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东平湖一小的抗疫志愿者们继续逆行。我有一支笔,记录他们温暖的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园我权哥</b></h3> 孙东权,学校科学教研组长。可能与所教学科有关,一丝不苟永远写在他的脸上。除了认真,严谨外,权儿哥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恪尽职守,乐于助人。这些优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这次志愿服务中。<br> 新冠病毒似乎有一种特有的能力,它的造访一下子让温暖如春的沈阳城降雪降温。权儿哥第一轮的支援地点是珍珠社区,他看天气比较冷,在天黑后的几个小时里,他拒绝了大家的“轮岗”,换成自己在岗。不管是谁要来接替他,他都始终坚持说不冷,不用换。除了这份恒心,权儿哥还有一份耐心,他冒着严寒,给每一位老年人细致讲解怎么出示辽事通健康码并亲自示范。因为他的认真和用心,使整个点位采样工作平稳有序。<br> 第二轮核酸检测要求志愿者到岗时间是早晨5:30,权儿哥5:10分就到达点位,这一次他被安排到龙城社区。因为到得比较早,他开始帮助社区摆放核酸检测需要的桌椅,布置采样场地。这些事,权儿哥干起来自然而然,不会表白,也不会邀功,我私信表扬他,他回了一句“这是应该做的。”<br> “权儿哥”是孙东权在学校的官号,是的,权儿哥在哪都有哥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块砖”小谢</b></h3> 记得在2021年初的那场全民核酸检测中,我们的“小谢”就被公认为是学校的“英雄”。而这一次,小谢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平凡的“英雄”。<br> 小谢是贵州人,说话小声小气,慢声细语,有内涵,有担当。正是因为这样,他在学校里干的事也比较杂,他是专职财务,有时也分担一些人事工作;他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道法老师,还是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的金牌大语文教师。小谢讲大语文课从来不用课件,就凭着自己的一张嘴足可以让他的课堂爆满且让孩子们着迷……要是人手紧缺,他平时还客串学校的摄影兼电教顾问……<br> 艺多不压身,小谢就是学校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一次增援全民核酸检测,小谢“这块砖”也是搬来搬去。<br> 第一轮他在世代社区点位,配合医护人员录入居民个人信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年轻的小谢为了照顾同组的姐姐,尽量自己多干,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第二轮的任务是接收各点位送来的核酸样本,这一次,他不仅自己出征,还带上了女朋友一起支援前线……而就在昨天,小谢又前往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始了辛苦又复杂的流调工作……<br> 小谢,疫情面前,你是好样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抬杠王”小宋</b></h3> 讲完小谢,来说小宋。在学校里,好多“小字辈”的老师,但“小”中见“大”,个个都是好样的。<br> 宋洪峰,学校体育教师,足球社团教练。这一次支援全民核酸,他像在绿茵场上一样,冲在最前面。第一天核酸检测时,小宋的爱人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这是我家抬杠冠军,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上午上课,下午变身大白。未来的几天你安心去当志愿者,我和儿子支持你!”这样一个“抬杠冠军”在疫情面前好像变了一个人,失去了“抬杠”的能力,而变得温顺、强大。他把媳妇儿和孩子第一时间送到了岳父家里,剩下自己安心出征。他每天早早到工作点位,为同行的同事们订早餐;他每天晚晚回家,保证样本转运到指定地点,不出任何差错。他本身是一个很粗糙的体育老师,但在支援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却很细腻、细致。这几天,小宋的表现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和社区的一直好评。当得知学校要写他的故事时,他私信我说还是别写了,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本职内该做的事,没啥可写的。面对他的低调和谦逊,瞬间感觉不足170身高的小宋伟岸起来,很高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阵“母子兵”</b></h3> 仲鑫博,去年9月份入职的一位小弟弟,是学校里的一位美术老师。本次支援核酸检测,仲鑫博是指哪打哪,默默奉献的典范。<br> 两轮核酸检测,仲鑫博一直在岗位上。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他虚心学习,认真履职,是点位上一个乖巧可人的小弟弟。第二轮核酸检测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学校安排原本线上教学的班主任进行定点轮岗安排。但到了班主任应该上岗的时间后,仲鑫博一直没有走,在“连轴转”。好久了我们才发现这个时间不应该是他在,问他才知道,学校一位班主任老师腰脱不能来支援,是他主动替的这位老师,他没有主动告知,也没有特意说明,就在那默默地干。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让人感动?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仲鑫博的妈妈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此刻也在支援核酸检测的一线。我跟仲鑫博要他和妈妈在一起做大白的合影,他笑着说没有,因为他和他妈不在一起……尽管没和妈妈在一起,但良好家风家教成就了一个好孩子。上阵“母子兵”,给这对城市中共同奋斗的母子俩比个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最暖陆老师</b></h3> 陆春江,64年出生,在学校里是最德高望重的老大哥!<br> 考虑到陆老师的年龄较大,在第一轮的核酸检测名单里没有陆老师的名字。但疫情防控升级,第二轮核酸我们除了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居民信息录入外,还要承担样本的转运任务。我们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年龄较大的几位老师做了轮岗安排,但陆老师没有接受“轮岗”,他主动申请“定点”,他说他自己身体好,还是男老师,这些是他应该做的。偏偏陆老师在岗的点位是在室外工作,偏偏这几天又赶上沈阳降温,大家都惦记着他。校长和主管领导几次让年轻老师去替换他,平时特别温和的陆老师在此刻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倔强,就是不肯走,告诉大家他可以,不用换……<br> 有些人,不善于表达,只善于用默默的行动来和大家交流。陆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平时在校园里看到陆老师,他脸上永远带着笑,永远乐观向上,浑身散发着正能量,在校园里,他就是大家的榜样!而这一次,您又用实际行动为全校的弟弟妹妹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这一次,给大家讲了东平湖校园里有担当的几位男教师的故事。还有更多的巾帼英雄,待我们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