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家境渐好,其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家最小的妹妹是1970年7月出生的,当时母亲已经44岁了。小妹比我小7岁,记得母亲在生小妹时,是坐轿(先出的屁股)生,在农村人的眼里是有福气的孩子。由于生产困难,父亲请来接生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母亲多次提起兄弟姊妹几人中只有小妹是接生婆接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在妹妹出生时,父亲打发我出去玩,待我回来的时候看见母亲躺在床上搂着一个小孩,看着挺可爱的!于是,我立即爬上床趴在小妹的脸上好奇地看,并问:“妈妈,这小孩是从哪里来的?真好看”!母亲笑着说:“是你大大(父亲)拾来的牛屎变的”,我听了后,在床上高兴地蹦了起来,说:“原来牛屎也可以变小孩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几天后,我真的从村外找来牛屎堆在墙根,期待它变成小孩,等了几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过去看看,结果没变成小孩,我当时很失望也很困惑,于是跑去问母亲:“妈妈,您说牛屎能变小孩,那我拾来的牛屎怎么没变成小孩呢”?母亲笑了!后来,每提起此事,大家都笑的很开心。那时的孩子知识面太窄了,容易被家长糊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妹的到来给家里平添了许多的快乐!大家都很宠爱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哥哥已经在部队工作两年了。他是1968年师范即将毕业(我村第一个考入中专的)时,部队来学校征兵,哥哥积极报名,应征入伍的。哥哥参军了,大姐二姐也都逐渐长大了,能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比如:早晚去剜青草喂猪,下午放学后抬水浇园,烧火做饭等,因此,减轻了母亲的许多负担。家庭条件也随之好多了,因此,小妹妹儿时的生活比我们几个要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年轻的时候,非常劳累,脾气比较急躁,因此,很少抱我们姊妹几个。但他对小妹就不一样了,每天早晨都要抱一会儿小妹。冬天的时候,他会把小妹的两只脚放在棉裤大腰里给捂脚,将小手放在胳肢窝里给夹着,非常疼爱他的小女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也是如此!当时米面还很少,只是偶尔能吃上几顿,母亲却用布缝了个布袋,在里面放些米,每次做地瓜面糊荳的时候,放在里面煮,捞出来独给小妹吃,有时也会单独给小妹煮面疙瘩汤吃,还时常给小妹煮鸡蛋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有一次,母亲腌的咸鸡蛋给小妹吃,被二姐知道了,她悄悄地用腌鸡蛋的咸水抹在煎饼里,卷上大葱吃的津津有味,后来被母亲发现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农忙的时候,母亲没有时间照看小妹,我们几个轮流背着她去学校,让她在校园里玩,我们在教室里上课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哥哥当兵后,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母亲作为军属可以不去生产队里劳动,但是,母亲却认为儿子保卫国家是应尽的义务。虽然妹妹小,母亲依然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不在家里坐享清福(军属那时干不干吃中线)。母亲常说:“咱不能因为儿子当兵就不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朴实勤劳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不因贫穷而自卑,不以富贵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你若盛开蝴蝶自来</p>