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唯美旗袍人像)

胡老师摄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摄影 / 胡老师摄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字、编辑 / 毛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出镜 / 萍萍</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关雎鸠,在河之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君子好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流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寤寐求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求之不得,寤寐思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悠哉悠哉,辗转反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采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琴瑟友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芼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钟鼓乐之。</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关雎》</div> 一首《关雎》道出了古人对美丽贤淑女子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出一种对心仪女子求而不得的焦急心情。 东方女性独有魅力,温文尔雅,气质超然。东方女性的气质特点大概有四种,分别为甜美型、浪漫型、优雅型、自然型。 甜美型的东方女性令人有一种强烈的保护欲,恨不得把她宠在手心里。就如《楚辞》里的一句经典“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甜美型的东方女性不仅唇红齿白,朱唇点点,眼睛还仿佛会说话。就如《楚辞》里写道的“美目盼兮”、“既含睇兮又宜笑”等诗句,又如蒲松龄诗中描写到的“秋波流慧”。 浪漫型的东方女性令我想起了陆小曼,美丽而野性,妩媚而率真,她可以和你“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也可以让你尝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悲喜之情。 优雅型的东方女性令我想起了林徽因,她既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又有令人折服的才气,更有“青云衣兮白霓裳”的气质。她有令才子写出《再别康桥》的魅力,也有送给才子《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才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一举手,一投足,透露着骨子里的优雅和淡定。 自然型的东方女性就像邻家女孩,她落落大方,勤劳贤惠,不施黛粉却自然得体。 而旗袍则是最能够表现出东方女性美的服装,没有之一。旗袍,又称“褀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形成于民国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旗袍在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1984年,旗袍又被我国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关于旗袍的样式起源,学术界的争论很多,主要观点有: 第一种以周锡保先生《中国古代服饰史》为代表,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 第二种以袁杰英教授《中国旗袍》以及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为代表,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先秦两汉的深衣。 第三种以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为代表,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 第四种以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为代表,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 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 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 第五种认为旗袍源自袄裙。1940年1月《良友画报》记述短袄长裙经过旗袍马甲的演变,最终形成旗袍,民国学者曹聚仁、李寓一也持有同样观点。 第六种认为女子穿旗袍是蓄意模仿男子着装、醉心于男女平权的结果。 无论你赞成哪一种学说都不可否认,旗袍确实把东方女性的身材美、气质美完美地呈现出来。 最后一提拍摄地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儒溪村。儒溪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南麓,南近九江镇,西邻西江,下辖江边、上儒、下儒、北良、新村、基边、槎谭等8个自然村,以农业经济为主,其中养殖业较为突出。 儒溪村既保留了青砖石板的古代建筑,又拥有翻新后的新农村之美,兼备了古今农村的景观,又具备岭南水乡的秀气,是一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h1><b>喜欢这组照片的朋友敬请关注@胡老师摄影 和点赞哦</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