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品味上海的昨天

三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2年2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今天天气晴好,气温回暖,我和往常一样,醒来不急于起床,窝在被窝里看一会儿手机,忽然一条信息跳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今朝天好,出去溜达吗?”这是“说走就走”的群主陈老师在招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哪?”我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开个会,问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海展览中心、马勒别墅、静安雕塑公园。”我提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还有陕西北路文化历史街。”陈老师补充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一听来劲了,赶忙跳起来,洗漱、吃饭、整理一气呵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0点钟和鲍老师坐上七号线出发了。听从陈老师的指令,我们从地铁静安寺站久光百货出来,在静安公园和静安寺门口点个卯。</span></p> <p class="ql-block"><b><i>静安寺</i></b></p><p class="ql-block">又称静安古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span></p><p class="ql-block">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一侧,<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现今寺址</span>。</p><p class="ql-block">静安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刹之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三人在南京西路铜仁路交叉口汇合,沿着铜仁路往北行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铜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北京西路。</p><p class="ql-block">1914年筑成,以英籍犹太人名命名的哈同路,1943年改名为铜仁路。</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铜仁路257号——</i></b><b><i>史量才旧居</i></b></p><p class="ql-block">一幢优雅的花园住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的主人曾是过去上海报界巨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span></p><p class="ql-block">住宅四周有一圈高高的院墙,院内的两棵槐树据说是史量才当年亲手种下的。</p><p class="ql-block">住宅高三层,主楼洋房外体为浅黄色,屋顶铺设了红色瓦片,屋顶上有数个白色烟囱,门窗为红色漆木。虽然初建时的小森林、游泳池等设施已不复存在,但整幢建筑仍显得非常气派。</p><p class="ql-block">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p><p class="ql-block">2005年挂牌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2014年4月4日核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铜仁路333号—</i></b><b><i>绿房子(吴同文故居)</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绿房子因其独特的绿色外立面而得名,它是匈牙利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在上海的“收官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园住宅,</span>格局独特,装修考究,设备先进,<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上海首个引入电梯的私人住宅,曾被冠以“远东第一豪宅”的美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建筑绿色的釉面砖外墙,弧形的大铜窗,大平台上统长的铜栏杆,犹如一艘停泊在港湾的邮轮,充满来自上个世纪的独特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幢具有现在风格的私人别墅原系“颜料大王”吴同文私邸,1938年7月落成,</span>“绿房子”竣工之日,邬达克对吴同文拍胸脯:“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再过50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我相信她仍不会过时!她应该可属经典之列。”为了确保“绿房子”设计的独一无二,吴同文连设计图纸也买断了,锁在保险箱里。</p><p class="ql-block">80年的沧桑,绿房子几任易主,现在的业主是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p><p class="ql-block">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在铜仁路北京西路口折回,沿南京西路到达上海展览中心北门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上海展览中心</b></p><p class="ql-block">上海展览中心所在地,原为英籍犹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园爱俪园,俗称哈同花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86年开始建造爱俪园,据说园内景观是依照《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而设计的,园中有楼80幢,台12座、阁8个、池沼8处、小榭4所,还有10大院落、9条马路,及无数小桥、小屋、小亭、小道,共有83景。</span></p><p class="ql-block">哈同与其夫人罗迦陵相继去世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被进入公共租界的日军侵占,几经战乱哈同花园逐渐荒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3年上海市政府征用哈同花园,决定在废墟上建造一座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馆—中苏友好大厦,组织邀请了苏联建筑专家和上海建筑工程师团队共70多名负责项目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座金碧辉煌的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广场,有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鎏金主塔的顶端有一颗高达110.4米、直径4.2米的五角星,五座金顶,据说用掉黄金300两,整个建筑巍峨雄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84年大厦正式定名为上海展览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2001年,上海展览中心主建筑进行全面的大修改造。改造之后,建筑风貌更迷人、环境更优美、展厅面积更大、功能更完善、设备更安全。上海展览中心南部以序馆、中央大厅、东一馆、西一馆和西二馆组成展览区,北部以友谊会堂和改建后的东二馆组成会议区,两个区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南展北会、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p><p class="ql-block">上海展览中心建成以后不但承办了许多国内外重要的展览会,也担当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政府工作会议举办场所的重要角色。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照片为鲍老师摄👇)</span></p> <p class="ql-block">70多年来,这座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傲然地屹立在延安中路上,即便被周围的现代建筑新贵包围的今天,它壮观华丽的风格仍营造出不可匹敌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友谊会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时我想起:2020年10月23日,我们</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锦秋侨之家艺术团曾有幸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博会秋季展】的演出活动,在主楼里表演戏曲【梁祝随想曲:十八相送】,现在感觉自己还挺有范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走出上海展览中心,沿延安中路往东。</span></p> <p class="ql-block">与威海路交叉口有座雕塑—<b><i>钟表齿轮。</i></b></p><p class="ql-block">新世纪威海路被立意打造成“国际文化传媒街”,使这一段的威海路充满了油墨书香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位于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陕西南路30 号—马勒别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勒别墅,是上海滩现存近千幢花园旧邸中最为玲珑精致,最具梦幻色彩的一座童话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说这所房子是花园主人马勒为他的女儿建造的。有一天他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1927年马勒买下了开平大班的地皮,请来了设计师,依照女儿的梦境设计图纸,并投入巨资,历时十年,于1936年完成了别墅的建造。</span>故事里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p><p class="ql-block">马勒别墅的外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凹凸多变、造型华丽,</span>呈现出浓郁的北欧斯堪的尼维亚风情和哥特式建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 18px;">像一座迷你的欧洲古堡</span>。</p><p class="ql-block">马勒别墅房顶上高低不同的尖塔形屋顶陡直棱翘,用金属青铝瓦呈鳞状覆盖,<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座主塔高大、挺拔,像剑鞘一般,塔顶坡面上有浮雕装饰的拱形凸窗,造型优美;建筑物边梢楼角,都建有小的尖塔,以求与主塔呼应,造型绮丽。这些都是整幢建筑的亮点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座楼面一律耐火砖建造,呈现赭红色,中嵌彩色瓷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勒还把东方的元素融入其中,别墅的围墙顶部覆盖的是中式琉璃瓦,阳台的琉璃栏杆形状似中式瓷器。大门旁放了一对石狮子。花园四周用彩色花砖铺地,并植有龙柏、雪松等名贵花木,中间是一片草坪,放置一匹青铜马。马勒别墅建筑在上海成为了经典,也成为了唯一。</span></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马勒一家在这里生活了没几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全家被赶到了集中营。抗战胜利后。马勒一家离开了上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留下了这栋无法带走的“梦幻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特务机关。</p><p class="ql-block">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1989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近代优秀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市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2001年1月由上海大型旅游集团-衡山(集团)公司管理,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经营,命名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五星级酒店。</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过延安中路,就是陕西北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陕西北路的风格是多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延安中路到北京西路这一段开着多家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店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北京西路到</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闸路是近代优秀建筑集中的区域,深受历史影响,西方建筑式样在这里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形成连绵的欧洲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特征的建筑群落,历史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闸路以北的陕西北路又一步跨入现代化,林立着现代化商品房和写字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4⃣️陕西北路—中华老字号一条街</b></p><p class="ql-block">陕西北路被国家授予历史文化名街,老字号的集体粉墨登场,使得陕西北路又多了一条230米老字号专业街。</p><p class="ql-block">红色清水石库门墙面、落地玻璃格子窗,焕然一新的专业街,充满了老上海的味道。</p><p class="ql-block">这里聚集了17家中华老字号和知名品牌,吃穿用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b>美食类</b>(5家):泰昌食品、美新点心店、哈尔滨食品厂、新镇江酒家、西区老大房;</p><p class="ql-block"><b>服饰类</b>(8家):开开衬衫、龙凤旗袍、亨生西服、鸿翔女装、第一西比利亚皮草、大美华鞋业、古今内衣、白玉兰真丝;</p><p class="ql-block"><b>其他</b>(4家):雷允上医药、第六粮油便利、景德镇瓷器、海鸥手表。</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97号~99号—开开衬衫</i></b></p><p class="ql-block">始创于1936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开衬衫在老上海的时候是非常流行的,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其</span>用料和做工都非常讲究,技术也同样非常先进。</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01号—大美华鞋业</i></b></p><p class="ql-block">始创于1940年的“大美华”,由“大陆”、“美生”、“东华”三家制鞋作坊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生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统手工布鞋:高帮、低帮、单鞋、拖鞋。设计的图案有:新婚夫妇喜爱的“龙凤呈祥”,老人祝寿的“松鹤延年”,充满喜庆的“喜鹊临梅”……。它穿着美观舒适,为妇孺老幼所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03~105号—美新点心</i></b></p><p class="ql-block">始创于1925年。</p><p class="ql-block">“美新”有两大招牌产品:夏天的冷面和冬天的汤团。</p><p class="ql-block">汤团永远只供应黑洋酥和鲜肉两种口味:黑洋酥个小,一口咬下去黑洋酥慢慢流淌出来;鲜肉汤团皮薄馅鲜汁多,不腻不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味道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每天上午有生汤团、馄饨和馅子外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中午就在这家吃的:汤圆、春卷和馄饨,鲍老师还吃了一碗辣面,买了一盒生馄饨带回家晚上吃。</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09号—泰昌西饼</i></b></p><p class="ql-block">创建于1940年,是上世纪上海西点界的翘楚。</p><p class="ql-block">主营各式各样的老上海特色西饼点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奶油松仁叶子酥、葱方酥……</span></p><p class="ql-block">店里除了泰昌,还设有老香斋和立丰两个老字号柜台。</p><p class="ql-block">老香斋主要以售卖酥脆的点心为主:蝴蝶酥和鸡仔饼,深受老上海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立丰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有“牛肉干大王”之称,口味有原味、辣味、黑胡椒味等可供选择,味道兼具广帮和海派特色。</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13号—雷允上</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雷允上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span>民国十一年(1922年),雷允上已发展成拥有十几个门类,几百个品种的庞大的中成药体系,与北京同仁堂齐名于海内外,时有“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之说,其商标“九芝图”成为我国最早的注册商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25~127号—上海哈尔滨食品厂</i></b></p><p class="ql-block">始于1936年,原名“福利面包厂”,以制作“俄式”食品出名,2016年正式改制为“上海哈尔滨食品厂”。</p><p class="ql-block">西番尼、杏桃酥、蝴蝶酥、杏桃排、杏仁糕和登山蛋糕是它家的招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进店,蝴蝶酥、杏仁排、花生排等糕点的香浓气味扑鼻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是上世纪50~80年代的上海人难以忘怀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31号—</i></b><b style="font-size: 18px;"><i>鸿翔公司</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17年金鸿翔创办的国内第一家女子西式时装商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年老店“鸿翔女装”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海女人无一例外钟情于鸿翔的大衣和旗袍。独到的修身线条、精致的剪裁和内敛优雅的设计风格无人能抗拒。</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47~149号—新镇江酒店</i></b></p><p class="ql-block">绝对老字号的淮扬餐厅,和位于南京西路上高雅气派的饭店不一样,这里是接地气的食品售卖小站。</p><p class="ql-block">新镇江酒家的招牌菜这里都能买到,糯米八宝鸭、水晶肴肉、蟹粉狮子头、熏鱼……应有尽有,不过都是半成品,带回家要加工一下才能吃,还有各种传统点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威海路820~824号(陕西北路拐角处)—第六粮油</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立于1958年,是陪伴上海人多年的“菜篮子”,“开门七件事”样样都能在这里解决,</span>自家出品的五谷杂粮,每天现做的面条、面片,还有藏在冰箱里的糯米酒酿……</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77号—西区老大房</i></b></p><p class="ql-block">创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曾用名陈大房、老大房、西区老大房。</p><p class="ql-block">“松鼠”牌、“老大房”牌各式特色糕点食品在海内外享有声誉。苏式月饼、浓味奶油球糖、白元蛋糕、万宝可乐硬糖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旗下的鲜肉月饼系列、胡桃仁沙琪玛、熏鱼、熏蛋、香辣豆豉鱼等十几个品种被评为市行业的名、特、优,金奖产品。</p><p class="ql-block">招牌中的招牌就是鲜肉月饼,酥皮层次分明,肉馅味道浓郁,一口咬开,肉汁透过酥皮慢慢渗出,买回家后微波加热30秒,人间美味!还有松茸鲜肉月饼、虾仁鲜肉月饼、萝卜丝鲜肉月饼等口味供你选择。</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89号—第一西比利亚</i></b></p><p class="ql-block">公司由南京人陈长华(“陈长记”皮货店老板)之子陈金荪创办于民国19年,由于附近已有两家皮货店分别取名叫“西比利亚”和“西伯利亚”,陈金荪便把自已的店取名为“第一西比利亚”,并用“虎啸”作为商标。它是一家专营裘皮、皮革服装的名店。</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01号—亨生西服</i></b></p><p class="ql-block">亨生公司创始于1929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公司主要经营男式西服、中山装、大衣、礼服等各类呢绒服装,素以选料讲究、做工精湛、款式新颖、穿着舒适而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07号—龙凤旗袍</i></b></p><p class="ql-block">创始于1936年,“龙凤旗袍”不仅成为海派旗袍制作技艺的典范,更是中华传统服饰工艺精粹的代表。据说当年宋氏三姐妹的旗袍首选就是龙凤旗袍。</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09号—海鸥牌手表</i></b></p><p class="ql-block">“海鸥”牌手表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第一只机械表,</span>自1955年诞生已有66年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沉淀,具有悠久的中国文化底蕴,获得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12号—景德镇</i></b></p><p class="ql-block">上海景德镇艺术瓷器有限公司创始于1959年,几十年专注经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中高档陈设瓷、名人名家瓷器作品、仿古精品瓷以及高中档日用瓷,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为发扬光大中国瓷器的艺术魅力做出了一份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中华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5⃣️陕西北路—名人名居文化街</b></p><p class="ql-block">陕西北路旧名西摩路。建成于1914年,地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区域,是华洋混居的高档居民区,海派文化的重要聚集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巨鹿路至新闸路段,云集了名人旧居、典型的风格建筑、革命遗迹等21处文化景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留下了丰富的异域文化印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继多伦路、武康路的第三条名人文化街。</span></p><p class="ql-block">一.陕西北路80 号—托益住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上海二工大)</span></p><p class="ql-block">二. 陕西北路173号—华业公寓</p><p class="ql-block">三.陕西北路186号—荣宗敬故居</p><p class="ql-block"> 四.陕西北路203号—平安大楼</p><p class="ql-block">五.陕西北路286号—陕北菜场遗址(现中信泰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陕西北路</span>299弄—上海大学旧址(现恒隆广场)</p><p class="ql-block">七.陕西北路342弄—西摩别墅</p><p class="ql-block">八.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老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宋庆龄基金会)</span></p><p class="ql-block">九.陕西北路375号—怀恩堂</p><p class="ql-block">十.陕西北路380号—许崇智住宅</p><p class="ql-block">十一.陕西北路414号—董家老宅</p><p class="ql-block">十二.陕西北路430号—犹太住宅</p><p class="ql-block">十三.陕西北路457号—何东旧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辞海出版社)</span></p><p class="ql-block">十四.陕西北路461号—崇德女中校舍<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七一中学)</span></p><p class="ql-block">十五.陕西北路470弄—太平花园</p><p class="ql-block">十六.陕西北路493弄—自在里</p><p class="ql-block">十七.陕西北路493弄—大同里</p><p class="ql-block">十八.陕西北路500号—西摩会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上海市教研室)</span></p><p class="ql-block">十九.陕西北路525弄—南洋公寓</p><p class="ql-block">二十.陕西北路549号—花园住宅</p><p class="ql-block">二十一.陕西南路30号—马勒别墅(上面已作介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我们到达奉贤路口时,一座仿古建筑雕塑出现在我们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陕西北路奉贤路口—</i></b><b><i>朱丽叶的阳台</i></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用红色陶土雕塑而成的巴洛克风格的二层门楼,一楼紧闭的大门,二楼微启的窗户,柔美曲线的阳台,精美的雕花,<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门前匍匐的白狮子似乎在守候着这栋楼</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样富有诗意空间的景观,凸显出更多的文化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阳台下方的青灰色石碑上,镌刻着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p><p class="ql-block">我等原野的风</p><p class="ql-block">我等云彩带来的消息</p><p class="ql-block">朱丽叶的阳台窗帘飘起</p><p class="ql-block">玫瑰花就会显现</p><p class="ql-block">我注视来往的人们</p><p class="ql-block">我等点亮的灯</p><p class="ql-block">照耀我爱的人们和爱我的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62, 62, 62);"><i>陕西北路80号—托益住宅</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托益</span><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 font-size: 18px;">是英国汇丰银行的大班,</span><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住宅建于1900年,是当时上海罕见的城堡式建筑,建筑二层高,红砖英式立面,有着中世纪城堡式的双塔,塔高三层楼。住宅系独立式花园洋房,特点是大面积、大尺度,讲究豪华气派,后被祥茂洋行买办陈炳谦购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上世纪90年代因土地批租而被拆迁。另一幢别墅幸运地被保留,现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研楼。</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73号—华业公寓</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34年,上海营造巨商谭千臣投资兴建,李锦沛设计,是旧上海为数不多的由国人建筑设计师自行设计的公寓大楼。</p><p class="ql-block">大楼是混合型结构,大楼的总体布局为三合院形式,主楼居中,正面向东,呈正方形,顶部为多面锥形,似中国亭子的尖顶。主楼南北各有一幢配楼,高40余米。公寓的主楼与配楼由3个单元楼房组成,中间采用车库、拱廊相贯通。并依次形成4层、8层、9层,直至中央主楼10层的跌落状的阶梯式。</p><p class="ql-block">建筑形式仿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属折衷主义向现代建筑过渡时期的典型作品。</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作家和戏剧家李健吾、电影和话剧表演艺术家金山、张瑞芳夫妇、王丹凤、俞振飞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在此居住生活过。</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186号—荣宗敬故居。</i></b></p><p class="ql-block">1918年建成,这是一座三层西式独立花园洋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建筑立面整体以水平线条划分,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宽敞的门廊和高大的爱奥尼式廊柱。在建筑技术、房屋结构及住宅设备上较多地汲取了西式风格,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门楣和窗沿上刻着精美的雕花;窗户一律是彩色的拼花玻璃;红色的楼角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南部是一方干净而平整的草坪。这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这栋豪宅原先是德国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回国后,由著名实业家荣宗敬先生斥资买下来。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宗敬和他兄弟荣德生是民国时期的“棉花大王”和“面粉大王”,先后创办了几家企业,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资本家。</span></p><p class="ql-block">解放后,这里曾长期作为民主党派的机关。</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由欠事集团经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陕西北路和南京西路交界口</i></b><b><i>(南京西路1193号)</i></b><b style="font-size: 18px;"><i>—平安大楼</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5年,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钢筋混凝土结构,</span>大楼的主层为七层美式公寓,多元建筑风格,建筑呈凸字形半圆状,周边型公寓建筑,朝陕西北路与南京西路对称延展的两侧为二层。大楼建成时只有2层,1929年加了3~6层。</p><p class="ql-block">底层原是一家“安凯第商场”,三十年代是西班牙驻沪领事馆所在。</p><p class="ql-block">1939年,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葛安农、勃力登投资,将大楼底层安凯第商场改建为平安大戏院。戏院拥有504个座位,当时被定位二轮影院,一度成为地标建筑,别具风格。当时戏院主要放映国外影片。</p><p class="ql-block">1964年,改称平安电影院。</p><p class="ql-block">1989年3月,改为平安艺术电影院。</p><p class="ql-block">1991年,又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设有艺术沙龙、咖啡厅等设施,并被市电影局定为三星级电影院。</p><p class="ql-block">2005年平安电影院淡出上海。</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86号—陕北菜场遗址。</i></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28年,共三层楼,1946年前名为西摩路小菜场。菜场当时以供应西式菜闻名,主要经营牛肉、沙生治、培根、西式火腿及蔬菜,兼营水果、鲜花等,是老上海开设时间较早且规模较大的一家室内菜场,仅次于虹口三角地菜场。</p><p class="ql-block">1993年为了对南京西路地区进行综合开放,菜场被拆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信泰富广场在陕北菜场旧址上建造起来,与梅龙镇广场和恒隆广场形成南京西路“金三角”。</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299号—上海大学遗址。</i></b></p><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22年10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闸北青云路青云里。</span></p><p class="ql-block">1924年2月迁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摩路(陕西北路南阳路口),分部设在斜对面的时应里(今陕西北路299弄4~12号)</span>。</p><p class="ql-block">校长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邵力子、沈雁冰、陈望道等参加校务工作,李大钊、章太炎曾来校演讲。该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p><p class="ql-block">1925年6月,被查封。</p><p class="ql-block">1959年5月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恒隆广场草地上有一块上海大学旧址的纪念石,上海大学在建造恒隆广场时拆除。</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342号—西摩别墅。</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4年,新式里弄住宅,砖混结构三层,坐北朝南毗连式结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木门钢窗,部分外挑阳台,</span>红瓦双坡屋顶,北侧斜坡有双坡老虎窗。底层主出入口为木质的红色大门。红砖清水外墙,白色水泥壁柱。</p><p class="ql-block">49年前住户多为中产阶层或小厂主,我国近代健美运动创始人赵竹光,曾居住于此。现为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354弄1号—小皮裘公寓</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1928年9月,1929年6月竣工。</span>里弄公寓。</p><p class="ql-block">由美侨沙罗纪门夫人投资兴建。爱尔得公司设计,南北向布置,为长条形状。建筑立面呈现代派风格,不强调繁琐的装饰及古典主义设计手法,前半部墙面为清水红砖墙,仅在窗框边有仿隅石的镶边,内阳台部分处理成上有窗楣、下有窗台的样子,三层顶部有水泥箍梁,平屋面的檐口和统箍梁相呼应。</p><p class="ql-block">皮裘公寓里曾经住过一位歌星皇后韩菁清,她的先生就是那位写出《送行》: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的散文家梁实秋。</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369号—</i></b><b style="font-size: 18px;"><i>宋家老宅(</i></b>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旧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1908年,两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式乡村别墅,绿瓦、三角形坡顶,底层基部是粉红色、二层是鹅黄色,整体的色调有一种女性的柔美感。洋房被很高的</span>黑色竹篱笆围墙挡在里面,其真面目很少有人看到过。</p><p class="ql-block">花园原主人是外国人约翰逊·伊索,后被基督教牧师宋耀如买下,给这个花园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1918年5月宋耀如去世后,其夫人倪桂珍就与当时还未成家的宋美龄、宋子安、宋子良搬到这里居住。蒋宋的婚礼也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上海第一家新型的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胡子婴、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托儿所迁出后,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1952年,中国福利会顾问、美国专家耿丽淑女士来沪工作。宋庆龄安排她居住于此,一直到1963年。</p><p class="ql-block">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饱经历史沧桑的房子由中国福利会管理,宋庆龄基金会使用。</p><p class="ql-block">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宋家花园北邻怀恩堂</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375号—怀恩堂(基督教堂)</i></b></p><p class="ql-block">1910年始建于溧阳路四川北路,曾三次迁移,1942年迁至现址。</p><p class="ql-block">现有一幢中3层旁2层的楼房,东南角有一高耸的钟楼,另设小教堂。砖木结构,立面为清水红砖墙,窗口、檐口等细部采用几何图案装饰。</p><p class="ql-block">大堂的礼拜实况用闭路电视传播到各小教堂。礼拜时可容纳2000人以上,是上海各基督教会可容纳人数最多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1947年与中华浸会合作创办怀思业余神学院。</p><p class="ql-block">1955年该院并入中国灵修神学院。</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380号—许崇智旧居</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一栋沿街的混合风格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总体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靠南侧为三层仿欧洲城堡式建筑,四坡红瓦屋顶,红色方砖外立面,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砖混结构。主体三层,局部二层。清水砖墙立面,木屋架机平瓦坡屋面。</span></p><p class="ql-block">1925年,国民党元老、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被蒋介石篡夺兵权后离粤赴沪,携一家老小来到了上海,先是暂住在一家旅社里,后为了长久之计,在今址购建了自己的寓所。</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许宅一度被日伪强占。</p><p class="ql-block">1945年仍由许崇智收回。</p><p class="ql-block">1949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许崇智离开大陆去香港后,旧居房屋收归国有,他的一个儿子许仁之留了下来,在这里仍居住了大半个世纪之久。住宅曾经接待过许崇智堂妹许广平等亲友故旧。</span>现南楼被用于商业出租,北侧则是居民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14号—董家旧居</i></b></p><p class="ql-block">该楼建于1913年,是一栋沿街的、有着红砖外墙、四层砖混结构的欧式花园别墅。斜坡复折式屋顶上铺有鱼鳞状的瓦片。各立面都没有多余的雕饰,不讲究对称,简洁实用。</p><p class="ql-block">1940年,“中国船王”董浩云在上海筹资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船务公司—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并购置此房,当时公司的许多高级职员和董家亲属都居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其创办的巨大事业由两个儿子董建华(<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港特区首任特首)</span>和董建成兄弟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董家的亲戚陆陆续续都搬走了。现在房子挤满了30家人家,早已成了72家房客。</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30号—犹太住宅</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13年,建筑为西式花园别墅,砖混结构四层。自由平面,空间丰富。清水砖墙,各立面差异明显,不讲究对称,鱼鳞瓦铺坡屋面。</p><p class="ql-block">房主原为犹太人,一二楼做黄金美钞买卖,三四楼居住活动,一家人在此过着舒适富裕的生活,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犹太人回以色列。</p><p class="ql-block">今天住宅内还保留有他们当时的生活特征,是20世纪众多犹太家庭在上海的一个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57号—何东旧居</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8年,建筑采用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花园式独立洋房。<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色小楼</span>共二层,外墙上的开窗形式丰富,有长方形、拱形和椭圆形,主楼南立面有四根贯通二层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奥尼石柱</span>出挑阳台构成了一个不一般的门廊,东门是房子的主门,门亭是用一组雕花的“牛腿”支撑,南侧有面积极大的草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房子的原主人何东爵士,是香港太平绅士,著名慈善家、实业家。20世纪初,他先后担任多家公司的主要股东,致力开拓上海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9年后,何东家族举家迁回香港,住宅由上海房地产部门接收。</span></p><p class="ql-block">1958年改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现为</span>上海辞书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61号—崇德女中(</i></b><b style="font-size: 18px;"><i>教会学校)</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1905年武昌路上,1940年迁此,校舍为一幢欧式乡村别墅风格的三层楼洋房,砖木结构假四层,红瓦四坡屋顶,木门钢窗,粉色水泥砂浆的外墙上排列有整齐的装饰花纹,南立面主出入口和东立面出入口处有科林斯式罗马柱支撑。南侧二、三层阳台为直棂式水泥栏杆。整栋建筑的布局工整,外观典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年学校以文商见长,尤以英文为其特色,社会声誉颇佳。学生多来自中产以上家庭,粤籍占相当数量。永安公司的郭家女孩、著名影星阮玲玉等都曾在此校读书。郭沫若、许广平等民主人士曾应邀至此演讲。阮玲玉幻时曾在此就读。</span></p><p class="ql-block">1952年,邻近的私立晏摩氏女子中学并入该校。</p><p class="ql-block">1953年,上海市教育局把崇德、进德两所教会女子中学合并,更名为上海市第七女子中学。</p><p class="ql-block">1958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始招收男生,</span>校名改为七一中学。</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40、446、454、456、462、464、476号、470弄1~15号—太平花园</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8年。太平花园为公寓式大楼格局,底楼的16个门洞采用了双抱式连体拱门的欧式建筑形式,太平花园共有四排公寓房,外面的两排是老房子,住客以72家房客为主,中间的两排原本是花园,解放前夕改建成了楼房。</p><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由曾任清朝外交官、法学家的广东人伍廷芳、伍朝枢父子出资所建。弄内居民以西侨居多。</p><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平凡之地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犹太人大批涌入上海避难,其中绝大部分进入虹口集居,这段历史之后被世人广为称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海还有个“小诺亚方舟”。当时,小部分的犹太难民分流到了静安,因为太平花园里有一名“上海辛德勒”(<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是大房东伍廷芳),</span>表示愿意接纳他们,并且把洋房租给他们居住,使他们免于纳粹迫害。</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493号—自在里</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11年,传统上海石库门形式,天井式三合院,木结构坡屋面,山墙有西式特征,内有房屋11户。</p><p class="ql-block">取名“自在”,有安逸舒适、身心舒畅之意,标示了投资者以悠闲不拘的生活为依归。</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500号—西摩会堂(犹太教堂)</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17年开工,1920年落成,是一幢具有希腊神殿式</span>新古典主义<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风格的建筑,呈长方形的砖木结构。会堂共有三层,立面为三段式划分,主入口以贯通两层的一对爱奥尼式柱和一对方形壁柱形成门廊。整个西摩会堂能容纳3000人左右,</span>是目前在上海建成时间最早、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教会堂。</p><p class="ql-block">原名为拉希尔会堂,是沙逊家族成员雅各布·沙逊为了纪念爱妻拉希尔独资建造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犹太人对其信仰的犹太教十分虔诚。他们到上海后,先后建立过7座犹太教堂,现存3座,即:西摩路教会堂、拉都路(今襄阳南路)的新会堂和虹口区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2年被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这座西摩教堂成为“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故事中的一页,因建筑的留存,这段历史永远不会让人遗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近年来,不少以色列人到西摩会堂参观,对经历了这么多年历史变迁的上海还能保持这样完整的原物,感到十分惊讶和钦佩。他们由衷地希望这座教会堂能一直完好地保存下去,见证上海人和犹太人的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这里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一般人都无法进去参观,只能在门外看两眼。</span></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525号—南阳公寓</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33年,陆根记营造厂承建,砖瓦结构四层,立面方正、坐北朝南、平屋顶,设计风格追求简洁实用。</p><p class="ql-block">近代著名华侨实业家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的南洋烟草公司出资建造。故而公寓最早名为“南洋公寓”,现在改为“南阳公寓”。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我国卷烟工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享誉最高的卷烟厂之一。并以国货为号召,振兴了中国民族工业。南京西路1175~1185号南洋大楼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产业。</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535弄—大同里</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10年,传统上算石库门形式,天井式三合院,木结构坡屋面,山墙有西式特征。</p><p class="ql-block">大同里2号是一栋三层西式小洋房,非常有特色,被称作“王家花园”。</p><p class="ql-block">比邻崇德女中和自在里,马路对面就是西摩会堂,董家住宅。</p><p class="ql-block">以“大同”为名,深富人文内涵,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549号—花园住宅</i></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4年。是新古典主义与装饰艺术派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框架结构。楼层前二后三,水刷石墙面,立面线条对称,装饰立柱,齿饰线条。</p><p class="ql-block">原是居民住宅,解放后一度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上海管理处机关和民航上海管理局老干部活动室。</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581、587、597、607弄—</i></b><b style="font-size: 18px;"><i>西新别墅</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36年建造,</span>四排弄堂,与新闸路平行,弄堂口向陕西北路,外立面为浅蓝色,总高为4层,新式里弄建筑。</p><p class="ql-block">自从上世纪30年代起,美军第四舰队陆战部队在现西康路新闸路驻军后,这里多了一批特殊的广东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咸水妹(</span>专做外国水手生意的娼妓)。这批咸水妹蜂拥至今陕西北路新闸路、常德路新闸路一带,租住一些新式里弄花园房子做起生意,令这一带房产下落,如西新别墅、太平花园等名声不好、身价大跌,不少住户搬出去,搬进来不少酒店经营者。他们将原来住宅房改建成旅馆式样租出去牟利,在这一带形成一个著名的红灯区—广东帮。</p> <p class="ql-block"><b><i>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中心</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老师是位有心人,特地带我们到此拿一份陕西北路探访指南,不巧的是:周一、周六、周日不开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漫步在这条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马路上,感受着老洋房说不尽的故事和别样的情怀,品味另一种隐于繁华的空间,似有穿越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离开陕西北路,沿新闸路往东向石门二路方向行走,去静安雕塑公园,途径沁园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新闸路1124弄9号—阮玲玉故居</i></b></p><p class="ql-block">一栋沉淀着许多悲哀与痛苦记忆的石库门房子。</p><p class="ql-block">当年的茶叶大王、超级粉丝唐季珊弃别女演员张织云,用十根金条买下了这幢小洋房送给阮玲玉。</p><p class="ql-block">从1933年搬进去后,阮玲玉一直居住在此,直至饮恨自杀。</p><p class="ql-block">她在花样年华凋谢,并成为传奇。或许是对人性的失望,或许是对尊严的维持,她没能坚强地走出来。不管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她都是艺术的宠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最后步行到静安雕塑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进公园,鲍老师就近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对我俩说:“你们去逛,我在这等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时我手机上的步数有一万七千多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累脚且养眼,有得有失啊😉。</span></p> <p class="ql-block"><b><i>《巨型风向车》</i></b>—雕塑公园旁的北京路石门路拐角处,一组三件黑色抽象雕塑</p><p class="ql-block">作品融入中国传统剪纸技法,抽象的形态中带有多种象征性和喻意性,显得单纯却又意蕴丰富。除了做三角支撑的底部之外,其余部分在风力的作用下都能作自身的转动,使得雕塑的形态在每一刻都发生着变化,所以它们并不是一个风向标,而是典型的活动雕塑,因为它的展示融进了时间的因素,所以具有“四度空间”的欣赏特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静安雕塑公园</b></p><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口,是市中心唯一一座开放式以城市雕塑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它承载着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众休闲、雕塑展示三大功能。</p><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园区里的梅花竞相开放,暗香浮动。公园里形态各异的雕塑,在花草绿地中优美舒展,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b><i>《生命之水》</i></b></p><p class="ql-block">水是具有二元性的,具备抽象与具体两种概念。作品中流动的水与人们的情感交流,超越了时间,并在精神上得以升华。</p> <p class="ql-block"><b><i>《舞动·凝视》</i></b></p><p class="ql-block">刚硬的金属材质,表现雕塑动态的美感。仿佛是动态的舞姿,律动生命,摇曳生姿。又仿佛是两只互相牵引的手,款款柔情,两两相望。这是对生命的礼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p> <p class="ql-block"><b><i>《幸福的颜色》</i></b></p><p class="ql-block">起初的辛劳,换来一枚青果,站在上面看未来,满眼青涩;结果的收获,是一个接一个的红苹果;在青果上看未来,远方激情似火;夕阳下的人们相信:不断的努力,终究有全部幸福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b><i>上海自然博物馆</i></b>新馆—2015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b><i>《生长的声音》</i></b></p> <p class="ql-block">憨憨的<b><i>牛雕塑</i></b>浑圆而可爱。</p> <p class="ql-block"><b><i>《都市幻想》</i></b></p><p class="ql-block">圆润、自然、闲逸的人们在思考和交谈。内心的安详宁静,彼此的信任沟通,心灵的自由和谐。城市的人们,拥有对生活多样而明媚的选择。让城市更加美好的不只是日新月异的变革,更是从外到内彼此呼应、交融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b><i>《鸵鸟·捉迷藏》</i></b></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的主题部分是鸵鸟的庞大身躯,在主题周围是多个伸出地面的长长的头颈和傻傻的头。艺术家用一颗童真的心、一种新奇的眼光,邀您共同发现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b><i>《星光亭》</i></b></p> <p class="ql-block"><b><i>《城市创变者》</i></b></p><p class="ql-block">作品中的“双手”,象征真实而非虚拟的世界。它们是向劳动致敬,也是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在审视自然世界的美丽、神奇与魔力。艺术家透过作品描绘大自然的奇幻奥妙,提醒人们在“城市创变”中应该注重维护大自然的生长、与大自然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b><i>《七彩鹦鹉》</i></b></p><p class="ql-block">七彩的鹦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鹦鹉站在一颗抽象的心脏上面。看不透的人心,竟然如此直白地被解读,一击击中内心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梅园入口处的回廊</p> <p class="ql-block">晴天竹叶投下的光影斑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i>上海市井风情壁画</i></b></p><p class="ql-block">从公园西北门出来,直接就看到山海关路对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排石库门建筑群的涂鸦墙,它再现了上海弄堂的生活场景,有馄饨摊、黄包车、跳橡皮筋等浓缩了昔日的老上海风情,还增加了时下的共享单车、马拉松等现代市民生活娱乐场景。来往的行人或驻足远观,或走进画中,与周边街景融为一体,宛若穿越时空的立体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b><i>大田路上的天主堂</i></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30年10月3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马式建筑风格,内有宽敞的楼宇围廊,祭台上方有圆形穹窿,窗户与斗拱均呈半圆形。</span>该堂是为纪念法国里泉尔圣衣院修女小德肋撒而建,故定名为“圣女小德肋撒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照片来自陈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看上海老底子房,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诉上海老底子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洋房就像散落在上海的一颗颗珍珠,每一幢房子都有它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倾听。</span></p><p class="ql-block">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对于上海来说,老洋房就是其中令人留恋的华彩乐章。</p><p class="ql-block">凭借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师设计,上海的匠人用一砖一瓦,把无数的可能,陨落在记忆中的画面,完美封尘成属于上海的时光琥珀。</p><p class="ql-block">历久弥新的老洋房,路过秋天的梧桐、春天的新叶,路过江上的汽笛,路过风起云涌的历史潮流,它们曾经被书卷气、烟火气、珠光宝气所填满,它们也承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曾经老上海向往外面的世界,而现在的上海就在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今天的信息量超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部分图片和文字取自网络。感谢当今的互联网带给我们巨大的便利,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知识的积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感谢陈老师今天的引领和介绍,让我领略到老建筑的魅力,知晓很多名人名居的典故,感受到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老师人称“陈教授”,名符其实,他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尤其是各地的名胜古迹无不知晓,</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就像</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部旅游活字典,令我佩服不已</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旅游就像一本书,有所思,有所感。也</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只有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一旦别样的风景占据视野和思想,你会觉得生活并不总是乏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处处充满阳光。让我们在这宅家的日子里,好好休养生息,等待春暖花开的那一日,可以重新出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