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早春二月,本该是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季节,此刻的北方却是漫天飞雪。窗外虽白雪飘飘,屋内却暖意融融,3月18日双桥小学举行了新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左海涛、闫莉、孙宏悦三位青年语文教师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为这个春天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课前三分钟展示,同学们清脆洪亮的读书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把同学们带入了语文学习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执教的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鹿角和鹿腿》一课。在儿童文学的王国里,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蕴含着深刻含义或道理的短小故事,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统编教科书中选编了多篇寓言。面对着由低年级以“随文识字”为核心的识字写字教学,向中高年级以“从词学文”为核心的阅读、习作教学过渡的时期,如何让教研在创新中精进,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结合学段特点如何进行寓言这种文体的教学呢?三位老师同课异构的《鹿角和鹿腿》一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鹿角和鹿腿》讲述了小鹿对鹿角和鹿腿态度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光图美丽,也要讲实用价值。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位老师在本次“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中目标明晰,循序渐进,过渡自然,亮点突出、环环相扣,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体现了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 左海涛老师从课后题入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鹿的态度变化,并通过朗读来表达,最后能用自己的话生动地讲讲这个故事。师生课堂气氛融洽,小组合作交流有效,让人听了十分舒服。</p> <p class="ql-block"> 闫莉老师从鹿的语言入手去解读人物内心的活动,抓住“咦”“啊”“唉”等语气词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感悟鹿对鹿角和鹿腿前后态度的不同,以及变化的原因。创设情境设计小小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寓言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孙宏悦老师从词入手,抓住“欣赏”“抱怨”两个关键词,联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这两个词体会鹿的内心,在感悟鹿对鹿角和鹿腿前后态度的变化时,插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画视频,边看边设计不同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感悟鹿在不同的境遇下态度的变化,直至最后的顿悟。</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团结互助,勤奋好学,同在一个教研组,经常在一起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这次同课异构更是让她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共识,在共识中分享。</p> <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次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却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花开似海,同时也拉开了双桥小学2022年春季<span style="font-size:18px;">“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的序幕。三</span>位教师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结对研修”活动中师傅的引领和同组教师的帮助,也离不开自身对教育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相信她们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越来越轻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