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美好,“习”"文"乐见——“双减”背景下的单元备课随想

中意他

<h1></h1><h3><b><i><font color="#ed2308">木欣欣以向荣,<br></font></i></b><b><i><font color="#ed2308">泉涓涓而始流。</font></i></b></h3><h5> ——点滴做起,向语而行</h5> <div> 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二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div><div> 但科学技术这个话题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特别是乡村学生, 那这一单元的课文与习作该何教何从呢?</div><div> 第一步的课文教学怎么办?我在备课时苦苦思索,看着<font color="#39b54a">《飞向蓝天的恐龙》</font>这一课,灵机一动,或许可以从预习上找到突破口。</div><div><br></div><div> <br><br></div>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民谚曰: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语文学习何尝不是如此。磨刀不误砍柴工,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只有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有效的预习,课堂才能高效,才能提质减负。 一般而言,预习任务包括听、读、写、圈、查、疑六个方面,但每次都按这样的方式操作,学生难免会生出乏味之感。这一单元的课文更不适合千篇一律的听读写圈查疑预习方式,那如何扣住学生的兴奋点,让预习“趣”起来呢?<div> </div>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再现了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代,以及由此推想出的恐龙飞向蓝天、变为鸟类的演化过程。那“恐龙”“鸟儿”就是兴奋点了。 预习任务就让学生查资料并制作恐龙、鸟儿介绍图,根据男女性别特点,男生负责恐龙,女生负责鸟儿。<div> 孩子们的预习虽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也颇有童趣,更重要的是上课时他们兴致勃勃,这不正合我意吗?</div> 图片展示后,我马上抛出关键问题:这么笨重而又庞大的恐龙是怎样演化为小巧而又轻盈的鸟儿飞向蓝天的呢?孩子们的求知欲爆发了,课堂上学得兴味盎然。<div> 小小的尝试衍生的课堂效果出人意料。难怪叶圣陶先生说: 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次课前预习与兴趣相结合,学生乐学,预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 那第二步——单元的写作指导又该如何进行?早在上学期,在校区原负责人谢朝阳同志的统筹安排下,我联合科学老师陈鹏程与学生刘嘉琦进行了一些尝试。科学老师负责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的“纳米”为话题进行科普文写作,我负责分析影视及小说创作中的“纳米技术”运用为习作点拨,刘嘉琦同学以课文中提到的“纳米天梯”为题进行科幻文写作。三篇作品还有幸被十几岁杂志社征用并刊登在《十几岁——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上。 课后我与孩子们一起阅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我们雁西校区在教学教研上不断学习、研究、创新……<div> 语文教学的预习,我们更是大胆尝试,实行“作业形式改革”。抛弃呆板、机械的预习作业,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预习形式,提升预习效果,如做读书笔记,从课文中摘抄好词好句好段,配上精美的图画,也可搜集相关的资料,如诗文、歌曲之类的,当然也不过知识的拓展、延伸,这样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预习的积极性,又能达到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的整合,发掘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令人获得美的享受。<div> 《新课标》也指出,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足见预习的重要性。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也就是预习。</div></div><div> 让我们共同努力,走好预习第一步,“预”见美好,“习”"文"乐见。</div>

预习

恐龙

学生

课文

语文

单元

蓝天

写作

课堂

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