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佛子岭

茂名阿峰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2日,应茂南区公馆镇新田坡村委会党总支部陈才之书记邀请,原新田坡知青场湛活、茂名市知名本土作家许冠华老师等人参加了茂南区政协在公馆镇新田坡村委会佛子岭自然村组织的“共建同心林”植树活动。</p><p class="ql-block">植树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到佛子岭村探访知青岁月保存下来的“知青屋”。</p> <p class="ql-block">相会在植树节</p> <p class="ql-block">我和小树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往事只能回味</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知青岁月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然而,随着岁月的更替,我们的知青情怀却越来越浓。</p><p class="ql-block">知青情,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不舍的情怀。</p><p class="ql-block">植树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去探访知青岁月保存下来的“知青屋”。</p><p class="ql-block">往事只能回味。。。</p> <p class="ql-block">原新田坡知青场知青:湛活</p> <p class="ql-block">贪靓的湛叔</p><p class="ql-block">2022年04月18日(茂名晚报版)</p><p class="ql-block">■江火胜</p><p class="ql-block">  植树节活动现场,巧遇湛叔。那天,他又是在义务为植树活动拍摄。后经他精心整理,把一些精彩照片传送给我,让我感动得含泪。</p><p class="ql-block">  因喜爱摄影方得与湛叔相识。每次见到湛叔,他胸前总是挂着一部照相机,背后是一个器材包,穿着一件灰色马甲。我两年前就认识湛叔,但平时交集甚少,偶尔见面,都是寒暄几句,闲聊一些琐碎。总以为他是一个被“工人”身份耽误了的摄影家,后来才知道,他原是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分部工会宣教文体主管干部,现已退休。他随时随地拍摄,又乐意分享摄影心得,为人友善。</p><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有阵子在工会里不见湛叔身影,后问他的去向,回复说退休了。我联系上他,他说:“上广州陪陪孩子。”我说:“既然退休了,为啥不选择留省城跟儿子一起住?”他笑笑说:“不惯。我业余挂职茂名石化关工委。在这里,有拍不完的靓景靓人!味道都是不一样的!”后来,我想了想,估计他说的可能是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慢慢熟络后,发现他也爱说笑,就敢常逗他:“湛叔,你又跑去哪偷拍美女了?”他也笑着说:“没,没有!我眼里,有的只是真与善,拍出的都是美!”其实,我也是想伺机偷看一下他的日常大作而已。他手机、相机里成就的美,与我般凡夫俗子传统眼中的美,真的是两码事。他捕捉到的美,有力量,有温度。</p><p class="ql-block">  茂名油城,承载着千千万万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一辈炼油化工人的身躯,也承载着他们的灵魂,他们昨天的付出,点亮今日好心之城的大美。</p><p class="ql-block">  湛叔,一位摄影爱好者,处处都能发现美,处处都能传递美的力量。我说湛叔贪靓,是说他贪图山水之间无穷无尽的美;是说他追求镜头里的构图美,不断琢磨各种技巧,不断改良装备,又不断变换构图角度与光圈,全方位提高技术。有时一个景点,他可能起码走四次(春、夏、秋、冬),他一直在追求美,孜孜不倦。而抓拍,又是他的强项,静态跟动态始终有不同,他的捕捉触觉和洞察能力,更是手到拈来。他的手机相册里,还多很多俊男与美女的靓相呢。</p><p class="ql-block">  湛叔,坚持数十年手持一部相机和一部手机,来回穿梭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记录这个城市的发展变化。我见过湛叔的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凤凰单车。大多搞艺术的人,可能都是相对艰苦的。我调侃说:“你总是用双脚丈量地球?”他淡淡地说:“有时,走得太快,反而可能会错失发现美的良机。”</p><p class="ql-block">  据说,他的好多珍贵照片,多次免费提供给相关单位用作历史资料或专题展出,坚持多年为建设茂名“好心之城”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  湛叔,全名湛活。</p><p class="ql-block">作者:茂南区文化局工作,茂南区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茂名乡土作家许冠华老师</p> <p class="ql-block">许冠华老师虽然不是当年新田坡知青场知青,但是他当年是茂名市教育局干部,对新田坡知青场前期基建和管理给予很大的帮助;<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对新田坡特别是佛子岭村有着特殊的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多次回到新田坡,回到佛子岭,寻找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知青的体验与记忆,满怀深情创作出以反映新田坡知青生活为轴线的乡土文学作品《昨夜的星辰》,并以《昨夜的星辰》为书名将他已在报刋上发表的部分作品汇编成一本散文集,全书共集结了46篇散文。</span></p> <p class="ql-block">《昨夜的星辰》这是一本已在报上发表的部分作品汇编而成的散文集,全书共集结了46篇散文。作者许冠华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作家,就读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顺理成章成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当教师是他的本分,却由于工作需要调到机关工作了。后来,还派到乡镇挂职工作了一段时间。他所经历的事情多,感受也很丰富,亦时有感悟和冲动,促使他有空便写些文字,记述当年的生活乐趣和幸福感受。</p><p class="ql-block"> 《昨夜的星辰》集结的全是旧事与乡愁,有童年时的记忆,有青年时的情感,有成年后的经历,全与家乡的山水、乡间的情调、浓郁的亲情、自身的感悟交织融汇。全书无不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在书中写下了自己无法忘却的乡愁,就如书名一样:《昨夜的星辰》,它是乡情的歌,是亲情的歌,是师情的歌……</p> <p class="ql-block"> 昨夜的星辰</p><p class="ql-block"> 作者:许冠华</p><p class="ql-block">  往事就像昨夜的星辰那样过去了。我们常常回头看看所走过的路,虽然曲折,却越走越宽。我们能欣然面对后来命运的安排,全得益牛轭岭那段苦日子。它已成了我们人生积累的财富。当回首那段往事的时候,我们没有愧疚,没有迷茫,也没有彷徨,还为我们能成为末代知青而深感幸运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别了,昨夜的星辰。</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  当下,生活在城市里是很难看到星星的,即便是晴朗的夜晚,也再见不到璀璨的星光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兴许是星星都上山下乡去了。因为只有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才可以见到稀疏的星辰。它们依然挂在天上,点缀着辽阔的夜空,依然美丽,依然亲切。</p><p class="ql-block">  40年前,牛轭岭的夜空就布满数不清的星星。当年,我们58名十几岁的知青就生活在这里。农场离村子远,很偏静。只有两列瓦房,一口大水塘和连片的甘蔗地。</p><p class="ql-block">  那时,牛轭岭的夜晚,晴空中星汉阑珊。聚集着星光的银河撗过天际。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星星各自发出自己的光。群星熠熠,或明或暗地闪烁着,就像镶嵌在天幕上的宝石。它们在深邃的夜空中眨动着美丽的、动人的眼睛。间或,一颗流星从星空中划过,拖着长长的闪着亮光的尾巴,消失在遥远的天边,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牛轭岭的夜晚总是那样地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知青农场的夜晚是宁静的。因未有通电,只有星星为我们点上无数的星灯。冲凉房也没有盖顶,抬头便可望见满天繁星。</p><p class="ql-block">  凭着一股激情,我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集体生活。但对农活的做作与安排,完全是全新的概念,陌生得不知所措。大队支部专门派了老农冯叔来当知青场的农活指导。他是教我们学做农民的师傅。</p><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冯叔总是提前为大家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那时农业学大寨,有条件或无条件都开荒造田。我们硬将原本种着桉树的荒山,开辟成果园种植柑橙。整天挖树坑,挖成80公分见方的大坑,填上草皮和肥泥,为种植果苗作准备。一天下来,大家都精疲力倦了。</p><p class="ql-block">  只有晚上,大家才轻松地平静下来,听冯叔讲解着天空上的故事。他教我们观天象测晴雨,还用一些农谚为我们佐证天象的准确性。他教我们夜行如何观星斗辨方向。这也是人应掌握的生存技能。北斗星、北极星我们学地理时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但早已淡忘了。今天,对冯叔指认的方位星斗都很觉新奇。他教我们认识东、南、西、北斗,凭这来准确认定方向。他说:四个方向的星斗都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东三,西四,南六,北七。十分形象易记。直到现在,如果是有繁星的夜晚,我们完全可以凭此准确辩认出方向来。</p><p class="ql-block">  冯叔还告诉我们,那东方聚在一起的七颗小星星叫“七宿”。它升至头顶时,天就快亮了。过去没有钟表计时,就是凭七宿的位置来打更报时的。同时,他对流星也有自己的解释。他说:天有多少星,地有多少人。每个人都是天空上的星宿。民望高贡献大的好人就是天上最大最亮的那颗星。一般平凡人就是小星星,甚至看不见它的光。但它一旦变成流星划过,也会尽力发出亮光的。每陨落一颗星,也就有一个人升天了。所以,它会尽全力发出自己的光。</p><p class="ql-block">  老实巴交的冯叔,肚里装着无穷的天体的故事。我们在狐疑中也充满着好奇。但愿这都是真的。如果我们都是一颗小行星,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在广阔天地中发挥自己的能量,使之发光发亮。哪怕像流星一样,也要经天纬地划出一道亮光来。这完全是我们抱定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激情过后,我们回到了现实。开山种上的柑橙至少也要3年才能投产,种出来的甘蔗收购价每斤只有1分7厘钱;当时稻谷每斤9分钱;生产队社员每个劳动日分配只有8分到1角钱。要让这批十几岁的城市青年自食其力地生存确是一道不小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新田坡大队是全市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任福隆支书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带头人。他将58位知青分配到生产队去与社员三同,一起记工分统筹分配,以缓解知青断供后生活的窘迫。</p><p class="ql-block">  知青们对农作不熟悉,好在生产队处处都守护着我们。除个别强壮的男知青跟着犁田驶牛外,其余的男女知青安排一些并不复杂的工作。有些被安排看垌,专门守护粮食作物不受禽畜损耗;有些安排到晒场收晒花生和稻谷;连送公粮、挑氨水也由知青去做。腾出社员们收割水稻和办田夏插。</p><p class="ql-block">  公粮要送到公社粮管所的粮库去,经常要排队候等很耗时间。那时生产队要交好多种粮,有公粮、购粮、水利粮、公社统筹粮,民兵训练粮等等,数量也不在少数。一天只能送一次,很影响夏收夏种,很多生产队正为此发愁。</p><p class="ql-block">  刚好有一位知青农友的家长是粮所领导,他给我们知青拉来的公粮开了一个方便之门,随到随收,快捷多了。知青也因之成了运送公粮的专业队。我们也尽心尽力,披星戴月,一天能赶上二趟,很受生产队的赞赏。</p><p class="ql-block">  40年前,氨水就是供销社分配给生产队最好的农肥了。挑氨水的工作也全由知青们去完成。一般都赶早出发到肥仓去挑氨水,那时氨水每斤7分钱,几乎相当于1斤稻谷的价钱,还要按田亩分配指标。大家都非常珍惜,丝毫不肯浪费。</p><p class="ql-block">  去年,在下乡40周年场友聚会的时候,农友小梁说起了当年的一件往事。那次挑氨水,有位女农友是生理卫生期,越走越慢。男的都走出一里多路了,她还是走走停停,看到人家都走远了,急得她边走边哭。后来,多得有位骑单车的路人告知了前边的男农友。知情后,几位男农友当即赶回接应并分担了她全部氨水,让她挑着空桶随队归去。一件小小的往事,让大家记住了友情,也记住了当年的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所走过的岁月,全由一个“赶”字和一个“拼”字组成。每说起来全是忙于奔命的感叹。入学读书就遇上文革,“赶”上了学制缩短;刚走过初、高中那段学工、学农、学军的求学生活,又“赶”上了上山下乡的高潮;才十几岁就赶着星星、赶着月亮地在农村拼命地劳动生活。大家却始终乐观向上,无怨无艾。</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是末代知青了。后面再无来者,上山下乡就要在我们这一代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农友们都去复习“赶”考了。经过一场拼搏,有些农友搏进了大学校园;有些到了参军的年龄应征入伍;大部分农友被招工回城。大家又赶着文化补课,赶着上夜大学、电视大学、工人大学。日夜兼程,拼搏着跨过人生路上的沟沟坎坎。甚至,忙得连当年牛轭岭熟悉的星空也无暇去顾及一眼了。</p><p class="ql-block">  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个经历都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这代末代知青,随着时代的激流沉浮。我们赶上了企业转型改制的下岗待岗潮;也赶上了改非职和离岗退养。转眼间,我们就快步地走过了人生中并不蹉跎的蹉跎岁月。就像夜空中一颗小星星,没有发光就陨落太空了。在我们知青相聚的时候,大家都缄口不谈得失。经过知青岁月锤炼淬变的一代人,我们都能无声地接受企业改革的现实。前面走过的路,就像昨夜的星辰,虽然默默无闻,却亦有光有色。</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二十那天,应当年下乡驻队的记分员维森兄弟的邀请,当年的团副支书小峰农友组织了十八位知青农友重返佛子岭村过年例,并分头拜访了当年的三同户,回望了牛轭岭知青农场旧址,领略了新农村的富美和整治一新的田园风光,也充分感受了富足起来的农民兄弟爽朗的亲情和朋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回到牛轭岭,静静地守候、寻找天上的星星。可惜,繁星没有露脸,只有个别稀疏地眨着眼睛。我们都很惋惜,但又不全是惋惜。因为农村也有了光亮工程,道路也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在农村,也不再靠星星来点灯发光了,它们都已成为人们的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往事就像昨夜的星辰那样过去了。我们常常回头看看所走过的路,虽然曲折,却越走越宽。我们能欣然面对后来命运的安排,全得益牛轭岭那段苦日子。它已成了我们人生积累的财富。当回首那段往事的时候,我们没有愧疚,没有迷茫,也没有彷徨,还为我们能成为末代知青而深感幸运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别了,昨夜的星辰。</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茂名日报,题图来源网友。)</p> <p class="ql-block">新田坡知青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佛子岭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佛子岭村,是茂南区公馆镇新田坡行政村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公馆圩西北7公里处。</p><p class="ql-block">佛子岭村,于明朝时从茂名市金塘镇文林村迁徙而来,族属文林村开基祖属翠庵公之子东陵公之后。此外,该村还有一小部分村民姓戴。</p><p class="ql-block">佛子岭建村:</p><p class="ql-block">陈氏族人在文林定居后,子孙后裔开始兴旺起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口增多,陆陆续续地有族人外迁。</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有族人从茂名市金塘镇文林村迁徙到公馆,择地佛子岭建村,族属文林村开基祖属翠庵公之子陈东陵公后裔。</p><p class="ql-block">三世祖文川公带领族人开辟荒野,平拓村场,发展生产,承传文明,佛子岭村由此建立。</p> <p class="ql-block">佛子岭的春天非常美丽!</p><p class="ql-block">池塘边上的柳树换上了绿色的新装,几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停在柳枝上,唱着春天的歌。</p><p class="ql-block">绿油油的稻田布满了整个田野,远远望去,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一只只小青蛙在田野里捉害虫,就像这绿色海洋的卫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成群结队的鸟儿驻足埂上,像是观赏春光的贵客。</span></p><p class="ql-block">植树节的这天更是美丽,空中云雾迷蒙,进村道上人声鼎沸,气氛热烈;村道两旁树木茂盛,野花遍地;村里农家的屋顶上飘着淡淡的炊烟,缕缕青烟飘向云端;蓝天白云、红花绿树,飞鸟翱翔,空气清新,胜过世外桃园,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俯瞰佛子岭新建的楼房整齐排列,环村路轿车进进出出,忙碌田头的村民欢快劳作,展现出一幅乡村脱贫奔小康的美丽画卷。</p><p class="ql-block">佛子岭村,一个美丽的乡村,是我们昔日知青心灵的第二个家!</p><p class="ql-block">我们期待今日的佛子岭村在新田坡村党总支书记陈才之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把佛子岭村乃至新田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篇作者:茂名阿峰</p> <p class="ql-block">图片:茂名阿峰+山水之间+网络微信群</p><p class="ql-block">文字:许冠华+江火胜</p><p class="ql-block">编辑:茂名阿峰</p><p class="ql-block">向原创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