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树的美篇

千林树

<p class="ql-block"> 三、 那些年,那些学农活动</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一九七七上半年,四人帮刚刚被粉碎,文革还没有宣布结束,拨乱反正工作也没有开始,黎明前的极左思潮仍然有着巨大的惯性,依然根深蒂固。学校尤其是重灾区,当时的教育方针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宣传标语铺天盖地。强调学生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要实行开门办学。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学校办学方向是面向厂矿、面向农村。当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工、学农基地。所谓学工一般就是以公社的农机站作为培训基地,内容围绕以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和水泵开展教学,俗称“三机一泵”。学农一般由公社在指定的一片荒山上,通过全体师生动手开垦一块大小不等的荒地,作为学农基地。平时要求结合书本知识,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教学,做到活学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当时作为从农业第一线的回乡知青,学校招骋我担任农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无疑是开展学农活动的主角,责任重大。领导也非常重视学农活动,曾多次找我谈心,要求我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去,到自己的学农基地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而那些年,那些学农活动的点点滴滴,依然像一缕清风,轻叩我紧闭的心扉,怀念起那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一串串歌声和欢声笑语…… </p><p class="ql-block"> 我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结合教科书内容,制订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首先从棉花种植入手,因为政府非常重视棉花生产,自己又有亲身种植棉花的经验。同时棉花是旱土作物,便于开展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学之前按照课本的要求,先要掌握棉花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种植、培育、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耕作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去现场施教,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棉花原本是一种多年生木本灌木,经人工驯化培育才成为一年生半木本植物,它具有无限生长特性。它的器官由棉籽、根、茎、叶蕾、棉铃、棉纤维七个部分组成。生长过程要经历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与需要的阳光、温度、水份、肥料有很大关系。同时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病虫害,早期容易得霉病、烂根病及立枯病;虫害有棉叶螨、棉蚜虫,后期主要是棉铃虫等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此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棉田进行现场教学。平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去棉田进行观察识别,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当学生一旦走进田间地头,享受大自然的美,与实物面对面接触时,兴致特别高,思想非常活跃,好奇心特别强。问这问那,七嘴八舌,各自发表各自的看法,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这种从黑板到田间地头的现场观摩教学,开阔了学生眼界,增强了记忆,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他们学会了如何鉴别棉花果枝和叶枝,如何进行人工受粉,如何识别各种病虫害,以及棉花生长各个阶段的不同管理等等,既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之余同学们三五成群,叽叽喳喳,有的捉虫子、有的剪叶枝(又名懒汉枝。是棉株上一种争吃营养又不太结果的枝条)有的做人工授粉试验,有的男孩子相互追逐打闹,生龙活虎田间地头到处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悠扬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期间我们还结合教科书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内容,重点介绍生命起源的三大特征,即生命由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这么一个进化过程,直到形成了今天的人类。在这个进化过程中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原始的生命体是由简单细胞或低等细胞组成,逐步演变进化成复杂细胞或高等细胞。细胞的结构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份组成。为了加深对细胞的直观理解,由学生自己动手将棉叶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具体形态。使细胞由一个抽象无形的概念,变成了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有形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p><p class="ql-block"> 学校有两处学农基地,其中一处离校有七、八里路,是公社行政的边缘地带,面积有二、三十亩。要翻越几个山头,之前是一处荒山通过全体师生动手开垦出来的土地。另外一处在学校的后面,路程相对较近一点,具体位置在大坳山上的半山腰,面积只有四、五亩。由于面积较少后被废弃了。学校每年要开展几次大规模的学农活动,春季主要是播种,春夏之间除草施肥,到秋季是收割。主要种植黄豆、花生等经济作物。由于基地原先是荒山,土地比较贫瘠,为了改良土壤增加土地肥效,学校把平时积攒的垃圾和劳动课修的草皮晒干烧成火土灰,利用食堂的煤灰和每个教师家里藕煤灰,集中到一起再浇上人畜粪便,经发酵后生成有机肥,再集中运送到学农基地。运送肥料实行大兵团作战,学校全部停课,由学生自带箢箕扁担等劳动工具。学校领导带头,老师学生无一例外,一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里。那时农村是土路,不像现在是水泥路平坦宽广,土路比较窄,空空洼洼,高低不平。特别是要穿越一座山坳,山坳里怪石林立,上游有一小型水库,水流湍急,一会儿上坡,一会儿又是下坡,坡度很陡,一面靠山,一面是悬崖绝壁,山涧下流水声震耳欲聋,令人望而生畏。穿越河谷时,只能从人工堆放的石墩上跨越而过,稍有不慎跌入水中非常危险。平时都得小心翼翼,更何况还挑着几十斤的担子,真的有点心惊胆战。尤其是对那些年龄小的、特别是女同学、平时没有锻练过的此类学生来说难上加难。有这样一个画面距今四十多年至今难以忘怀,三个女同学,初一学生十三、四岁年纪,挑着十多斤不到二十斤担子,晃晃悠悠。我担心她们怕掉下悬崖,放下担子站在路边保护她们,不想她们用非常渴望甚么哀求的眼神看着我,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这种眼神深深地刺激和震憾着我的心灵,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把她们三人挑着的担子全部放下,装到我自己的担子里并一肩挑,叮嘱她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待过了山坳后才一一还给她们。再看现在的小孩有多幸福,像我小孙子在北京读小学五年级了,放学一定要大人去接,没人接老师不准离校,两厢对比天壤之别。但不知到底哪种教育方法好,我也很迷茫?言归正传,过了山坳,走过一段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田埂路,再爬上一个大山坡才能到终点。此时早已饥肠镳镳,先期到达的,有的在帮助后续同学,有的将挑来的肥料整理堆放一起,还有一些男孩子不畏疲劳,嘻嘻哈哈你追我赶,相互嘻戏打闹。这样的活动虽然很累,但快乐着。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练,虽然劳其筋骨,但能磨砺他们的意志,懂得生活的艰辛,有利于今后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国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一九七七年下半年开始,已经连续十一年停止招生的高考又在全国重新恢复,各大中专院校按高考划定分数线正式招收录取学生。分数线面前人人平等,由此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年靑人的命运。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重新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主要目标和责任。过去那种“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教育方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自然而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已被历史所湮没。但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们那一代人来说,却有着刻骨铭心的情结,至今还蕴含着无法磨灭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