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p> <p class="ql-block">大一班表彰墙:🌺</p><p class="ql-block"> 1、全体幼儿:😄</p><p class="ql-block"> 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 出勤人数:🌺🌺🌺🌺🌺</p><p class="ql-block"> 活动参与率:🌺🌺🌺🌺</p><p class="ql-block"> 2、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 家园共育:🌺🌺🌺🌺</p> 瞬间镜头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名字叫“今天”,教育的名字也叫“今天”。今天赏识孩子,孩子今天就成功!作为老师,最幸福的,是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快乐。</p> 在《冰雪颂》的路上 <p class="ql-block"> 在《冰雪颂》的路上,孩子们全力以赴,本周花絮保密,下周揭晓呦!🌻🌻🌻🌻🌻🌻🌻🌻🌻🌻🌻🌻🌻</p> 变变变 保教视窗 <p class="ql-block"><b> 90%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只要孩子听话,任何的条件可能都会被满足,但实际上父母的思维并不能强加在孩子身上,父母更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b></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父母希望孩子快点刷牙,可他就是慢吞吞,总是有各种招数应对父母的催促。有的时候,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孩子不仅没做,还让自己惹了一肚子气。</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孩子不配合父母做事呢?父母应该没有冷静地思考过,但思考后会会觉得,孩子也很无辜,做自己真的太难了。</p><p class="ql-block"><b>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配合父母做事?找到“原因”才是关键</b></p><p class="ql-block"><b><u>原因一:自己本身对事物不感兴趣</u></b></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的世界,学习就是玩,玩就是学习,不管做什么事情,自己喜欢,自己感兴趣会放在第一位,如果不喜欢,父母再怎么劝说,也不能随了孩子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因此,不感兴趣加上父母的教唆,可能会心烦意乱,自然就不再直接做下去。</p><p class="ql-block"> 而在大人眼中,玩就是玩,学就是学,说教大于言行的示范,孩子就会觉得枯燥,没办法继续进行。</p> <p class="ql-block"><b><u>原因二:父母过于强势,孩子不得不顺从</u></b></p><p class="ql-block"> 尽管在家中,大人们都以孩子为重,但是在行为和思想上,父母还是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有时候会过于的严厉,利用恐吓,指责,追问的形式让孩子怕自己,结果就是孩子敬而远之,父母越说越来劲,可是事情做没做,早就抛之脑后了。</p><p class="ql-block"><b><u>原因三:父母要求过高,孩子达不到标准</u></b></p><p class="ql-block">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些,所以提出的要求,需要孩子配合做的事情,就会高标准,严要求一些,但是孩子做不到就会灰心,希望父母加以引导。</p><p class="ql-block"> 如果此时父母也耐心殆尽,那就会出现情绪崩溃的情况,最终“两败俱伤”。</p><p class="ql-block"><b><u>原因四: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u></b></p><p class="ql-block"> “行了,这样就可以了。”“快点吧,做做就可以了”但是孩子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遵循规则,找到规律,一旦父母过于着急,认为做的差不多就行,孩子就会不满意,就要按照自己的内在秩序完成,这种完美型的人格,父母不应该指责,而是保护。</p><p class="ql-block"> 父母对于不配合自己做事的孩子惯用的技能就是唠叨加抱怨,可是不难发现,开始是有效果的,但用着用着孩子摸清了规律,就会宣告无效。</p><p class="ql-block">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尊重孩子出发,接纳孩子规则,讨论并且制定规则,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快乐,要在天性中找到合作和勇气,要通过亲密游戏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p> <p class="ql-block"><b>学会4招,让孩子不再慢吞吞,能够配合父母做事</b></p><p class="ql-block"><u>平和等待,观察为先</u></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不配合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不妨先看看孩子正在做什么,比如孩子正在画画,大人偏要让他上个厕所,吃个葡萄。孩子正在专注的玩具,大人就让孩子赶快玩,指指点点。孩子丢下书包就开始玩,也不做作业,大人就开始唠叨不停。这些生活场景都是现实的,父母总是关心自己希望孩子做的,而不是孩子正在做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可以轻轻地看一会孩子在画什么,可以允许孩子试错,慢慢操作手里的玩具,可以看看放下书包后,孩子第一个玩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观察会让孩子更放松,父母也会更平静,观察孩子的举动,看他们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b><u>用“幼稚”点的游戏,取得孩子信任</u></b></p><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孩子不配合自己做事时,好好反思这件事是自己想做的,还是孩子真正自己想做的,如果真的非做不可,孩子又不愿意做。</p><p class="ql-block"> 这时就来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扮演成需要帮助的人,什么都不懂得“幼稚鬼”,或者是“什么都能变出来”的魔法师,这样的身份转换会让孩子感兴趣,并且愿意和大人一起探索。</p><p class="ql-block"> 配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顺从,而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的语言可以有:“噢,我很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做到。”“我真的是没办法了,你快看看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b><u>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和孩子沟通</u></b></p><p class="ql-block"> 孩子喜欢的语言是简单明了,指令性强的,比如,希望孩子把地上的玩具绘本收拾好,不要说一大堆,只要说:“我看见书在地上,请捡起来。”“捡起玩具再玩。”</p><p class="ql-block"> 最开始可能会没有效果,是因为之前唠叨惯了,所以,要有一个过程,不能着急,尝试几次后,孩子就会有反应,慢慢地就会接受。</p><p class="ql-block"> 不要带着情绪说话,孩子喜欢平和的,礼貌的语言,能够让孩子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所以越简洁越好,效果也越好。</p><p class="ql-block"><b><u>以游戏玩闹结束,结尾始终是欢乐的</u></b></p><p class="ql-block"> 游戏力强调的是,在每一次沟通互动的时候,都要是欢快的结尾,不能是孩子哭了,大人怒了,结果什么也干不了,而是孩子开心,父母轻松,事情也解决了。往往是以父母的鼓励结束,或者是拥抱,握手,表达感谢为主。</p><p class="ql-block"><b><u>孩子脾气很执拗,就是不配合怎么办?</u></b></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真的拒不配合,也不要焦虑,要找到原因,感受孩子内心深处到底被什么情绪占据着。游戏的力量仅仅是激发孩子做事的动力,激起做事情的兴趣,并不是演,也不是夸张,而是真实再现孩子当下的一种状态,让孩子学会用眼神,手势,歌唱来表达自己,释放情绪,调整举止。</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心中看待事物,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未知和新奇的想法,父母如果不探索,可能未来就会跟不上孩子发展的节奏,结果可能更糟糕。</p><p class="ql-block"><b> 父母也是需要用游戏缓解自己情绪的,就像是在单位里,一定会有人想让别人配合自己,这时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被要求配合的那个人,自己心态是怎么样的?</b></p><p class="ql-block"><b> 所以要在心里默念,如果我是孩子,我童年时,有没有经历这样的事情?结果会怎样?这样多问几次,就彻底明白孩子为什么不配合大人做事情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