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园合作 共同抗击疫情</p><p class="ql-block"> ――致家长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多,新冠发展形势越发严峻。</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担忧的是多个校园成为新冠爆发的源头。教育部要求必须“毫不放松,慎终如始,做好教育系统防疫工作”。</p><p class="ql-block"> 减少扎堆聚集</p><p class="ql-block"> 降低感染风险抗疫进入第三年,现在最容易做到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少出门,少聚集。减少活动、减少聚集,是配合防疫,也是对自己、对孩子负责。</p><p class="ql-block"> 不扎堆、少聚集、少聚餐。在外排队、付款、交谈、运动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离。尤其在新冠高发时期,应该以居家为主,减少聚集。</p><p class="ql-block"> 加强健康监测</p><p class="ql-block"> 坚持每日测温当校园聚集、家庭聚集频频发生,谁都不能掉以轻心。家长和老师,必须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护人”。</p><p class="ql-block"> 坚持每日测温</p><p class="ql-block"> 在家时,主动给自己和孩子测温,外出时,配合其他人员测温。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马上向老师上报情况。</p><p class="ql-block"> 做好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 积极配合当地的防疫措施,上报行程,居家隔离,检测核酸。尤其身处中高风险的地区,配合做好多轮核酸检测,不瞒报,不漏报,不谎报。</p><p class="ql-block"> 加强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 避免感染疾病</p><p class="ql-block">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教育部提出,“双减”后要“双增”,增加学生户外活动、艺术活动、体育锻炼和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孩子放下手机,走出家门,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通过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居家也要积极健身,目前,建议开展居家健身。家长和孩子一起,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养成科学健身习惯,记得做好个人防护 使用公共健身设施,应先用消毒湿巾擦拭一遍,进行有效消毒。运动时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扔垃圾等。</p><p class="ql-block"> 儿童老人积极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 作为免疫力较弱的群体,青少年儿童和老人都是易感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家长要做到: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避免孩子空腹、劳累,让孩子以良好状态去接种。充分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接种一周内注意清淡饮食,加强休息,避免劳累。</p><p class="ql-block"> 家校协同防疫</p><p class="ql-block"> 守护孩子健康两年防疫经验告诉我们:新冠防控,始终存在巨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我们能确定的,能做好的,就是加强家校合作,做好科学防疫,坚守孩子的生命线。</p><p class="ql-block"> 督促孩子 做好防护</p><p class="ql-block"> 请家长和孩子,继续保持高度的防疫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配合老师,做好登记。协助老师,每天给孩子测温,反馈健康状况,完成相关登记。这些要求看似繁琐,但请充分重视。</p><p class="ql-block"> 配合学校,做好管理。根据“双减”政策规定,孩子不得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补课、辅导或托管。请家长积极配合,尽量让孩子来回学校、家两点一线,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接送孩子时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社交距离,全程佩戴好口罩。家长朋友们,加强新冠防控,确保校园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抗疫,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