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之五~神山冈仁波齐丶札达土林

谢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9月9日,阿里大环线的第五天,我们今天的行程是从普兰经过拉昂措、玛旁雍措远眺神山冈仁波齐,然后到冈仁玻齐脚下的塔软,最后去世界最大的札达土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清晨我们来到拉昂措,拉昂错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在4574米高的海拔上,它仅仅与圣湖有一路之隔,但就因为湖水微咸,所以这里的湖水人畜都不能饮用。白天的拉昂错湖,风景优美,湖水蓝得让人心醉,你很难想像,它与相邻的玛旁雍措圣湖里的水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圣湖里的水清冽甘甜,但是拉昂错湖里的水非常的苦涩,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与圣湖相对的它被称为了鬼湖。原本鬼湖与圣湖是一体的,但是后来因为气候的变化,是湖泊的水面下降,这才由一条狭长的山丘把它们分开。慢慢的,由于鬼湖的水质问题,导致拉昂错周围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所见之处都没有生机的样子。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拉昂错,那一湖没有波澜的黑色,更是让当地人认为,拉昂错代表了暗,而旁边的圣湖代表着光,它们之间是相互连通的,所以才被成为是鬼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拉昂措湖水幽蓝,湖面如镜,由于阳光的变化湖面呈现不同深浅的蓝,让人陶醉。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远眺冈仁波齐的最佳观望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海拔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相传走进这万山之王,就是走进了众神的殿堂。它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而冈仁波齐则像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它比珠穆朗玛矮了很多,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熠熠生辉。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也是被多个宗教认定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这里是玛旁雍措远眺冈仁波齐的最佳观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山脚下的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去扎达土林路途中看到了成群的藏野驴、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途经丹霞地貌的阿里五彩山,五彩山紫红色的岩层,是曾经位于大洋底下最表层的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在海拔5160米的隆嘎拉山口,阳光下的山体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扎达土林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扎达土林地貌是阿里地区的一大奇观。扎达土林为远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而成。方圆近几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内满是高低错落的“林木”,形态各异,并有早期人类洞窟遗址。</p><p class="ql-block">扎达土林面积达数百公里之阔,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河湖相。专家考证,水位线递减,逐渐冲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数十万年风雨的侵蚀,犹如神工鬼斧不间断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珑剔透出神入化。处在喜马拉雅腹地中的扎达土林之所以成为当今之最,在于它无可匹敌的海拔和巨大的体量。人烟稀少和相对闭塞的环境,使扎达土林得以保存较为原始的地貌。第三纪前,这里是古地中海低洼的层积海盆,地球板块挤压使之隆起,第四纪冰川的切割和水流冲刷,造就了世界屋脊上气势磅礴的土林,如堡垒般屹立在喜马拉雅山的怀抱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