》,一节一节地读。好书伴我行。 窗外春雨沥沥,心头暖流汨汨,泪水几番滚滚。 <br><br>八点五十分,天空中飘落了雨丝。九点五十分,天空中滚过一阵雷,雨点密集如箭矢。十点零五分,天空又滚过一阵雷。十二点二十五分,天空第三次响起雷声。天公从来是知人意的。它在用这样的方式哀悼他。 <br><br>孙文龙的形象渐次清晰且高大起来。他的经历真正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下午十七时五十分,我擦干了眼泪,坐到了桌后,打开了电脑,郑重地敲下文章的标题《春雨润心田》。晚上与儿分享我所知道的孙文龙,写下了日记《春雨入心》和《人民的好公仆更入心》。 <br><br>三月十七日下午近下班时,我又点开了《孙文龙》读起来。记下了他在寺头破除阻力带领部分村民试栽苹果苗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情,写下《做事,就怕认真》日记。《春雨润心田》之序正在酝酿构思中。 <br><br>三月十八日下午下班签退后,我写下了将近五百字的序。晚归与儿散步时又与他讲我所知道的焦裕禄、孙文龙、陈行甲,几度哽咽。不由自主。真的。回来后写下日记《榜样,是旗帜》。 <br><br>三月十九日是周六,我立志要写完《春雨润心田》的序,所以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到校点鼠标、敲打键盘。心随意动,手随念往。到晚上20:05分,我保存了所写文字,关闭了电脑和电源,锁好了门,脚步稳稳地往家走。此时华灯已上,我有影子作伴,一点都不孤独。<br><br>2022.3.19</h3> <h3>一 <br><br>有志者,事竟成。 <br> ——题记 <br><br>孙文龙的童年,是含着悲、忍着泪、煎着肉、熬着血、煮着荆棘、吃着苦菜、盼着曙光、磨着性气中度过的。 <br><br>在这样的苦难日子中,他第一次听裴谷囤老人说念过书的人才能回答什么是“穷”和“为什么穷人没有地、没有粮、没有钱花”的问题,从此在心里埋下了读书的种子。 <br><br>当村里办了识字班之后,他便成了旁听生,也有幸遇见了人生中的真正的启蒙老师——张德贵。虽说他想光明正大地坐在识字班里读书识字的愿望被他的养父一巴掌打飞了,但他却幸运地挺过了寒冬迎来了暖春。全国解放了,养父母的田地和家产都被分了,他成了没依没靠的孩子。裴谷囤老人和张老师都惦记着想读书的他,暗中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的父母接他回家。于是他被接回到孤堆底的家中,结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从此他光明正大地进了学堂。 <br><br>可读书不是日出月升,山高川低,自然而成。读书是冬雪春暖,夏麦秋谷,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代价,对有的人家而言,犹如鸿毛,对被贫穷折磨得没有底气的人家而言,却似泰山。 <br><br>对他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可那代价却是压在他一家人头顶的泰山。刚开始,父母支持他,给他钱让他交学费,后来他交不上学费了。他自己心里也明白,没有这笔额外的开销,家里日子不至于这么拮据。那样,父亲不至于躲闪与冷漠,母亲不至于哭诉与埋怨,二哥不至于娶不了媳妇。可他更明白读书的意义远不止于识字,他还要靠读书来挖出贫穷的根源,从而改变贫穷的状况,过上好日子。 <br><br>老话说人穷气短,气短志短。多少人家因为穷而无法改变命运。可老话还说有志者,就是面前有火焰山,也能迈过去。他和父母的不同就在于他属于后者。他偷偷跑到野战医院卖了血,摸黑回到学校后找老师交上了学费。为此事惹怒了父亲,让他断了读书执念。他以沉默来抗争,以闭口来明志。他的姐姐是明白人,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供他继续读书的担子。 <br><br>要说姐姐是他的物质保障和精神追求的有力后盾,那么张老师就是他的灵魂启迪者和引领者。他给他讲李白诗词,在他心里植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他给他讲杜甫诗词,在他心里播下忧国忧民的种子。张老师不直接给他讲大道理,却用看似无心插柳的方式唤起他的自觉和自悟。他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深谙“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之法,更懂“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之理。 <br><br>终于,他向张老师交上了这样的答卷:“张老师,我明白了。中国必须富强起来。只有富强了,我们的民族才不会被人欺负,人民才能挺起腰板来过上太平的生活。你是在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br><br>于是,他有幸捧起了张老师给他的《共产党宣言》,又有幸跟随张老师上了高小,读了《新民主主义论》。此时的他,读书读到废寝忘食、几近痴迷的地步。不知他的人还以为他读傻了。 <br><br>只要是有心人,断不会对别人的三番五次义无反顾的帮助视而不见,更不会无动于衷。孙文龙就在有心人之列,而且是张老师认定的可成大器之才。 <br><br>闲暇时的孙文龙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和他非亲非故的张老师要三番五次不遗余力帮助他? <br><br>后来,他开悟了。在人生启智中,总有慧眼识英才的智者。张老师就是那个智者,因为他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党员,他的心里装着党的事业。他扎根在农村,深深懂得眼下改造农村的关键在于提升广大劳苦大众的素质,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主动自觉寻找贫穷的根源,从而想出去掉这个根源的办法,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觉悟、有改造贫穷面貌志向的高素质人。他认定了孙文龙,倾力培育他。 <br><br>此时的孙文龙已然成长成为有理想有觉悟有抱负的年轻人,深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他,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读书机会,那么他很可能还在西坡给地主挑煤。是共产党使他翻了身。眼下很多老百姓还很穷,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还上不起学,这些都是事实,更是心里装着党的事业的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所以他知道,共产党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跟着共产党为普天下的穷苦大众出一把力。<br><br><br>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通过张老师的引荐,孙文龙认识了县里的干部——崔松林。这次遇见,让孙文龙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他第一次听到了这样令他醍醐灌顶的话语:“党的崇高事业,就是以不惜牺牲自我为代价,为全中国谋求幸福。共产党就必须心向人民,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之拼搏、奋斗,甚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话给了孙文龙以很大的触动。后来他还收到了崔松林老人给他捎来的一百块钱和一封信,信里着重谈了两件事:一是他率人上解放晋南地区的前线了。二是特意讲了在阳城英勇就义的吉林籍女英雄江涛的故事,以此来告诉他革命就是奋斗,就是献身。并寄语他做一个以榜样引领的中华民族的好儿男。 <br><br>就是这样的一封信让孙文龙热血澎湃,心里立下了当兵报国志。1949年2月,孙文龙终于在党旗下郑重举起拳头发下如此宏愿:“我愿意牺牲个人的一切,献出自己的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r><br>是年,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孙文龙高小毕业,之后便走上了革命道路。 <br><br>有志者,事竟成。孙文龙的成长历程恰应证了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h3> <h3>二 <br><br>务实者,得民心。 <br> ——题记 <br><br>(一) <br><br>回家乡 <br><br>退伍后的孙文龙被安排在省公安厅机要室工作。在旁人看来,那是光耀门楣的事情,是从此成了脱离泥土味儿的人。脑中畅想着家乡巨变:一排排青砖大瓦房,家家户户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 <br><br>可家乡巨变哪能那么容易一下子就实现。靠天吃饭仍是主要生存理念,肩扛手提仍是主要生存方式。近水的村庄吃水可能不是问题,可那些缺水的村庄就没这个福气了。遇上大旱时,吃水都成问题,哪有心情考虑其他。他就亲眼见了一次抢水殴斗风波。 <br><br>之所以让他彻底打定主意逃离家乡的原因不为别的,就是穷,穷到连像样的婚房也没有。 <br><br>之所以让他打定主意返回家乡的原因不为别的,还是因为穷。为了造房子,全家人耗尽了全部力气,吃尽了苦头,导致母亲青丝染白霜,父亲瘦脱了形,且落下了病根。哥哥们累弯了腰。若是家里条件好些,断不至于如此省吃俭用、苦干强干。虽说造的房子引来了赞叹声,可内心里却苦不堪言。 <br><br>也就是在一次次见证了家乡的穷面貌穷状况后,孙文龙彻底明白他的使命和担当在家乡,因为那是他的根,那是他的心所系之处。他心里装的是农村,眼里看的农科书。他要成为一个农村的务实人。 <br><br>心想什么,就来什么。就在党中央号召干部下乡支援农业建设后,他向组织递上了申请书,恳请组织批准他回到家乡,和父老乡亲一道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br><br>一心为民的孙文龙终于坚定地回来了。几天后他就接到县委的任命通知,到当时的文敏乡担任乡长。他是带着书去的。书里有指南,指南就是金子。 </h3> <h3>(二) <br><br>在文敏 <br><br>他在文敏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社长们到地里,结合文敏乡的农业实际情况,翻着书读着,让大家听一听什么叫做改良土壤,怎样才能增产增收,目的是让大家转变思路,相信科学,认认真真搞农业,切切实实抓生产,做一个“既会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的好社长。 <br><br>他是真心干事的人,从不以文敏乡乡长身份自居,更不摆文敏乡乡长架子。他跟乡亲们一道,利用冬闲时间整治白茬地,硬是一镢头一锄头的把硬茬茬的土地整治得软服服的,即便有一点小硬疙瘩,那也是手碰到了吸水的海绵,稍微用用力,水就被挤出了。第二年开春播种,顺顺利利、轻轻松松就播下去了,而且出苗率很高。 <br><br>他总觉得农民要增收增产过上好日子,就不能死守着庄稼地搞单一经营。于是他又带头和生产队长常国兴一起搞起了桑籽儿育种育苗试验。到底怎么做,书上没说,那就试试吧。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就另寻办法。反正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 <br><br>当桑葚熟透了时,他们专挑个大色紫饱满的采,晒干后揉捻出里面的桑籽儿,悄悄地播撒在河滩地里。 <br><br>这播撒了桑籽儿的河滩地就成了试验田,接下来就是等待发芽出苗的日子。那心情,可复杂了。盼着嫩苗而出,又怕籽儿沤烂。还不断地自我安慰:“等等吧。等等吧。出不来,就改种庄稼,不碍事。”到第七天头上,嫩芽儿钻出了沙土。那喜悦劲儿,好比拿了奖状呢。至此,他心中有了改变文敏乡面貌的办法:地里庄稼要种,地埂桑树要栽,既不影响庄稼收成,又能靠蚕茧增加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 <br><br>务实的人,可不单单是事必躬耕、身体力行之人。他还要会用脑子。就拿往地里送粪来说吧。他跟着青壮年挑了一天的的箩筐,送了一天的粪,他就知道靠力气干活的方法是生产条件低下的结果,要是修好通往地里的路,那可是大大利民的好事。那样即便村里没有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但用平车拉粪比人力轻省多了。 <br><br>本以为他可以在文敏乡好好干一场,给文敏乡好好擘画擘画宏伟蓝图,让这儿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更上一层楼,可是他的愿望随着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先后到来而落空了。因为心系百姓的幸福,因为性格耿直不愿虚夸粮产数字,落了个让他抬不起头的“黑旗乡长”的名号,还因为异想天开搞猪牛配种、害得小猪惨死而成为人们的笑谈。由此,他被调到了全县最穷的寺头公社。 </h3> <h3>(三) <br><br>在寺头 <br><br>初到那里的他,与其说是调任,不如说是考验。那时正值冬天,也正是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共产主义食堂之后的经济最困难时期。<br><br>他着手进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不饿死一个人的前提下,抗灾自救,稳步度饥荒。他自己带头下灶,每天由三顿减成两顿,吃树皮草根,喝凉水,竟至于全身浮肿。 不懂内情的还误以为是他下公家灶改吃小灶吃胖了。他那会儿就是一个想法:宁愿饿死,也不能饿死一个群众。不然,那就是他的失职,是犯罪,对不起党,对不起群众。就是靠着这种政治觉悟和党性,他又一次得了民心。<br><br>是啊,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个一心为民的干部,怎么会只顾自己而忘却肩上的使命和担当呢? <br><br>就这样靠着吃树皮草根,他硬是熬过了冬,度过了春,走进了夏天。每日拖着摇摇晃晃的身体下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冬麦普浇一遍,以保墒情。又在缺少牲口的情况下带领群众进行春耕春播,也给人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同时还亲自登门拜师,向有经验的老农成水旺学习桑树带根插扦技术,在自己住的屋里试验成功后,开春就在全公社全面推广这项技术,让寺头公社实现了地埂桑树化,同时充分把旱地利用起来,创建了五千亩旱地桑园。 <br><br>他一心扑在带领寺头人民抗灾自救、稳步度饥荒上,以至于忘记了他是有父母、有妻儿、有同胞、有敞亮大院之人。<br><br>若不是人们提醒,他都忘了原来回家竟是久别之后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br><br>这次回来,他带来了椋子,一种可榨油的树果。他想让寺头成为椋子树的另一个家乡,让椋子树在这里生根,造福人民。 <br><br>当时寺头公社所在地设在一座庙院的正殿里,那晚突降的雷暴把正殿震塌了,当下就把没反应过来的几个人压在下面,这里就有时任公社书记的孙文龙。他被刨出来后醒了过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共压了几个人?都刨出来没有?”随后几个人被送到了县医院。<br><br>你说巧不巧,就在当天夜里,他的大儿子泰霖因患重感冒被他二伯抱着冒雨送到了河北公社卫生院。按理说得知家里情况后且出院的他应该先赶回去安慰孩子和家人,可他竟然做出了反常的抉择。他托人把他身上仅有的钱(拢共十二块八毛钱)通过邮局给寄回去,然后就赶回寺头了。 <br><br>你说他傻不傻。你说他是不是傻得很可爱。他,就是那不知疲倦的孺子牛,他就是那心系百姓的硬骨头。他硬是用自己的傻得可爱的孺子牛精神、硬骨头精神和铁汉柔肠感化着寺头人。 <br><br>人心都是肉长的,干部与百姓从来不是天敌。你把百姓看得重,百姓自然会与你拧成一股绳。 <br><br>当他看到偌大的寺头村里的鸡圈、猪圈干干净净的,牛栏里的牛稀稀落落的,他觉得这不是好现象。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粪肥对庄稼的生长和增产显得尤为重要。粪肥的主要来源除了茅粪以外,还需要家禽、牲畜的粪便。所以他打定了积肥的主意。 说干就干,他特意到供销社买了粪叉和粪篓。从此他就有了异于常人的特定的装备:身背粪篓,手执粪叉,走到哪儿,拾到哪儿。于是他又有了新的外号:“粪篓书记”。 <br><br>1960年冬天下了一场雪,户外所有的农事活动暂时停了下来,他便利用这个时段召集来各村的支书和大队长,连同公社各机关的干部一起开了个大会。会上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与会人员以七天为限,人人动手写一篇题为《我该怎样为人民服务》的文章,长短不论,不会写的可找人代写,但内容必须是真心话、真思想、真感情。接着就是组织全公社党员冬训。还特意请来教他桑树带根插扦技术的老农成水旺给大家做关于桑树栽培、嫁接、修剪的讲座和实地示范。随后他开始讲他该怎样为人民服务。他说共产党的干部不只是传话筒,也不只是上级领导的通讯员。若是那样可行的话,干脆拉一条线到北京,一个村里装一个喇叭,大家直接听毛主席的讲话不是更省事、更方便?要那么多的传话筒、通讯员做什么?……当干部不能光是听话,还必须会听话,能听懂话,那样才能当好传声筒、通讯员,才能传达好上级的精神,不至于出错。当干部必须用心、用脑,这样才能有一种责任感,才能担负起党交给的重任。……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弄明白做党的干部的主题是什么。说到底,党的干部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民幸福、富裕、过上好日子。…… <br><br>他是读过书之人,是胸有墨水之人,又是说话掷地有声、办事鞠躬尽瘁之人,讲话自然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没有假话套话空话,却多了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材实料。<br><br><br>这正是老百姓想听的话、想做的事、想敬的人。 <br><br>鉴于当时寺头公社山地梯田窄、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情况,他另想了一个主意。到省城找农科院的专家请教一番后,他开始行动了。先把全公社各村的支书和大队长召集在一起,说明他的想法,征求大家的意见。即便有人带头给他泼凉水,坚决反对把耕地改种苹果地,他也不改初心,顶住了来自各方的重重阻力和压力,用他的党性和生命担保,坚持和支持他的人们一道上山挖坑、栽苗、培土、浇水,精心呵护,像慈爱的呵护花草树木的园丁。每天天不亮就起了,夜深了还没回到休息地。他瘦了,哑了,眼窝塌陷了,常常因为跑这村那村的误了饭点,于是就着凉水咽饼干。让人心疼。让人起敬。让人拿什么说他好呢! </h3> <h3>(四) <br><br>在润城 <br><br>苹果熟了的时候,他到润城赴任了。因为走得匆忙,寺头人民没能好好给他践行,只是依照寺头当地“清官脱鞋”的风俗给他赠送了一面锦旗和一双新球鞋,留下了他那双伴他走遍寺头田野村庄的钉了掌的布鞋,以致发生了小队长扛着苹果追到润城的事情。 <br><br>这是怎样的情?谁能说得清? <br><br>他到润城还是他在寺头那个装扮,背着粪篓,破衣烂裤,只不过手里多了一面锦旗,脚上穿了新鞋。 <br><br>他到润城还是那样悄无声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他避开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避开了热闹的鼓乐笙箫。他只知道他是去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端着架子去摆谱子拿腔调的。对他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与之无关的待遇与排场是不放他心上的。 <br><br>在这里,他吃了豆皮,没粮、没盐还没油,还被人们误以为那是他最爱吃的饭。 <br><br>在这里,他穿着破烂,粪篓像宝,凡事亲力亲为,一点都没有一点干部的样子和派头。 <br><br>在这里,他带头在大安头村搞高山棉花试验,浸种育苗,亲住牛圈看守,检查温度,控制湿度,测量地温,移栽棉籽儿芽。栽下棉籽儿芽后,又在地头搭了小棚,做了日月星辰高山棉芽的伴,以至于身上生了虱子,而他竟浑然不觉。人在做,天在看。秋季是收获的季节。高山棉花获得了高产。而他也因此被周总理亲点到首都北京参加专项会议。而他穿的竟是特意花了钱买来的中山装。周总理欣赏务实的他,特地接见了他,和他亲切交谈、握手、合影。 <br><br>在这里,为了让沁河扭扭腰,他又一次战斗在一线,即便在被关押被侮辱被谩骂被批斗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时候,他还是一身正气,坚信自己无罪。因为心系水轮泵站的进展和质量,他竟然主动要求接受劳动改造,回到了冷清清的工地上。这就是苍天有眼吧!从此,他一直坚守在此,直至王村水轮泵站顺利完工,旱地变成水浇地。这期间,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天知道,地知道,他知道,为修水轮泵站的所有人都知道。而他,却从不向困难低头,从不向人诉苦,但被扭了腰的沁河知道:他是傻得不要命的人。 <br><br>在这里,他又因地制宜,桑树培育、加地修堰、打坝蓄水、广积粪肥、深耕细作,忙不停。 <br><br>在这里,他给干部吃偏饭,引领他们下地里、动脑子、挖潜力,但凡能挣钱的老手艺、老行当都拾起来,开粉坊,办猪场、制土纸,村里有了挣钱的副业,谁是憨?王村成了全县第一村,那名气自然响当当。 </h3> <h3>(五) <br><br>后来,再后来,就成了永恒 <br><br>后来他在析城山的马包区建起了大牧场,又要把他的地埂桑树经验推动到全县,还编出了一长溜的顺口溜:说什么“从下往上看,一座桑树山。从上往下看,道道米粮川。”还说什么“地边是银行,地里是粮仓。银行保粮仓,粮仓促银行。”<br><br>而他随身携带的东西——一把桑剪成了奇剪,从南关剪到西关,从西关剪到下芹,从下芹剪到了上芹。南芹的大队支书是个有心人,竟成立了林业队,还请专人——寺头的成水旺来教大家桑树修剪。所以南芹的桑树竟被剪成了风景线,一排排,一行行,一般般大小,一般般胖瘦,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阳城的蚕桑就是埋在土里的一颗明珠,大放异彩了。 <br><br>在受益,他竟然通过测量、对比、试验、移植的方法让桑林的天赐宝物——山萸在这里生根成活。诀窍就在于他把获取第一手真实数据的任务交给了会读取温度计度数的学生们。于是横河公社受益大队的山上就有了新开垦的二亩试验田。于是山萸就在横河安了家。<br><br>事后他也说他做了一件对不起桑林人民的事情,那就是山萸以后再也不是桑林独有的天赐宝物了。但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却是一件大大大的好事呢!因为,将来,可定会有供不应求时。 <br><br>多有眼光的人!多有前瞻的人! <br><br>可以说,在阳城,他的足迹遍布了多少沟、多少梁、多少岭、多少谷。 <br><br>可以说,在阳城,他的身影留在了多少乡、多少队、多少家、多少户。 <br><br>可以说,在阳城,他的声音飘过了多少河、多少溪、多少泉、多少井。 <br><br>难怪,他的衣服打了补丁,肩背磨得发白,鞋底钉了掌块,身上留下了病根。 <br><br>他又去了武乡,又去了屯留。 <br><br>他每到一处,都放下了面子,扑下了身子,带去了技术、知识、隐形的希望和无声的财富。他去的是人,拼的是命,留下的是人们的敬重与怀念。他保留了两袖清风、一腔正气。 <br><br>他走了。濩泽河在呜咽,芦苇河在呜咽,沁河在呜咽。 <br><br>他走了,天公在流泪,大地在流泪,人们在流泪。 <br><br>他,把自己活成了辉煌与传奇,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人。 <br><br>2022.3.20</h3> <h3>编后记 <br><br>也想写短些,可一下笔,就收不住了。<br><br>昨日周日,足不出户,敲敲打打至夜深人静。<br><br>今天,又手不停,直至收工。 <br><br>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br><br>精神的长存,需要铭记,学习,践行,发展,创新。 <br><br>难怪四十年来人们对他念念不忘。 难怪全社会要学习公仆精神。<br><br>我们中国,从来都有人民的公仆,从来都有口口相传,从来都有薪火接力,从来都有不忘初心。 <br><br>去的去了,后来的,当续写辉煌与传奇。 <br><br>特别感谢《孙文龙》的作者赵为农。 <br><br>特别感谢孙文龙精神研究会的会长燕福斌。 <br><br>特别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弘扬与号召。 <br><br>特别感谢阳城的土地,造就了人民的好公仆,太行山上的焦裕禄。 <br><br>想起了《诗经·召南·甘棠》一诗,特想借鉴至此,以表达我对孙文龙同志的缅怀和他的精神的感化之情。 <br><br>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br><br>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br><br>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br><br>2022.3.2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