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车

潘老师

楔子 <p class="ql-block">  一阵风吹来,在水池旁玩耍的悦悦突然大声叫道:“你们快看呀,水车转起来了!”其他在水池里忙碌着的孩子们闻声也都抬起了头。他们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看着转动的水车。</p>没一会儿,风停了,水车也不再转动了。孩子们抱怨着:“怎么就转这么一小会啊,真没意思。”王梓博见状灵机一动说到:“我有办法了!”说完就用手开始拨动着水车,让水车继续转了起来。我借机问道:“除了风力和人力,你们还有什么办法让水车转动呢?”吴迪说:“还有水,就像我们班科学区里的彩虹小水车一样,我们可以用桶装满水往水车上浇。”悦悦听完连忙摆手说道:“用桶运水太累了,其实我们也可以像给水池引水一样给水车引水。” 搭建1.0 <p class="ql-block">  由吴迪、管梓曦带头找好组员,并设计出相应的搭建图纸。水车转动项目小组就此成立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结合了水池引水的经验找来了软管和可伸缩水管。他们将两者连接好后再拿着伸缩水管的末端搭在了风车的顶部,接着自信满满的打开了水龙头。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水一直上不去还不停的往接口处回流!</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孩子们已有的搭建水管经验中,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是他们实践且验证过的。在水管摆放一直很低的状态下,除非水压足够强大水才有可能往上走,但是幼儿园的水压明显是不够的。他们想将水管架的和风车的高度齐平,这个办法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是可取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之而来的二次搭建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将软管搭在树枝上增加高度、又找来梯子放在两种水管的连接处、再用圆桶放中间承重……这样就可以了吗?水能流到风车那个高度吗?一切都充满了未知。</p> <p class="ql-block">  当他们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准备去放水时,管梓曦提出了质疑:“我们只是把中间的水管架高了,可水从梯子的高度流下来后,水又在下面了啊,最后还不是流不到水车上嘛?”大家都觉得管梓曦的话很有道理,但是陈康睿还是决定打开水龙头试一试,果不其然,和管梓曦说的一样,水从梯子的高度流了下来却又上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的游戏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故事分享环节中,管梓曦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只是架高中间一节水管水依旧还是上不去,接下来的搭建该如何继续呢?孩子们陷入了讨论之中,艾光贤给出的建议是,寻找多种材料将每一节水管都架高,一直延伸到水车处。当水管与水车的最高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水流就不会有回流和上不去的问题。</p> 搭建2.0 <p class="ql-block">  新的方法、新的实践,孩子们找来了幼儿园里所有能够架高的材料,油桶、轮胎、支架、梯子等等。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都按照着他们的预想按部就班的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  搭建完毕,王梓旭兴致匆匆的去打开了水龙头。可是打开水的那一刻,新的问题发生了!接口处的水疯狂的喷涌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各自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他们开始了一点点的改进与调整。他们先将所有的架高材料换成了梯子、又在风车台上用一些黄色的桶作为架高材料(因为水车台有台阶,高度和平地不同,所以不能再使用梯子)、再将透明管安装在两种管子的连接处。一切准备妥当,王楚恬打开了水龙头,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她这次她把水开的非常小。</p> <p class="ql-block">  水缓缓地往风车处流动着,每个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水的走向,终于,水流从伸缩水管的末端流出,流向了风车。</p> 虽然水流非常的微弱,水车也只是轻微的摆动了一下,但这也代表着,孩子们离成功不远了。这是整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有关于引水的知识储备里,水管前端的高度越高,连接处的水就越不容易外泄。因为怕水外泄所以他们每次都会把水开的很小,可是水流量太小,水车又带动不起来。所以他们决定在连接处再加一节透明管。果然,现在水就算开大了,也不会存在外泄的情况了。</p> 朵朵将最后一截透明管调整好位置,固定在了柱子上,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 <p class="ql-block">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水车转动了起来!可是转的却有一些奇怪。很快这个奇怪的现象被张宸玥发现了,她对旁边的朵朵说:“这个水车怎么左边转一转,右边转一转呀?风车不是应该从一个方向转动的吗?”朵朵趴着看了看说:“还真的是,那我们再调整一下位置试试看!”</p> <p class="ql-block"> 说完,两个人就开始手动调节水管的位置。最后寻找出最佳位置并得出了结论:水必须流向水车一侧朝下的位置,这样水力才能带动整个水车,而不是把管子放在中间的位置。当水从水车中间往下流动时,水会流向水车的两端,让力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水车左右晃动。</p> 水车靠着水力成功的转动了起来,孩子们看着转动的水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的游戏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故事分享环节中,朵朵向大家分享了这次水力风车转动成功的经验,但同时她也和大家说一些在搭建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例如“梯子的不合理使用、可伸缩水管漏水等问题。”她的这些问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在我认为这次活动圆满成功时,她看到的却比我多,考虑的也比我细致。</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能善于发现问题,努力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视若无睹,这点是非常值得欣慰的。</p> 优化版 <p class="ql-block">  搭建优化计划启动啦!孩子们不嫌麻烦的将所有的管子拆开,将里面的脏东西清理干净,又将梯子移走一部分,用木板代替了梯子,管子放在木板上更加平整了,漏水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许多。整体的搭建看起来也简洁了不少。</p> 整个活动到这里似乎才真正的画上了那个圆满的句号。大大的水车承载了孩子们两周的喜怒哀乐,中间的挫折和艰难在最后的成功面前似乎变得不值一提,孩子们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师的指导与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自主游戏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管住手、管住嘴,留给孩子自己探索与尝试的空间以及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搭建中,孩子们面临了多次的失败,我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提示与指导。其实,正是这种不打扰才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可以一次次的去尝试与探索,最后取得了成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