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p><p class="ql-block">走在梦想的路上</p><p class="ql-block">回头有一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抬头有清晰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万象新,踔厉奋发正当时。为进一步加强镇沅初中语文张瑞玲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结合《镇沅县初中语文张瑞玲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针对工作室2021年申报的市级课题“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研究”,初中语文张瑞玲名师工作室于2022年3月17-18日在恩乐镇镇中学开展成员学员微模拟课堂比赛活动,恩乐镇中学校长杨春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孔召良、主管安全的副校长白贵斌、总务主任粟邦荣,以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部分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17日晚上工作室主持人做了《润德无声,诗教化人》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润德无声 诗教化人</p><p class="ql-block">—以优秀古诗文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p><p class="ql-block">一、立德树人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说明,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品德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p><p class="ql-block">二、结合实际,浅谈青少年的道德现状</p><p class="ql-block">1、不思进取,厌烦读书</p><p class="ql-block"> 很多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厌烦读书,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业成绩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2、文明卫生习惯差</p><p class="ql-block"> 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比较多,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敬长辈,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语粗俗,行为极端,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公德意识差,乱扔垃圾、就餐插队的现象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3、缺乏一颗感恩的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享受着“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但是部分学生进网吧、抽烟、喝酒、谈恋爱、大量购买零食,甚至与人攀比花钱。</p><p class="ql-block">4、人生观、价值观颠倒</p><p class="ql-block"> 很多学生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把节俭当吝啬,把莽撞当勇敢,把执拗当坚强,把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当作美丽的谎言,不勤奋学习却幼稚地认为“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把欺骗老师、包庇同学的违纪行为当作是讲义气的表现。</p><p class="ql-block">三、古诗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初中古诗文所选篇目都是大家名作,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体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是进行立德树人最好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先进文明的古代文学作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潜心研究、着意挖掘,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p><p class="ql-block"> 但古诗文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对学生而言存在着解读上的障碍。语文教师有义务先解读文本,先弄明白文本里可以探究出哪些可以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的因素。教学古诗文不在于一字一句的讲解,而是把诵读、理解、感悟习行为转化为探究的手段,整合于探究学习之中。</p><p class="ql-block"> 比如学习《论语》十二章,在引导学生会读懂大意后,我们认为可以进行这样的探究:</p><p class="ql-block">(一)走近君子:跟课文学做人</p><p class="ql-block"> 1.寻读课文中关于做人、修养的语句。</p><p class="ql-block"> 2.逐一理解,思考文中对“君子”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3.思考讨论,按照课文的观点,我们怎样做才可能做一名君子?</p><p class="ql-block">(二)做个君子:跟课文学学习</p><p class="ql-block"> 1.整合阅读:把文中你认为谈学习的语句摘抄,阅读。</p><p class="ql-block"> 2.思考讨论:文中说的关于学习的观点,你觉得最有用的一点是?为啥?</p><p class="ql-block"> 3.拓展延伸:古之君子,皆是乐学之人。你觉得怎样去学,才能让自己更君子?</p><p class="ql-block"> 按照这样的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具化为古诗文中的内容,作为探究教学的目标,课堂上指导探究的路径、点拨探究方法、评价探究结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一直在教学追求中。</p><p class="ql-block"> 再以《石壕吏》为例,先带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分析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是“三吏三别”的代表作之一,本诗描写了作者亲眼目睹石壕吏乘夜捉人的经历,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毒害,从侧面体现了“安史之乱”对人民群众产生的消极影响和重大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沉重抨击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教学本课前,先让学生利用网络等工具,掌握诗歌的深刻含义和主要内容,试着编写课本剧,由学生自己组织编演,并强调一定要创造出凄凉悲苦的气氛。这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表演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们仔细揣摩官吏的凶悍、老妇的悲苦,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表演中完成教育洗礼。学生们能够从诗歌学习从诗歌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对人民群众以及国家生死存亡的忧虑,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引导人民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幼时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只能借书后再抄下来读,虽然天寒砚坚,以至于“手指不可屈伸”,他并未懈怠停止笔录。为求名师指点,他要迎风冒雪到百里之外就学,以至于路上“足肤皲裂而不知”,到舍后“四肢僵而不能动”。他在饮食上没有“鲜肥滋味之享”,在穿着上则“缊袍敝衣”,正是由于幼时的刻苦勤学,使宋濂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古人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奋苦读,学有所成,今天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接受教师的指导,更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否则将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明确今天学习环境之优越,认识古代学习条件之不足,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坚韧不拔、勤学上进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就已经开始萌芽恋爱,孩子这一现象并不是过错,对爱情的想象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正常现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让他们抑制住这种青春的萌动情绪,是不可行的,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严重的会造成更大的过失。中国教育,最缺的是恋爱教育,与其一味地无效反对,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利用《关雎》,女子“窈窕”,长得美,我们可以此引导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之常情;女子是“淑女”,品德贤淑,教养好,这既是君子特别看重的,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女子采荇菜,热爱劳动,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幸福是创造出来的”价值观,也是很好的劳动教育契机;女子采荇菜时,“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体现出女子的心灵手巧……这位女子不光身材窈窕、长得美,她还有这么多美好之处,谁能不喜欢呢?</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认识到:在爱情中,“你若芬芳,蝴蝶自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足够优秀,才能配得上“淑女”,才能为对方负责,才能使对方幸福!我们再引导学生:身心俱美,特别是心灵美好,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爱慕。</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曹操的《龟虽寿》时,这首诗中蕴含了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教师可以将本首古诗词内涵的挖掘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来告诫学生:一个人不论年纪多大,自己的心中只要有豪情壮志,那么终将能够实现自我价值。</p><p class="ql-block"> 比如进行《陋室铭》的仿写,把读和写打通,在学习过《岳阳楼记》后,让学生写写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认识。还可以举行相关的演讲、诵读、手抄报的比赛。</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和古诗文相处,并从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滋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增。这样做,既打通了课堂内外,又实现了立德树人就与古诗文的教学真正对接,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精神世界的真正融合。</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p> <p class="ql-block"> 3月18日十位工作室成员根据抽签顺序,围绕课题“如何在初中古诗文中落实立德树人策略研究”,进行初中古诗文微模拟无生课堂竞赛,无生模拟课堂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情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许多问题要自问自答,重难点突破穿插在课堂中,难度大于有生教学。教师在无生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各方技能,提高无生课堂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无生课堂和真实课堂是有区别的,有没有可见的教学对象是无生课堂和真实课堂的最大区别,教师营造出“假设有学生的场景”,在无生课堂的展示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民族中学粟玉洁的《不畏困难,志存高远》古诗文组诗教学,开课她用一个励志视频告诉我们,“只要心中的灯塔不倒,信念之火不灭,你永远都是一条没有绝路的小溪,奔向理想的星辰与大海”。粟老师站在理论的高度,引领学生们品读、鉴赏《望岳》和《登飞来峰》两首相同的诗,告诉孩子们只要勇于攀登,就可以俯视天下。希望大家做一个不畏困难,志存高远的中学生。</p> <p class="ql-block"> 田坝中心学校的刘成美老师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品味下阙,感悟爱国情怀,刘老师领着孩子们梳理了词义,顺势引出爱国感情,最后得出结论待到成才时,便是报国日。</p> <p class="ql-block"> 镇沅四中的高维《孙权劝学》委婉动听的亲切声音,娓娓道来。她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有问有答,智慧引导,善于发现,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灯,可谓匠心独运,挥洒自如。</p> <p class="ql-block"> 镇沅二中马凤金老师的《过零丁洋》,抓住“惶恐滩”和“零丁洋”,马老师激情飞扬,结合俄乌冲突发出“此生不悔入华夏”的铿锵之声。</p> <p class="ql-block"> 恩乐镇中王保英老师的《诫子书》,通过朗读、精读、品读,让学生谈感受,说启发。从小就立志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p class="ql-block"> 镇沅一中的刘仙老师《桃花源记》,刘老师以她抑扬顿措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大家美的享受,桃花源如诗如画,仿佛进入桃花源仙境,情景合一。中国梦,复兴梦正在实现。</p> <p class="ql-block"> 和平镇中心学校徐应钦老师的《木兰诗》,教学目标指向明确,紧紧围绕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让学生写感悟“如果国家面临危难时,你该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 大山中心学校的李颖老师《望岳》,用高尔基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在发挥过程中对社会就越有益”导入,通过释题、读一读、品一品、升华出青少年应该有“凌绝顶,览众山”的雄心壮志。</p> <p class="ql-block"> 按板镇中学的黎文娜的课题《木兰诗》片段教学之人文形象分析。她的设计紧紧围绕一个大目标,三维目标明确,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感受人物形象,拓展延伸是本课时的最大亮点,结合中学生守则让学生知道本课的对应的点。</p> <p class="ql-block"> 九甲镇中学熊金春老师的课题是《品味诗中情,激发爱国情》,她用战火纷飞的图片导入,简洁干练的揭示杜甫诗歌的两大主题“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通过小组交流展示的形式,由感知爱国情—品悟爱热情—激发爱国情。目标明确,一线穿之。</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课记录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此次竞赛的评委,固定的是恩乐镇中学副校长白贵斌、主持人张瑞玲,其他三位是随机抽参加比赛成员及学员。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其他三位评委的平均分。评委根据选手实际表现,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方面对参赛老师的表现进行了认真、细致、公正的评价。最终来自九甲镇中学的熊金春、按板镇中的黎文娜获得壹等奖,来自民族中学的粟玉洁等四位老师获得贰等奖,来自大山中心学校的李颖等四位老师获得叁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尽管是线上无生课堂,没有师生互动,但是青年教师们都自然投入,生动演绎,尽展各自最靓的风采。他们有的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有的声情并茂,使人如临其境;有的幽默风趣,让课堂充满活力……以构思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短短15分钟内,充分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彰显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让评委们领略到了此时无“生”胜有“生”的别样精彩与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张瑞玲首先肯定了各位参赛老师在本次赛课中展现的水平、成长和进步: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接着,张瑞玲点评课课堂亮点</p><p class="ql-block"> 1、老师们注重对文本资料情感的分析挖掘,围绕古诗文中“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p><p class="ql-block"> 2、老师们以充沛饱满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把无生模拟课堂教学演绎得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3、展示教师目中有生,体现了师生互动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复习课质量。</p><p class="ql-block"> 4、展示教师心中有料,教学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 5、过程顺畅,教学设计有新意、有亮点,教学方法多样、有特色,注重方法指导。</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PPT做成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字体不小于28号,每段一定要空两格,有的背景太花哨,造成视觉疲劳,赛课中要注意小细节。</p><p class="ql-block"> 2、一节课的目标不要太大,三维目标可以围绕一个大的目标而设,譬如“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这个目标似是而非,让人难以理解。个别老师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体现三维目标。</p><p class="ql-block"> 3、教学设计设计了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有的老师老师没有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4、对作者的介绍、可由学生介绍、介绍不全面的教师再做补充,这个知识点文下注释都有,可放手让学生预习准备。</p><p class="ql-block"> 5、个别老师师生互动过少,教师讲得过多,虽是模拟课堂无学生,但是还是可以感觉教师讲得多,希望大胆放手,相信学生。</p><p class="ql-block"> 6、问题抛出去之后,要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个别老师问题抛出去,马上就让学生回答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p><p class="ql-block"> 7、课堂存在贪多现象,一节课容量太大,面面俱到,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塞进学生脑中。</p><p class="ql-block"> 8、希望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要有创新意识,挖掘课程资源,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发生质变,“模拟上课”时要入情入境,无生课堂的展示虽然有时间规定,但环节一定要完整,心中要有“课堂”,目中要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感悟</p> <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更美的风景在前方,追梦的脚步不会停歇。相信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新的教学征程路上,定会继续以实干笃定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