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打”轶事

穿隐身衣的女孩

<p class="ql-block">  自小过二月二都吃娘蒸的“多打”,于是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我们郓城本地地方寻常节日吃食,近几年自己做了,分享给亲友,他们竟说从没吃过,无论是城南城北,还是黄河岸边,巨野临地的朋友,咦!怪了,咱们同龄人,或是年长者,怎么会没吃过呢?只到今天一位单县的读者看了我的《童年二月二回忆》说小时候吃过,又联系到,娘是1935年出生在逃荒暂住地单县的,兴许是姥娘她们跟单县那个地方的特色吧,之前信息不发达,所以咱郓城这地方人知道的不多,因着时美味,又提倡粗粮,鉴于此,更增添了我传承的动力!</p><p class="ql-block">2000年的春天,老家村里唱大戏,为回馈剧团演员,村里依然行老风俗,每人摊派五斤小麦,由剧团人员去各家收取。</p><p class="ql-block"> 那天午饭时间,爹娘在家正吃着“多打”两个小伙子去娘门上敛小麦,我娘对他们说:我家没粮食,都是儿子给我们送面吃,咋办?要不给你们几个“多打”拿给大家吃吧”。小伙子一脸嫌弃,不愿意要,说:“这年代了,谁还吃菜团子?”娘告诉他们,不是一般的菜团子,很好吃,还指着上面的一粒肉丁给他们看,一个小伙子很无奈礼节性地拿了一个就都去下一家收粮食了,不几分钟,空手离开了小伙大步转回我家,说:“大娘,我也要个多打吧”!娘,笑了,多给了他几个!肯定是他们刚才偿过了呀!</p><p class="ql-block"> 娘虽不识字却心灵那个手巧,娘做的馒头味道至今难忘,炸的绿豆丸子,煎的绿豆面糊,烙的菜饼永远让我们留恋,更不用说娘给我们做的有刺绣的花鞋花衣了,爹和娘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用双手撑起了有六个孩子的家,正是他们撑起当年生活的苦难,只给我们留下幸福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娘,你教给我的美食“多打”我会传给有缘人,让您的爱心得以传递哈!</p><p class="ql-block"> 感恩我亲爱的永远的爹娘!愿您天堂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