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忆冬雪情(散文)

天蓝地绿

<p class="ql-block"> 春忆冬雪情(散文)</p><p class="ql-block"> 雷锦</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阳春三月轮回季,太阳离地球越来越近,和煦的春光洒在大地,使人顿感暖洋洋的。没几天功夫,银装素裹的大地积雪被化得不见了踪影。温度的快速升腾,使人产生季节转换的不适感,更觉岁月流失而缱绻,对相伴一个季节的冬雪有点不舍,留下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冬雪给人带来了寒冷,有时也会给出行等带来不便,可我钟爱冬天的雪。漫长的冬季,高天滚滚寒流、大地处处积雪,我惯看漫天飞舞的雪花、白雪皑皑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地间纯净无瑕,飘逸的飞雪极尽妩媚,落地的积雪大展霸气,将大地的一切污浊残象覆盖得严严实实,圣洁得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成为独主色景,空灵而充实,灵动而静雅,我常有 “胸装白雪就是一种心境美好”的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雪花,圣洁光亮、晶莹剔透,空中飘舞,婀娜多姿,像仙女下凡,演绎着迷人的风韵;雪花飘落在地,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让我喜欢得忍不住捧在手中,触摸它柔绒的玉体,或抓起一把塞进嘴里,感受它的冰凉甘甜、爽身透心、提神醒脑的神奇。雪花,高空落地,片片相连,叠加堆积形成积雪,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让一切处于休眠时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季带来积雪,不仅激发人的豪情壮志,也给人类生活送来良师益友,更给开发利用带来无尽资源,它的用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家到国、由传统到现代:积雪以自身的降温可杀蚊虫蝇蛾等,护卫植物不受其害;可供千家万户天然储藏冷冻食品保质保鲜;利用它可除尘降埃净化环境空气;积雪堆积可填充山区道路的坑洼坎坷,造就出一条条雪道;孩童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耍陶醉,留连往返……</p><p class="ql-block">积雪,更为重要的是固体水源,可移动、可储存、可涵养,以调节水源余缺平衡,滋润着大自然四季轮回接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雪在特殊的地域或环境,是人的生命的保障和延续。在我一生中,永远忘不了家乡人对积雪的依赖,它保障着家人和整个村落人家度过了缺水的艰难岁月。</p><p class="ql-block">我家祖辈生活在那个边远木垒的名叫“小泉子”的小山沟。三条沟岔里只有一眼泉,且水质苦咸又涩,使人无法饮用,几百口人冬天只能靠火炉化雪饮用。到了来年春季3月,亲朋好友十几人互助铲拉抬,倒腾一天,在野外凹地处提前挖好的或大或小的雪窖里,压储几十或几百吨水含量充足的积雪。压雪储雪,是村里春天的盛大农事,这关乎保证春夏秋三季的“雪饮水”,若错过时机,后果就不堪设想。乡亲们祖祖辈辈就沿用这种生活方式,固守在那个“夹皮沟”里耕耘劳作,繁衍生息,送走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也为集体和国家做着产粮供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经历中,冬化雪、春压雪、夏抬雪,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尤其是夏秋时节,农活忙完后的傍晚,就要双人去“抬雪”,我或与母亲,或与姐姐,要到几百米甚至一公里外的雪窖去抬雪。两人抬一大筐沉若冰石的约百公斤的积雪,重压使人彳亍难行,甚至要缓上好几次,才能艰难地将雪抬回家,然后放在大水缸上自化成水。每次“抬雪”,压怕了的我总是心生惧怯……</p><p class="ql-block">尽管那时储雪用水那样艰难,但我一直对雪一往情深,珍爱来自雪窖里的每一块雪,哪怕是掉在地上也要捡起来弄干净放进水缸里。</p><p class="ql-block">面对吃水的困境,我常想,要是有甘甜的自来水那该多好啊!直到八十年代初,政府投资引来了自来水,家乡才告别了“靠雪吃水”的时代。现如今,村里的乡亲们过上了小康生活,我家乡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为吃水而发愁。我内心充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无比感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雪,不择地域环境,处处飘落造福,在关键时刻恩泽万物、救人性命。后来我上学,当读到《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时,才知道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靠“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方式,打败了美帝侵略者,赢得了战争胜利,提振了国威雄风。顿时,我对雪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神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冰雪已为一种发展资源。今年2月,我国成功出彩地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提升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荣耀了中华民族。在州府昌吉市,政府也利用冬季的气候和冰雪资源,打造了“庭州冰雪大世界”,用雪雕、冰雕塑造了首都北京城里的著名建筑,也将昌吉州的人文地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地集中展现,神奇般地再现了冰雪的魅力,让游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积雪的存消,虽受季节变化的约束,飘飘洒洒地来,无声无息地去,短暂存在而不留痕,但它的深博意义永恒沉淀在我的记忆中,让我无限地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行至此,我对冬雪肃然起敬,感佩之至:雪是世间奉献牺牲的化身,它,不谋求名位,利万物而不争,无怨无悔地融进万物生命,催生大自然生机勃发、花红树绿,留下太多的精神意义和哲学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留恋冬季的白雪,我心中升腾起一种对雪的牵魂摄魄的虔诚和无尽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作于 2022年3月10日,于昌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