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其实质是佛教和道教抢夺地盘的故事——悟空是如来的棋子,八戒是玉帝的杀手

未来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西游记》给许多人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仅一集不落,甚至百看不厌。曾经有多少人,在看到唐僧赶走孙悟空时红了眼圈,又有多少人嫌弃猪八戒的贪吃……</p> <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重读《西游记》原著后,忽然发现原来整部小说写的是以如来为首的佛教和以玉皇大帝为首的道教抢地盘的故事:孙悟空竟然是如来手中的一枚“棋子”,猪八戒却是玉皇大帝派出的“杀手”,唐僧是被“坑”的,沙僧和小白龙都是“混”经历的……</p> <p class="ql-block">  一、如来,为什么会安排孙悟空这枚棋子</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沙僧出场时原著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沙僧,原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虽说是玉皇大帝的门童,但他却是一名大将,这个官职就像玉帝的贴身保镖。我们知道这个职位肯定是玉帝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可<span style="font-size:18px;">奇怪的是沙僧因为打碎了玻璃盏被贬下凡界,更奇怪的是沙僧不仅因为一只玻璃盏被打了八百下,而且每隔七日还要被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以至于沙僧在流沙河里不得不隔两三天就上岸抓行人来充饥,多大点事至于这般折磨吗?</span></p> <p class="ql-block">  不难看出,这是玉皇大帝故意借机把沙僧贬到取经的必经之路,并逼迫他伤害过往行人,目的就是防止有取经之人过河!这一点,在沙僧受观音菩萨点化自报家门时已给出了答案:“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唯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可见,如来这不是第一次找人取经,而以往的取经人都成了沙僧的“腹中餐”!</p> <p class="ql-block">  道教原本是本土教派,而佛教是外来的宗教。自古以来,教派之间都是面和心不合,如今天的中东地区,仍然会因宗教问题引发各种冲突。所以,道教为了阻止佛教扩充地盘就好理解了。而如来在多次暗地里找人取经失败后,深刻地总结了教训,于是就安排了孙悟空这枚棋子。</p> <p class="ql-block">  二、菩提祖师,其实是如来假扮的</p><p class="ql-block"> 在原著开篇提到,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在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后,孕育出了一个石猴。先不说为什么这么巧一块石头“忽然”生出了一只猴子,就说石猴的师傅——菩提祖师,看起来很厉害,在教会孙悟空本领后再就没出现过。疑点一,菩提祖师跟如来佛祖都住在西牛贺洲,这样两个强大的存在会不相识?疑点二,菩提祖师自己教出个“祸害”按理应该关在洞里看管才是,可为什么明明认定孙悟空会惹祸行凶,却偏偏还要轰他下山?这不就是典型的故意纵徒行凶吗?</p><p class="ql-block"> 原著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p> <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孙悟空出来后又是大闹天宫,又是搅和大海,又是折腾地府,根本没有踏实地当一名美猴王。几番折腾后,天庭里玉帝一派众仙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制服这只能折腾的猴子,万般无奈只能向如来求援。其实,这早在如来预料之中,他很清楚这只猴子天庭里无人能制服,因为孙悟空的本领其实是如来化身为菩提祖师亲授的,而且完全是为了克服玉帝一派量身定制的!</p> <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来,如来才有机会正大光明地找人“取经”,玉帝一派因为欠如来人情必然是不乐意也得同意。这一点在取经路上也能看出端倪,因为地上的妖怪都跟玉帝一派的众仙有关系,而帮助唐僧师徒四人出场最多的却是观音菩萨。很显然,玉帝一派经常暗地里使绊子,而且是集体“粗心大意”。最让人吃惊的是,猪八戒竟然是玉帝派出的“杀手”!</p> <p class="ql-block">  三、猪八戒的任务是除掉孙悟空</p><p class="ql-block"> 在《西游记》的结局,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按理说,猪八戒也在取经途中出了不少力,为什么仅被如来封了个“净坛使者”?其实,佛教中根本没有“净坛使者”这一职位,工作内容就是吃供品,吃的还是佛祖菩萨们剩下的供品。这简直就是糊弄猪八戒的!</p> <p class="ql-block">  如来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因为猪八戒真正的身份是玉帝派来的“内奸”。疑点一,天蓬元帅好歹是个元帅,竟然会在酒醉后当众调戏嫦娥,能做出这么蠢事的人怎么当上元帅的?原著说,天蓬元帅跑到嫦娥家门口“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在调戏嫦娥!疑点二,玉帝为了这么个小事,竟然把堂堂一界元帅贬下凡间。实在太不合理了,毕竟天庭里众仙的坐骑、门童偷跑到凡间作祸这样的大事都没受罚,比起来天蓬元帅犯得错可小多了!</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猪八戒的兵器大有来历,即“上宝沁金钯”,五方五帝用神冰铁制成。奇怪的是,玉帝竟然允许一名被贬下凡界的罪将带着这么一把稀有的兵器,意图是什么?就是为了克制孙悟空。只不过玉帝失算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猪八戒发现自己根本杀不掉孙悟空时就放弃了这一任务,而这一切如来心知肚明,最终只封猪八戒个没名没分的职位。</span>那为什么如来非要找人取经呢?又为何会选定唐僧?这一切被安排得滴水不漏。</p> <p class="ql-block">  四、唐僧“金蝉子”身份只是个诱饵,如来可以实现一箭三雕</p><p class="ql-block"> 原著,观音菩萨未到长安之前,长安城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就是唐太宗睡梦中去参观了一趟地府。这里有个关键人物,就是判官崔钰,“热心”地为太宗做地府“导游”,其实崔判官就是佛系之人,地府阎王虽说是玉帝一派,可别忘了坐镇的可是“地藏王菩萨”。太宗回到阳间后,从此在大唐开始大兴佛法,这才有了“唐僧”这个人物出场的机会。起初,遭到大臣反对,理由是“五帝三王,未有佛法”,而佛教是“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这里也指出了,佛教最初在大唐民众心中的形象就是“外来的”。</p> <p class="ql-block">  再说唐僧,前世是佛祖弟子“金蝉子”,按理说安排这样的人取经,只会给取经之路带来众多麻烦,这不是告诉路上的妖怪们“唐僧肉来了,吃了长生不老,你们快来抢啊”,那如来为啥要选定唐僧?前面说过,以往的取经之人最起码是到了流沙河,足以说明他们未曾经历唐僧师徒面临的种种危险,偏偏是唐僧上路后,一路都被各种妖怪绑进洞府里,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p> <p class="ql-block">  其实,如来佛祖正是用“金蝉子”当诱饵,把路上的各种与天庭有关系的妖怪全都趁机清理了,为佛教宣传打通道路!而唐僧本人,莫名被赐五彩织金袈裟,不得不硬着头皮奉旨取经,从头到尾都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简直就是被“坑”入伙的。这样安排下来,从人间选出一名“形象代言人”,一路发扬佛法的同时还能清除道家势力,这可真是一箭三雕!</p> <p class="ql-block">  五、沙僧和小白龙就是混经历的</p><p class="ql-block"> 好多人认为,沙僧在整个取经队伍里,几乎没出过力,什么事都把“大师兄”推前面,既没能保护唐僧,也没能斩妖除魔,那么他在取经队伍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前面说到,沙僧其实是玉帝派来阻挡取经人的,而观音菩萨到了流沙河时也才察觉到了道家一派的用意。作为佛派的观音,毫不犹豫地将沙僧拉入取经队伍,承诺他取经后可重归仙列。</p> <p class="ql-block">  而沙僧本人,在言语中已透露出他对玉帝的不满,观音的承诺正是他心之所向,搭个“顺风车”回到仙界,何乐而不为?观音这样做,一是为了拔除取经道路上这个障碍,二是把玉帝一派的人拉入自己阵营,两全其美。同样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小白龙身上,或许小白龙自身没有什么太大的本领,可小白龙背后却是龙王一派的势力。观音为了扩充实力,再给取经队伍里加个混经历的小白龙又有何难?</p> <p class="ql-block">  沙僧和小白龙在取经途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就是这个缘故。虽然他们名义上是为了辅助唐僧取经,实际上就是凑个数,队友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走这一趟就能达成所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