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疫情是大的形势,居家是迫不得已,这是个人不能左右的时局。在这种情况下,要主动调整自己对待疫情和居家的心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能够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陪你“疫”起成长。 一、保持情绪稳定<br> 在特殊时期出现负面情绪是一件正常的事,负面情绪是我们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接纳并理解负面情绪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害怕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敏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来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br> 1.合理宣泄法<br> 当有不良情绪产生时,不要强行束缚自己的感情,应该合理宣泄,把其尽快释放出来。可以让自己哭一场或者向家长、老师、好朋友倾诉,聊一聊,请他们开导。 2.呼吸放松法<br> 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然后让呼吸慢慢变深变缓,也可以在此过程数呼吸的次数,以20次为一个阶段,每天坚持10-20分钟,就会有益身心。 3.想象放松法<br> 找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摆出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想象最能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例如,想象自己在环境优雅、景色迷人的公园里休憩,在风光迷人、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中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乐趣,心情无比舒畅。 4.音乐放松法<br> 找一段轻柔、安静并带有一些遐想的音乐进行倾听,好的音乐会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大的变化,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放松,血压平稳,达到心情宁静和轻松愉快。 5.表情调节法<br> 通过改变外部表情去改变内部情绪。发现过分紧张时,可以有意识地放松肌肉,不要咬牙;两手伸开,不要握拳;也可以用手搓面部。 二、保持健康的作息<br> 居家学习期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在于科学用脑。要注意劳逸结合,按规律作息,保证好充足睡眠,确保营养均衡,上网课跟紧老师的进度,积极向老师同学求教。<br> 遵循“难事优先”原则。大部分人会在早上有最强的意志力。因此只要同学们在早上将困难的事情完成,那么剩下的时间里你都会觉得神清气爽,甚至更有动力去完成其他事情。 三、坚持每天健康锻炼<br> 提高大脑活力。同学们每天要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进行垫上俯卧撑、仰卧起坐,还可以跳绳、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 四、保持课内课外学习<br> 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呢?首先就要减少环境干扰。建议同学们可以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放到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在家中整洁安静的角落摆设一张专门用于学习的小桌子,学习时穿戴整齐。<br> 我们还要科学规划,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可以设定闹钟让自己专注学习一段时间,铃响了之后就休息五分钟;若要继续学习,就再设定一次闹钟。间隔的短暂休息可以让你放松并且鼓舞你继续前进。 五、提高信息判断能力<div> 同学们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遵守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原则,积极配合社区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信谣、不传谣,阻断虚假信息,赶走恐慌心理,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br></div> 六、维护人际支持<br> 主动与朋友和家人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和、理性的状态。同学们可以与老师、同学和亲友保持联系,彼此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减轻居家学习的孤独感,增进彼此的情谊,还能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获得支持的力量。 如果出现了心情持续低落,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等症状或亲子关系冲突难以解决,这时就需要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你可以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也可以向各级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求助。 疫情的肆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灾难与痛苦,也让我们在“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学会独处,增进亲情;安全意识,责任担当;和谐生态,敬畏自然”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们要坚信“疫情只是暂时的,一切总会好起来”,在危机中成长,更加强大内心,愈发热爱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