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新茂农场:农场夜月

草庐书屋

文图/李跃峰 在大荔沙苑腹地,有一处世外桃源——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有沙丘,有湖泊,有枣林、桃林,有花卉,还有珍珠鸡、鸵鸟等珍禽,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唐太宗李世民,诗人杜甫、白居易,关中大儒韩邦靖等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故事。<br> 我对农场很熟悉,近几年来,曾多次来这里采风,也为这里写了许多宣传报道。虽然如此,但当我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候,我还是依然喜欢这里。这里的美丽和幽静,依然令我非常神往。<br> 农历二月初,春寒料峭。<br> 一天晚上,因为农场餐厅有客人聚餐,厨师杜师为客人烹制美食,迟迟下不了班。我就在停车场静候。<br> 那晚是晴天,一弯牙月挂在西面的杨树枝条上,似乎随着树枝的缓缓摇动而晃动。天幕中的星星晶莹剔透,宛若一枚枚小小的钻石闪闪发亮。周围的路灯暗淡梦幻,犹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农家煤油灯的光晕。一旁是珍珠鸡鸡圈,几万只珍珠鸣叫着,呱呱呱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大海的波浪,冲击着心的海岸。几十米外的桃林边的狗,似乎已经习惯了珍珠鸡的声音,打着瞌睡,不时梦呓般地轻吠几声,在珍珠鸡的鸣叫声中加个楔子,宛若西寨社火鼓乐中的锣音,令鸡鸣声有了变化,也有了文化。<br> 我没有了自己,完全消融在了静谧与怡乐中。不禁想象着白居易在自己修建的白楼里月夜品茶赋诗的情景。<br> 公元811年,白居易母亲陈氏去世,按规定回到离沙苑不远的下邽丁忧,期间,经常到沙苑游玩,被沙苑美丽的风景所迷,就产生了修座能登高望远的楼阁的想法。白楼建成后,白居易非常高兴,曾赋诗告诉亲朋好友“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二牖,南北开两扉。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肥田。”经常高朋满座,他和朋友吟诗做赋,品茶论道,不亦乐乎。著名诗人元稹有“烟入白楼沙苑暮”的诗句,极力赞美白楼的风景。可以想象,白楼南对华山、渭水,北踞洛河、同州,登高望远,满目青翠,鸟鸣之声不绝入耳;白天天朗气清,眼界开阔,晚上月朗星稀,微风吹拂;何等地惬意与舒适。我不由神往。<br> 几天后的晚上,我又滞留在了农场,在办公室等车。办公室北临福禄湖。晚上,万籁俱寂,整个夜晚似乎都成了青蛙的舞台,它们争相亮开喉咙,歌唱爱情和生活。咯哇、咯哇的叫声汇成了一股洪流,宛若千万匹战马在奔腾嘶鸣。<br> 沙苑在隋唐时期,是皇室的御马场。据记载,汉武帝从西域重金购置的汗血宝马,就是在农场所在地王马村放养的。农场董事长苗宝文的祖先就是专为汉武帝放养汗血宝马的官员。王马村的村名正是由此而来。<br> 数千年一晃而过,汗血宝马、白楼,以及曾在此地生活过的万万千千的历史人物,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成了传说。而能让后人模糊认识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建筑,就只有从史书中寻觅了。而能记入史册的,就只有那些为人民、为社稷做出贡献,以及有文字留存的人物。<br> 北宋大儒张载有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开创了儒学的一个著名流派“关学”,影响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甚至生命。<br> 明代官员韩邦奇(1479--1556)就是沙苑人,他字汝节,号苑洛,非常推崇关学创始人张载的学说,并身体力行。为人刚直。在吏部做员外郎的时候,上疏议论时政,被贬为平阳通判。后升为浙江按察佥事。当时,宦官强征富阳农民的茶叶和鱼产品,他愤愤不平,作《富春谣》批评,于是,被宦官诬奏为怨谤,免官入狱。出狱后,他回到沙苑南阳洪家中,专心研究学问,名望大增。富平人杨爵和河北人杨继盛慕名来到沙苑,拜韩邦奇为师,学习关学。都成了一代铮臣,名传千古。<br> 夜越来越深,农场的月也越升越高,朗照着周围的沙梁、树林及花木。我站在湖边,望着水中倒映的月,聆听着此起彼伏的蛙声,仿佛已经穿越到了历史深处,参与了白居易在白楼和朋友聊天、品茗、吟诗作赋,看到了韩邦奇和韩邦靖兄弟俩乘舟采莲的情景,听到了千万匹战马在草场奔腾的隆隆巨响。<br>  2022年3月20日于新茂农场 作者简介:李跃峰,自由撰稿人,《沙苑》杂志责任编辑,“大荔文学”主编,大荔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