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自卑?因为自卑其实就是阉割焦虑,阉割焦虑是如此的普遍和清晰可见。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界都认为弗洛伊德的发现阉割焦虑和阿德勒发现的“自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今天,我领悟到这两者竟然是一回事,是两位巨人对同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的诠释,这个洞见令我惊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现在走到大街上问十个年轻人:你有没有听说过阉割焦虑或俄狄浦斯情结?估计是十有八九的人会说“听说过”。但是你再进一步问他们:你体验过阉割焦虑么?十有八九的人会告诉你,“没有”或者是“可能是别人有但是我没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非常的奇怪了!“阉割焦虑”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基础,精神分析祖师爷弗洛伊德认为是人人都有的才对,是每个人都有的潜意识。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却体验不到的?很多国内的朋友们会说,精神分析是西方人发明的,可能是西方人才会有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中国人没有。那么,事实上真的是如此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谓阉割焦虑其实就是阉割恐惧,有了恐惧才产生的焦虑。也就是说,俄狄浦斯情结即爱恋异性父母仇恨同性父母,由此产生了阉割恐惧。过去,精神分析曾经一度认为女人没有阉割恐惧,后来的实践中发现其实是女人也有。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体验不到阉割恐惧呢?难道是精神分析只适合欧美民族而“不附合亚洲民族”么?我觉得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临床精神分析实践中发现,很多人说自己体验不到“阉割恐惧”的感觉是对的。因为大多数来访者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压抑的,只能呈现在潜意识之中,他们意识层面上典型的情感体验不是“恐惧”,而是自卑,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我不行”、“我不够好”、“我不配得到”自我暗示的声音。但是这种“自卑”其实只是一个表象,是从一个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转换而来的,即内在深层次的阉割恐惧。不分男女都会存在这个深层次的阉割恐惧。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阉割恐惧,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阄割恐惧”经过了压抑转换它变换形态和形式了,变得不那么容易让自己辨认出来了。如此一来,阉割恐惧便不能被直接体验到的,它化妆了,比如说变成了“自卑”、“羞怯”、“永远都不够完美”等等。——这就是很多人不能够理解和体验到“阉割恐惧”(焦虑)的真正的原因。只要回想一下自卑发生的年龄,就会明白了一切,你会惊讶的发现,自卑开始发生的年龄,一般从3一5岁开始的,而这个年龄段,恰恰是俄狄浦斯期,也就是说,恰恰是开始萌生阉割恐惧的时间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甜阉割恐惧 ,就不得不提起俄狄浦斯情结,是因为有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后才产生的阉割恐惧。那么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呢?那个遥远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我就不详细的介绍了,我想用最直白的话说的是,凡是那些爱的死去活来,但最终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或者没有结婚生子的恋爱,都是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不仅预示着婚恋没有成果,而且预示着一切事业都不会有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问我:知道自己有俄狄浦斯情结后,怎么破了? 对此我的回答是: 这东西是潜意识中的,知道了没有用,得从潜意识中解决的。只能靠精神分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阉割恐惧对于人所产生的作用,比很多人想象中、所认为的要大的多,几乎是影响到每一个人。严重的会形成各种的神经症,比如说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等。生活中更是非常的普遍,确切地说,有些人只能和爱的人分手,和不爱的人结婚等等,这些都是俄狄浦斯情结所致的阉割恐惧的潜意识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结,受困于俄狄浦斯情结、阉割恐惧的人最典型的两个人格特征是,在婚恋方面,和自己爱的人谈恋爱,和自己不爱的人结婚。在事业方面,正在从事着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而内心却在憧憬着自己理想的职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你去调查一下有多少人和自己相爱的人阴差阳错的分手,却与不相爱的人结婚,另外,你去调查一下有多少人不敢去挑战自己梦想中的职业、职位,而在冲突中引蚕自缚,你就知道“阉割焦虑”对于人的影响有多大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