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双龙——碧水韵,温泉情,心灵浴

栀香漫雨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又名龙泉村),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南屿镇,辖浦口、汤湖、保恩三个自然村,距县城38公里,北距福州市宝龙广场只有26公里。204省道从村内横穿而过,南北纵横、东西连贯,四面皆与村邻,东与南通“十八重溪”相连,西与九都村相连,南与永泰塘前乡相连,北与窗厦村、芝田村相连。</p> <p class="ql-block">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双龙村</p><p class="ql-block"> 双龙村四面环山,大樟溪从村中旖旎而过,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森林面积50933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百年以上的红榕树多达35棵,村庄人口接近三千人。</p>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备受大自然眷顾,地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南屿的西南部,不仅“饱饮”大樟溪的充足水源,还坐拥“火龙温泉”和“水龙矿泉”两大自然资源,自古便以温泉和矿泉闻名远近,故有“双龙”之称。现在,温泉和矿泉,成了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两条龙”。</p> <p class="ql-block">  双龙主村沿大樟溪西岸而建,群山叠翠,森林环抱,拥有丰富的火龙温泉和水龙矿泉,日流量达300多吨,80多亩天然温泉雾气氤氲、水沸且清,此地温泉水为碳酸氢钠泉,出水温度在30-70℃之间、无色、却带有淡淡的硫磺味,而硫磺泉则可软化角质,达到漂白软化肌肤的美容奇效,因此很多人也把温泉称为“美人汤”;又因为泉水中富含偏硅酸、氡气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原因,不仅舒筋活血,对治肩周炎和风湿痛更是有着显著的保健效果。这儿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矿泉水不仅低钠,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span></p> <p class="ql-block">  双龙作为福州全域旅游规划提出的打造“大樟溪温泉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它沿溪上接永泰“后花园”,下连主城“大都会”,地理位置优越。不仅“饱饮”大樟溪的充足水源,“坐拥”温泉和矿泉两大自然资源,村落境内还有宋朝石人石马、南宋石刻观音、千年古榕树群、古渡口、古石桥、古汤池遗址等历史遗迹,可谓人文底蕴深厚。此外,村内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祠两书院,</span>笔架山革命老区遗址、兔耳山风景旅游区等景点,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曾荣获高新区2015-2017年度文明村的镇称号,2017年获评“福州市移风易俗示范村”,2018年列入福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2020年又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在荣誉的加持下,双龙村的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自唐代发现温泉后,元代即已开始形成洗泡温泉的习俗,开辟了天然露天浴池,与都市温泉、市井温泉不同,“溪、山、榕、水”为基底的山野温泉是一个独特的温泉文化品牌。</p> <p class="ql-block">  龙泉山庄景区</p><p class="ql-block"> 闽侯双龙的龙泉山庄始建于2004年初,当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荒山野岭的坡地里建起集农业观光、休闲泡温泉度假等为一体的农家乐,龙泉山庄坚持做纯天然的温泉池,水质好,含有大量矿物质,对身体大有好处,现在是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市民休闲近郊乡村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山庄内建成100多个温泉泡池,既有大池泡池,也有私密小池掩映在山林中,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景区不仅打造出网红韩系鹅山顶温泉,十二兽首温泉,还有水疗泉,汤院,石板蒸、温泉泳池,儿童水乐园等,冬季泡温泉既能舒缓压力又能美容养生,面对寒冷的冬季,最好的享受莫过于在群山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全身心浸入雾气蒸腾的温泉泉水之中感受“一泉一世界”的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  闽侯龙泉山庄景区内还建有豪华的山间别墅,河边小屋更似人间仙境;有古道登山,而小溪漫步别具一番情趣;有宋朝石人石马、石观音;千年古榕树、古温泉,彰显独特文化底蕴;有惊无险的九都溪生态漂流任你纵情山水;纯天然温泉、冰泉,全方位诠释水的独特魅力。游客在景区内可以远望青山,仰观蓝天,浸润温泉,令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龙泉山庄景区内还提供本地矿泉、休闲泡茶,可以品尽人生百味;有百亩农民自种无公害的蔬菜,供游客园头直接购买;有千亩四季果林任游客参观和采摘;还有当地农家菜和原始烧烤任君品尝……</p> <p class="ql-block">  从承包400余亩“四荒地”起步,龙泉山庄一步步地变成如今绿树环绕、碧水流淌的亮丽生态景区。目前山庄还开发了村落里的鹅山、瓢羹山,已经形成了四季系列旅游产品,全方位诠释双龙村山水的魅力。享受温泉之余,游客可以沿古道登山,溯小溪漫步,品尝农家菜和原始烧烤,还可以在村落古榕树下追寻古渡口的传说。夏秋两季,大樟溪九都漂流和时令水果采摘项目更让“四季游双龙”成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  其他温泉营业场所及配套设施</p><p class="ql-block"> 龙泉山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引领村民共同开发乡村旅游,共享发展成果。据<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完全统计,</span>目前村里有5家温泉营业场所,配套的养殖场30余个,果园10多个,餐馆30多家。每年双龙村村民经济收入达8000多万元。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家庭的经济收入。</p> <p class="ql-block">  江景房民宿</p><p class="ql-block"> 双龙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打造“山、泉、水”特色产业新品牌,村里几乎家家都是“溪景房”,带动民宿、餐饮行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温泉旅游为村里带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很多客人来了以后不想走,想留下来享受美景。</span>外出打拼的村民逐步回村创业,有的在龙泉山庄就业,有的开民宿、做餐饮、开便利店,有的种果蔬搞养殖…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比比皆是。游客们不仅能在村庄和龙泉山庄里吃上村民种养的放心肉、放心菜,不少还成了农户的稳定客户,<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带旺了村里各种农产品的销售,</span>真正让“双龙”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引进生产矿泉水企业</p><p class="ql-block">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为了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泉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双龙村里抓紧修路、租地、建厂房,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通过市场化运作,很快吸引了两家矿泉水企业前来投资生产。福建省润和矿泉水有限公司,在双龙村的工厂引进了价值千万元的全自动生产线,每年可采集优质矿泉水3000多吨,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主要客户为航空公司和高端酒店。</span>引进的企业,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每年还为村里增加十几万元的村级财政收入,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p> <p class="ql-block">  未来长远规划</p><p class="ql-block"> 双龙村在传统的休闲康养路线之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地制宜打好“两泉”牌,村里成立了农民经济合作社,筹备打造特色温泉民宿、国家级体育森林公园,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围绕着水,村里还有更长远的规划,</span>制订温泉旅游综合体发展规划,大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山、泉、水”特色产业,</span>未来双龙将以温泉旅游为核心,打造融娱乐体育、休闲农业、村落文化、居家养老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生态圈。</p> <p class="ql-block">  闽侯南屿镇双龙村不仅拥有我省罕见的温、矿两泉,历史上这里学风浓厚,还创办有邦基、榕江两大著名的书院,丰厚历史底蕴与乡村文化一脉相承、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邦基书院、榕江书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南屿镇历来文化发达,教育普及,旧时有聚奎书院、台鼎堂书院、邦基书院。私塾数量多,形式也多。双龙村先贤陈邦基等有识之士相继创立的“邦基书院”和“榕江书院”,培养出辛亥革命烈士陈瑞灿、闽中游击队烈士林立香等。“邦基书院”遗存石碑还嵌在村委外墙上。</p> <p class="ql-block">  儒学大师朱熹曾在双龙设堂讲学,其嫡传弟子北山先生陈孔硕父子都葬于此。村中“邦基书院”“榕江书院”的遗存是宋朝书院文化鼎盛时期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碗窑山窑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美景如画的双龙村,除了拥有“两泉双书院”,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碗窑山窑址</span>,这里有4处宋代龙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且均为民间私窑,出土千余件文物。宋代窑址集中于一座山上又保存较完好,且每处龙窑都保存了大量完好的窑炉遗迹,<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福建窑址考古中是首次发现,堪称大樟溪边的一颗璀璨明珠,</span>这在全国都相当少见。</p> <p class="ql-block">  碗窑山宋代龙窑窑底坡度35°,在目前国内已知宋代龙窑中窑底坡度最大。碗窑山宋代龙窑主要烧制黑釉盏,当时,用黑釉盏喝茶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还风靡到了东南亚、日本。碗窑山窑址从侧面反映了当年当地私人制瓷业的发达。</p> <p class="ql-block">  闽侯双龙古渡口,</p><p class="ql-block"> 至今仍在使用的双龙、保恩渡口,同属于高新区南屿镇双龙村。保恩是双龙的一个自然村,隔大樟溪与双龙村(浦口)相望。双龙渡口和保恩渡口有文献记录的历史已经超过700年。如今,居住在保恩自然村的村民,仍然靠着这条航线进出村子。在保恩渡口,一棵600多年树龄的榕树,默默见证着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余晖在大樟溪上闪烁着。大樟溪上“最后的摆渡人”林初,开着政府新换的渡船,从双龙渡口到保恩渡口,在江面留下一串涟漪。</p> <p class="ql-block">  结网捕鱼的人们驾着小船,满载而归,喜悦的笑脸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双龙村,大樟溪东岸保恩自然村杨柳树成排,西岸浦口自然村有千年古榕树三十余株,大的榕树躯干直径达1米之多,榕根盘虬,气雾氤氲,树荫是夏天避暑乘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南屿双龙古榕树群</p><p class="ql-block"> 南屿镇双龙村江边岸上,矗立着15株老态龙钟的古红榕。古红榕参天耸立,树干苍老疙瘩,根部盘绕交错,下垂树根随风飘拂,树冠庞大雄伟。它们浓荫遮地,四季常青,酷似饱经风霜的慈祥老者,守护着家园,伴随着子孙后代同甘共苦生活着。</p> <p class="ql-block">  这15株古红榕是该村陈氏开乡始祖德宝公于元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从长乐岱边迁此地后种植的,至今已有600多年。据说德宝公迁此后,由于该地处在大樟溪下游,山洪暴发时田地被溪水冲走,台风肆虐时屋倾房倒,为了抗洪、抵风,德宝公在临江岸上栽种了长寿、抗旱、耐热、抵风且生长快、生命力强的榕树。此后,这15株榕树迅速生长,其间夹杂着一些果树、杂木,绿荫交错,在大樟溪边构筑了1000余米长的绿色长堤,达到了保护乡间、防洪抗风的作用。村民订下乡规民约,不准砍伐,只许护好,遂以保护至今。</p> <p class="ql-block">  村之渡口右侧,有一株盘根错节、叶茂枝繁、根须密垂、郁郁葱葱的古红榕,树围10米,树高15米。顶部满鸟窝,鸟雀跃其间,引吭高歌,更有白鹭点缀其上,时而展翼高飞,时而扑翅落下,犹如鸟类的天堂。更有趣的是古红榕胸部中长有一棵树叶茂密、枝干粗壮的野荔枝,冠幅达6米,高5米。开花时,满树灿若云霞,美不胜收,不知为何只是有花无果。由于古榕鹤立鸡群,又有特色,多次被电影、电视剧选入镜头,向人们展示了双龙古榕风采。</p> <p class="ql-block">  浦口自然村扬桥</p><p class="ql-block"> 南屿镇有大大小小六十二座古桥,当我们走在202县道上时,放眼四望,发现就在公路旁有一座石梁桥,桥梁上还刻有不少字。原来,它就是南屿镇六十二座古桥之一——扬桥。</p> <p class="ql-block">  杨桥南北走向,为石构单孔平梁桥。两岸桥台由条石砌造,上架两根大石梁,石梁间还抹有水泥,每根石梁长8米,宽0.8米,厚0.4米,桥梁上刻有文字,靠东的一根梁上分两行写着“大明嘉靖九年庚寅龙湖里人吉旦在合浦造杨桥”、“大清乾隆九年陈国材、陈正立修”等字样,由此可知,此桥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龙湖陈氏宗祠位于闽侯县南屿镇浦口村(现称双龙村)。三桂堂龙湖陈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43年(1778年),坐南朝北,原为两座透后,正厅悬挂“三桂堂”堂号匾及进士匾。嘉庆六年重修,1996年大修。</p> <p class="ql-block">  浦口开基始祖陈德保,字君得,于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年)从长乐迁来南港,传宗于龙湖,发祥于合浦,传27世,迄今已近700年。祠堂内原有“文魁”、“武魁”匾百余面,后因多次特大洪水而流失。现仅存“三桂堂”、“进士”、“博士”等匾40多面,楹联17对,乾隆四十五年重修、嘉庆六年岁次、辛酉仲冬吉旦古碑石3块,新碑石7块。</p> <p class="ql-block">  古民居</p><p class="ql-block"> 村里古民居遍布,大多修缮一新,而且干净整洁,不像之前老式民居。</p> <p class="ql-block">  龙湖文化宫</p><p class="ql-block"> 双龙村还有气派的龙湖文化宫,老人活动中心等,不时有闽剧团来村里演出,丰富村民娱乐生活,还可以举行祭祀活动或举办婚丧嫁娶宴席等。</p> <p class="ql-block">  龙舟赛</p><p class="ql-block"> 每逢节日,双龙村都举办龙舟比赛,村民或参与龙舟比赛,或观赏比赛,全村都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也吸引来大批四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  村委大院</p><p class="ql-block"> 双龙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除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拥”温泉和矿泉两大自然资源、</span>独具特色的沿江榕荫步道、古渡口、一祠两书院,碗窑山遗址,村内还有笔架山革命老区遗址、兔耳山风景区等景点,南宋时期还出过武状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委门口立闽候兔耳山风景区牌。村委大院外墙镶着“邦基书院”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徜徉于村中,同学特别向我们介绍,这是开发兔耳山的村支书祖屋,她家庭院里那株百年杏花树,虬曲劲秀的枝干、枝柯交错,经过严冬的洗礼,枝繁叶不茂,可稀疏的叶子托起朵朵娇艳的红色杏花,香气弥漫在村中。</p> <p class="ql-block">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兔耳山遗址</p><p class="ql-block"> 兔耳山位于闽侯、永泰、福清交界处,因山似一老妪赶兔,在山下大樟溪上可看到一只活灵活现的兔耳而得名。兔耳山,远望去山峰如聚,山深林密,瀑布从山顶凹处直泻下来,给人一种宛如仙景的感觉,峰峦叠嶂、崖壁陡峭、潭多瀑美、洞寨险奇,妙趣横生。每个景点都有一个富有诗意的美丽传说,如飞天神树、双龙抢珠、黄猴出洞、天狼窥美、飞仙赛…主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是永泰通往福州的门户。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  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1944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永泰县青溪村迁移至兔耳山一带,8月又从兔耳山转移到长乐县南阳村。</p> <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日寇退出福州。随之,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心也由永安逐渐转至福州。为了隐蔽和发展革命力量,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将省委机关驻地由长乐南阳转往兔耳山。6月上旬,随着省委书记曾镜冰等领导率省委机关警卫班最后一批到达兔耳山,省委机关胜利完成了从南阳到兔耳山的战略转移。由此,省委机关进驻兔耳山赢得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为深入开展革命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  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保护兔耳山省委机关的安全,中共闽中特委武装主力在闽侯溪里休整后,主动向永泰东北部挺进,牵制国民党反动派“清剿”部队。特委武装的佯动,使国民党反动派误以为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已转移到永泰莆仙边界,即令“围剿”兔耳山的国民党部队火速开赴永泰,追击“逃脱”而去的省委机关。这使隐蔽在兔耳山一带活动的省委机关成功脱险。</p> <p class="ql-block">  此后,1945年7月至1946年初,曾镜冰率领省委机关人员在林森县(1944年闽侯县改名林森县,1950年复名闽侯县)兔耳山和古城里、十八重溪一带隐蔽,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尽管在深山密林里搭盖茅草棚住宿,条件极为艰苦,但全体党员、干部和战士仍然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在山上烧木炭、卷香烟、挖石兰块根(染料)等,并让群众帮助带到集市上卖,赚些钱粮补充给养,度过难关。与此同时,省委机关电台由高振洋等人携带转移到闽侯南屿溪里,并在笔架山、蓬莱、溪坪里等山村巡回移动隐蔽。8月,日寇投降后,电台又从溪坪里迁回兔耳山省委机关。 </p> <p class="ql-block">  1946年11月,省委机关从兔耳山转移至古田。留下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兔耳山遗址,供后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樟溪畔的双龙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交通便捷,</span>街巷沿江临水蜿蜒,百年古榕参天耸立,拥有丰富的天然温泉和矿泉资源以及山林资源,以其丰厚的自然人文禀赋列入福州市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项目。</p> <p class="ql-block">  依托双龙村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新区管委会按照“村庄规划好、环境治理好、设施建设好、便民服务好、长效机制好”等“五好”标准,把环境综合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村貌做提升改造、双龙村产业发展特色有机结合,致力于把双龙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助力双龙村乡村振兴战略升级。</p> <p class="ql-block">  通过打造沿大樟溪岸的景观长廊和龙舟观景台、开展美丽庭院改造、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大樟溪沿岸及高速公路沿线景观亮化改造,着力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加以保护,建起了仿古街,保持村庄整体建筑风貌和谐统一,通过建设生态双龙,让其呈现出一幅山水相融的田园秀丽风光景色,</p> <p class="ql-block">   改善双龙村人居环境,是写好双龙村美丽乡村建设文章,让“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图景在双龙村焕发生机的首要任务。双龙村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速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推进厕所革命,补齐民生短板等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p> <p class="ql-block"> 让垃圾分类、雨污水管建设和“厕所革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元素也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内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村里保洁人员定时清理,干净整洁。</p> <p class="ql-block">  改造沿溪步行街,整理美化空心房、废弃住房、闲置基地,完善村内已有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便民商业服务网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高新区在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貌改造的同时,也立足实际、保留乡土元素和双龙村地域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地球村校区在双龙村,美丽乡村建设,村里重修学生街,将店铺租给村民经营,增加他们的收入。看的见山,望得见水,让清山绿水的诗意不止载得动你的乡愁,更为双龙村的百姓带来收益。</p>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正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老人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设施齐全,让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聚会有阵地。</p> <p class="ql-block">  沿江有多处供游客拍照的景观墙,着力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必备软硬件。</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有了极大变化。走进双龙村,干净整齐的石板路直通家家户户,路边绿树掩映、树影婆娑,一路上花香四溢,聊天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铺开。漫步溪边栈道,美丽的大樟溪如玉似带缓缓流淌,<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风徐徐拂过,</span>数百年树龄的榕树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民们三五成群,或小坐闲谈,或是悠闲漫步,或在渡口旁纳凉看江景……</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周末应邀前往同学位于双龙村的溪边别墅游玩。三层小洋楼装饰典雅,一楼大厅影音设备齐全,麦霸迫不及待地放声高歌,不亦乐乎。二楼、三楼客房装饰一新,准备开民宿。</p> <p class="ql-block">同学家庭院一角</p><p class="ql-block"> 最有特色的是庭院,布局合理,四时花不谢,大门右侧的百年荔枝树枝繁叶茂,每年夏天绿叶红果分外妖娆,最美庭院实至名归!</p> <p class="ql-block">未来民宿的门牌号及最美庭院牌匾</p> <p class="ql-block">  别墅对面是同学家带有宽阔平台的庭院,光露台面积就三百平方米,附属建筑还有7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影斑驳的宽阔露台</span></p> <p class="ql-block">  露台南临大樟溪,近观江景,仰望星空、遥望青山,荡涤心灵…</p> <p class="ql-block">特色茶餐厅</p> <p class="ql-block">民宿厨房及炊、厨具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露台上的秋千</p> <p class="ql-block">  露台上遮天蔽日的榕树,枝丫上爬满菟丝子。</p> <p class="ql-block">童心未泯的八十几岁的叔叔阿姨(随行的同学父母)</p> <p class="ql-block">  一游客参观同学别墅,咨询民宿茶艺相关事宜,发现和我们另一同学同名同姓,两有缘人偶遇,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未来民宿老板厨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争取打造网红民宿的老板们在周边实地调研</p> <p class="ql-block">在村中溜达溜达,寻找灵感和商机</p> <p class="ql-block">闽侯特产——松软可口的青皮甘蔗</p> <p class="ql-block">村民手工制作各种风味菜品原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节假日下水航行,平时</span>吊在房檐下的龙舟</p> <p class="ql-block">  双龙村物华天宝,空气清新,溪岸数百年古榕成列,古渡口浓荫蔽日,凉风拂面,令人不舍离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民热情好客,家家大门敞开,我们走街穿院,见我们对花草盆景感兴趣,村民还主动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后院观赏奇花异卉。</span></p> <p class="ql-block">据主人介绍,这些是价值几十万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随时开门迎客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茂盛的攀緣植物</span>不是爬山虎,是爬墙虎,又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叶地锦?</span></p> <p class="ql-block">  发出邀请函:欢迎四方宾客暑期来双龙度假游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浦口485号民宿(名称待定),老板们等着你来喝茶、聊天、吃饭、住宿…</p> <p class="ql-block">  举杯预祝民宿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p> <p class="ql-block">交通小贴士</p><p class="ql-block">  从南二环到湾边大桥,沿福诏高速至国道355开往永泰方向,可抵达南屿镇双龙村,距离市区约30公里。(按图上信息导航并记住门牌号即可到达民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