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叫苦不迭,恨不得把作文扯烂了撕破了揉碎了,奈何语文考试中,作文占了近半壁江山,于是只能牙痒痒愤恨恨。</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学,不得不写,就有学生耍起了“小聪明”——模仿优秀作文,把文中人物换成自己,时间地点稍作改动;抄并背诵精彩开头、结尾或者好词佳句;把古今中外几个典型事例在作文中反复使用……其实,作文真实,才能感动读者。</p><p class="ql-block"> 六下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真情在笔尖流动”,教学目标是“如何表达情感”,必读课文《匆匆》《那个星期天》就给学生们展示了表达情感的两大类方法——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间接表达也分了很细,有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情感,譬如《匆匆》中等待母亲买菜回来,通过“我”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看画报等几个事例表现出等待过程中百无聊赖的心情,有融情于物,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景中,譬如《那个星期天》中因为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我”内心兴奋、激动,因而“阳光明媚”,母亲忙碌不停,从上午等到下午,“光线越来越暗,沉郁,缥缈”,黄昏时“光线消逝”,从期待到失落、委屈,“我”的情感在景物的变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感动读者。</p><p class="ql-block"> 在讲解这两篇课文时,我不断举例,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的运用有更深的理解,同时抓住机会相机教学。</p><p class="ql-block"> 那天收到家长微信说做菜粑的米粉已送到门卫室,下课后我叫蔡明泽下去拿并送到食堂,蔡明泽一脸不情愿耷拉着脑袋,我又加了一句“和胡丰一起去”,就看到蔡明泽立刻“阴转晴”眉开眼笑了,我把蔡明泽的两种神态跟学生们讲了,并请他们分析原因,孩子们纷纷嚷嚷着“米粉太重了,蔡明泽不愿去”“蔡明泽和胡丰关系最好了”……接着我请学生们剖析蔡明泽的心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地可有劲了。讨论完后,我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心情变化,这就是真实情感。</p><p class="ql-block"> 之后有几个男生闹矛盾,我把他们叫了出来,一个个分别叫进办公室,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后,把他们叫在一起妥善处理了这事。回到教室,我问其中一个男生“当王老师喊你去办公室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男生回答“我懵了,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是啊,这就是最真实的反应最真实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作文,不以华丽辞藻取胜,不以故弄玄虚博眼球,唯有真情实感,方能出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