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天蜗居北京,室外天寒地冻,草木凋零,也就没有什么好欣赏的自然景色。在北京,逛一逛博物馆倒是得天独厚的地方 ,手机预约两张国博门票便和老伴一同去了。</p><p class="ql-block">偌大一个国家博物馆,平时至少有七八上十个展览。这一次只有两个,一个是占据二、三、四层的《复兴之路》,一个是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复兴之路用四分之三的地盘展览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五千年的历史就沉淀在地下一层!俗话说的好,浓缩的是精华,我们就决定下地下一层。</p><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的影响,博物馆”限流”,参观的人比平时少了许多,我们可以安安静静驻足观赏。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巨大的显示屏 ,循环播放中华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的版图,还有一副长的横条屏,显示各个“朝代”的断代纪年。这个展览还展示了部分史前文明,这样一算下来就远远不止五千年啦!从山顶洞人开始,到清朝结束,跨越差不多两万年。</p><p class="ql-block">要在这么一层的场地展览如此长跨度的文明(考古发现),国家博物馆又是全国一家独大的博物馆,藏品无疑是巨量的。据说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几十年,国家博物馆看中了哪件好东西,那物主都必须是无条件“奉上”的,那时有一个专有名词——征用。现在不行了,各地(主要是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像我们湖北的曾侯乙编钟就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凡全国各地的省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但是各地都还是愿意将自己的好宝贝拿到国博展览的,他们把这视作一种荣誉。所以这个《古代中国》真是一个浓缩的精华,几乎件件都是珍品。原来只是在各种书籍、刊物、荧屏上看到的东西,几乎全集中在这里!我边看边拍,不知不觉拍了有一千多张图片。遗憾的是美篇只能容纳的下一百张,我只能忍痛割爱再一次浓缩。</p><p class="ql-block">本来参观完后就准备做一期美篇与朋友们分享,可是一看到那么多照片,不知如何取舍,头都大了!这不,一回到家乡,政府念我远道回家,请我住免费酒店!又是两星期无所事事,不妨把在京时拍的照片整理一下,分集发出。</p> <p class="ql-block">国博雄伟壮观的一层大厅,这里还是当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古代中国的前厅,条屏显示的历史断代。</p> <p class="ql-block">前厅大屏,滚动播放各时期的疆域。</p> <p class="ql-block">山顶洞人生活场景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的各种陶器</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有一个新石器时代的“走马岭”遗址,我一直在这些屏幕上寻找,可是总是找不到,原来考古界把它归并到了京山的“屈家岭文明”里面了。也不是说屈家岭就比走马岭高级多少,只是它们都属于同一时代、同一类型的文明,而屈家岭发现在先,那就以屈家岭文明命名了。</p> <p class="ql-block">龙虎葬,远古时期的小部落首领,就开始享受特权了。这是逝者两侧用贝壳镶嵌的两个动物图案,现在就叫它龙虎,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称呼的。</p> <p class="ql-block">鹰形陶罐(仰韶文化出土),栩栩如生啊!原始人类已经不乏艺术天赋。</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期晚期,社会分化严重,已经出现了贵族阶层,他们开始享受生活了。这是贵族们使用的器皿,多么精致啊!</p> <p class="ql-block">刻画有男女生殖器官的陶罐,食色性也,这一点永远也不会过时。</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才正式进入上下五千年。</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也就是郭沫若大师命名的司母戊鼎。一司一后,争论了几十年,还是在郭老去世几十年后才为其正名。</p> <p class="ql-block">子龙鼎</p> <p class="ql-block">盂鼎,鼎,本来就是一个大锅,炖肉吃的。不过几千年前,冶金工业远远不如现在发达,要铸造这么一口大锅确实不容易,甚至是要举国之力!所以它的价值就提升了,用来作为王公贵族的祭祀礼器,用来敬神。当然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权力的象征。所以就有了“问鼎中原”、“一言九鼎”这样的成语,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这样的文化,就是老外口中的“威权”。威权怎么了?威权不好吗?这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上面的喜欢威权,下面的服从威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皆大欢喜。就像那些个有特殊嗜好的,也是愿打愿挨,不然他(她)还兴奋不起来,整不了。</p><p class="ql-block">扯的太远了,归正题。就说这个鼎当时就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东西,只有国王那里有,不是史书上说我们湖北佬的祖先还曾经跑到洛阳周天子那里要扛一个回来吗(问鼎中原)?经过几千年寒来暑往、风雪冰霜、灾难战火、自然腐蚀,还能保存下来的最多也就是百存一二,甚至是千存一二了。现在,举国闻名的鼎几乎都齐聚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天下最大的盆——虢季子白,这件什物,可以匹敌我们的浴缸了,只是稍微浅一点。</p> <p class="ql-block">编钟的单体,不过这远远没有我们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威武。</p> <p class="ql-block">下面还有各种各样的青铜器,无非就是装肉的呀、盛酒的呀、敬神的,凡此种种。</p> <p class="ql-block">以下这两件就是著名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因为三星堆的古蜀国与中原的商同时代,不管当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反正现在都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不明白,三星堆为什么崇尚凸眼?现在凸眼最常见就是甲亢,甲亢病人脾气都比较暴烈,这是他们崇尚的原因吗?</p> <p class="ql-block">战国相较于春秋差别不大,也都是一些青铜器。纹饰较繁复细腻一些,说明工艺有进步。但是器型没有商、春秋厚重、大器。是不是因为连年战乱,国力衰微,没有能力做那么大的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简书 ,据说是从哪口井里挖出来的,用特殊的方法让字迹复原,能够纠正许多历史文献的以讹传讹。</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各国的钱币,我们小学的历史就学过的。</p> <p class="ql-block">玉器,再长的时间,它还是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瞧,这器物上的纹饰多么细腻精致。</p> <p class="ql-block">兵马俑场景复原图。我去过兵马俑现场,是这个样子。还有很大的场面,因为装不下,其他照片都舍弃了。</p> <p class="ql-block">中山靖王的“金缕玉匣”,原来叫“金缕玉衣”。现在这个称谓更准确。</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的“琅琊刻石”,这也是嬴政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的陶俑</p> <p class="ql-block">象征权力的印信,人死了还要把权力带到棺材里,搁在身边。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啊!</p> <p class="ql-block">画像砖飞马拉车,多么鲜活灵动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青铜铸造的楼阁模型</p> <p class="ql-block">汉代的龙就是这个造型</p> <p class="ql-block">起舞弄清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代牛的地位高贵了</p> <p class="ql-block">击鼓说唱俑 ,这个形象你不会陌生吧?</p> <p class="ql-block">青瓷羊形烛台,线条多么流畅,形态多么温顺。</p> <p class="ql-block">骆驼</p> <p class="ql-block">画像砖,描绘了不同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昭陵六骏(复制品)几可乱真,原件四件在西安,两件在美国。受容量所限,只选取了四张。</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骆驼和西域商贩</p> <p class="ql-block">骑马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骑马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男女同台舞蹈</p> <p class="ql-block">唐朝的美女,看到这,很多女生肯定感叹,生不逢时啊!</p> <p class="ql-block">通过上面几件唐三彩,唐朝的社会形态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目前:</p><p class="ql-block">1,唐朝是一个万邦来朝的国度,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度。你看那些骑在骆驼上的大胡子,一个个乐不自禁,肯定是做生意赚了钱啦!</p><p class="ql-block">2,唐朝是一个男女平权的社会,你看,男人骑马,女人也骑马;男人女人同台舞蹈。这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解放了另一半生产力。</p><p class="ql-block">3,唐朝女子以胖为美。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们逐渐富裕起来了,如果吃不饱,你怎么胖?我们改革开放前见过几个胖子?二是富裕的时间还不长 ,带那么点暴发户的感觉,如果时间一长,胖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人们就不会以此为美了。</p> <p class="ql-block">把宋辽夏金元搁在一个板块里是我们史学界的巨大进步,我们平常说的唐宋元明清,虽然也有两个少数民族的王朝元和清,那是他们入主中原,把我们汉族人全统治起来了,不然是不能和汉族朝廷平起平坐的,譬如这里面的辽、夏、金,实质上他们当时和宋朝就处于一个分庭抗礼、彼此割据的状态。客观的说就是和赵家王朝平起平坐的。从民族政策来说,我们也不应该搞大汉族主义。</p> <p class="ql-block">赵匡胤像</p> <p class="ql-block">忽必烈像,其实还有他爷爷成吉思汗的像我没有收进来,确实装不下。为什么收孙子不收爷爷呢?因为忽必烈才是正宗的入主中原的元朝开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秦桧跪像,这里的故事就不赘述了。已经家喻户晓的,不过近些年比较盛行“秦桧是高宗赵构的背锅侠”的观点。不管怎么说,秦桧应该是翻不了案了。</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鱼龙造型,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这个针灸铜人像,被中医奉为圭臬。</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p><p class="ql-block">这个东东太笨重了,有一层楼高。</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是著名的宋瓷——汝、官、哥、钧、定各窑的精品。这个我也不怎么在行,只能附庸风雅,请各位自行鉴赏。</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刻石像,也是一种独到的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木雕观音像,神态慈祥,体态优美,雍容华贵,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明清部分还没来得及拍,一晃三四个小时过去了。老伴喊肚子饿,要出去吃饭了,就此依依惜别。</p><p class="ql-block">国博我来过许多次了,像这样集中浓缩而又低调的展出还是第一次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