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战国时期的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春秋时期的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为了弘扬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丰富我校校园文化活动,更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彩绘风筝、放风筝的乐趣,东峡小学组织开展了“筝舞蓝天,放飞梦想”风筝节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风筝绘制,了解风筝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等综合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风筝节”主题活动由“画风筝、做风筝,话风筝,放风筝,忆风筝”五个环节组成。</p> <p class="ql-block"> 画风筝——伴随着欢乐和喜悦,孩子们把心中的愿望寄于画笔,绘出一只只多彩的风筝,让童心童趣尽情飞扬。</p> <p class="ql-block"> 做风筝——同学们利用周末和下午的闲余时间,与父母一起体验做风筝的乐趣,经过努力,制作出了一个个精致的小风筝。</p> <p class="ql-block"> 话风筝——围绕“风筝”查阅相关史料,寻找相关故事,收集关于风筝的诗词,开展了诗词朗诵、故事分享等活动,当起了传播“风筝节”传统文化的小使者。</p> <p class="ql-block"> 放风筝——欢乐的笑声伴随着五彩的风筝在风中飞翔,风筝随他们一起在春风里飞舞飘扬。飞扬在天空中的风筝承载着孩子们最单纯的愿望,象征着对春天对生活最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忆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让漫天飞舞的风筝和天空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 除了文章之外,孩子们还认真填写了王校长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风筝节”活动评价表。</p> <p class="ql-block"> 本次风筝节活动,孩子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民俗文化,进一步感受了春天的气息。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他们奔跑、嬉闹以及手中那长长的风筝线牵动着我们对春日美好的期盼和梦想的憧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