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一直是我心中的渴望。记得儿时,家里的挂历上印着石林、苍山、洱海、漓江等云南、广西几处美丽的景致,尤其是“漓江唱晚”,简直美极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漓江上,泛着金子般的光芒,远山朦胧地沐浴在晚霞里,一叶扁舟徜徉在江面,船头站立着两只鱼鹰,带着斗笠的渔翁,撑篙独行。在晚霞的辉映下,渔翁、鱼鹰、小舟成为了黑色的剪影,好似《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般优美、静谧。那幅美丽的画面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好多年都挥之不去。而云南、广西这些抽象的地理名词,便物化成一个个美丽的景致,成为一名少女心中永远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个机会到云南,领略了向往已久的旖旎风光。可是令我回味不已的,却不是那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而是那平凡而普通的云南茶。 </p><p class="ql-block"> 望着面前刚刚泡好的普洱,想着采茶小妹对制茶工艺的介绍,我体会的却是一种壮烈与缠绵。不是吗?当初,在青山上,在朝晖夕岚里,她是怎样一位幸运的女儿啊,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自由、洒脱……不也可以选择嫁与东风吗?她将舒坦平静地花开花落,叶落归根。可她却甘心把万般柔情,一身春色,全献与人间。任掐、揉、烘、压,默默地忍受,从无怨尤,在火烹水煎里,舒展峨眉,含笑死去。她的心中,不也有一滴苦涩的泪吗?这滴泪,却酿就了人世间永存的甘醇与清芬。</p> <p class="ql-block"> 茶的品格与我们警察何其相似,同样的奉献,同样的牺牲,同样的甘于寂寞,同样的无怨无悔。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中国人平均寿命76岁,中国警察的平均寿命48岁。整整相差28岁。28,看似一个普通的数字,可这数字的背后有多少殷红的热血倾洒,多少鲜活的生命凋零,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流传。孙闻金,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与歹徒殊死搏斗,深中数刀,壮烈牺牲。他倒下了,汩汩流出的鲜血浸透厚厚的棉衣,染红了身边的皑皑白雪,如一面旗帜,在风中飞舞。张国成,一个入警仅两年,却为群众做好事达一千二百余件的年轻巡警,为抢救群众财产献出了25岁的青春年华。人们永远忘不了,忘不了他那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金子般真诚对人的心。还有都基业,为了抓捕盗窃嫌疑人而深陷鱼塘。还有王清杰,连续工作十余日,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英烈林”中这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却用他们委实不平凡也不普通的故事,诠释着警察的责任,警察的使命,并将其定格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接触过好多优秀的警察。印象中的他们经常是行色匆匆,有时刚刚说上几句话,手机响了,听上几句,歉意的边说边走;对不起,有案子,我得走了。对于他们那夹着血丝的眼睛,每每提及,他们也总是淡淡地说,昨晚搞案子,干了一个通宵。那语气似乎熬夜就像喝水吃饭那样稀松平常。确实,当警察的,又有几个没熬过夜呢?为了查找一个线索,为了追捕一名逃犯,为了调查一个案情,他们已经习惯了熬夜。即使是同持刀歹徒浴血搏斗,与犯罪分子举枪对射,这样在常人看来惊心动魄的场面,对于他们来讲也是司空见惯。我认识一位当了二十多年刑警的老公安,十多块立功奖章,记录着他传奇的一生。问起那些奖章,他娓娓道来的却是别人的故事。谈到家庭,妻子,孩子,他的语气充满了愧疚。是啊,作为一名警察,父母、妻子、孩子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穿上这身神圣的警服,就意味着舍弃,意味着奉献。多少个中秋月圆的夜晚,他们奔波在追逃的路上,无数个元旦除夕,他们巡逻在街头巷尾。即使几年过去,他们也还能记得罪犯的姓名,长相,和那一桩桩令人切齿的罪行。却总是忘记父母、妻子的生日和对孩子那经常兑现不了的许诺。他们的心中也有一份苦涩,可是这份苦涩却在他们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终将犯罪嫌疑人口供拿下时,在他们追出数里将扒手抓获,把钱包还给失主时,在他们南下北上将外逃十余年的网上逃犯抓捕归案时,统统变成了胜利后的喜悦,就如品茶时的回甘。</p><p class="ql-block"> 茶的品格又与我们的“警嫂”何其相似。“警嫂”,是人们对警察妻子的统称,叫声里饱含着敬重,饱含着钦佩。她们用柔弱的双肩,一面担起事业,一面担起家庭,风里雨里挺起不悔的脊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她们却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缺”与“离”的遗憾间体味着别人“圆”与“合”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的可敬可爱的警察战友们,我的可敬可爱的“警嫂”姐妹们,他们不就是那甘于寂寞,无私奉献,把苦涩留给自己,却把一生的甘甜献与人间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云南茶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